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有效课堂教学评价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5875649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进行有效课堂教学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如何进行有效课堂教学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如何进行有效课堂教学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如何进行有效课堂教学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如何进行有效课堂教学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进行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进行有效课堂教学评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进展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思想感情的开展。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不只在于教师事先精心设计好的每一句教学语言是否精彩,更在于师生双向交流过程中教师有没有充满教育机智的教学评价的有效发挥。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不是停留于表层的作秀,也不是可有可无的衔接,而是在整体深刻理解文本和学生实际后焕发的自然而然的创设和生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才能做到有效评价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准确得体,催生活力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是主体对客体满足需要程度所做出的判断。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和存在的缺点,既不能一味的肯定评价,也不能一味的

2、批评,要让学生知道哪是好的,哪是不好的;哪是对的,哪是错的,错在何处。准确的课堂教学评价还需我们关注课堂中生成的细节,及时提醒学生,有效地帮助学生纠正错误。二、机智应对,化险为夷前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进展课堂评价时,机智幽默、生动优美的语言更是不可或缺的。幽默的和风细雨、诙谐轻松,可以使它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能到达匡正纠谬、明辨是非的目的。在课堂上,教师机智幽默、生动的评价语言,更是可以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让学生能以愉悦的心情去主动、生动地学习,从而使课堂生花,为教学增色。特级教师支玉恒教师在教学第一场雪时,以幽默的语言

3、暗示学生如何通过有声的语言把雪的大读出来。当第一个同学读时语气比拟平直、轻短,教师幽默地问同学们:这是什么雪呀.大家笑着说:这是小雪。于是再请一学生读,读得稍好些,大家又笑道这是中雪。又再请第三、四位同学读,终于读出了大雪,教师又幽默地鼓励道:还有谁读得比他下的雪还要大的吗.课堂上笑声此起彼伏,学生在书声琅琅、语言交流、思想碰撞中获得求知的欢乐,真是别有一番趣味在心头!教学过程充满着各种变化、开展,始料不及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在进展课堂教学评价时,灵活运用教学机智,将预设性语言和随机性语言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反响信息、突发情况,临时调整预设的流程,快速反响,巧妙应对,就能化险为夷。因此,教师课

4、堂教学评价应因境、因事和因人而随机应变,用自己在的魅力,创造性地对学生进展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三、捕捉亮点,学会赏识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和鼓舞。学生需要教师的鼓励,鼓励能激发人的潜能,能使人心智开启,灵感涌动。学生在宽松、和谐、的自由空间里与教师、学生进展心灵的碰撞、生命的融合,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在成功中走向成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给以鼓励。成功,哪怕只是一点点,对一个学生树立自信意识也是极为有益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要吝啬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赏识与赞许,要及时送上充满鼓励的评价,让学生不断获得前进的

5、动力,增强自信心,检验成功的快乐。也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折射出智慧的光辉,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四、尊重差异,期待成长教师的评价要做到因人而异,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因此,教师要了解他们的根底,关注他们的开展状况和努力程度,尊重差异,为每个学生的开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并给予具体指点和引导,耐心期待学生一点点成长、进步。著名的教育评价家斯塔佛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良, 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要求教师评价时不只是简单的判断或褒奖,而应注重具体引导,应更多的沉着、方法等方面去点拨和启发。 你真聪明,聪明在哪里.你真棒,棒在何处.都应大声给出具体参数,让孩子感受到教师对于自

6、己的关注和重视,获得学习方法和习惯的正确导向,并在此根底上有所开展和提升。教育,是一种温暖的抚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评价学生时,心中要有爱,要做到每句话背后都是一颗心,从保护学生的角度出发,不管是肯定的还是否认的评价一定是发自心,真心实意,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育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才会承受教师的评价。教师情真意切的评价,定会让学生如临春风,如沐春雨。总之,课堂教学评价是一门艺术,它植根于深厚的教学功底、良好的口语素养和正确的教学理念。相信我们在课堂上关注和体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会认真倾听,在反思中

