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镜操作要领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5846797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胃肠镜操作要领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胃肠镜操作要领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胃肠镜操作要领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胃肠镜操作要领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胃肠镜操作要领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胃肠镜操作要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胃肠镜操作要领(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胃肠镜操作与诊断1。食管三个生理性狭窄区成人平均25厘米,直径=2厘米生理性狭窄区距门齿距离(1)食管入口处(C6水平)16-17厘米(2)主A弓处及左主支气管横跨食管前壁处26-27厘米(3)食管穿膈处(C11水平)40-45厘米2. 心脏引起食管压迫一般距门齿35厘米,相当于右心房部位。食管调搏也将电极插至此处。3. 齿状线(Z线)食管与胃连接处粘膜有一不规则的白色界线,是食管与胃的分界线。门齿至齿状线一般为40厘米左右,38厘米可能食管上移,有食管裂孔疝的可能。4. 胃分区法两条假想线:(1)食管与胃小弯交界区划一水平线,上为胃底,贲门、下为胃体。(2)胃角切迹水平:下为胃窦、幽门。上为

2、胃体(大小弯)分为上中下三部分。5. 电子胃镜的主体结构控制柄:上下,左右控制钮各一(I up:上;f down:下;I left :左;f rigt :右)、注气(水)开头,吸引开头,活检孔,固定图象(1)及照象(2)钮。控制上下的角度钮在内侧,控制左右的 角度钮在外侧。上下角度钮内侧为上下角度钮固定期钮,左右角度钮外侧为左右角度钮固定钮。注气 开头在下,为中央正常时向外“漏气”,中指阻止气体外逸即向胃内注气,阻住且压下为注水,吸引开 头按下为吸引作用(红色)。活检孔较吸引孔大,吸引胃内大量颗粒较大的胃内容物时可以将吸引器管从 连接处取下接入活检孔吸引胃内容物,以减少通气通水管道的异物阻塞,

3、也可用此法清洁活检孔。6. 胃镜及附件消毒消毒液:2%戊二醛,HBsAg(+)者消毒2小时以上。消毒的物品:胃镜、牙托、托盘、活 检钳、刷子、注射针、圈套器、探条式扩张条、导丝。所有消毒后的物品都要在使用前用清水冲洗以免消 毒液引起粘膜损伤、有消毒液引起发热的报道。7. 胃镜操作原则适当充气,见腔进镜,准确定位,熟练使用角度钮,注意盲区(胃底、贲门口胃侧、十二指 肠降段),仔细观察病灶,远近结合,全面观察。8. 胃镜操作要领插镜方法:摆好病人体位,向病人说明如何配合,取得病人合作,争取一次插管成功(反 复刺激使插管一次较一次更困难),插管时在25cm处持镜,前端向上弯曲约15,沿咽后壁滑入食管

4、, 恶心时食管狭窄部开放顺势插下,不可强行插入以免引起梨状窝血肿或其它损伤。入食管后边进镜边充气,部分气体先入胃内,进入胃内即可观察扩张的胃腔,可以节省时 间。进食管时粗略观察大的病变,无进镜禁忌(如重度的食管V曲张有活动性出血、使管腔明显狭窄胃 镜难以通过者,食管占位病变使管腔明显狭窄等),细小病变退镜时观察及处理。入幽门时镜头勿接触胃粘膜,减少胃窦刺激。入降段的方法:内镜靠近十二指肠上角,大角度钮up至底,小角度钮rigth至底/旋转镜 身f出现降段后循腔进镜。观察十二指肠球部,先看前壁、大、小弯侧,最后边滑出边 看后壁。胃镜和肠镜的不同活检视野:胃镜为左2/3视野,肠镜为左下2/3视野有

5、效。9. 胃镜插入方法盲插:不看显示器图象,先将内镜大角度钮轻微向下旋,使胃镜前端轻度高前弯(15。左 右),右手持在镜身25cm处,轻柔缓慢插入(有轻微阻力),插入食管入口处轻巧往前沿咽后壁推入少 许能看到食管后即可循腔进镜。因为食管在气管后,千万别将胃镜前端弯曲过度而易入气管或进镜时用力 过猛损伤梨状窝引起血肿等迸发症。进入食管时有一个较小的阻力,担心损伤不敢进镜而反复刺激咽反 射将使进镜越来越困难,所以尽量一次插镜成功。看显示器图象进镜此方法适合初学者及患者呕吐反射差,安全,将胃镜沿舌后根插入食管入口处可见:气管、 会厌、及关闭的食管入口处(食管开放时关闭极快),对准食管入口处待其开放时

