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业务市场调查报告作业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5845060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营销业务市场调查报告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营销业务市场调查报告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营销业务市场调查报告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营销业务市场调查报告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营销业务市场调查报告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营销业务市场调查报告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销业务市场调查报告作业(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营销业务市场调研班级:国贸1002班姓名:丁小娟(20111331058)指导老师:鲍晓 青岛啤酒品牌的市场调研报告目 录一、 产品定义及类别二、产品大类现状三、市场发展历程四、市场环境分析五、营销策略分析六、品牌成功的原因分析七、品牌发展方向与问题八、营销策略建议 一、产品定义及类别 青岛啤酒产自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前身是国营青岛啤酒厂, 1903年由英、德两国商人合资开办。青岛啤酒选用优质大麦、大米、上等啤酒花和软硬适度、洁净甘美的崂山矿泉水为原料酿制而成。原麦汁浓度为十二度,酒精含量354%。酒液清澈透明、呈淡黄色,

2、泡沫清白、细腻而持久。 下面介绍几种啤酒大类: 奥运标产品所谓08奥运的赞助商,不是所有的青岛系列产品都能用奥运标的,能用的有青岛啤酒(总厂生产,通称纯厚)、青岛纯生(总厂生产),青岛淡爽型(总厂生产,通称小王子);青岛超爽(上海松江厂生产),青岛原生(上海松江厂生产)非奥运标产品这一类产品不能使用奥运标,但是可以使用“青岛啤酒”的商标,注意,青岛系列不是每一种都能使用“青岛啤酒”的商标的,这类产品有青岛啤酒(马鞍山分厂生产)等自主商标产品这一类产品连“青岛啤酒”商标都不能用,更别说奥运标了,不过在分厂来说也是比较大的,有自己比较响亮的品牌,其中就有崂山啤酒、山水啤酒擦边球产品这一类说白了就类

3、似加盟商的概念,其产品严格来说不能使用“青岛啤酒”商标,只能用“青岛股份有限公司荣誉出品”,但是这些分厂都会努力把啤酒外包装弄的像总厂产品很像,这些产品多的数都数不过来,比如:青荷源啤酒(哈尔滨生产),宾王啤酒(福建生产),青岛原浆啤酒(成都生产)等等等等二、产品大类及现状1、产品大类 青岛啤酒类型: 淡爽型系列:原麦汁浓度低,酒精度低。由于选料精良,做工精细,该酒清淡而不乏味,低度而不粗糙,适合于酒精耐受力小而又富有豪气的男士、女士,实在可以多喝一杯。 优质酒系列:青岛啤酒的传统产品,是这些产品铸就了青岛啤酒的声誉。盛名之下却安守中档价位,实为精明之选。 金质酒系列:采用出口美国啤酒的配方,

4、选用上等原材料精心酿制而成。2、产品现状优势、(1)品牌优势。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啤酒生产企业,也是国内第一大啤酒公司,其拥有的青岛啤酒品牌,是我国啤酒业中惟一的国际知名品牌。生产工艺与技术成熟,科研实力强;是啤酒工业发展标准的制定者角色。(2)原料质量优势。始终坚持用世界最好的原料来酿造啤酒。大麦全部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法国三个国家,是世界上最优质的啤酒大麦。同时青岛啤酒地处螃山水系,用唠山水酿制。(3)市场优势。目前在全国19个省市拥有50家生产厂和3个麦芽生产厂,是市场上惟一能够覆盖全中国的啤酒品牌。(4)建立了庞大的销售、管理体制网络。目前在全国各地有家销售分公司和52个办事处。劣势1

5、)长期以来的高档定位致使消费者心中形成了青岛啤酒是高价啤酒的认知(2)品牌结构与品种规格太繁杂,结构不清晰,不便于消费者清楚地识别,地产品(副品牌)形象的提升存在较大困难(3)渠道结构合理性差,使用一些排他性渠道,经销商实力弱使主品牌铺货率低,场还未开发(4)在终端市场上被地方品牌所遏止。对啤酒业来说,地域性限制是最大的特点,尊在地方保护主义。青岛啤酒进入到地方市场后,就遭到地方品牌的排挤。(5)其他啤酒品牌消费忠诚度高。啤酒的地域性决定了啤酒消费的情感和文化特征。啤酒的消费忠诚度比较高,消费者一旦习惯了一种口味就很难改变。(6)运输和管理成本高,渠道利润空间低。青岛啤酒的工厂与销售相分离。这

