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技术要点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5846027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技术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技术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技术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技术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技术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技术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技术要点(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技术要点一、工程概况机动车道上面层采用厚度4cm的沥青玛蹄脂混合料(SMA-13),非机动车 道面层为AC-1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二、沥青面层路用材料的技术要求1. 道路石油沥青、改性沥青、乳化沥青和改性乳化沥青道路石油沥青选用70号A级沥青,其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 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2.1-2的要求(气候分区1-3)。改性沥青选用SBS (I-D),其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F40-2004)表 4.6.2 的要求。乳化沥青选用PC-2 (透层用),其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规范(JTGF40-2004

2、)表4.3.2的要求。改性乳化沥青选用PCR (粘层用),其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 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7.1-2的要求。2. 沥青混合料中的粗集料粗集料应选用碎石。粗集料应用无风化、微风化的石料轧制而成,不含土和 杂质,石料坚硬、表面粗糙、洁净,轧成碎石形状方正。粗集料与沥青应具有良好的粘附性,表面层所用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应达到 5级;其他情况粘附性不宜低于4级。当粘附性达不到要求时,应通过掺入适量的消石灰、水泥或抗剥落剂等措施, 提高粘附性等级及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其它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 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8.2中一级公路的要

3、求。3. 沥青混合料中的细集料细集料,宜用机制砂和天然砂,或石屑与天然砂配制。细集料应具有一定棱 角性,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不含土。天然砂宜选用中砂、粗砂,天然河砂不宜超过集料总质量的20%。其它质量 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9.2中一级 公路的要求。4. 沥青混合料中的填料矿粉必须采用石灰石等碱性石料磨细的石粉,不得使用酸性岩石等其他矿物 的矿粉,矿粉应干燥、洁净、不成团块。若需利用拌和机回收的石粉时,掺入比 例不应大于25%。其它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10.1中一级公路的要求。5. S

4、MA沥青混合料本工程机动车道上面层采用4cm改性的SMA-13沥青混凝土结构,SMA是 由沥青玛蹄脂和粗集料二部分组成。设计要求采用SBS改性沥青,纤维稳定剂采 用木质纤维。沥青玛蹄脂是由沥青混合料、纤维稳定剂、细集料和填料(矿粉)组成的混 合物。纤维稳定剂是木质纤维、矿物纤维、聚合物化合纤维等各类纤维的总称。在 沥青玛蹄脂混合物中起吸附沥青,增强结合料粘结力和稳定作用。6. AC-1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其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面施工 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 5.3.2-1, 5.3.2-2 的要求。施工除应符合本文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F4

5、0-2004)。(1) 材料1) 粗集料粗集料应使用玄武岩,加工成表面粗糙,形状接近立方体,有良好的嵌挤能 力的破碎集料,其质量应符合我国沥青路面对抗滑表层的技术要求,并具有更高 的抗压碎能力,用于表面层SMA的粗集料的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 术规范(JTGF40-2004)中一级公路的技术要求。2) 细集料细集料宜采用专用的细料破碎机生产的机制砂,并选用优质石料生产。细集 料的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一级公路的 技术要求,机制砂的级配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中S16的要求。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不宜使用天然砂。细集料

6、的粗糙性可以采用棱角性或粗糙度作指标,当采用棱角性作为细集料 的粗糙度指标时,宜要求不小于45%。3) 填料填料必须采用由石灰石等碱性岩石磨细的矿粉。矿粉必须保持干燥,能从石 粉仓自由流出,其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中一级公路的技术要求,为改善沥青结合料与集料的粘附性,使用消石灰粉和水 泥时,其用量不宜超过矿料总质量的2%,粉煤灰不得作为SMA的填料使用。 SMA使用除尘装置回收的粉尘时,不得大于矿粉总量的25%,混用回收粉的 0.075mm通过部分的塑性指数不得大于4。4) 沥青结合料沥青结合料采用SBS类(I-D型)成品改性沥青,剂量宜为3%5%,其技

7、 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中聚合物改性沥 青技术要求。5) 稳定剂用于SMA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纤维稳定剂采用木质素纤维、矿物纤维。木质 素纤维质量技术标准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中 木质素纤维质量标准要求,掺加比例以沥青混合料总量的质量百分率计算,通常 不宜低于0.3%;矿物纤维不宜低于0.4%,。必要时可适当增加纤维用量,具体 掺量以实验为准,掺加纤维的质量允许误差为5%。(2) SMA-13配合比配合比应通过实验确定。SMA-13的矿料级配采用间断级配,其级配范围应符合表A。通过下列筛孔的百分率(%)规格(按公称最大料

8、径分)SMA-131610013.290 1009.550 - 754.7520 - 342.3615 - 261.1814 -240.612 -200.310 160.159 - 150.0758 12适用的层厚(mm)27 40SMA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建议)表ASMA-13的配合比技术要求应符合表B。SMA-13马歇尔试验配合比技术要求表B试验项目单位技术要求不使用改性沥青使用改性沥青马歇尔试件尺寸mm101.6mmX63.5mm马歇尔试件击实次数1】两面击实75次空隙率VV2%i.r矿料间隙率V MA2】%不小于17.0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 CAmix3】不大FVCA ppp沥青饱和度V

