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学实验的学科观念启蒙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5855243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生活化学实验的学科观念启蒙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基于生活化学实验的学科观念启蒙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基于生活化学实验的学科观念启蒙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基于生活化学实验的学科观念启蒙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基于生活化学实验的学科观念启蒙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生活化学实验的学科观念启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生活化学实验的学科观念启蒙(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生活化学实验的学科观念启蒙 “化学研究些什么”(第一课时)教学实录及反思、评析摘要:以“化学研究些什么”的教学实践为例,利用生活中的素材,用“简单趣味实验互动式实验教学自主探究”的渐进式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在初学化学变化过程中逐步形成批判性思维,渗透化学学科观念的启蒙。关键词:化学变化,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评价1.教学设计思路分析本节内容既是化学学习的入门课,又是九年级学生接触化学变化的开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过科学科目,并在八年级开始学习物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然科学常识,并对部分物理变化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之前的第一节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但并未提出明确

2、的化学概念,本课时作为第二节伊始,作为系统认识化学学科的开端,直接地提出了化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引领学生初步系统地认识化学。因此在本节课的讲授过程中,将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以生活情境和实验现象为载体,并联系物理概念进行多维类比引导学生学习新知。第一课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应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世界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过程中的,并能够辨别出不同类型的变化,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学科素养。与学习具体物质的知识比较,本部分内容缺乏具体性和生动性,整节课内容相对单一,但又要达到理解运用的要求,所以对教师具有一定挑战性。因此本节课打破原有教材常规内容,以实验导入,联系前概念和已有生活经验开展问题解

3、决;再用一盒泡腾片的探究带领一组实验贯穿大半课堂,并强调学生动手参与鼓励自主探究,其中教师以引导者的角色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与反馈,实验素材选用的标准为易操作、现象明显,且仪器和药品的选用多体现生活气息;最后回归教材,用蜡烛燃烧进行知识总结。整堂课采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渐进式教学方法,从外在表现到内在特质,从“化学变化”到“化学性质”,从简单的生活化趣味实验逐渐过渡到要求较高的自主探究实验。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学科。(2) 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和化学实验的观察和分析,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初步概念。(3)在关于物质性质的描述中,能够区分化学性质和物

4、理性质的特点。过程与方法:(1)通过参与化学变化表现形式的系列发现实验,培养动手和观察能力。(2)能总结出蜡烛燃烧过程中的物理及化学性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及参与趣味化学实验,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2)通过实验学习和概念强化,初步实现化学学科观念启蒙。3. 教学过程3.1教学重难点重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难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辨别比较,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概念。3.2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3.3教学过程实录【新课导入】拿出两杯无色透明液体,告知学生两杯分别是酒精和水,让学生发散思维分辨出它们并鼓励学生验证提出的方案。表1 酒精与水辨别的预设方案方案酒精水

5、方案一:用鼻子闻方案二:用火点燃方案三:擦在皮肤上教师(过渡):在刚才的活动中,同学们们用自己的智慧实践了很多方案也感受了多种多样的变化,比如本来澄清的液体竟然被点着了,而化学正是一门研究物质性质和变化的学科。【知识点教学】教师:(多媒体)展示多幅物质变化的图片,如:木条被折断,木材燃烧,铁矿石的粉碎和炼成钢铁,食物腐败,酒精挥发和燃烧等,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将图片分类。教师(引导):同学们的分类方法都存在合理性,但是同学们有没有发现素材中有些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而有些变化则没有。例如,木材被折断,只是木材形状上发生了变化而没有生成新的物质。而食物发生腐败后,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说明有一种有异