6、样就造成了运输和管理成本偏高,在终端价格固定的情况下,渠道层级各环节的利润间偏低三、市场发展历程青啤于1993年7月15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成为首家在香港上市的中国H股,同年8月27日在上海证交所上市。第一阶段做大做强的阶段:青啤的品牌一向走高中档的市场,但高中档市场仅占全中国市场的百分之十五左右。增长快速及潜力巨大的,却是占有百分之八十五市场份额的大众市场。因此从1993年开始,青啤总经理彭作义希望借着收购当地啤酒品牌来打入不同省市的大众市场。青啤以”做大做强” 及 “低成本收购”作为整个收购策略的蓝图及核心,并以增加产量到300万吨及增加市场占有率到10%以上为目标。彭作义所谓

7、”做大做强”的理念就是透过购并把市场向下延伸,以高中档的市场补贴大众市场,进而打入一直被忽略的大众市场。但由于青啤是独资经营的公司,并无母公司的财务支持,因此需独力承担收购重责。也就是说,青啤在进行收购活动时需要作出比竞争对手例如北京控股的燕京啤酒和华润的雪花啤酒付出更多直接的代价。因此为了能在短时间内进占更大的市场,因此不得不实施“低成本收购”。截至2003年,青啤的并购中有42%属于破产收购,这个比例是相当惊人的。到2001年,青啤已完成了四十多项收并活动,厂房遍布十七个省市。生产量由96年的35万吨升至2001年的251万吨,而市场占有率也由96年的3%升至2001年的11%,达到彭作义

8、所讲“增加生产量到300万吨”及“增加市场占有率到10%” 的目标,成为全国最大的啤酒厂。2001年,虽然青岛己占有市场11%,但单单这一年,青岛在低档的大众市场的亏损己达到7千多万元,青岛需要以高中档市场所赚的利润去补贴低档市场。青啤在不断收购的同时,营业和管理费用亦不断上升,子公司营业及管理费用从1998年的8541万上升至2002年的12亿3921万,劲升14.5倍。青啤生产能力透过高速度收购不断提高。虽然青啤产量历年亦有提升,但升幅较慢。青啤于2001年的生产能力已超过三百六十万吨,但产量只有二百五十万吨,厂房空置率更高达百分之三十,严重浪费生产力及资源。结果是青啤的边际利润的表现在三

9、大啤酒厂中明显最差,青岛啤酒只有1.80%,而拥有燕京啤酒的北京控股就有13.90%,而华润雪花啤酒也高达9.86%而大幅超过青啤。可见过往的急速收购活动对青啤害多于利。第二阶段精益求精的阶段:由于盲目高速的收购活动加上内部管理的不协调令青啤出现高成本、入不敷出、债台高筑等问题。2001年7月,青啤总经理彭作义辞世,由金志国接任。他明确地调整青啤的营运战略,由做大做强改变为做强做大,着力推行改革,提升公司的内部核心竞争力。改革措施(1)架构重组(2)品牌重组(3)增减子公司股权(4)减慢收购速度。我认为这些重组的做法对于大部分公司而言具有相当参考性,因此我们将作进一步的详细分析。架构重组未重组

10、前,青啤的子公司每个都是独立的营运单位,同一地区内的子公司的营销范围没有清晰的划分,各自有销售网络和行政单位,造成资源重叠和浪费。青啤于是自2000年起先后组建八个事业部,把全国的子公司按区域收归各事业部,划小范围管理,统一产供销、市场及行政管理,共同使用运输、分销等系统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节省人手及成本。2000年时,青啤在青岛本部首先建立ERP信息系统。并于2002年6月于华南事业部实施第二期计划。经过首两期的实施,青啤统一了22041种数据编码、整理1400余个客户档案、2000余个供货商档案等,并为各部门建立管理信息系统模块模型。在事业部制度的区域管理和ERP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青啤成立