6、快速插入。以上两种方法为左侧卧位进镜,特别难插镜的病人可采取俯卧位,使口腔、咽后壁、食管入口几乎成一直线,有时效果好,入食管后转为左侧卧位.10. 胃镜观察顺序(1)食管(上中下):进镜时粗略观察有无V曲张、溃疡、狭窄、肿物等,如要进一步活 检、内镜下治疗可待退镜时处理。(2)胃体:进入胃内直下一般即可看到胃体大弯侧4-6条规则、平行皱襞,是胃体大弯侧标志。此处粘液湖较多;息肉、溃疡、 糜烂等病变发生率极少。(3)胃窦:可见圆锥形胃窦,半月形胃角,胃角是胃窦定位的标志物。胃角标志小弯侧, 对应为大弯侧。屏幕左、右分别为前、后壁。胃窦圆锥形顶部可见开合状态交替的幽门。(4)幽门: 贴近幽门口,开

7、放时准确较快插入球腔,观察球腔四壁,球腔短而小,进退动作要缓慢。球 腔分前后壁、大小弯,十二指肠上角是球腔入降的转折点。(5)降段:环形皱襞,可见十 二指肠乳头。入降段方法为镜头靠近十二指肠上角,大角度钮up至底,小角度钮rigth至 底+/镜身轻度顺时旋转/推进少许可。(6)观察贲门方法胃窦部倒镜观察:动作同入降 段,倒镜后外拉/旋转可远近、全方位观察。胃底倒镜观察法:退镜到55cm时,旋转+倒镜 可观察。11. 胃镜操作“循腔进镜”如何找腔胃镜操作最好单手操作(左手操作操作柄,右手进镜、退镜及旋转镜身)了解胃腔的整体形态做到心中有数,如贲门直下可见胃体大弯侧皱襞,沿此皱襞“向上, 向右”可

8、以找到腔,直到幽门。入球腔后“向下”可找到降段。无腔时结合退镜及角度钮,大量胃液潴留时吸引液体,适当充气使视野四壁清楚。12. 胃底、胃底穹隆部及底体交界区观察法退镜至50-55cm时左、右旋转镜身,加反转镜头可观察。13. 进球腔的方法首先找到胃窦,充分打气使胃腔充分扩张,靠近幽门待舒张时及时插入球腔,进入球腔后一 般先入降段看清降段后缓慢退镜观察球腔。防止镜身自动“滑出”球腔的方法为:右手持镜身固定镜身垂直人体纵轴以使镜身无法滑出。14. 胃镜检查时充气的指标。食管少量充气能看清四壁即可。胃体中等扩张能看清胃四壁即可。入球腔后轻度打少量气能 观察即可。胃内退镜时不能抽气,观察胃底、穹隆部时

9、须在观察胃体基础上加注少量气,待看清胃内退至贲门口时吸去胃内大部分气体、以防检查后腹胀。食管一般观察清一段,吸气、退镜、然后反复。15. 胃粘膜活检禁忌:(1)凝血功能差者。(2)胃血管瘤(质软)方法:(1)对准病灶部位,钳伸出2-3厘米,不宜过长。(2)垂直活检部位。(3)直径2厘米溃疡取病变周边,勿钳取溃疡底面以防穿孔,小而浅的溃疡、息肉、糜 烂、隆起,则对准病灶钳取,勿取坏死组织。活检后渗血较多者喷8mg%去甲肾上腺素。(4)活检数量:疑癌4-8块、溃疡2-4块、炎症1-2块、HP检查胃窦处一块(科研除外)(5)充分暴露病灶,注意胃镜与肠镜活检有效视野的不同。16. HP活检部位临床应用

10、治疗前病人胃窦单点取材可取得96。2%的准确性。对残存低浓度的HP检测失败的最主要 原因在取材点误差,HP定植上移现象,即当治疗后胃窦阴性时,胃体可阳性。因此,对治疗后病人进 行HP诊断时应同时取胃窦和胃体(小弯或胃角)标本。胃窦一般取小弯侧靠近幽门自处。17. 消化道异物经验:异物较大无法通过食管下段或入口处狭窄处时可以试用手突然击打患者腹部使之开放 而顺势拔出。例一:12岁女孩,不慎将缝纫机针吞入胃内,胸腹平片示胃区异物(缝纫针)见针刺入胃 壁(较浅),用活检钳钳住从胃壁内拔出,将针放在胃腔内顺着针方向钳住,循腔随胃镜一同拔出,特别 注意在食管中段勿损伤主A弓压痕处,动作要稍快而轻巧。胃内

