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5865742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利工程测量课程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水利工程测量课程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水利工程测量课程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水利工程测量课程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水利工程测量课程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利工程测量课程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工程测量课程标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标准(修订稿)课程名称:水利工程测量教学对象:适用工程测量专业,学制三年课时安排:总课时104,(理论课时64、实践课时 42)课程性质(必修/选修):必修课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工程建设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竣工、运行等都离不开测量工作。 学生完成了工程建设概论和认识实习后,进行工程施工准备和工种实训的学习。在对各工程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竣工、运行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学习本课程,为期十五周,采用理实一体专周的教学形式,在测量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后续的建筑工程专业和水利工程施工专业中的施工课

2、程奠定工程测量理论和实际操作基础。 (一)总体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测量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利用相关原理、概念、规、标准等知识,结合有关方面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中常见的测量问题的能力,以进一步培养学生树立独立思考、吃苦耐劳、勤奋工作的意识以及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为今后从事施工生产一线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使学生能熟练运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GPS等测量仪器和设备。掌握测量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测量工作的三个基本任务,熟练操作仪器设备,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控制点布设,进行控制测量;能使用经纬仪和全站仪进行地形图测量;掌握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

3、,学习土坝、水闸、隧洞等水利水电工程测量工作的基本方法。(二)分类目标1.知识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测量学的基本原理,掌握角度、距离高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坐标换算、控制测量、施工测量的基本原理。2.能力目标:熟练操作仪器进行角度、距离、高程的测量,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布设控制点进行控制测量、地形图测量和施工测量。3.素质目标:在掌握测量基本原理和操作的基础上,能够灵活应用测量知识,具备学习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发现问题并纠正和解决测量中的问题,能够在所学测量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理解和掌握各种实际方法。三、课程容及要求课 程 容 与 要 求学习情境学习目标学习容学时学习情境1测量学基本知识测量

4、学基础知识2学习情境2水准测量任务一 水准测量18学习情境3角度测量(含全站仪的使用)任务二 角度测量20学习情境4距离测量、直线定向任务三 距离测量、直线定向2学习情境5小区域控制测量任务四 小区域控制测量 8学习情境6地形图的测绘 任务五 地形图的测绘8学习情境7地形图的应用 任务六 地形图的应用4学习情境8操作与考核2合计64学习情境设计见下表。 学 习 情 境 设 计 学习情境1:测量学基础知识子学习情境1:测量学基础知识教学设计参考学时:2教学目的初步了解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技术的目的和任务教学目标能力(技能)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确定地面点位的基本方法通过学习,学生了解建筑工

5、程测量的任务和测量工作的三大原则教学容、教学方法教学容:1 水利水电工程测量任务;2 地面点位的确定,三项基本的测量工作;3 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4. 测量工作基本原则教学方法:探究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参与者的要求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对教师的能力要求1 有较好的数学基础;2 有较好的自主学习能力;3有较好的团队协作能力1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2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3有很强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4有新的教育理念 学习情景2:高程测量 续表子学习情境2:参考学时 18学时项目简介:采用水准测量、以一个四边形的四个角点的高程测量为工作任务,使学生掌握水准仪的观测使用方法、高程测量与计算方法、

6、测量误差分析、水准仪的检验等学习场地: 在校区实训基地完成。除实施阶段外,主要在“集教学与实训一体”的测量教学场所开展;实施阶段在校建有控制点的实训场地完成教学师资:以专任教师教学与指导实践为主 描述实施 教 学 容参考学时教学方法媒体与工具成果咨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与基准线;平面直角坐标系;我国高程系统;以水平面替代水准面的影响;测量工作的基本工作容、基本原则;仪器操作:水准仪的构造与使用方法;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高程测量:水准测量观测与计算;高程测量误差4学时案例、操作演示、课堂讨论、启发引导多媒体课件、每组1台水准仪、一副水准尺、尺垫完成规定作业决策明确工作任务,明确双面尺法前后测量的精度

7、,以及高程闭合差要达到的精度1 学时现场观察、小组讨论测量规小组工作计划计划小组成员以“轮流角色扮演”为原则,确定分工,明确责任,制订详细的工作计划;制订完成项目所需的仪器,工具的种类、数量,并检查仪器、工具的状态小组讨论实施(1) 熟悉水准仪的构造,练习水准仪的使用;(2) 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计算;(3)水准仪的检验12学时小组实训、角色扮演每组1台水准仪、一副水准尺、尺垫实训报告检查(1) 每站点两次测出高程相差10mm之;(2) 四个角点的闭合差相差在20mm之;(3)仪器无使用不当而损坏1学时小组讨论自查报告评价根据规定的评价指标,采用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两种方式评定小组成绩和学生个

