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9课综合版画》教案附教学反思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5858071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9课综合版画》教案附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北京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9课综合版画》教案附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北京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9课综合版画》教案附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北京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9课综合版画》教案附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北京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9课综合版画》教案附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9课综合版画》教案附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9课综合版画》教案附教学反思(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9课综合版画教案附教学反思课时:1课时新课标思想:1、运用行、色、肌理、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和创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2、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分析教材:本课只是让学生体会版画的制作过程,了解更多的版画制作方法,丰富学生的视野。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要求学生制作一幅综合版画,最然不是很难但由于学校场地有限很有可能不能实现,但根据条件一点要让学生知道各种版画的特点,尽量实现教

2、学目标。分析学生:本课学生操作起来很费时间,所以教师要给足学生事件进行实践,学生会很感兴趣,合作时注意安全。设计理念:在合作中体会制作版画的乐趣,在探究中掌握版画的基本技能、技巧。教学目标: 通过讲述与欣赏,使学生了解版画的特点和种类。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版画的特点,初步掌握版画的制作步骤和拓印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版画的制作与拓印方法。 难点:表面肌理的处理方法。教具与学具的准备:1、教具准备: 1)挂图:木刻版画、铜版画、石版画、丝网版画、麻胶版画、水印木刻版画、纸版画及步骤。 2)纸:卡纸、宣纸、复写纸、旧报纸。 3)笔:铅笔、圆珠笔、油画笔、铁笔。 4)刀:剪刀、木刻刀 5)其他:印

3、泥、油墨滚筒、纱布棉球、汤匙或木蘑菇、桨糊或胶水、镊子 一把。2、学具准备:事先布置学生自带浆糊或胶水、复写纸、印泥、旧报纸。发给学生每人 一张纸卡、一张宣纸、圆珠笔。各种材料如树皮、叶子、粗糙的布片等教学过程:一、检查学生是否有剪刀、刻刀、胶水、印泥等工具并讲评卡纸上的落稿情况。1、剪刻-先将图案剪好。对称图案对折剪刻。注意边缘应整齐,不要有毛刺。(巡视检查剪刻效果)2、粘贴拼摆制版-在纸板上的图稿范围内涂上一层薄薄的胶水,右手拿镊子夹住剪好的图稿,对好板面上相应的位置,左手点压在已落在板上的图稿上。画稿全落在板上后盖上旧报纸用手或用书压平。3、合作印制版面(油印的作品找老师帮助)拓印-根据

4、所用色彩材料的不同,拓印水印或油印及单色、套色等。 水印-将宣纸反铺在版面上,用清水喷雾于其上,在左侧边缘用吹塑纸条压好,并用图钉或夹子固定,把纸朝定位的一侧揭开,用油画笔或毛笔在版面上刷上相应的色.将宣纸重新平铺在版面上,再用报纸加盖在上面,用纱布棉球均匀拓压,即可获得黑白或彩色图画. 黑白油印-将宣纸平铺在版面上,压好或夹好纸的左侧边缘,将纸往左侧揭开,将油墨调稀(用煤油)调匀,用油画笔或油墨滚筒均匀地将油墨或印泥落在纸版上,将宣纸再覆盖到版面上,加盖报纸,用纱布棉球轻轻拓压,拓压后可揭开一角检查,看画面是否满意,否则再进行调整到满意为止.(9) 小结讲评:表扬制作认真的同学,指出制作中存

5、在的共同问题.二、 展示作业,进行讲评。板书设计: 综合版画教学反思:学生利用现有条件进行小组合作制作综合版画,了解了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运用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进行设计装饰。附送:2019-2020年北京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1课我们身边的植物表格式教案课时:1课时新课标思想: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目的是通过对植物的写生,引导学生学习精细地观察物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线造型能力。生活中各式各样的植物充满了丰富的线条,便于学生对细部的观察和刻画。由于植物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学生家里都养植物,因此,这节课也容易激发起学

6、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身边的植物,让学生感受植物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色彩丰富,体验植物带给人的美感,感受自然的美。同时,通过查询有关资料,了解植物的名称、特点、作用等,自然地渗透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 教材中编入了法国画家卢梭和中国画家黄永玉的作品, 日的是引导学生感受画家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学习画家的表现方法。另外,教材中还选几幅植物的相关图片:幅是变色木,一幅是网纹草;幅图片是箭兰,教学中,可以通过这些图片及对自然界中植物的观察、分析,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细部特征、花的角度变化及叶子的穿插等,学习如何用线表现植物叶片间的遮挡关系,花、叶的朝向,以及如何用疏密不同的

7、线表现植物。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现植物特征及其前后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线造型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在观察、表现植物的过程中,感受植物的美,了解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现植物的方法。 难点:如何用线表现植物的前后关系和不同姿态。学习材料:植物、有关植物的图片、图画纸、彩笔等。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组织教学导入新课用语言组

8、织教学。 课件欣赏自然界中的各种植物。 准备上课。 学生发言。 稳定学生情绪。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式学生活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你喜欢这些植物吗?你知道它们各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作用吗?你感觉这些植物给你哪些美感? 板书课题。 1观察教室中的植物,说说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你观察到的植物的叶子(花)有什么不同? 2欣赏画家笔下的植物,感受画家如何用丰富的线表现出植物的形态特点及自己的情感。 3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教材上的几幅学生作业。它们是绿萝、龟背竹、芦荟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食用、药用等作用。叶子的姿态自然、形态各异 同学们进行分析: 叶子前后遮挡,有大有小,不同角度看到的叶子形态上有

9、不同 讨论:画家抓住了植物的哪些特征进行表现的?作品表现出画家的什么情感? 学生结合教材中的作品讨论: 教材上的学生作业哪部分画得好?对你有什么启发? 学生观察思考。 明确作业要求。 了解植物的名称,特点、美感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及形态特征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感受画家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学习画家的表现方法。 解决教学难点。学生动手实践 教师用线演示植物写生方法,引导学生观察线如何变化、穿插等。 布置作业。 巡视辅导。 画面布局。 植物特征的表现。 线的疏密、虚实变化。分头画植物写生。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现线造型的能力。小结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及评价能力。拓展展示几幅用其他方法表现植物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回家可以进一步写生。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板书: 我们身边的植物 教学反思:通过欣赏,了解植物的特点,能用线描的方法表现植物的大致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