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员职业生理和心理健康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5874622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驾驶员职业生理和心理健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驾驶员职业生理和心理健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驾驶员职业生理和心理健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驾驶员职业生理和心理健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驾驶员职业生理和心理健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驾驶员职业生理和心理健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驾驶员职业生理和心理健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驾驶员职业生理和心理健康出租汽车驾驶员职业培训驾驶员职业生理和心理健康授课老师 : 荘南山 汽车维修技师 汽车技术管理 助理工程师第一节 心理因素,管理对策,方法策略, 性情调节将主要从人、车、路、环境等能引起驾驶员 心理变化的内外因着手,探讨心理学在交通 安全中的影响。了解汽车驾驶员 在交通活动 中的心理变化以及应对危险处境的反应。从 而能够找到合适的定性或 定量指标标定驾驶 员的心理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大小。进而更好 的利用有利心理因 素、排除不良心理因素, 保障驾驶员行车安全。一、影响驾驶员行车安全的主要心理因素1、个性与行车安全 ? (1) 外向型性格比内向型性格更容易肇事,且 随着外向

2、型程度的增加,肇事可能性增大。 ? (2) 经常违章和肇事的驾驶员个性表现为易冲 动、易紧张、偏执、偏激、自私、疑心、压 抑、过分自信等 ; 安全驾驶员更多表现 为敏感、 紧张程度高、爱思考、冷静等特点。2、情绪与行车安全 ? 发现驾驶员不良情绪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 ? (1) 急躁 情绪。驾驶员或为了赶时间,尽快完成某项运 输任务,或路遇拥挤堵塞的道路, 多容易产生急躁情 绪。 ? (2) 紧张情绪。有些驾驶员由于技术不高,驾驶不熟 练, 再加上时间紧任务重,容易产生紧张情绪。 ? (3) 犹豫情绪。驾驶员在行车 中,或因驾驶技术不熟练, 或因情况判断不佳,或因未处理过类似情况,而产生 犹

3、豫情绪。 ? (4) 愤怒情绪。有些驾驶员在行车时,或是因为与乘客 发生矛盾, 或受到来自他人连续不断的鸣笛,强行超 车等方面的刺激干扰,常引起愤怒情 绪。3、注意与行车安全 ? 驾驶员注意不当和不注意是产生的事故占总 数的 20%以上。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面临 着来自信号灯、行人、车辆路面状况等各种 信 息,有些驾驶员没有把注意力指向和集中 于驾驶的车辆上,如边开车边与人聊 天,或 被周围其他事物所吸引,导致注意范围变小, 容易发生行车事故。二、防止行车事故的心理学管理对策 1、实施驾驶员岗位适宜性检验,把好驾驶员聘 用关 ? 2 、建立驾驶员心理档 案,实行针对性心理教育 ? 3 、创造轻

4、松的工作环境,调适驾驶员的情感心 理环 境 ? 4 、开展驾驶员心理素质训练,提高其临危处置 能力 ? 5 、开展驾驶员心理 咨询、辅导三、提高驾驶员心理素质的对策1 驾驶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 良好的职业道德可以帮助纠正驾驶员不健 康的心理,形 成良好的信念、习惯,约束行为,可以调整个人和社会 以及人们彼 此之间的关系。所以公交驾驶员要以高度负 责的精神热爱驾驶工作,明确自己职 业的责任,忠于职 守,爱岗敬业。在日常行车中,以交通法规为准则,以 遵守企 业规章制度为己任,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坚决不 做违犯交通法规、违反安全制度 的事情,自觉维护交通 秩序,增强自我管教和约束能力,不开赌气

5、车、不开英 雄 车、不开带病车,发生矛盾主动礼让,出现意外尽量 忍耐,坚持文明行车。2 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 身体是承受艰苦工作和精神折磨的物质基础,身体状况 不同,也会造成对待 挫折态度的不同。驾驶员要能适应 艰苦条件下的劳动,身体应该完全没有影响驾 驶工作的 疾病,当驾驶员疲劳过度 , 患有疾病时就会出现血压不 正常,心脏功能 不全,遇到紧急情况就会心理紧张,甚 至昏厥,这是非常危险的。如果听力视力 达不到驾驶要 求,就不能把行车中遇到的各种情况迅速传至中枢神经, 做出正确的反应和判断,以致发生行车事故。所以作为 一名公交驾驶员应具备良好的身体 素质,在行车过程中 不感到疲劳,精力充沛,