11、异物千万别放在胃窦区钳取,因胃窦 蠕动快且向下蠕动,异物容易入球腔及十二指肠,异物一旦入十二指肠即迅速向前推动,无法用内镜方法取 出。长条形异物出食管时异物与食管纵轴一定尽量平行,否则会损伤(划伤)食管。例二假牙吞入胃内,腹平片胃区末见异物,仔细询问病史患者诉吞下假牙后上腹不适,胸 骨后异物感,可能异物并末吞入胃内,胸片示异物停留在食管中段二狭窄处,内镜下将异物取出。例三下颌关节因外伤损伤,下颌无法活动的患者,61岁,女性,取异物前5天因进食枣核 后上胸骨后梗阻感,胸片示相当于C6水平1X3cm异物(食管内)。异物与气管无痿道。处理:食管入口 处异物取出时,小心别掉入气管内引起窒息。因枣核入胃

12、内可以消化或从肠道安全排出,所以将异物往前推入胃内即解决问题。例四:某女,45岁,因进食鱼骨后“咽喉”部吞咽疼痛1天,于2001年7月12日下午4 时就诊。食管入口处见大块绿色韭菜,钳出后露出鱼剌,约0.3X2cm两端尖的鱼剌,向上的一端剌入食管粘膜 内,周边水肿,钳住鱼剌下1/3往下推拨出鱼剌,拨出鱼剌后鱼剌随食管蠕动入胃内,因为鱼剌比较尖而胃内 能消化,所以没有必要一定将异物取出.食管入口处异物有掉入气管的危险韭菜系患者被鱼剌卡住后故意吞入以图将鱼剌带下而增加异物及加重鱼剌剌入深度.18.结肠镜操作要领(1)插入肛门(2)进镜原则a :循腔进镜:有腔有阻力时可进镜,阻力较大时可退镜后进镜(

13、反复进退)。b:少注多吸:注气以肠腔微张开为宜。第一减少病人术后腹胀;第二进镜易找腔(因镜腔角 度变小)。c:变换体位:肝曲、脾曲难过时取平卧位、助手压迫中腹部固定横结肠。有时肝曲难过可 取右侧卧位。d:肠祥时能进镜但视野(肠镜前端)不前进,致使肠镜无法插到回盲部。解决办法为松解 肠祥,反复退镜后进镜,抖动镜身进镜(过肝曲大弯时也可抖镜进镜)。助手压中下腹固定肠道。 钩拉法。e:找腔不能单纯靠上下、左右角度钮,应结合退镜更易找到肠腔,特别是反复旋转角度钮未 找到肠腔时配合缓慢退镜有助找腔。(找腔=角度钮+退镜+旋转镜身,前二者用)d:直肠壶腹部倒镜观察法:退镜至壶腹部(半月瓣或肛门15cm左右

14、)旋转上下钮至底,反转镜头后稍向向前进少许镜 身即可扑看见镜身,缓慢退镜观察壶腹部下段肛柱病变,有病变可活检,如直肠癌、直肠息肉等。e:肠镜检查时,转弯时可边抽气边轻微退镜,这样能使充分扩张的肠管“短缩”而达到进镜 的目的。使用钩拉法的动作要轻柔、适量、对于肠道有明显溃疡、炎症的病人非常谨慎操作,以防穿孔。转时无法找到腔时,可缓慢滑镜3-4cm,但要求看到肠粘膜,以及滑镜时阻力较少,病人没有剧烈疼痛等。往往滑行一段后可找到腔。尽可能循腔进镜。19, 过肝曲的方法贴近肝曲入口处,松解肠祥(反复进镜或抖镜进镜),外拉镜身可见前端前进。停止前进时 同时少量吸气。右侧卧位变为平卧位。消瘦者横结肠游动性

15、更大,助手压迫脐周以固定横结肠20, 高频电切除的原理高频电流(300KHZ)、产生热效应,组织凝固坏死,切割止血(无神经效应,对心肌、 人体无害)。电凝电流:间歇减幅波,使蛋白变性凝固而达到止血。电切电流:连续等高下弦波、单位面积中电流密度大,局部组织瞬间达到高温使组织水分蒸发坏死而达到切割效果。21, 正常食管、胃粘膜象(1)食管:粘膜光滑、淡红、纵行网状血管(上下)、中段树枝状。(2)贲门口:收缩与开放交替状态(3)胃底:粘膜皱襞多,打气不消失,粘液湖多。(4)胃体:大弯则4-6条粗大、规则、相互排列的皱襞。(5)胃角:胃体、胃窦的分界线,呈半月形、变形一般有病变。(6)胃窦:粘膜光滑、环形蠕动、向幽门方向推进。(7)幽门:圆形、交替收缩与开放、不圆则有病变。幽门收缩开放不良提示括约肌功能障 碍。(8)十二指肠:正常球腔粘膜绒毛状、降段右见环形粘膜、十二指肠乳头。22,食管V曲张分级法分度直径曲张V形态范围轻度3mm直行或纤回、紫兰色曲张V占据下1/3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