6、味的气体产生。这就是今天要一起学习的物质变化的分类方式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教师:物理变化特点是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的特点是有新物质的生成。从化学和物理变化的特点中,同学们发现两种变化中二者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学生: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教师:将全班分为两大组,分别找出上述多媒体图片中发生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图片,并说明变化过程。学生:分组作答。教师:本节课开头的表格可以进一步完善。表2 酒精与水辨别的预设方案方案酒精水发生变化的类型方案一:用鼻子闻方案二:用火点燃 方案三:擦在皮肤上教师(过渡):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各种变化,如何辨别它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本节课,小科学家们就亲自来探究一

7、下化学变化中 “新物质”的表现形式。【实验活动1】:教师:大家还吃过泡腾片么?学生:(有的)吃过;(有的)没见过教师:老师带了一管泡腾片(随即拿出准备好的市售VC泡腾片)。让我们取一片放到水里,告诉我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泡腾片周围出现了很多气泡。教师:那么泡腾片放入水中发生了化学变化吗?请说出你的理由。学生:发生了。因为有气泡产生了!这是原来没有的新物质。教师:一定吗?我们知道药片的粉末中间存在很多细小的空隙,其中躲藏着很多空气,当水进入空隙时也会“逼”出很多气泡哦,如何证明是发生化学变化产生的气泡还是药片中空隙中的气泡呢?学生:泡腾片产生的气泡多。教师:这个思路很好,如果拿一个同样大小的其

8、他药片放入水中作为参照,比较它跟泡腾片放入水中时气泡产生的多少,是不是就可以更加有力的证明你的猜想了呢?(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大小相近的止痛片和一片泡腾片,同时将起放入两杯水水中,让学生观察现象。)学生:泡腾片产生的气体果然很多!教师:嗯嗯,经过对比,我们知道VC泡腾片在水中确实产生了新的物质一种气体,所以产生气体也是化学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生活中还有哪些产生气泡的例子?学生:可乐打开时,会有气泡冒出来。教师:很好!别看现象简单,里面学问大,可乐打开产生气泡的过程,不仅有化学变化还有物理变化,关于可乐的详细解答,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给大家答案。但是不是所有能产生气体的都是化学变化吗? 学生:不是。烧

9、水时,会产生很多水蒸气,水蒸气只是液态水蒸发的结果。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不是化学变化。 教师:回答的很好!状态的改变可能为我们判断化学变化带来干扰,我们得分辨这种气体是不是新产生的物质。既然泡腾片遇到水会发生变化,那么在存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防潮,你们有什么除湿的好方案吗? 学生:像旺旺雪饼一样,放个干燥剂在里面吧!教师:很好!泡腾片的储存正是利用同时放置干燥剂的方法防止药片变质失效的。你们知道干燥剂为什么会吸水吗?它在遇到水的时候都发生了什么?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盒子里的干燥剂。【实验活动2】:先取出包装盒内的干燥剂包(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将适量水倒入盛有干燥剂粉末的试管中。(实验前后,

10、走到同学中让学生触摸杯壁,感受温度变化)教师:同学们发现试管壁的温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学生:试管壁变热了。教师:我只是在干燥剂里放了一些蒸馏水,怎么会发热的呢?这股热量是从何而来的呢?学生:教师:原来干燥剂在试管里并没有变热,加了蒸馏水后却热了起来,那么这股热量一定是由于水和干燥剂之间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热量。学生:恍然大悟。教师:干燥剂中其实蕴藏着能量,在遇到水之后发生化学变化将原有的能量以热量的方式释放了出来。【实验活动3】:教师:(取部分实验活动2中的干燥剂上层清液,让学生通过吸管,向清液中吹气)大家看到干燥剂清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变浑浊了。教师:为什么会变浑浊?学生:因为产

