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汇编《邹忌讽齐王纳谏》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5855236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汇编《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汇编《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汇编《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汇编《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汇编《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汇编《邹忌讽齐王纳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汇编《邹忌讽齐王纳谏》(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汇编邹忌讽齐王纳谏(重庆市2011)(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

2、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21世纪教育网A忌不自信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B朝服衣冠 有时朝发白帝C闻寡人之耳者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D时时而间进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10.翻译文中划

3、横线的句子。(4分,每小题2分)(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文: 11.写批注是品读文章的好方法,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参考示例,从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写批注。(4分)21世纪教育网示例: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批注: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邹忌进谏的结果。邹忌现身说法巧进谏,齐王开张圣听振国威。有善于劝谏的忠臣,有广开言路的君主,何愁不能“战胜于朝廷”?(1)暮寝而思之。(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我选第 句,批注: 12.邹忌进谏齐王,出师表中诸葛亮进谏后主刘禅,他们采用的方式有什么不同?这对我们与人交往有何启示?(4分)答: 答案:

4、9B(A相信,信用;B均意为“早晨”;C使.听到,听见;D偶然、间或,参与。)10(4分)(1)由此看来,大王你受蒙蔽很深了。(2分) (2)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2分)11(4分)(1)围绕“有自知之明或“善于思考来批注。示例:邹忌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真是一个善于自省的君子。(4分) (2)围绕“进谏的人多和“齐国的积弊多批注。示例:进谏的人真多,齐国的积弊也真多!君主只要广开言路,官吏百姓就敢于说真话,国家政治就会清明。(每点2分,共4分)12(4分)邹忌采用了以事设喻委婉规劝的方法,诸葛亮采用了直言劝谏的方法。(2分)启

5、示:说话时要看对象;要讲究说话的方式。(2分)(达州市2011)(四)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1923题。(12分) 【甲文】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

6、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

7、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19用“/”标示出下面句子的停顿。(仅标一处)(1分) 今 齐 地 方 千 里20下列加点字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B.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C.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D.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1翻译下列句子。(4分)(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答: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8、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2【质疑探究】邹忌和诸葛亮都苦口婆心地劝谏他们的君主,他们希望达到的共同目的是什么?然而他们劝谏的艺术各有不同,你认为他们的不同表现在哪里?。(3分)答: 23【迁移拓展】劝谏是一门艺术,魏徵以“载舟覆舟”劝谏唐太宗,实现了“贞观之治”;曹刿用“取信于民”劝谏鲁庄公,打赢了“长勺之战”。因为要迎接中考班主任取消了本班的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为了让班主任恢复你们的这些课程,你准备和他(她)这样说:(2分)答: 答案:(四)(12分)19. (1分) 今 齐 地 /方 千 里20.(2分) C21.(4分)(1)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2)皇宫中

9、和朝廷中都是一个整体,提升、处分、表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有所不同。(每小题2分)22.(3分)第一问:都希望他们的君主能广开言路,接受意见。(1分)第二问:邹忌:用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己及君,现身说法,由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1分)诸葛亮: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由主而次,循循善诱,谆谆告诫,不失人臣身份。(1分)23. (2分)略。评分要点:注意称谓、说话的语气、分寸,符合情景内容即可。(德宏州2011)(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共12分。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10、”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

11、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0、解释加点词。(任选两个作答,多选不加分)(2分)窥镜而自视 窥:察看。臣之妻私臣 私:偏爱。闻寡人之耳者 闻:使听到。时时而间进 间:偶尔、间或、偶然。11、翻译下列句子。(2分)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译文:大小官吏和百姓能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人,受上等奖赏。12、齐王“纳谏”、“除弊”,最终取得了怎样的效果?(用原文回答)(2分)答案: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3、文中,邹忌的可贵之

12、处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3分)答案: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发现不足;善于用委婉的方式提出正确的意见,使别人容易接受;能以小见大,从个人经历中推出治国的道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满分。)14、结合实际,谈谈邹忌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何启示。(3分)答案: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答题要点:说话要讲究方式、方法;用语含蓄、委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满分。)(贵阳市2011)文段(三)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