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名词解释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5854310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名词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名词解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1、微型计算机:简称微机,也称为个人计算机、PC机、电脑。微型计算机有一个显著特点,它的CPU的全部功能都由一块高度集成电路芯片完成,微型计算机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加上有大规模集成电路制作的存储器 、输入输出接口和系统总线组成。2、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一般包括算术逻辑部件ALU、控制部件和寄存器组三个基本部分。3、微型计算机系统:是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配以相应地外围设备、电源、辅助电路和控制微型计算机工作的软件而构成的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微型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而二者缺一不可。4、主机:是指主机箱内的所有部件

2、,包括cpu,主板,内存,软驱,硬盘,光驱,显卡,声卡,网卡,modem卡,电源,主机箱,总线电路,以及各种系统功能扩展卡。5、外部设备:简称“外设” ,是指用电缆线与主机板相连的那些设备。按用途,外设可分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及外存储器。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数码相机、麦克风和图形板等;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和音箱等,外部存储器如磁盘等。6、主板:又名主机板、系统板、母板,是微机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是整个计算机的中枢,所有部件及外设都是通过它与处理器连接在一起,并进行通信,然后由处理器发出相应的操作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7、整合型主板:是指在主板上集成了图形、音效及网络

3、等处理芯片的主板。特点是:性价比高、故障率低。8、芯片组:芯片组是主板的中枢,它决定主板的性能和功能,控制着整个主板的运作,其外观是一个集成块,它可以把复杂的和原件集成到芯片中,构成各种板卡电路的芯片,它决定了主板的级别和性能,主板的控制芯片厂商有Inter公司,VIA公司,SIS公司,ALI公司。9、BIOS:实际上就是微机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其内容集成在微机主板上的一个rom芯片上,主要保存这有关微机系统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程序、系统信息设置、开机上电自己按程序和系统启动自举程序等。10、主板的板型:是指主板上各元器件的布局排列方式。不同的板型之间的差别主要包括尺寸大小和形状,原器件的布局

4、,所使用的电源规格等。常见的主板主要有AT、Baby AT、ATX、Micro ATX、LPX、NLX、Flex ATX 等结构。11、总线:是构成计算机系统的桥梁是连接CPU 、内存、缓存、外存控制芯片之间的数据通道,控制芯片和扩展槽之间还有数据通道叫做扩展总线和局部总线两种。12、CMOS:是指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存储器,是微机主板上的一块可读写的RAM芯片,主要用来保存当前系统的硬件配置和操作人员对某些参数的设定。COMS RAM 芯片由系统通过一击剑后备电池供电,因此在关机状态后信息也不会丢失,由于COMS RAM芯片本身只是一块存储器,只具有保存数据的功能。13、总线扩展槽:又称插槽

5、,它是总线的延伸,也是物理总线的物理体现,在其上面可以插入任意的标准配件。14、即插即用:微软公司为克服用户因需要调整周边的硬件设定造成的困扰而开发的一项用于自动处理PC硬件设备安装的工业标准。15、串行接口:简称串口。目前大多数主板都提供了两个COM接口,分别为COM1COM2(蓝色9针D型插座),作用是连接串行鼠标和外置MODEM等设备,在笔记本电脑中还可以连接外接键盘。16、并口:在计算机中,有一个接口为25紫红色D形接口,它是并行接口,英文名为LPT,一般用来连接打印机或扫描仪,它的中断号是IRQ7。17、USB:USB的中文意思是“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的优势非常突出,主要表现在

6、:第一:在硬件方面。使用USB接口可以连接多个不同的设备,不需要单独的供电系统,支持热插拔。第二:在软件方面。针对USB接口设计的驱动程序和应用软件支持用户做更多的设置,并且USB设备不会涉及令人心烦的IRQ冲突问题。第三:在速度方面。USB1.1规范的接口的最高传输率可达12Mbps,USB2.0最高可达480Mbps。第四:支持USB的周边设备越来越多。18、主频:也称时钟频率,单位是GHz或MHz,是用来表示在CPU内数字脉冲信号振荡的速度,它反映了CPU的运算速度。主频=外频*倍频19、倍频系数:是指CPU主频与外频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在相同的外频下,倍频越高CPU的频率也越高。20、

