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读书笔记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5865747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天的读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春天的读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春天的读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春天的读书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春天的读书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春天的读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天的读书笔记(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春天的读书笔记【篇一:春天读后感】春天读后感今天晚上,我刚吃完饭,妈妈便拿起小学生经典晨读100篇,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当读到吴然的春天时,不禁十分欣赏这 篇文章来,文章写得十分生动,全文如下:春天吴然山茶花在雪天就开了,春天读后感。雪一化呢,杜鹃花已经在 春水里摇着花影,读后感春天读后感。这时候,洱海边的 柳树,枝条变长了,变软了;枝条上的嫩芽,开始还是米粒般的、 葵花籽般的,没两天,就像小鸟张开了嘴喙。薄薄的阳光里,有亮 亮的翅膀飞过,那是燕子,还是柳莺?最性急、最没耐心的是那些 小草,它们在大地妈妈怀里睡足了觉,一醒来就掀被踢腿往外冒!啊,春天是山茶花迎来的,是杜鹃花迎来的,是柳条和小草

2、迎来的; 还有燕子和柳莺,蜜蜂和蝴蝶,它们的飞翔和鸣唱,把春天打扮得 更热闹了。这篇文章写了春天大自然的景象:在雪天开的山茶花、雪化后的杜 鹃花、洱海边的柳树、米粒般、葵花籽般的嫩叶、特别是小草,写 得惟妙惟肖,你看,春天的小草,不就是象文中写得那样吗?作者 没有写它探出了脑袋,但用了很生动的拟人手法,使春天更加生机 勃勃。【篇二:寂静的春天读书笔记】鸟儿都去哪儿了寂静的春天读书笔记 经济统计专业 魏秋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拒绝谦卑,傲慢地妄图控制自然。现在的 我们把自己和自然剥离,认为人类是世间生灵的主宰,研制各种化 学药品来消灭阻碍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害虫”,但却因此而污染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空

3、气、土壤、水源,甚至杀害了身边的植物和动物, 最终也危害到了我们自身,但却因自身的傲慢而浑然不知。我惊讶于作者在美国欣欣向荣的年代勾画出如此一幅明天”的景象,我迫切地想要了解这位女作家的一生,究竟是什么让她有着长远的 目光和独特的观点。由于她抚养的一个外甥女在36岁时去世,她收养了她留下的五岁的儿子,为了给他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同时照 顾年届九十的老母亲,她在马里兰州买了一座乡村宅院。在此期间, 她收到了一位母亲的信,信中说:自从我们这里给榆树打了农药之后,再也看不到一只活鸟了。我的孩子上课学过,联邦法律保护鸟 类免受捕杀和残害,所以我不太好向我的孩子解释它们是怎么死 的。”正是这位母亲的担忧

4、触动了卡逊写出了她最重要的作品一一寂静的春天。就是这位兼具神的特效”的化学物质来毒杀 害虫”的同时也毒杀了我们自己。失去榆树是可悲的,但是假若在抢救榆树的徒劳努力中我们把绝大多 数的鸟儿也扔进了覆灭的黑暗中,那将是加倍的悲哀。”对于人类自身对地球的作用,作者如是说:地球上的生命的历史一直是生物及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地 球上植物和动物的自然形态和习性都是由环境塑造成的。就地球时 间的整个阶段而言,生命改造环境的反作用实际上一直是相对微小 的。仅仅在出现了生命新种 一一人类之后,生命才具有了改造其周 围大自然的异常能力。新情况产生的速度和变化之快已经反映出人 们激烈而轻率

5、的步伐胜过了大自然的从容步态。”人类一直都没有像相信地球引力那样去相信大自然的宏观调控力,我们只会站在丰富 的物质面前显得傲慢而不可一世,冒着极大的危险竭力把大自然改 造得适合自己的心意,但却未达到目的。控制自然的努力有时就像澳洲原住民的回飞镖一样,投出去后又飞回原地。”大自然愤怒了,频繁地向人类敲响了警钟,冰川融化、臭氧层破坏、酸雨、地震、 海啸、水土流失;马斯河谷事件、多诺拉事件、伦敦烟雾事件、四 日市哮喘病事件、富山痛痛病事件、爱知米糠油事件、印度博帕尔 农药泄露事件、切尔诺贝利核污染事件,以及新型疾病的爆发。如 果更大灾难的发生才让人们有所察觉的话,是不是太迟了?第十五章中作者提到自然

