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5857226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课堂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数学课堂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数学课堂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课堂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课堂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容解决问题的设想与主要内容填报要求 通过培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数学课堂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1、对拟解决问题的概括表述2、是来自实际教学中的突出问题3、内涵明确边界清晰问题生成过程反思、原因分析及本次解决问题思路通过这次国培学习新标准,改革旧教材是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作为一位教师,这次学习了新数学课程标准。它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使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枯燥呆板的课堂气氛容易使学生的主体性被扼杀,只有在浓厚的民主氛围中,轻松的情景下,思维才会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教师

2、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不愉快的心情带进课堂。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特别是留守学生,教师应该在生活、学习上都关心他们,弥补他们缺少的那一部分父爱和母爱,从而激起他们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其次,教学要平等,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偏爱一部分人,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予关心与辅导。总之,只要教师充分重视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作用,不断加强自己的思想和业务修养,悉心关怀和热爱学生,就一定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 二、优化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1、优化复习铺垫。从“温故”出发,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深入追求欲望。教师要善于从新知识相关联的若干旧知识中选择新知识的

3、生长点,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提出启发、思考性强的问题,使学生感到“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从而激发学生尝试和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和兴趣。2、优化新课导入。导入是课堂的一个开头,它的作用是为教学打开思路,为此,新课导入,要精心设疑, 创设问题的情境,真正做到“导情引思”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 3、优化新知探求。新知探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感知方法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创设数学思维的情景,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2)整个新知的探求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凡

4、是学生能回答的由学生说,说不完整的让学生互相补充;凡是学生可以做的实验尽可能让学生动手去做;凡是学生自己能归纳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凡是可由学生评价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评价,也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在探求新知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指路子、出点子、想法子,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实践、积极探索。(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意能力的培养、思想方法的提炼和学习方法的指导。(4)要创设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4、优化巩固练习。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而且对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提高起着重要作用。巩固练习要遵循以下几点:(

5、1)练习要有目的性。(2)练习要及时。(3)练习要有层次性。一是要做到由易到难、以简驭繁,既有坡度又有跨度;二是教师对练习题的设计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既要使中下生“吃得消”,又要使优秀生“吃得饱”。(4)练习要多样化,为巩固概念,选编基础变式题;为纠正差错选编判断、选择题;为拓宽思路,选编多变、多解题等等。(5)练习中要有反馈。教师要根据当堂练习的反馈及时给与激励性的评价,对出现问题的,要及时解决,予以纠正。5、优化归纳小结。课堂教学结束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归纳本节的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同时教师要强调重点内容和应注意的问题,准确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指出下一

6、步要求。整个课堂小结要做到两个突出:突出教学目标,突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1、问题产生的时间、程度及教学障碍2、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3、此前解决问题的尝试及未能如愿解决的原因4、解决问题思路明确此次问题解决的预期目标“一题多解”是设计开放题的一种典型代表,对于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对教材和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是很有作用的。但一题多解的最终目的不是来展示多少解决问题的途径,也就是说,掌握“一题多解”是最终目的为了“一题一解”。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寻求认识问题的正确途径,找到解决问题的要害,这是培养学习提高学习能力的根本所在。举一个最简

7、单的例子,在解决多个相同数相加时,乘法的应用就是一个捷径,假如这里仍有学生用机械的加法来做,你会怎么想呢?因此,教学中教师不权要善于诱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更要善于帮助他们总结归纳问题,使其认知水平有所提高。因此反映出新旧教学认识和观念的差异,是重形式还是重实质,是看过程还是看目的,是侧重知识的机械记忆,还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1、对核心问题解决的预期目标2、相关问题解决的预期目标3、标志问题解决的物化成果解决问题的路径、计划与举措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识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对学习有

8、困难的党性一,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由此可见,教学是要求教师去迎合学生,而不是学生来取悦、迎合教师。1、如何利用预设课程、专家引领、校本研修及岗位实践2、结合培训周期的问题解决计划、安排3、体现特色与个性的实践策略其它通过学习我更深刻的明白作为我们教师更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特思维,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法,以新标准为指针,处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我们的教育事业推向新高潮。以上栏目未能涵盖的其它设想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