7、字长:是指CPU在单位时间内(同一时间)能一次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21、CPU扩展指令集:指在CPU中增加的多媒体或3D处理指令,这些扩展指令集可以提高CPU处理多媒体文件和3D图形的能力。22、外频:是CPU的基准频率,单位是MHz。外频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而且绝大部分系统中外频也是内存与主板之间的同步运行的速度,可以理解为CPU的外频直接与内存两者间的运行状态处于同步。23、缓存:缓存是一种存储器,位于CPU与内存之间,存放最近使用的数据,当CPU在缓存中找到所需的数据时,就不用去内存读取,因此提高了运行速度。CPU的写过程也同样适用于缓存,目前的缓存常常由速度快的存储器组

8、成,分为L1 CACHE和L2 CACHE两种。24、超频:就是通过人为的方式将CPU、显卡等硬件的工作频率提高,让它们在高于其额定的频率状态下稳定工作.CPU超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CPU的工作频率,也就是CPU的主频25、多线程:可通过复制处理器上的结构状态,让同一个处理器上的多个线程同步执行并共享处理器的执行资源,可最大限度的提高处理器运算部件的利用率。26、封装技术:就是一种将集成电路用绝缘的塑料或陶瓷材料打包的技术。CPU的封装是采用特定的材料将CPU芯片或CPU模块固化在其中以防损坏的保护措施。它为仅起着安放、固定、密封、保护芯片和增强导热性能的作用,而且还是连接芯片内部与外部电路

9、的通道。27、流水线:为提高cpu的运算速度,在cpu中有56个不同功能的电路单元组成一条指令处理流水线,然后将一条x86指令分成56步后再由这些电路单元分别执行,这样能实现在一个cpu时钟周期完成一条指令。28、制造工艺是指在硅材料上生产CPU时内部各元器件的连接,一般用微米表示。微米值越小 制造工艺越先进,CPU可以达到的频率越高,集成的晶体管越多。目前INTER的p4和AMD的Xp都已经达到了0.09微米的制造工艺。29、前端总线(FSB)频率:即总线频率,直接影响CPU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交换速度。指的是每秒钟CPU可接受的内存数据传输量。30、内存:是计算机中一个看不见的工作区域,是由特

10、定的硬件所提供,并且在整个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内存泛指计算机系统中存放数据与指令的半导体存储单元,它不但包括随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还包括CACHE(高速缓存器)。31、内存条:就是将内存芯片焊接在一定规格的印刷电路板上而成的条状模块,它安装在主板的内内存插槽中.32、RAM:即随机存储器,主要用来存放各种现场的输入、输出数据,中间计算结果,以及与外部存储器交换信息和作堆栈用,它的存储单元根据具体需要可以读出也可以写入或改写,RAM只能用于暂时存放程序和数据,一旦关闭电源或断电,其中的数据就会丢失。33、ROM:是只读存储器,ROM中的信息正常情况下只能被读出,且断电的时候也不会丢

11、失,也不能被操作者修改或删除,一般用于存放固定的程序。它分为两类:可擦写型(EPROM、EEPROM)和掩膜型(PROM)。34、存储容量:指内存可以容纳的二进制信息量,用MB表示。35、存储速度:一般用存取一次数据的时间来作为性能指标,单位是ns,时间越短,速度就越快。36、CAS:CAS是等待时间,可写成CL,指的是信号需要经过多少个时钟周期之后才能读写数据。目前符合PC100规范的SDRAM的CAS等待时间值有2和3两种。在频率相同的条件下CAS值越小速度越快。37、ECC:称为“错误自动检测与修正”,ECC内存一般多在高档计算机和服务器上使用。普通的内存多为8粒芯片/面,而ECC的内存

