设计方案模板集合8篇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5876070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计方案模板集合8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设计方案模板集合8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设计方案模板集合8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设计方案模板集合8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设计方案模板集合8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计方案模板集合8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方案模板集合8篇(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计方案模板集合8篇 设计方案 篇1 设计思路:纲要中明确指出: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问题。”在学习了6以内加法的经验基础上,我由幼儿熟悉的生活场景 “超市”入手,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应用中巩固,在活动中深化,从而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应用加法解决问题。整个活动让数学回归了幼儿的生活情境,从过去的数学知识情境走向生活实践,给了幼儿将数学思维方法极为宽广的迁移应用的机会,能更有效的提高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准确性,创造性的解决自己的问题,也就更能突现数学作为思维的体操的功能。活动目标

2、:1、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2、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能运用所学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4、进一步体会理解加法的意义,正确计算6以内的加法,复习加法交换律。活动重难点:进一步体会理解加法的意义,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能运用所学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活动准备:幼儿学具:数字卡片16、+、=,6元纸币教具:数字卡片若干、算式卡片若干、价格标签若干、音乐环境创设:超市一角:饮品专柜活动进程:一、布置“超市饮品专柜” 创设游戏情境,导入活动:1、出示各种饮品,请幼儿看一看、说一说有什么;2、引导幼儿分类放置饮品,并

3、请幼儿介绍分类的方法;二、统计饮品数量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的加法解决问题,复习加法交换律,体会加法的意义;1、引导幼儿提出问题;2、引导幼儿分析解决问题;(1)按颜色不同列算式a发现营养快线的不同(颜色不同)b点数记录橙色、蓝色的数量c引导幼儿列加法算式,并说说列示的原因;4+2=62+4=6(2)按大小不同列加法算式1+5=65+1=6(3)按名称不同列加法算式3+3=6(4)观察第一组、第二组算式,引导幼儿复习加法交换律a发现两组算式的相同及不同之处;b用手势表示三、看算式口述加法应用题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引导结合生活经验,口述加法应用题,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口语表达能力;四、购物游戏学以致用

4、,体会数学的乐趣1、出示物品价格,了解各种物品的价格;2、说一说6元钱可以买什么,发散幼儿思维:可以2种物品,可以3种,可以更多(突破2步加法的模式,熟练运用加法,举一反三)3、分配游戏角色,讲解游戏规则:所购饮品价格总和必须为6元,多于或少于6元的必须及时调整货物,否则不予结账。(渗透排队交费的社会教育)4、师幼共同游戏,个别指导活动延伸区域活动:小超市 设计方案 篇2 活动名称:自己梳头发目标:1、学习梳头的方法,知道要注意自己的仪容的整洁。2、了解梳头的需要的工具。3、幼儿养成初步的自己做自己能做的事情的意识。准备:梳头发流程图、梳子、小镜子、毛绒娃娃、自编儿歌过程:1、教师情境引入活动

5、,以引起幼儿的注意。师:一天,洋娃娃起床了,头发乱糟糟的,可是她的妈妈有事先走了,没有人帮她整理头发,怎么办呢2、了解梳头的工具。师:梳头发需要哪些工具呢小结:梳头需要有一把梳子和一面镜子。3、师幼讨论梳头发的方法。师:怎么用小梳子梳好头发呢4、幼儿尝试自己梳头发。5、师幼共同梳理正确的梳头方法,并展示梳头流程图。 小结:拿起梳子,先从头上往下梳整前面,再梳梳侧面、最后梳后面的头发。可以一边梳,一边检查头发梳好没有。6、将梳头的方法创编成郎朗上口儿歌,幼儿按照正确的梳头方法梳头。儿歌: 小梳子手上拿,先从上往前梳,再梳头儿两边, 头儿后面不能忘, 看谁的头儿最整洁。 设计方案 篇3 一、校本课

6、程开发需求评估1、学校特色建设的需求开发校本课程,首先要有明确的学校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即学校根据师生特点、教育资源、学校教育传统以及教育者的办学宗旨,确立自己的独特的发展方向。它反映的是学校的个性,体现的是学校特色。我校以陶行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办学指导思想,以“学陶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为办学思路。作文教学是我校办学特色,十多年来,我校开展了以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研究为主题的系列课题研究,包括作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研究两个苏州市级规划课题,作文教学策略研究农村小学生活作文教学中审美功能的研究生活作文教学中实践

7、“教学做合一”思想的研究3个陶研会、教育学会省级课题,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读写结合能力的研究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作文实践活动中挖掘作文教育资源的研究生活作文教育中渗透新时代荣辱观教育的研究网络环境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5个吴江市级规划课题等。作文与学生学校生活、与社区活动联系紧密,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与我校作文特色相结合。2、综合实践活动的需求新课改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国家课程由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构成,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至高中的必修课程”。同时规定: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

8、适合本校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在课程定位、学习主体的地位、学习方式、学习内容上存在区别,但两者又有联系,综合实践活动依托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系列化就可以形成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3、学生发展的需求学校是为学生而存在的,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个性的充分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学校中外来民工子女占了将近三分之一,学生家庭文化素养普遍较低,行为习惯普遍较差,校本课程应该能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服务,让每一位学生乐于读书、勤于作文、真诚做人。4、学校及社区资源分析学校与社区都是学生幸福成长的摇篮,是他们实践与体验生活的基地。我校环境优