11、了仓储调度中心,对全国市场区域的仓储活动进行重新规划。青啤的仓库面积由以往的7万多平方米下降到29260平方米。库存量也得到改善,从以下数据可以知道成立仓储调度中心后青岛本部的产量虽然上升了,但库存量反而大大下降。品牌重组经过一轮疯狂收购后,青啤旗下的品牌增至四十多个,不但难以管理,更造成“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情况。有鉴于此,青啤进行品牌重组,欲在5年之内将40多个品牌减至10个以下。例如在东北地区,青啤旗下的啤酒品牌一共有三个,分别为五星啤酒、兴凯湖啤酒及青岛啤酒。经过重组整合后,青啤把这三个品牌归纳为一个品牌青岛啤酒推出市面,再与同区的对手 -雪花啤酒和百威啤酒竞争。增减子公司的股权:自19

12、94年收购扬州啤酒厂以后,青啤兼并了四十多家啤酒企业,但这四十多家企业却是1/3盈利、1/3持平、1/3亏损。为增加盈利,减少开支,青啤增持了一些表现较好的子公司的股权。而减持表现较差的,甚至注销它们。举例而言,青啤增持西安公司的股权由56.32%至76.1%,增持渭南公司股权由41.28% 至69.28%, 增持薛城公司股权由70%到85%。青啤同时减持北京三环股权由54%至29%,并注销了江苏(90%)和上海啤酒(35%)的营销。减慢收购青啤自从大量收购全国各地的啤酒厂后,负债率不断上升,银行因此不愿再借贷给青啤。由于资金不足,青啤无法继续疯狂收购。再者,新上任的总经理有意推行新政,减慢收

13、购,并进行内部整合。青啤自2001年开始已大大减慢收购的速度。2002至2003年间,青啤只收购了两间的啤酒厂,分别为:厦门银城股份有限公司及湖南华狮啤酒厂,青啤在这两项收购中,共享了1.24亿元。由以往青啤股价的走势看来,大部份时间青啤H股股价会在并购消息发放后下跌,反映香港机构投资者对青岛啤酒并购消息抱负面反应。由于对青岛啤酒的前景抱怀疑态度或质疑一连串并购对青岛啤酒能否产生协同效应,触发投资者于并购消息发报后抛售青岛啤酒股票。反之,青岛A股股价却受并购利好消息影响而令其股价不断上扬。改革前,A股股价一直偏好,这由于国内的小股民羊群心态下,视收购为好消息。但改革后,A股股价并未因改革而大幅

14、上升,基本保持稳定。而香港机构投资人较国内股民更着重基础分析。由于机构投资人认为青啤做大做强的策略失当,因此青啤疯狂收购的结果使得青啤H股股价在改革前一路下滑。但改革后股价却不断上升,显然是机构投资人肯定青啤的改革策略。2008年12月末,世界权威的品牌价值研究机构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举办的“2008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年度大奖”评选活动中,青岛啤酒凭借良好的品牌印象和品牌活力,荣登“中国最佳信誉品牌”大奖。四、市场环境分析 我国啤酒的市场环境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宏观环境分析a. 总体经济形成随着我国入世成功,外资对我国的投资不断加大,我国经济前途一片大好,我国居民收入较快增长,随着经济增长

15、和社会形态的转型大提高,享受品的消费需要也大大的有所改善。b. 总体的消费态势倨报告,全球啤酒消费至2010年将超过1800亿.有潜力至2010年人均啤酒将达至26%到2010年亚太地区啤酒消费者将由目前占全球的25%上升为34%自1990年以来,该地区贸易上升了11%,而全球仅上升了2%.我国啤酒工业自90年代高速发展之今,增长速度开始放慢.市场竞争激烈,大中啤酒企业相互竞争行业利润下降.据国家统计局统计01年销售收入为4990130.4万元,同比增长4.31%,利润为170233.1万元,同比增长17.56%.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在增加,产品种类多种多样,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已经不在是物质上的满足,而重点是心理上的,消费成现多样化.c. 产业发展政策国家早在95期间对大中啤酒企业进行鼓励其发展,壮大。努力减少啤酒企业的新建.d. 相关政策,法律背景国家明文规定所有酒瓶必须为b2瓶,以便减少爆瓶伤人.但对于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