7、增强研究意识,培育教学机制,在教学中不断实践探索,一定能步入这座有效评价的艺术殿堂。小学数学课中要有效落实三维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对教学结果的一种预设。作为构成教学诸多要素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宿点。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课时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恰当,教学过程中目标的达成度如何,将直接决定一堂课的教学效果,进而决定教学质量。在此,我有几点自己的看法。 在一些课堂上,尤其是在一些公开课中,有这样的现象:教师为了突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尽其所能地创设了各种生动的教学情境,安排了大量的游戏、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等活动,并在教学中不时地参加一些贴

8、标签式的道德情感教育,这样的课堂学生往往兴趣高涨,气氛热烈。然而在热闹之余,往往看不到教师在知识与技能形成的关键处给学生以必要的引导和点拨,学生在实践活动之后缺乏理性的总结归纳,很多课堂上没有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作业的时间。因此,在对学生进展成绩检测时,其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往往达不到数学课程标准的根本要求。还有一种现象,在一些教师的教学中,仍然表现出只追求知识技能单一目标的倾向。看其教学设计,难见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与情感态度诸方面的目标表述;观其课堂教学,根本沿袭传统模式,学生主要通过听讲或简单的问答去承受知识。一节课下来,除了被动承受的根底知识与根本技能,学生在其他方面鲜有收获。

9、 以上两种现象反映了当前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的两个极端,它们都偏离了课程改革的正常轨道。要纠正这些现象,除加强理论学习,深入理解课程目标外,还应: 一、在教学设计中整合三维目标,真正表达新课程教学目标的全面性 教师在制定课时教学目标时,应从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学生的可持续开展两方面着眼,突出教学目标的全面性。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材分析:本课含有以下教学容:(1)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2)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应用。首先,这两个教学容直接对应了本课的知识技能目标。同时,教材中还蕴涵着丰富的开展性目标因素,即在推导公式的时候,如果不是由教师包办,而是让学生去亲历知识的形成过

10、程,就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并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可确定为: 1.使学生初步掌握平行四边形的计算方法,能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进展计算。 2.通过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操作实践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并初步感知平移、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以上的教学目标中:第1条属于知识技能目标,它含有理解并记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和会用公式进展计算这两个具体的目标。第2、3条则表达了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过程性目标。 显然,此教学目标防止了前面

11、所述两种现象中目标缺失不全的弊端,表达了三维目标的整合。 二、围绕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在过程中落实目标 教学目标一经确立,教师就要根据教学目标去组织教学容;选用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一切教学活动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去展开。 例如,根据以上所确立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的教学目标,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该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1.以复习长方形面积公式引入新课。(转化的起点) 2.进入探求新知的环节后,可先让学生大胆猜测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求法,再通过合作交流和教师的引导,明确转化的方向。 3.动手实践。学生通过剪、移、拼等操作活动,完成平行四边形到长方形的转化。此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沿高剪开的必

12、要性。(转化的关键) 4.引导学生通过比拟分析,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后,教师应作小结并再现公式的推导过程,同时启发学生去感悟平移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落实数学思考目标) 5.保证课堂练习的质量和时间,以使学生牢记和熟用公式。教师要根据课堂交流和作业反响信息,对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度进展量化检测。(落实知识技能目标、解决问题的目标) 在此,我们可以设想这样的教学进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动手剪切、平移和拼接,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再通过观察、比拟、分析和概括,归纳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然后,带着成功的喜悦,利用公式去解决求面积的各种实际问题整个过程完全围绕预先设立的教学目标来进展。学生通过亲历这个过程,不仅能够结实掌握并熟练运用S=ah这个公式,而且对平移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有了初步体验,在数学思维和学习方法上进展了一次有效的积累,感受了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在这样的教学中,知识技能目标与过程目标都得到了落实,而且各个目标之间在功能上形成了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而这正是实施新课程的目的所在。. z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