6、能够从容不迫的应付行车中各 种异常情况和心理上的压力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3 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驾驶汽车要求沉着冷静,反应迅速,动作敏捷,操作准 确,反常心理活动必 然导致不良的行为后果。驾驶员在 行车中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当发现自己情绪不 稳定时, 要进行自我调解和疏导,用各种方法缓解消极情感,尽 量减少对行车安 全的影响,提高在各种复杂情况下反应 能力、精神承受压力和自我控制调节的应 激能力,养成 坚定、顽强、沉着、果断、机智的品格,不为情绪左右, 不为外界 事物分散精力,形成安全驾驶所要求的心理定 势,能用正确敏捷的思路在极短的 时间内迅速、果断、 安全有效的处理日瞬万变的交通情况。4

7、 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影响驾驶员心理稳定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有些受社 会上各种不正确的人际 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影响, 染上了许多不良习气,不能正确判别事物良莠,把 握 是非标准 ; 有的人心胸狭窄,个人主义严重,不能正确 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和对待各种利益的调整。因此, 作为一名公交驾驶员应该有高度的政治觉悟,良 好的 道德修养和顽强的意志力,有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 思想素质,凡是要从大 局出发,思前想后,不断增强 自我疏导和道德鉴评能力,消除心理上的逆反心 理, 有一种向国家和人民负责的高度安全责任感,真正做 到“车行万里路,处处 保平安”。5、必须具备良好的驾驶习惯 良好的习惯一旦形

8、成,就具有使动作、行为自动化的 作用,如果良好的动 作、行为成习惯,有些处世办事方式也可以成为习惯。反之,如果养成某种不良习 惯 后,就会以一种惰性心理阻碍接受正确的东西。所以 公交驾驶员要坚决杜绝摒 弃一些强烈的、主动的、长 期从事的不良嗜好,时刻把乘客和车辆的安全放在心 中,不赌博、不酗酒、不吸烟,生活上要有规律,健 康有益的娱乐活动也要有节 制,学会用健康的心理体 育活动保健自己,形成热爱学习,钻研技术、爱惜车 辆、作风顽强、团结战斗的氛围,逐渐养成从不习惯 到习惯,从不自觉到自觉, 培养严格遵守制度的好习 惯。四、从驾驶员的性格、经验等性情方面探 讨驾驶员如何保证行车安全1 要适时调节

9、情绪。 ? 在满意高兴时驾车,对所遇情况,反应灵敏度高, 精 力充沛精神集中,观察分析情况灵敏,处理情况果断 ; 当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如行车途中遇有不礼 貌的驾驶员、车辆中途出现故障等情况时,要注意 随时调整心 情,不能被情绪影响,导致开车时精力 不集中,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造成不 应有的后 果,做到不开带病车,不带思想包袱开车,不开情 绪车。2 克服性格缺陷造成的不安全因素。人的性格各有所异,不同性格的人处理事情的方 式、方法也不尽相同,有的人细心,责任心强, 有的人粗枝大叶、马马虎 虎,性格与安全行车有 很大的联系,形成一种良好的性格,是安全行车 的前提条 件,行车过程中要心细胆大,处事

10、果断, 冷静分析遇到的各种情况,果断处理, 平时要注 意加强学习,注意思想修养,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不断锻炼自己,久而 久之就养成了良好的性格。3 坚强的意志也是安全驾驶的重要因素。 具备坚强的意志,须经一个长期的锻炼过程,才 能修养成。在驾车过程中充 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 智,克服车辆驾驶中的各种困难,处理好复杂的 道路和环境 情况,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 己的言行,克服不良的思想倾向,不急躁、 不斗 气,不开“英雄”车,不开“情绪”车,始终保 持良好的心境。一个人具有坚强的意志,蔑视和克服困难的精神,总之,影响驾驶员行车安全的心理因素很多,如何合理的利用有利的心理因素,避开不利的心理因素

11、便是主要的研究课题。现在许多年轻的驾驶 员经验不足,危险感知较差,然而却喜好抢时间、出风头、超车。如何了解这类驾驶员的心理动向并及时给与正确的指导和建议,将很大程度上减 少不必要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作为一名合格的驾驶员要有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将安全放 在首位合理调节自己的心理,在不断学习探索中增长知识,获得经验,逐步完善自己,与不安全 因素挥手告别,就能安安全全行车,平平安安归 来。第二节驾驶员职业生理健康知识人、车、路是构成道路交通安全的三要素,三要素中人是道路交通安全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保证道路交通安全的核心。据道路交通事 故调查资料表明,大部分道路交通事故是人 为造成的,而人的驾驶 活

