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运动性活动区游戏摆动奶罐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5874559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中班运动性活动区游戏摆动奶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幼儿园中班运动性活动区游戏摆动奶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幼儿园中班运动性活动区游戏摆动奶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幼儿园中班运动性活动区游戏摆动奶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幼儿园中班运动性活动区游戏摆动奶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中班运动性活动区游戏摆动奶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中班运动性活动区游戏摆动奶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班运动性活动区游戏:摆动奶罐游戏来源 家里有很多儿子喝完的奶粉罐,便把它们带到了班上, 投入“娃娃家” 角色游戏区中,放在了橱子里当摆设。可在一次游戏中,我班的小翔宝宝竟然把它们放在地上摆成了一排。看着这排奶粉罐,想到指南中有提出中班幼儿动作发展目标 “能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平稳地走一段距离”的要求,这不正好可以废物充分利用了。于是我设计了这节“摆动奶罐”的运动型活动区游戏内容。预期目标1、能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平稳地走一段距离。2、发展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3、感受利用废物材料进行游戏的乐趣。图片材料投放空的奶粉罐若干。游戏玩法1、幼儿自主任意摆放奶粉罐。2、在摆放好的奶粉罐上进行行进走。l

2、游戏推进 一 :观察分析观察:教师介绍游戏的材料、场地及玩法后,孩子们非常兴奋,他们迅速地在自己的场地上布置起来了。欣欣、乐乐、锐锐、宸宸这几个小伙伴们马上找到场地,立刻把奶罐一个接一个地紧密地呈一字排列。然后他们排成了一队,在奶罐上走来走去。突然,乐乐在走的时候有个奶罐摇了起来,奶罐倒了,小伙伴们又重新摆放其奶罐来。锐锐说:“这样排没意思,我来这样排。”过了一会儿,奶罐就摆好了,每个奶罐之间有了间隔的。孩子们又高兴地玩了起来。走着,走着,两个小男孩又商量起来了。宸宸说:“我来试试从奶粉罐上跳过去吧。”一个跳成功后,他非常得意地对着锐锐说“我厉害吧。你来试试呀。”分析:在这次幼儿活动中,我最深

3、刻的感受是内疚。奶罐倒了,乐乐也摔了,好在没事。这让我意识到了教师在设计活动时除了要设计出能满足幼儿兴趣,符合幼儿的能力的游戏外,还应细心些,考虑全面些,确保所提供的材料、场地要安全、卫生。在幼儿游戏的整个过程中,我发现我班幼儿的对活动感兴趣,而且他们能较好地在奶罐上行进走,游戏内容符合幼儿的实际水平。幼儿能够主动去探索去改变奶罐的摆放形式,还能自己去改变游戏方式,即从单一的行进走变成了行进走、跨走结合、从矮物上跳过等方式的结合。不过,我们也可以看到虽然幼儿有进行探索,幼儿的摆放奶罐的方式还是比较单一的,基本上就是呈一字。在下阶段的活动中,我将投入一些简单的示意图来帮助幼儿丰富奶罐的摆放方式来

4、练习以做到能在矮物上熟练地走。幼儿活动记录照片调整推进(图片) 1、活动结束后,我组织幼儿进行了谈话:“刚才游戏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我来帮忙的吗?”请幼儿来说说自己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2、组织幼儿一起说说自己的发现。通过展示幼儿活动的照片,让孩子们发现锐锐与宸宸在摆放奶罐的改变。鼓励幼儿说一说“我们还可以怎么摆呢?”3、根据师幼一起梳理的结果,我对活动区的材料做了以下调整:(1)在奶罐中填充进沙子,以保持奶罐的稳定,避免幼儿在游戏中出现奶罐倒了的问题。(2)添加“奶罐摆放提示卡”,丰富幼儿摆放奶罐的形式,帮助孩子们提高发散性思维。奶罐摆放提示卡4、在活动中,幼儿出现了用不同方式的摆放奶罐和从奶罐上

5、跳过的玩法,根据幼儿的表现情况,调整目标:(1)能看图示进行摆放奶罐并自主探索其它方式。(2)能利用摆放好的奶罐进行运动游戏,发展幼儿的平衡及跳跃能力。(3)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l 游戏推进 二 :观察分析观察:在本次游戏开始时,教师出示了“奶罐摆放提示卡”,孩子们很认真地看着提示卡进行操作并游戏。在完成提示卡上的两种方式后,孩子们又自发想出了其它的摆放方式,有“8”的、“S”曲线、正方形、长方形等,还有的孩子们把奶罐叠高,一层又一层的。孩子们除了在奶罐上行进走及从奶罐上跳过外,还多了从奶罐上逐层踩高、从两个三个奶罐上开跨跳过、不同间距的跨走等。孩子们在不断的尝试中玩得不亦乐乎的呢。在游

