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金元时期的工艺(组图)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5866581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辽金元时期的工艺(组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宋辽金元时期的工艺(组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宋辽金元时期的工艺(组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宋辽金元时期的工艺(组图)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宋辽金元时期的工艺(组图)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宋辽金元时期的工艺(组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辽金元时期的工艺(组图)(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向瓷艺的巅峰 宋辽金元时期的工艺(组图)宋代的手工业水平比较高,在品类发展、生产规模、工艺技术、管理及贸易诸方面均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官方的手工业管理机构比唐代更为庞大,分工精细。官营手工业的工匠多数是招募而来,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民间手工业作坊的经营则更加灵活开放。宋代的商业十分发达,城市经济日趋繁荣,手工业已经普遍成为商品生产。北宋都城 汴梁(今河南开封)、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店铺林立,百货 云集,城市手工业十分繁荣。北宋张择端(10851145)的清明上河图生动直观地呈现了汴梁城繁忙的商业活动。长安、洛阳、福州、泉州、扬州、成都等大城市的周边有定期集市,逐渐衍生为市镇(又 称“坊场”

2、)。宋代可谓“瓷的时代”,各种工艺中陶瓷最为杰出。名窑遍布南北, 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被称为宋代五大名窑。名窑创造了各 具特色的陶瓷品种,如定窑的白瓷、汝窑的青瓷、官窑的粉青、哥窑的开片、钧窑的窑变、景德镇窑的影青。此外如北方的磁州窑、南方的吉州窑等民窑,产品清新质朴,在民间十分流行。宋代陶瓷工艺集 历代之大成,达到空前繁荣。宋代染织工艺发展水平较高,丝织品种丰富,生产中心在江南。漆器生产不仅官方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而 且民间制作也很普遍,并形成了地方中心。玉雕工艺中则突出“巧色” 运用,取得了很高的成就。1宋代定窑孩儿瓷枕此枕塑制精美,人物形态活泼、悠然,是中国古代瓷器中的珍贵 制品

3、。由于宋代的理学十分兴盛,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宋代的陶瓷、漆器、金工、家具等工艺都以简洁朴质的造型取胜,少有繁缛装饰, 具有典雅平易的风格。宋代画院制度的建立,使绘画得到重视,并直接介入工艺美术的制作。例如刺绣、缂丝等工艺多以表现绘画为目的, 成为以欣赏为主的工艺品,对后来明清的工艺美术产生了重要影响。北宋汝窑三足洗北宋汝窑三足洗,里外施天青釉,釉面滋润,色泽青翠雅丽,开 细碎纹片。北宋汝窑三足洗底款图。1127 年,金兵南下,攻破开封,宋室南下定都杭州,史称南宋。宋王朝南迁的同时,也将北方的生产技术和能工巧匠带到南方,带动了南宋手工业的发展,纺织、印染、造船、陶瓷、造纸印刷等工艺发 展尤

4、为迅速。此外,南宋的海外贸易十分发达,也促进了工艺的发展。金代玉饰青玉,局部有紫红色,运用了巧色工艺。通体扁平,浮雕加阴线 刻纹。宋元时期,少数民族工艺受到汉族文化和工艺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工艺生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例如辽代的辽瓷、金银器,金代的钧瓷和元代的青花、釉里红,西夏和元代的染织等。辽代开国后兴起了瓷业,并设立了专管窑务的瓷窑官,主要仿定窑瓷系, 品种以仿皮袋的鸡冠壶最具代表性。金代后期,陶瓷技术方面出现了新的创造,尤其是钧瓷开创了青釉中带有红斑的彩瓷装饰。皮毛工艺是西夏手工业中最为发达的品种。元代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元代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此罐造型丰满浑厚,纹饰层次鲜明, 综

5、合了绘、镂、塑、贴等多种工艺技法,是元瓷中的珍品。元代的手工业在不断征战中遭到了严重破坏,但是元朝政府却十分重视搜罗俘虏工匠,以满足军事与生活的需要。制作兵器的工匠被 编为“军匠”,其他的技艺者称为“匠户”,工匠的地位是世袭的,在监 督下从事生产劳动。元代的工艺以染织工艺成就最大。在丝织物中加金的织金技术是元代的特色,代表品种是被称为“纳石失”的织金锦,它除了用于满足 贵族享受外,还用作赏赐物品,其中以回族工匠技术最为精湛。在元代,棉织工艺得到了普遍发展,实用且物美价廉的棉织品代替了传统的麻织物,广受欢迎。江苏松江(今属上海)的黄道婆(约 1245?), 为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作出了重大贡献。辽鎏金银鸡冠壶辽鎏金银鸡冠壶,此壶造型为典型的契丹族皮囊壶式样, 但装饰技法与纹样内容则受到内地传统工艺的影响。强悍英武的元代统治者,在游牧生活中形成了大吃大喝的生活作风,由此形成了元代工艺粗犷、豪放、刚劲的风格。陶瓷器皿厚重粗大,丝织品富丽堂皇,即是这种风格的典型体现。元代亦重视宗教的传播,其中以佛教和道教较为盛行,宗教成为各类工艺中很常见的题材。疆域的扩大和交通的发达使元代国内各族的联系以及国际交流比较频繁,促进了工艺美术的传播与发展以及异域风格的吸收与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