6、 是一个将各种生命联系起来的复杂、精密 又高度统一的联系,我们再也不能对它漠然不顾了,它所面临的状 况好像一个正在悬崖边沿而又盲目蔑视重力定律的人一样危险。”然而是什么让生态变得如此糟糕呢?“ ??是独裁主义者的决定。他并没有把真实的情况告知他的人民。对于成千上万的人民来讲,大自然 的美丽和秩序本身就具有一种无可替代的意义。”当公众对?提出质疑时,只找一些所谓专家提供的一点半真半假的话作为镇定剂, 我们继续结束这些伪善的保证和包在令人发指行为外面的糖衣。”当人们的生活因为杀虫剂而受到影响时,州和联邦的农业官员们以其 特有的耸肩来摆脱那些被他们认为是无足轻重的抱怨;农业部根本 不对所用药物的既有

7、知识进行最起码的调查,而是盲目地去执行他 的计划,即使进行了调查,他也将所发现的事实置之不顾;政府还 让药品制造商使用容许值,这将意味着允许供给公众的食物受到有 毒化学物质污染。在五十余年后,书中所提滥用药物的情形不仅没有改变,反而更加 变本加厉,将人类带入更危险的境地。当浑浊的烟尘都融入了晨雾, 高高的烟囱不息地向天空吞云吐雾,彼岸天边的云层中,隐隐约约 的红光托出一轮旭日,没有耀眼的光亮,只有安静的升腾。这更像 是一种无声的等待,等待人类意识到自己过度相信人类文明,而忘 记了这种文明建立的基石下埋藏了太多的愚昧、贪婪和嚣张。可是, 一次又一次的 警告”过后,大自然可以耐心地等待多久呢?卡逊

8、女士在书的最后一章中说到: 森林中生命的协同互济关系就变 得完全失调了,而且寄生虫灾害反复出现的间隔时间也愈来愈短 ?因而,我们不得不结束这些违背自然规律的粗暴做法,这种粗暴做 法现已被加强到留给我们的、至关重要的、几乎是最后的自然生存空间中去了。”这是在强烈地呼吁人们要尊重自然的规律,不要对于自然过度的控制。我们必须和其他生物共同分享我们的地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发明了许多 新的、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方法;随着这一形势的发展,一个反 复要提及的话题是:我们是在和生命一一活的群体、他们所经受的所有压力和反压力、它们的兴盛和衰败一一打交道。只有认真的对待生命这种力量,并小心翼翼的设法将这些力

9、量引导到对人类有益 的轨道上来,我们才能希望在昆虫群落和我们本身之间形成一种合 理的协调。”从始至终,作者一直呼吁麻木无知的人们要开始走环保 的路,即使发明了什么厉害的科技,也要将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 的程度。一直以来,人类为了更方便地生活,使得许多事实的真相被隐瞒和 蒙蔽,许多人也因为无知陷人类于万劫不复的境地却不知。人类唯 有更谦卑地尊重大自然,反省并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挽救人类自 己。同时我希望我们可以记住卡逊的愿望:任何文明是否能够对生物发动一场无情的战争而不毁掉自己,同时也不失却文明应有的尊 严。”【篇三:寂静的春天读书笔记】聆听自然的呼唤寂静的春天读书笔记作者简介:雷切尔卡逊(ra

10、chel carson ,1907年5月27日一1964年4月 14日),美国海洋生物学家,但她是以她的小说寂静的春天(sile nt spri ng )引发了美国以至于全世界的环境保护事业。蕾切尔 卡逊1907年5月27日生于宾夕法尼亚州泉溪镇,并在那儿度过童年。她1935年至1952年间供职于美国联邦政府所属的鱼类及野生 生物调查所,这使她有机会接触到许多环境问题。在此期间,她曾 写过一些有关海洋生态的著作,如在海风下,海的边缘和环绕着我们的海洋,这些著作使她获得了第一流作家的声誉。正文:寂静的春天一书在高中时就有耳闻,大概知道些内容,而自己 本身是个不太爱看名著的人,迟迟没有足够的动力去

11、把它踏踏实实 看完。而毛概课上,从老师给的阅读书单中,寂静的春天从名 字看来最富有诗意,也最能激起我的阅读兴趣,所以才选择本书。初次见到这本书的时候,素淡的封面,给人一种淡淡的哀凉。寂 静的春天以一则明天的寓言开始。寓言里如桃花源般虚构的城镇, 在人类定居之后发生了可怕的变化,各种动物和孩子不断地死亡, 一种奇怪的寂静笼罩了这个地方 蕾切尔卡逊通过大量充分的 科学论证,表明这种由杀虫剂所引发的情况正在美国的全国各地发 生。它们污染了水源、土壤,破坏了从植物、浮游生物到鱼类、鸟 类、兽类直至人类的生物链,使人患上慢性白血球增多症和各种癌 症。卡逊说: 它们不应该叫做杀虫剂,而应称为杀生剂”。许多