12、为9粒/面,多出来的1片就作为奇偶校验使用,而进行奇偶校验对于系统的稳定和数据传输的正确性有很大的好处.不过此种内存价格相当昂贵.38、TCK:即内存时钟周期,由外频所决定。可简单定义为TCK=1/F,F为工作时的外频。39、闪存:Flash Memory(闪速存储器)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存储器,其特点是在不加电的情况下长期保持存储信息。Flash Memory属于EEPROM类型,它既有ROM的特点,又有很高的存取速度,而且在一定的电压、电流条件下,可对其进行擦除和重写,功耗很小。40、虚拟内存:虚拟内存用硬盘空间做内存弥补计算机RAM空间的缺乏。当实际RAM满时,虚拟内存就在硬盘上建立了。当

13、物理内存用完后,虚拟内存管理器选择最近没有用过的,低优先级的内存部分写到交换文件上41、双通道内存技术:双通道内存技术就是在北桥(MCH)芯片组里制作两个内存控制器,这两个内存控制器是可以相互独立工作的,理论上数据存取速度也相应增加一倍。42、外存:外存通常是磁性介质或光盘,能长期保存信息,并且不依赖于电来保存信息。外存的响应时间是以毫秒计算的。43、单碟容量:硬盘都是由一个或几个盘片组成的,所以单碟容量就是指包括正反两面在内的每个盘片的总容量。相同转速的硬盘单碟容量越大内部数据传输率就越快,单碟容量的提高还有利于硬盘寻道时间的缩短。44、平均寻道时间:是指硬盘磁头移动到数据所在磁道而所用的时

14、间,单位为毫秒(ms)。45、寻道时间:是指硬盘磁头移动到数据所在磁道所用的时间,单位为毫秒(ms)。寻道时间越小性能则越高。46、硬盘转速:也叫主轴转速,指硬盘内主轴电机单位时间内转动的速度,单位是rmp。转速决定硬盘内部数据传输速率的因素之一,也是区分硬盘档次的重要标志。目前,IDE硬盘的转速一般为5 400rmp7 200rmp, 而SCSI硬盘的转速已经达到10 000rmp15 000rmp.47、外部数据传输速率:也称突发数据传输率,指从硬盘缓冲区读取数据的速率,常以数据接口速率代替,单位为MB/S。48、柱面:指的就是多个磁片上具有相同编号的磁道,它的数目和磁道是相同的。49、I

15、DE接口:含义是集成驱动器电器接口,是目前主流的硬盘接口,包括光储类的主要接口,它的最大特点是把控制器集成到驱动器内以解决驱动器和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丢失问题,使数据传输更加可靠。IDE接口使用一根40芯或80芯的扁平电缆连接硬盘与主板,每条数据线最多可以连接2个IDE设备。50、CPU占用时间:是指驱动器在维持一定的转速和数据传输率时所占用CPU的时间。51、显示卡:又称显示适配器,是CPU与显示器之间的接口电路,主要作用是对图形加速,它负责将CPU送来的显示数据转换为视频信号送给显示器,最后再由显示器形成人类能识别的各种各样的图象。52、带宽:是指每秒钟电子枪扫描过的图像点的个数,以MHz为单

16、位。53、点距:是指屏幕上两个相邻相同颜色的荧光点的距离,点距越小,显示器显示的图形就越清晰。54、分辨率:是指屏幕上像素的数目,是指屏幕上每行每列分别有多少个像素点构成,其值越大图象也越清晰。一般用矩阵行列来表示,其中每个像素点都能被计算机独立访问。55、刷新频率:刷新率表示屏幕的图像每秒钟重绘多少次,也就是指每秒钟屏幕刷新的次数,以Hz 为单位。56、显示面积:指显示器可以显示图形的最大范围。显像管的大小通常以对角线的长度来衡量,以英寸为单位。显示器的长度比例是固定的4:357、像素:是指组成图象的最小单位,也即上面提到的发光“点”。58、逐行扫描:电子束采用光缆扫描方式,从屏幕左上角一点开始,向右逐点进行扫描,形成一条水平线;到达最右端后,又回到下一条水平线的左端,重复上面的过程,当电子束完成右下角一点的扫描后,形成一帧。此后,电子束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