6、戏中,可爱的琳丫头说:“欣欣,我们这好像是在过小河呢。你要小心 ,不要掉到河里去。”欣宝宝说:“都没有桥呀,怎么是河呢?”“嗯,那应该架座桥。” 幼儿活动记录照片分析:本次教师提供的奶罐填满了沙子,奶罐就没有再轻易摇动过,幼儿在平稳的奶罐上进行着各种各样的运动游戏。清晰的提示卡能够让幼儿明确了解奶罐摆放方式,一个显眼的“?”则让幼儿意识到要自己动脑筋想其它的摆放方案,从而再一次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他们摆放奶罐的方式由此多样起来,并具有线条感,有曲线、直线、弧线等;富有动态感,一上一下、一左一右、一单一双等。这样孩子们的游戏方法也多了许多。从幼儿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中班幼儿的游戏还是富有情境的,

7、具有画面感。如果教师多给孩子们提供一些辅助材料,就一定可以出现个有趣的故事来呢。我想,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调整推进(图片) 1、活动结束后,我组织幼儿进行了谈话,总结刚才活动的情况。在肯定了幼儿的游戏方式方法后,我把刚才琳丫头与欣宝宝说的话告诉了全班幼儿,让他们一起来想想怎么可以在分开摆放的奶罐之间架座桥。孩子们立即说出了“用平衡木。”2、根据幼儿的商量结果以及在活动中幼儿从奶罐上跳过时的定位点不够明确的现象,调整活动区的材料:(1)提供平衡木,供幼儿把两个分开的奶罐进行相连,变成“小桥”。(2)增加圈,把它们放在需要进行跳跃的圈的前方,帮助幼儿明确自己跳过奶罐后应跳进圈内。辅助材料l 游戏推

8、进 三 :观察分析观察:教师介绍了本次活动增添的辅助材料:平衡木、圈,要求幼儿自己动手摆放奶罐、设置游戏的运动行进路线,确定游戏的方式。孩子们兴趣浓厚,他们自发地组成了一队,一起动手摆放奶罐、平衡木、圈等,商量行进路线中的方法,或走,或跳,或跨越,然后开始游戏。玩得次数多了后,我班的男孩子们和女孩子们就开始比赛了,看谁走得稳、跳得高,看那对先走完等等。 幼儿活动记录照片分析: 在这次观察中,我发现幼儿的游戏内容已经愈发成熟、运动量适当,并且幼儿的运动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还注意在活动中孩子们开始了出现了奶罐摆放是否有趣、走得是否平稳以及完成速度的快慢等比较,由此可以看出到了中班幼儿“竞赛”意

9、识的萌芽。通过同伴间的竞赛,给予了他们与同伴互相鼓励、合作、竞赛的机会。调整推进(图片)根据幼儿出现的“竞赛”意识,我便想着怎么才能充分利用游戏材料让幼儿带着任务去游戏,使得在锻炼身体的基础上通过团队合作完成与其他团队比赛的活动,让幼儿在合作中与同伴们公平游戏。由此,对本运动性活动区内容进行如下调整:1、目标调整:(1)能与同伴一起探索奶罐的摆放方式,并利用辅助材料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2)能对同伴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支持,感受团队合作游戏的乐趣。(3)在竞赛游戏中,能遵守游戏规则,与同伴友好公平游戏。2、材料投放调整:(1)增加空油桶,在空油桶中装入适合幼儿单手提拎的水。(2)增添水桶,供幼儿提水到达终点后倒入,以此计幼儿完成的提水的量。 辅助材料3、游戏玩法调整:(1)幼儿自主探索摆放奶罐的方式,并利用辅助材料创设游戏情境。(2)幼儿自主组成人数相等的两对进行运动游戏。(3)幼儿能提着水排队按设置好的行进路线运水,到达终点后将水倒入桶里。(4)在规定时间内,哪对的水桶里的水多的为胜利队伍。(5)游戏注意事项:A、幼儿应将奶罐摆放整齐,确保奶罐的稳定性。B、在行进过程中,应与同伴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推挤到同伴。C、冠军队队员合作将桶里的水运至花圃给工人浇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