9、FA%75 85稳定度4】KN不小于5.5不小于6.0流值Mm2- 5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的结合料损失%不大于0.2不大于0.1肯塔堡飞散试验的混合料损失或浸水飞散试验%不大于20不大于15SMA-13设计配合比检验应符合表各项指标的要求,试验方法应遵照华路工 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灌-序配合-比设计的规验进标建议表C检验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的结合料损失1】%不大于0.1 T0732肯塔堡飞散试验的混合料损失或浸水飞i散试验不大于15,T0733车辙试验动稳定度2】次/mm4500T0719水稳定性残留马歇尔稳定度%80以上T0709冻融劈裂试验开残留强度比%80以上T07

10、29渗水系数3】ML/min80T0730构造深度4】Mm0.7 1.1T0731表注:1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在施工最高温度下进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试验 温度为185C。2 车辙试验试件不得采用经二次加热重塑成型的试件,改性沥青试件成 型后在常温下保温的时间不宜少于2d,也不宜大于4d。3 渗水系数仅适用于配合比设计室内试验的压实试件试验,不适用于施 工现场检验。4 构造深度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有关,粒径小的构造深度也小,此值不 适用于施工现场检验。沥青拌和厂可按照混合料要求和混合料配合比要求进行生产性试配料,建议 以4.75mm通过率为关键性筛孔,可选用22%、26%、30%3个档次进行试配。生

11、 产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设计检验。根据试配结果,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 术规范(JTGF40-2004)执行。三、SMA层施工技术要求SMA面层施工工艺1) 施工温度SMA的施工温度应由沥青结合料的粘度温度曲线确定,以粘度为0.17土 0.02Pas (17020mm/s)的温度作为拌和温度,以粘度为).280.03Pas (280 30mm/s)的温度作为碾压温度。当采用赛波特粘度计测定时,以粘度为85土 10s时的温度作为拌和温度,以粘度为140 15s的温度作为碾压温度。在缺乏粘浊曲线数据时,在正常情况下,施工温度宜根据沥青标号、改性剂 的品种及剂量、粘度、气候条件及铺装层的厚度按下表规

12、定的范围选择。较稠的 沥青,改性剂剂量高时,选用高值。气温较低时,施工温度应适当提高,但经试 验段或施工实验证明表中规定温度不符合实际情况时,容许作适当调整。SMA9M正常为工苫1废地占1 寻被用食.四类1 一沥青:愿海沙J5G-165锄节h羔徭作温度设争二岸与福凄175改哇妒专生寇储拓胞集科限妆190-200妨籽提,斗evl;r二国戒175-185涯夸料展点溢.题C段声溢咬T195远料车即亦秘存温度降低不超过10花捕鬲度不的:60机长开搓温度不低于150推德忌室部a 景低溢.度不此于碾F:湛R /碾压终T温度不低于12。H有交斗登不肩=乂由于SMA使用冷矿粉数量较多,集料烘干温度应适当提高,

13、通常需达200C以上。沥青混合料温度应采用具有金属探测针的插入式数显温度计量取,不得采用 玻璃温度计测量。在运料车上测量时宜在车厢侧板下方打一个小孔插入不少于 15cm量取。碾压温度时可借助于金属改锥分几次在路面上打洞插入测量得到。2) 拌和生产SMA应采用间隙式沥青拌和机拌和,且必须配备有材料配比和施工温 度的自动检测和记录设备,逐盘打印作为施工质量检测的依据,当采用现场制作 的改性沥青时,基质沥青的导热油加热炉应具有足够的功率。拌和厂的电力供应 应能满足改性设备的需要。拌和机必须配备有纤维稳定剂投加装置,不具有纤维 投料装置的要在原有基础上作改进后实现。根据纤维的品种和形状的不同,可采 取

14、厂家指定的方式添加,但均应能在拌和过程中充分分散、且与沥青混合料拌和 均匀。木质素纤维宜采用专用的纤维添加设备(风送式纤维送料机)自动加入拌和 机的拌和锅中,每次添加纤维应与拌和机的拌和周期同步进行。添加纤维在冷态 条件下进行。木质素纤维应采用风送设备自动打散上料,并在喷入沥青开始后1s一次性喷 入拌和锅内,与沥青混合料拌和的时间一般不必延长。喷入沥青后的湿拌时间应增加5s,保证纤维能充分均匀地散在混合料是,并 与沥青结合料充分拌和。由于增拌和时间,投放矿粉时间加长,废弃回收粉尘等 原因而减少拌和机生产率的影响,应在计算拌和能力时充分考虑到,以保证不影 响摊铺速度,造成停顿。使用于SMA的改性

15、沥青采用成品改性沥青。应对成品 改性沥青质量予以检验确认。当为现场制作时,加工工艺根据改性剂的品种和基 质沥青确定,沥青的加热和改性沥青的加工温度应符合SMA路面的正常施工温 度范围表的规定,改性剂必须存放在室内,不得受潮,存放时间以改性剂不发生 老化为度。用于SMA的各种材料都必须堆放在硬质地面上,在多雨潮湿地区,细集料 (含石屑)宜堆放在有棚盖的干燥长期条件下,当细集料潮湿使冷料仓供料困难 时,应采取措施。用于SMA的矿粉必须存放在室内,保持干燥,成自由流动状态。拌和时, 矿粉投入能力应符合配合比设计数量的需要,为此宜增加投加矿粉的设备,或将 普通的矿粉投料口扩大,以减少矿粉投入时间。拌和过程中,回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