12、动又受身体条件和 心理特征支配,驾驶员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状况对驾驶员的工作影响很大。一、各种常见生理状况对驾驶人的影响疲劳特征 起因 对驾驶人的影响急性疲劳长时间连续驾车而发生的暂时疲劳停车作短时间休息,疲劳就会消失慢性疲劳长期处于疲劳状态没有恢复引起短暂休息不能消失,极易发生事故过度疲劳多次疲劳和连续疲劳积聚形成可能突然以某种病态表现出来( 二 ) 机动车驾驶人饮酒的危害。机动车驾驶人饮酒后,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导致感觉模糊发现道路标志的能力差,对速 度、距离、信号灯和停车标志的 错误判断以 及知觉能力下降,大脑反应开始迟钝,头脑 昏沉、神志不清、眼花缭 乱,精神疲乏,失 去自控力。判断失

13、误、反应不当,对安全行 车是非常有害的。 特别是饮酒过量 ( 后果是 极其危险的。( 三 ) 机动车驾驶人对疾病、药物的反应机动车驾驶人比较常见疾病有 : 血压高、胃病、腰 肌痛、肌炎、神经根炎、下 肢静脉曲张、痔疮等。 机动车驾驶人在病态下开车,注意力和反应力会大 大降 低,动作不协调,准确性的判断力也会下降, 慢性疾病同样会增加发生交通事故 的可能性。药物 服用如: 催眠药物、使人恶心和产生变态反应的药 物、止痛药 物、兴奋剂、治疗癫痫的药物、治疗高 血压的药物后,会使机动车驾驶人反应迟 钝,降低 注意集中的能力和工作能力 ( 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患感冒期间服用药 物,一定要遵医嘱使用。二

14、、驾驶员生理疾病的预防措施( 一 ) 加强运动和锻炼 人体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时,血液不流通,人的身体状 态会 发生变化,比如腰、腿、手等部位等会出现酸痛感。驾驶员 在整个运输过程 中应注意通过站、做、卧、走等不同行为状 态的变换,在等待交通信号或遇到交 通拥堵时,驾驶员可以 坐在座位上或者在有条件时下车做些有益的自我放松练 习。 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紧张状态和调节情绪,使身体 和心理状况始终 处于最佳状态。 快步走、慢跑、骑自行车等运动项目都有利于促进人的血液 循 环,也不受场地的限制,不需要借助特别的辅助器械,比 较容易开展,驾驶员可 利用业余时间,多开展此类的体育活 动,以加强锻炼身

15、体。 ( 二) 保证饮食健康和 生活规律为了高效地完成运输任务,驾驶员每天都必须摄入 足够的食物和营养物资, 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 ? 驾驶员常常因赶路而错 过最佳的用餐时间,久而久 之,很多人得了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因 此,驾驶员要保持身体健康,必须科学、合理地安 排饮食。这样不仅有利于及时 恢复体力,而且有利 于驾驶员身心健康和安全行车。( 三 ) 保持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时保证驾驶员工作效率和行车安全的前提。生物 学家研究表明, 20-50 岁具有劳动能力的男女获得充分休息 所需的睡眠时间为每天 7-8 小时。从 晚上 23 时开始,人体的 许

16、多生理系统随着生物节律的循环周期进入抑制状态,因 此 人每天的最佳入睡时刻是晚上 23 时以前。而且, 23 时至次日 午夜 1 时通常人 体的造血时间,对人体保持健康非常重要。 在行车过程中驾驶员应注意定时休 息。连续行车 4 小时,必 须通常休息 20 分钟以上,短暂休息可以使驾驶员保持充 沛的 精力。驾驶员在一天中总的行车时间以不超过 10 小时为宜。 夜间长时间行 车,应安排多轮流驾驶,交替休息。( 四 ) 正确服用药物驾驶员在感冒、发烧和牙痛等病态下开车,注意力 和反应力会大大降低,会 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为了安全行车,驾驶员感冒或患因绷带或石膏限制 行 动自由等影响行车安全的疾病时,应及时调整运 营计划,安排休息。行车中,感 觉身体不舒服,甚 至不能安全操控车辆时,一定要及时安全停车,进 行必要的处 置。使用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