11、生了新的物质。教师:如何证明它是新的物质呢?学生:不知道教师:只要是新物质必然有新的特征,原本的石灰水是澄清透明的而现在出现了沉淀,只要我们稍微辨别一下这种沉淀物质,是不是就可以证实我们的猜想了呢?学生:这种沉淀不溶于水。教师:非常好!请这位同学演示给大家看。(用倾析法得到静置后的固体沉淀)学生:(在沉淀中再加入蒸馏水,发现沉淀不溶解)。教师:我们已经证明了当我们呼出的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发生了化学变化,产生了不溶于水的沉淀,同时沉淀也是判断溶液中发生化学变化的重要依据,在大家日后的学习过程中,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变浑浊将成为重要的鉴别二氧化碳的实验。不过你认为生活中所有浑浊的现象都是因为

12、发生了化学变化吗?学生:泥浆水应该不是。教师:泥浆水是一个典型例子。泥水之所以会形成沉淀是泥中的沙石由于重力的作用沉降下来,沙石还在里面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所以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实验活动4】:教师:研究完了干燥剂,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刚刚那个干燥剂遇水发热后温暖的试管。能量的表现形式其实还有很多,下面我们来感受另一种能量的表现形式。(拿出节日时燃放的小烟火,请一位同学上台点燃)教师:烟火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烟火发光,还听到嘶嘶声。教师:小烟火的燃烧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吗?学生:是的!教师(追问):你如何证明呢?(举起燃烧后烟火的残骸,引导学生观察燃烧后的烟火)学生:烟火燃烧后变黑了。教师:很好!

13、烟火再燃烧后产生了黑色的新物质,所以可以说烟火在燃烧时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活中还有很多能够燃烧的物质,你能举出几例吗?学生:蜡烛,火柴,纸,木头等。教师:很好。这些东西在燃烧后都会产生一些黑色新物质,大家对燃烧现象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火了吧?火是光能和热能的综合表现形式,从能量的角度看,物质就是将原本储存在自身的能量通过转化以新的形式释放出来。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是不是所有发光发热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呢?学生:白炽灯是通电使灯丝发光的,不属于化学变化吧? 教师:的确不是!白炽灯是把电能转化成光能,在停止通电后灯泡中的灯丝并没有发生变化产生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请问化学变化中把物质中蕴藏的能量转化光

14、和热的过程是可以逆转的吗?即光能或热能能够转化为化学能吗?学生:教师:转化过程是可逆的,植物的光和作用就是将太阳光能转化为植物内部的能量,而我们平时用的干电池就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很好的例子。许多事实表明,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的吸收及释放。【实验活动5】:教师(事先在一张白纸上用酚酞试剂写上“chem.is.try!”晾干后放在信封里,再将干燥剂与水反应产生的石灰水装在喷壶中,加水稀释)今天我收到英语老师的一封“密信”可是上面什么字都没有,各位同学能帮我解开谜团吗?学生(纷纷抢答):用碘酒、用火烧(提出多种方案)教师:大家的知识面很广,其实刚才我们做实验的干燥剂溶液也能帮我们找到答案。哪两位同

15、学来帮忙解开这个谜团?学生(一位同学用手举着白纸,另一位用喷壶将液体均匀的喷洒在白纸上,纸面出现了红色的字,一起读出“chem.is.try!”)教师:变色了!刚才的白纸上显现出红色,能否说明有新物质产生?学生:可以。这一定是化学变化!教师:相信这是英语老师送给我和大家的寄语!Chem.is.try!化学的学习就是不断探索和尝试的过程。然而颜色的变化不能说明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例如光线的投射使白墙变色、颜料的涂抹使白纸变色,都是物理变化。【过渡小结】教师:经过一系列有趣的实验,我们发现在化学反应中,会呈现发光、发热、生成沉淀、放出气体、变色这些现象,也通过实例也了解有这些表现形式的不一定就是化学变化,要想准确判断物质变化,最根本的要看什么? 学生: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教师:很好!当判断变化类型时,大家通常利用了物质的性质。就好像你在选择穿什么、吃什么时其实都是在根据物品的特征或者性质决定,比如你在选择穿衣服,可能会根据衣服的颜色、款式或者干净程度、舒适程度来做决定。科学家为了某种目的选择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