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方向)培养方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585852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方向)培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方向)培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方向)培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方向)培养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方向)培养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方向)培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方向)培养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方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具体要求为:(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五)能运用一种外国

2、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二、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其中第一年主要是课程学习,第二学年进行研究性教学实践活动与论文写作,实践教学和论文写作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其中到中小学进行实践活动时间不少于半年。三、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具体为:学位基础课程6门,共12学分;专业必修课程4门,共10学分;专业选修课程35门,共6学分;实践教学8学分。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详见附表。补修课程: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应补修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师范类跨专业毕业生入

3、学后,补修2门学科专业基础课。补修课程须随相应师范专业本科生参加考试,取得合格成绩,不计学分。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微格教学与课例分析、第二课堂语文教师基本功训练和到中小学进行实践活动三部分。微格教学与课例分析和第二课堂语文教师基本功训练两部分主要在校内进行。微格教学与课例分析安排在第2学期,共2学分。本课程通过微格教学与课例分析,完成学生的语文教学设计能力、语文课堂教学能力、课堂调控能力的培养和语文教学反思意识的形成。第二课堂语文教师基本功训练(包括阅读、写作、普通话、演讲与口语表达、三笔字)贯穿于1-3学期,考核安排在第3学期顶岗实习之后,考核合格者获得2学分。到中小学进行实践活动,采用顶岗实

4、习的方式进行,时间不少于半年。具体工作安排与计划参照学院本科顶岗实习安排。除与本科生一起参加顶岗实习活动之外,研究生还需要填写研究性教学实践考核表并撰写实践报告(不少于4000字),并由实践单位签署意见、加盖单位公章,然后再由学院全日制教育硕士教学实践考核小组负责审查所有实践材料和考核记录,提出最终考核意见。考核合格者,获得4学分。四、教学方式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成立导师组负责研究生的指导,实行双导师制。在中小学聘任有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并负责做好教学实践的指导与实施。文学院教育实习基地建设依托本科实习基地资源,在聊城市重

5、点中学建立长期教学实践基地,校地共建,资源共享,共同发展。聘请基地优秀教师为校外指导教师,使学生一方面成为合格语文教师,同时为教师专业发展做好准备。五、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全日制教育硕士最迟在第二学期末确定学位论文题目,写出论文工作计划,并通过论文开题报告论证。通过开题论证后方可撰写学位论文。成立导师组负责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论文字数不少于1.5万字。学位论文必须经过校内、外导师的签字认可后方能申请参加答辩。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

6、成员中,应该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中小学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方向)教学计划课程类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考核方式备注学位基础课00010001英语3621考试00011101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362200011102教育学原理362100011103课程与教学论362100011104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362100011105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3621专业必修课00611101语文课程与教材分析543100611102语文教

7、学设计与案例分析543200611103语文教育测量与评价362200611104语文发展前沿专题3621专业选修课00611105语文学习理论与方法3622考查选修6学分00011106现代教育技术应用362100011107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362100011108基础教育改革研究362100011109中外教育简史362100011110教育政策与法规181100611106语文文化181200611107语文教育发展史181200611108汉字教学研究1812选修1门00611109语文高考研究1812跨专业补修课程非师范类00600017语文课程与教学论542考试00611110心

8、理学54100600018教育学概论541师范类00611111语文解读学541考试00611112中国现代各体文学专题研究542实践教学00611113微格教学与课例分析21-200611114第二课堂语文教师基本功训练2200611115到中小学进行实践活动43,4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方向)研究生阅读书目或期刊目录序号书目名称(作者、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次)或期刊名称、主办单位1黄济:教育哲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版。2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3钟启泉: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4王策三: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

9、社1985年第1版。5张楚廷:教学论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版。6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版。7叶澜:教育研究方法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版。8吕达:中国近代课程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版。9董远骞:中国教学论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版。10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11冯忠良:结构化与定向化的教学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12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版。13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14巢宗祺等:义教语文课程

10、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15巢宗祺等: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版。16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版。17蒋成瑀:读解学引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版。18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1版。19王世堪:中学语文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版。20倪文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初中、高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21顾黄初、李杏保:二十世纪前期语文教育论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版。22顾黄初、李杏保:二十世纪后期语文教育论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

11、第1版。23陈黎明、林化君:二十世纪中国语文教学,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24陈黎明、林化君:汉语应用语言学,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25于源溟:预成性语文课程基点批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版。26科德:应用语言学导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1版。27韩雪屏: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版。28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版。29张隆华、曾仲珊: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版。30朱绍禹:中学语文教材概观,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版。31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12、第1版。32吕叔湘论语文教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1版。33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版。34黎锦熙语文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版。35陈望道语文论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版。36夏丏尊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版。37王力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版。38实与活刘国正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版。39刘国正、顾黄初、章熊:中国语文教育丛书,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版。40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41柳士镇、洪宗礼: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丛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

13、1版。42王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43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版。44李明洁:口语交际新视点,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45李海林:言语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版。46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版。47王伟:当代中学语文教育专家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1版。48刘国正: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语文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版。49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50魏本亚: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版。51李洪先:语文解读学,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第1版。52潘新和:语文高考:反思与重构,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版。53吴康宁:课程社会学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版。54李海林主编:语文教育研究大系理论卷,上海教育出版社第1版。55课程 教材 教法,首都师范大学主办。56教育研究,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57语文教学通讯,山西师范大学主办。58语文建设,教育部语言文字报刊社主办。59中学语文教学,首都师范大学主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