8、人成绩,小组互评和并由教师综合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的结果给出教师评价“小组最终成绩”和“学生最终成绩” 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 学习情景3:三角形水平角测量项目 续表子学习情境3:三角形水平角测量项目学时参考学时 20学时项目简介:采用光学经纬仪和电子经纬仪,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水平角测量为工作任务,使学生掌握测量仪器构造与应用、角度测量与计算的方法、测量误差知识、仪器的检验等方面的能力学习场地: 在校实训基地完成。除实施阶段外,主要在集“教、学、做”为一体的工程测量教学场所开展,实施阶段在温江校区建有控制点和仪器检验的固定目标的实训场地完成教学师资:以专任教师教学与指导实践为主 描述实施 教 学 容

9、参考学时教学方法媒体与工具成果咨讯 经纬仪构造与使用方法;DJ2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的构造与使用方法;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水平角测量测回法观测与计算;方向法观测与计算角度测量误差5学时案例、操作演示、课堂讨论、启发引导多媒体课件、每组1台经纬仪、1台电子经纬仪完成规定作业决策(1)各组熟练工作场地,选取三角形的三个角点;(2)明确工作任务,明确测回法上下半测回的精度,以及角度闭合差要达到的精度1学时现场观察、小组讨论测量规小组工作计划计划小组成员以“轮流角色扮演”为原则,确定分工,明确责任,制订详细的工作计划;制订完成项目所需的仪器,工具的种类、数量,并检查仪器、工具的状态小组讨论实施(1)熟悉

10、经纬仪的构造,练习经纬仪的使用;准仪的检验(2) 经纬仪测回法各点观测两个测回三角形的三个水平角记录、计算(3)电子经纬仪和全站仪采用方向法测定4个方向,观测两个测回13学时小组实训、角色扮演每组1台DJ6经纬仪、24根标杆、1台DJ2电子经纬仪、1台全站仪实训报告检查(1)每测回上下半测回相差36”、测回差24之(2)三个角的角和与180oo”相差在60(3)半测回归零差12,2C变动围18,同方向各测回互差12之1学时小组讨论自查报告评价根据规定的评价指标,采用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两种方式评定小组成绩和学生个人成绩,小组互评和由教师综合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的结果给出评价“小组最终成绩”和“学生

11、最终成绩” ,由专任教师进行进行点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 学习情景4:直线定向和距离丈量 续表子学习情境4:直线定向和距离丈量参考学时 2学时项目简介:掌握利用方位角确定直线的方向了解几种方位角的名称及关系和方位角的计算为坐标正算和反算作基础。分别采用钢尺量距,经纬仪视距法测距。使学生掌握距离的普通丈量和精密丈量的测定方法及距离的三项改正计算、距离测量误差分析能力,比较几种测量的精度和适用围学习场地: 主要在校实训基地完成。除实施阶段外,主要在集“教学与实训”为一体的测量教学场所开展,实施阶段在校建有控制点的实训场地完成在校区实训基地完成。除实施阶段外,主要在“集教学与实训一体”的测量教学场所开

12、展;实施阶段在校建有控制点的实训场地完成教学师资:以专任教师教学与指导实践为主 描述实施 教 学 容参考学时教学方法媒体与工具成果咨讯直线定向的要求:各方位角的名称、正反向方位角的关系,方位角的计算仪器操作: 钢尺的构造与使用方法;复习经纬仪距离测量: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与计算; 纬仪视距法测距的观测与计算; 0.5学时案例、操作演示、课堂讨论、启发引导每组1个钢尺、一组测钎、弹簧秤及花杆完成规定作业决策明确工作任务,掌握方位角的计算,明确钢尺量距往返测距的精度要求,视距测量时应达到的精度0.5学时现场观察、小组讨论测量规小组工作计划计划小组成员以“轮流角色扮演”为原则,确定分工,明确责任,制订

13、详细的工作计划;制订完成项目所需的仪器,工具的种类、数量,并检查仪器、工具的状态小组讨论实施(1)熟悉钢尺的构造,练习钢尺的使用; (2)钢尺测距往返法观测四边形四边的定线、量距、记录、计算;(3)复习经纬仪使用方法;(4)经纬仪视距测量四边形四点的标尺读数、竖直度盘读数、记录、计算;0.5学时小组实训、角色扮演每组1个钢尺、一组测钎、弹簧秤及花杆,经纬仪1台实训报告检查(1)钢尺量距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5000; (2)视距测量的精度不超过1300; (3)光电测距精度相差8mm以0.5学时小组讨论自查报告评价根据规定的评价指标,采用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两种方式评定小组成绩和学生个人成绩,小组互评和并由教师综合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的结果给出教师评价“小组最终成绩”和“学生最终成绩” 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 学习情景5:控制测量项目 续表子学习情境5:控制测量项目(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参考学时 8学时项目简介:在校区实训场地踏勘选点,根据已知控制点布置闭合导线为首级平面、高程控制网。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