9、美,校园内草木华滋,翠绿掩映,亭台错落,小径通幽,是一所花园式农村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特色鲜明,有“一廊”行知廊,廊内张贴着学校特色建设的活动剪影,是学生、教师表现自我、展示才情的舞台;“三亭”咀华亭、舒逸亭、韵读亭,每个亭子都制作了具有古色古香的木质匾额、对联;“四园”含英园、咀华园、舒园、逸园,地球仪、荷花池、蓝竹亭、九曲桥、翠竹林等景点巧妙融合,相映成趣。学校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小中高教师4人,高级教师45人,市名教师2人,吴江市学科带头人5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24人。学校硬件设施到位,有各类专用教室23间,各类器材齐全,达到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小学标准。学校所处八都社区,虽地

10、处偏僻,但近年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民营企业众多,华鑫集团、通鼎电缆、丹龙纺织、苗圃场等企业为我校学生德育实践基地。社区内河网密布,“小桥、流水、人家”随处可见。社区周围,风景名胜众多,社区北端有双塔桥,震泽镇有慈云塔、师俭堂,接壤的南浔更有丰富的人文景观。二、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根据需求评估,初步确定我校现阶段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为:1、热爱生活,喜欢读书,勤于实践,乐于写作,在“读书、实践、习作”中丰富素养,健全人格。2、有广泛的兴趣爱好,至少学习一门形成自己特长的课程。3、学会观察与思考,学会探究与质疑,在探究性课程的学习中,形成创新意识。4、学会交往与合作,诚实、自信,生机勃勃地享受成长的

11、快乐。三、校本课程的结构与门类四、课程实施与评价设想1、课程实施(1)制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指南与学校课程审议制度。(2)培训教师,学校将新课程实验的校本课程开发作为课题来研究。培训内容。主要是对我校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技术的培训。A、确定课程目标的培训。先引导教师研究学校的内外部环境,研究和分析我校“具体的学生”及其发展需要,在此基础上确定我校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B、校本课程纲要撰写技术的培训。具体内容:一是课程目标或意图陈述。要求写实4-6点;必须全面、适当、清晰;要贯彻学校教育哲学、校本课程总目标要求、涉及新课程目标三大领域。二是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要求重点明确,按从易到难排序;涉及选择什

12、么样的内容与怎样组织这些内容,或安排什么样的活动;处理好均衡与连续的关系。三是课程实施建议。涉及课程实施的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人数等。四是课程评价建议。现阶段主要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C、选择、组织课程内容的技术培训。一是选择、组织课程内容的活动方式。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和课程新编等几种不同的开发活动方式的技术要求。二是选择、组织课程内容的基本标准。即知识的结构性,观念之间的逻辑性,实现目标的完整性以及符合儿童学习需要的适应性。D、课程评价技术的培训。包括评价的内容和评价标准、如何设计评价工具、收集改进和分析反

13、映校本课程教学情况的数据与证据、明确改进教学的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与评价的具体操作等环节。E、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的自我培训。包括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教师撰写的课程纲要如何审议、教师的课程实施与学生学业成绩如何评定皮鞋审议委员会自身价值的评定等内容的培训。培训模式。课题研究模式,即学校将新课程实施的校本课程开发作为课题来研究。主要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临床诊断”模式,针对校长、教师在校本课程的管理和开发中的问题进行诊断。如对学校教育哲学的认同、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教师课程纲要撰写中存在的问题等。“案例教学”模式,即通过对单元校本课程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受训者对这个特殊情境进行讨论

14、的一种培训方法。其操作程序为:课前准备、案例引入、案例讨论、结论。“师徒制”模式,让年青教师跟随一些熟练教师特别是优秀的专家型教师学习。此外还有个性化培训模式、自选式培训模式、实践性培训模式等有机结合。学校主要是从校本课程实施的实际出发、采用以上培训模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来提升我校教师的专业素养。(3)申报与审议。需要申请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首先必须写一份简要的课程纲要,并附课程简介交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经初审通过后,列入校本课程门类目录,分必选与自选两大类,提供给学生选择。如果选修这门课程的人数少于15人,则此门课程予以取消。(4)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决策后形成校本课程

15、开发方案,学校根据审议反馈结果实施校本课程。(5)教师撰写课程纲要。确定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必须按校本培训课程纲要撰写的格式要求,撰写详尽的课程纲要。(6)实施课程纲要。学生开始选修课程,教师进一步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研究。学校课时计划安排为:校本课程课时比例占学校总课时的10%,暂无地方课程。具体安排为:每周五下午第二与第三节为校本课程任选课时间;各年级每周一至周五各有一节必选课程:12年级为围棋,3至6年级为生活与习作。教师运用选用、改编、新编等多种开发方式,根据校本课程的特殊性,按照综合性和针对性原则选择、组织符合课程纲要的校本课程内容。教学组织形式:采用班级集体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