12、这类化学杀虫剂都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它们的降解速度 缓慢,危害持久。还有一些脂溶性的化学品,比如ddt,能够在动物的脂肪组织中进行富集,即使每次摄入的量很低,时间长了也 能累积到很高的浓度。而且,这些药剂在喷洒时在空气、风的作用 下,使受影响的范围不断地扩大;在雨水的作用下,会使药剂溶于 水中,随着雨水流入河流或渗透到地下水,水的地表径流使污染的 范围越来越大杀虫剂的使用不仅对动物、植物等产生伤害,对 人类的危害也是很大的。在书中大量的事实进行了论证。在佛罗里 达州,两个小孩发现了一只空袋子,就用它来修补了一下秋千,其 后不久两个孩子都死去了,她们的 3个小伙伴都患病,因为这个袋 子曾用来

13、装过一种农药,叫做对硫磷的有机磷酸酯。另外有一次, 威斯康星州的两个小孩(从兄弟俩),1个是在院落里顽耍,此时他的爸爸正在给山药蛋薯喷射对硫磷药剂,药雾从连接的地里飘来; 另1个随着他爸爸游玩跑进谷仓,又把手在喷雾器的喷嘴儿上放了 一下子,也中毒了就在当天晚上,两个孩子死了。像这样的事件很 多,对人类带来的伤害也是永久性的。然而,使用了杀虫剂也并不一定能把害虫杀掉,甚至反而造成了害 虫的猖獗。大量使用杀虫剂使有些害虫产生了抗药性,人们不得不 又研制新的化学药剂来杀虫,这样不断地研制、不断的杀虫,最终 产生的化学药剂成分越来越复杂,带来的伤害也会越来越严重,人 虫之战永远无休止。使用化学药品的问

14、题很多,却没有容易的解决 办法。正如阿伯特斯切维泽所说:人们恰恰很难辨认自己创造出的魔鬼。”而发明和运用它们的生物学家们,不可能不明白这些化学 物质在食物链中的传递会造成怎样的后果;也不可能不明白它们对 人类的未来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究竟是人类的未来重要,还是一时的功利重要? 然而,我们从不静下心来思考,因为急功近利已经是主流的文化了, 因为创新已经没有了文化和思想的束缚了,因为我们的观念里面, 只有利益,没有责任了。这是文明的悲哀,也是我们自己的悲哀。我们想要消灭昆虫,却不去想能消灭昆虫的东西,总有一天也会消 灭我们。众所周知,我们用动物来做新药物的实验,然后再去看它 在人类身上的疗效。我们不

15、难由此推出动物和人类在作为生物的属 性上是相通的,最简单的是,我们有一天都会离开这个世界,迟早 罢了,有些动物比我们的生命短,有些比我们的长,人类作为生命 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因而对于那些能消灭一种动物的东西,我们 怎么就能够熟视无睹呢。因为工业化吗?因为对利益的追求早已让 我们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了吗?1948年美国 多谎拉烟雾事件” 1952年英国伦敦烟雾事件,1955 年,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1968年日本爱知米糠油事件,哪一件. 不是震惊世界的环境污染事件? 一场海湾战争,将碧波万里的地中 海几乎变成了死亡之海。原油覆盖着人类生命的摇篮,扼断了海鸟们的生存之路。一次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泄漏给人类留下难以医治 的后遗症,震惊世界的日本 氷俣病”正是由于人们喝了大量含汞的 河水。这样的教训举不胜举。环境污染以每周一种的速度在灭绝着 生物!人类自钻木取火发明熟食即开始有文明,经过一万年演化至 十九世纪末,也还保持能和自然相处和谐状态;自蒸汽机发明后, 进入科技时代以至今日,已进步到全球资源逐渐耗竭,把地球遗留 给我们里珍贵遗产无知的浪费了。虽有一部分有知有觉的学者人士已经提出呼吁, 可是效果并没和想象中的那么好。问题只见日益严重。这样人类将 会祸延子孙,咎由自取!故我们领悟到科技日益发达,只为满足人 类一时的私欲,但会制造更多负面永久不良的后果;而最后终将走 入绝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