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选修五同步配套练习:第三章防灾与减灾3.1含解析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5874722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地理选修五同步配套练习:第三章防灾与减灾3.1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地理选修五同步配套练习:第三章防灾与减灾3.1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地理选修五同步配套练习:第三章防灾与减灾3.1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地理选修五同步配套练习:第三章防灾与减灾3.1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地理选修五同步配套练习:第三章防灾与减灾3.1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地理选修五同步配套练习:第三章防灾与减灾3.1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地理选修五同步配套练习:第三章防灾与减灾3.1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I课时过关能力提升基础巩固11关于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由国家、区域及地方等各级组织来监测的B.只起到灾前预警、灾中跟踪和灾后评估的作用C.可以对大气圈中的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进行监测D.监测平台既有空中的,也有地面上的解析:除B项涉及的作用外,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作用还包括提出减灾决策方案等。答案:B匚2当地时间2014年9月27日,日本中部御岳火山喷发,火山灰冲天,喷射高达3千米,遮天蔽日,几乎要吞没城市。监测火山灰扩散面积和浓度变化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解析:火山灰的扩散面积和浓度变

2、化可以通过对遥感图像的分析获取。答案:A匚3有关遥感技术在防灾减灾中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遥感技术是重大自然灾害监测的核心技术B.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对获得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C.在交通不便的地方无法使用遥感技术D.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替代遥感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解析:遥感技术可以实时、全方位地监测灾害,是重大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核心技术。答案:AI42014年春节期间,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112起。在监测森林火灾中,GIS起到的作用是()A.用来分析、判断引起火灾的原因B.预测森林火灾所造成的后果C.分析火势蔓延方向,为制订灭火方案提供依据D.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解析:地理信息系统

3、(GIS)主要是对各种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具有定性和定量分析功能,即可以分析火势蔓延方向,为制订灭火方案提供依据。答案:C5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二者优势的结合,可以实现()灾前圈定危险区,指导防灾灾中作出损失评价,指导救灾灾后能对灾害损失作出快速评价动态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达到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等功效A.B.C.D.解析:成灾后才能够做灾害损失评价。答案:C匚6下面对自然灾害防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包括工程性防御和非工程性防御B.以防止或延迟灾害的发生、减轻灾害发生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为目的C.在自然灾害发生前、发生中进行防御D.20世纪末的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

4、年”属于非工程性防御解析:自然灾害防御应该在自然灾害发生前进行。答案:C匚7关于中国在非工程性防御方面所做的工作,正确的是()A.1990年成立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B.1997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C.制定了洪水灾害防御法等来规范全社会的减灾行动D.通过多种方式,分别对不同人群进行防灾减灾的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解析:我国于1989年成立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来规范全社会的减灾行动。答案:D8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在灾害监测评估中共有的作用是()A.动态监测B.成因分析C.动

5、态模拟D.灾害评价解析:遥感通过不同时间成像资料的对比,可以研究地面物体的动态变化;在利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等提供的地理信息的基础上,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环境和自然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及评估。答案:AI9水稻是亚洲主要的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是保障其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实时监测和预报水稻病虫害灾情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D.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解析: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并借助遥感技术可有效地监测和预报水稻病虫害。遥感的作用主要是提供实时监测;地理信息系统可分析灾害影响范围,模拟病虫害的发展趋势。答案:BI10风暴潮是

6、一种海洋灾害,具有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的特点。可冲毁海堤、道路,吞噬沿海地区的码头、工厂、村镇,酿成巨大灾难。下图为发生在我国某海区的某次风暴潮的海面水位分布图。简述为减轻风暴潮灾害,应采取的主要措施。1201I海面水位后解析:风暴潮灾害由大风引起,主要影响沿海地区,因此需要做好风暴潮的预报,并在可能影响的海岸地区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答案:做好风暴潮预报和监测;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海岸防护(或堤防)工程;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能力提升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是由国家、区域及地方等各级组织,通过不同平台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分析的网络系统。据此完成第13题。I1自然灾害监

7、测的主体包括()世界级监测机构国家级监测机构地方政府级和基层社区监测机构多种自然灾害A.B.C.D.匚2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监测对象的是()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水文灾害生物灾害气象雷达基层社区A.B.C.D.3在我国洪涝灾情中发挥了显著作用的监测网有()气象监测网地震监测网水文监测网海洋监测网A.B.C.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得出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各级组织。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监测对象是各种自然灾害。洪涝灾害与天气和水文状况有直接关系。答案:1.A2.A3.CJ从某一时刻的遥感影像图中,不能获取白M言息是()A.森林火灾面积B.土地干旱程度C.洪峰流量D.植物病虫害程度解析:遥感影像图只能获得

8、面”的数据,而流量测定需要获得河流断面面积、流速等数据。答案:C匚5当化工厂出现有害气体泄漏后,有关部门需要迅速确定有害气体可能影响的范围及消防和救援人员赶往现场的最短路径,并拟定救灾方案,预估灾害损失。能够实现这一综合目标的技术是()A.地理信息系统B.卫星遥感技术C.全球定位系统D.雷达预警技术解析:地理信息系统可对地理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查询检索、输出各种地理信息。答案:A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据此完成第67题。匚6洪水淹没区图层与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A.推断出各地受灾情况B.推断出各地降水情况C.计算湖泊

9、水域面积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I7对1950年与2014年长江中下游湖泊面积图层进行叠加,能够()A.计算湖泊蓄水量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C.了解围湖造田情况D.预测该地区降水变化趋势解析:洪水淹没区图层与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了解到淹没地区的人口分布,进而得到各地受灾情况。不同年份同一区域的图层叠加,可以知道该区域的变化,在题中是湖泊的面积图层,则可了解围湖造田情况。答案:6.A7.CRS和GIS在自然灾害监测中应用比较广泛。据此完成第89题。-8在台风灾害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直接进行()A.统计受灾人数B.监测台风运动路线C.分析台风造成的财产损失数额D.分析台风成因aj9在下列自然灾害中

10、,利用GIS无法做到的是()A.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B.监测病虫害的扩散情况C.收集洪水受灾区的面积信息D.监测沙尘暴的动态趋势解析:第8题,通过遥感技术可以监测沙尘暴、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形成过程及动态。第9题,利用GIS可以对洪灾和沙尘暴进行跟踪监测,可以监测病虫害的扩散情况,但无法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答案:8.B9.A匚10有关地质灾害防御的叙述,正确的是()A.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B.植树造林可以彻底防止泥石流或滑坡的发生C.目前,人类通过监测能准确预报地质灾害发生的具体时间和强度D.目前,人类对自然灾害的防御对策可以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解析:植树造林可以减

11、少泥石流和滑坡的发生,但无法彻底防止;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预警系统是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措施,但目前人类还不能准确预报地质灾害发生的具体时间,也不能避免一些地质灾害的发生。答案:A匚11下列事例中,不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A.围湖造田、填海造陆B.保护并扩大红树林和珊瑚礁面积C.加固长江、黄河大堤D.在沿海修建海防林工程解析:围湖造田、填海造陆会加剧洪涝灾害和破坏海岸生态系统,因此不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答案:AI12我国西北干旱地区防御干旱应采取的措施是()A.进行人工增雨B.选择耐旱作物,改进耕作制度C.开采地下水D.增加降水量解析:西北地区的干旱是因该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

12、造成的,因此靠进行人工增雨、开采地下水和增加降水量都不现实;选择耐旱作物,改进耕作制度是较有效的措施。答案:BJ13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兴建三峡水利枢纽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修建西气东输管道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A.B.C.D.解析:属于经济建设范畴。答案:D读下图,完成第1415题。14图中所示的建筑工程,主要是用来()A.实施小流域开发B.蓄水一灌溉一防洪等C.拦沙一泄水一防治泥石流D.固坡一护山一防治山体滑坡匚15建设格栅坝

13、预防地质灾害,属于工程性防御中的()A.改变地表环境B.阻隔或控制灾害与人口、财产等的直接相遇C.改变财物等的特征,提高抗灾性能D.以上都不符合解析:第14题,图示为格栅坝,预防泥石流灾害,据此不难得出答案。第15题格栅坝可以使水流下泄但能够阻隔泥石流中的大块物质冲击村庄、交通线等。答案:14.C15.B,是继美国全球定位BDS在抗震救灾中发I16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系统(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挥的主要作用有()提供灾区的影像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提供短文联络A.B.C.D.解析:

14、BDS属于定位导航系统,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根据题目叙述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可做出正确判断。答案:D,一17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解析:第(1)题,根据图例可知,甲自然灾害分布在太平洋沿岸,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为地震;乙自然灾害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和墨西哥湾沿岸,为飓风。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主要从监测与预报、应急预案、防御设施、教育和培训等方面来回答。答案:(1)甲为地震,(西临太平洋)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乙为飓风,东部处在北大西洋飓风侵袭路径上南部接近飓风源地。(2)加强灾害监测与预报;制定防灾应急预案;修建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御设施;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等。I18下图为某地质灾害等级图”,地质灾害等级越高,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越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结合上图分析台风与地质灾害等级之间的关系,并说明原因。(2)简述防御台风灾害的具体措施。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地质灾害等级大小与台风路径有极大的相关性,台风经过的沿海地区明显地表现出地质灾害的等级高。造成的原因除台风能带来暴雨外,还与这里的地形以及人类活动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