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智能化的技术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5838527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楼宇智能化的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楼宇智能化的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楼宇智能化的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楼宇智能化的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楼宇智能化的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楼宇智能化的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楼宇智能化的技术(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楼宇智能化技术第一章一、楼宇智能化的根本概念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治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构造、系统、效劳、治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供给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安康的建筑坏境.二、智能楼宇是指楼宇的整体,是建设的目标。楼宇智能化技术是指为了建设智能楼宇而所涉及的各种工程应用技术。三、三级设计标准:A 级标准-智能楼宇治理系统;B 级标准建筑 自动化系统;C 级标准-3ACommunication Automation System、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Office Automation System独立子系统

2、等.四、楼宇智能化技术进展趋势:1) 楼宇智能化技术的进展目标是开创一代的生活方式2) 绿色城市是绿色智能建筑进展的必定趋势3)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与绿色城市治理联成一体4) 智能楼宇朝着多元化方向进展其次章一、智能楼宇的信息传输网络的功能需求:1) 支持楼宇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系统集成等业务需求的数据通信.2) 支持建筑物内部有线 、有线电视、电信会议等语音和视频图像通信。3) 支持各种广域网连接,包括具有与国际互联网、公用 网、公用数据网,移动通信网、电视传输网等的接口。也支持各种专用广域网连接 ,例如政府办公网、金盾网、金税网等。4) 支持建筑物内部多种业务通信需求、支持多多媒体通信需求,

3、具有相当的面相将来传输业务的冗余. 网、计算机网、电视传输网 三网融合二、智能楼宇网络的传输对象与特征三、智能楼宇网络传输介质1) 有线: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2) 无线:无线电磁波。无线通信介质: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第三章一、智能楼宇的计算机网络的技术是局域网(LAN技术.二、万兆以太网标准IEEE802.3ae,全双工,不支持半双工,定义了三种物理层标准:10GbaseX、10GbaseR、10GbaseW.以太网下一代的标准叫 IEEE802。3ba,将包含有两个速度的标准。每种速度将供给一组物理接口:40Gbit/s 将有 1m 交换机背板链路;10m 铜缆链路和 100m 多模

4、光纤链路标准;100Gbit/s 将有 10m 铜缆链路;100m 多模光纤链路和 10km、40km 单模光纤链路标准。对大局部的楼内计算机网络系统承受二层构造的以太网就能满足其应用需求.第四章一、无线局域网组网方式1点对点模式 Adhoc 2根底架构模式3) 多 AP 模式4) 无线网桥模式5) 无线中继器模式二、无线局域网技术:HomeRF、IrDA、蓝牙技术、Zigbee 技术. 三、Intranet 的概念:从网络的角度,internet 就是一个分布式的全球性的计算机网络。这个网络的互联根底就是 TCP/IP,各个子网有一个唯一的地址IP 地址),相互之间通过路由器连接,数据的传输

5、和交换都是在 IP 数据包中遵守 TCP 协议来进展。第四章一、楼宇内 网两种构建方式:程控用户交换机 PABX)方式、汇线通方式.PABXPrivate Automatic Branch eXchange 俗称:程控交换机、程控用户交换机、 交换机、集团 。根本功能:呼出外线、外线呼入、转接外线来话和内部通话等。汇线通(Centrex)即集中用户小交换机,又称之为“虚拟用户交换机”二、2B+D 信道:B 数字信道、D 掌握信道。2B 是两个 64Kbit/s 速率的信道,用来传送两路的用户信息;D 是一个 16Kbit/s 速率的信道,用来传送掌握信号。2B+D 接口的根本速率是 264Kb

6、it/s+16Kbit/s=144Kbit/s。三、PABX 的入网方式1) 全自动直拨中继方式。 DOD1+DID 中继方式。这种是直拨呼出/呼入中继方式。DOD1 即直拨呼出中继方式,1 为含有只有一次拨号音之意;DID 即直拨呼入中继方式. DOD2+DID 中继方式。这是直拨呼出听二次拨号音、直拨呼入中继方式.DOD2 即直拨呼出听二次拨号音方式,2 为含有听二次拨号音之意;DID即直拨呼入中继方式。2) 半自动中继方式.DOD1+BID 中继方式。呼出承受DOD1 方式,呼入承受半自动中继方式,即 BID 方式。DOD2+BID 中继方式。呼出承受DOD2 方式,呼入承受半自动中继方

7、式,即 BID 方式。混合中继方式 DOD1+DID+BID 中继方式。以全自动直拨方式DOD1+DID)为主,同时辅以半自动接入方式BID)。四、VoIP 主要产品设备:VoIP 网络 、IP 网关媒体网关。IP 网关是 PSTN 网络与 IP 网络之间的接口,透过它即可用传统的 设备乃至 PABX 系统)来打网络 。VoIP 特点:价格低廉;成熟度、稳定性、可用性有待提高。第五章1)一、 综合布线系统的构成1) 工作区子系统 TO :一个独立的需要设置终端设备TE的区域宜划分一个工作区.2) 配线子系统水平子系统) FD:是由工作区的信息插座模块、信息插座模块至电信间配设备 FD的配线电缆

8、和光缆、电信间的配线设备线缆和跳线等组成。3) 干线子系统(垂直子系统 BD:是由设备间的干线电缆和光缆,安装在设备间的建筑物配线设备(BD)及线缆线和跳线组成。4) 建筑群子系统 CD:由连接多个建筑物之间的主干电缆盒光缆、建筑群配线设备CD及设备跳线和跳线组成5) 设备间子系统:设备间是在每幢建筑物的适当地点进展网络治理和信息交换的场地。对于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设备间主要安装建筑物配线设备。 交换机、计算机主机设备及入口设施也可与配线设备安装在一起。6) 进线间子系统:进线间是建筑物外部通信和信息管线的入口部位,并可作为入口设施和建筑群配线设备的安装场地。7) 治理子系统:治理应对于工作

9、区,电信间,设备间,进线间的配线设备、线缆、信息插座模块等设施按肯定的模式进展标识和记录。二、配线子系统各缆线长度应符合的要求:1) 配线子系统信道的最大长度不应大于 100m;2) 工作区设备缆线、电信间配线设备的跳线和设备缆线之和不应大于 10m, 当大于 10m 时,水平缆线长度90m应适当减小.3) 楼层配线设备FD)跳线、设备缆线及工作区设备缆线各自长度不应大于5m.三、FD 的规划在进展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时,如何合理规划 FD 是一个关键。一个 FD 所能容纳的水平布线数量并没有限制,主要是满足任一工作区的信息点至 FD 的布线距离不能超过 90m 的限制条件。第六章1一、供配电监控

10、系统一般承受集散系统构造,可分为三层:现场 I/O,掌握层和治理层。二、常用光度量1) 光通量,符号表示,单位流明lm2) 发光强度光强,符号 I 表示,单位坎德拉(cd3) 照度,符号 E 表示,单位勒克斯lx)4) 光视效能,单位流明每瓦(lm/W5) 光源色温6) 光源的显色指数三、对荧光灯的调光掌握是在高频沟通电子型镇流器的根底上实现的。调光方法:占空比调光法、调频调光法、调整高频逆变器供电电压调光法和脉冲调相调光法。常用的是调整高频逆变器供电电压调光法和脉冲调相调光法,其调光范围你:3100%,可以在任意设定调光值下启动,近似线性的调整特性等.四、冷源制冷方式:压缩式制冷方式、溴化锂

11、吸取式制冷方式.五、供热方式:锅炉供热、直燃吸取式溴化锂冷热水机组、燃气发动机驱动热泵系统。六、冷热源系统的监控1) 冷源系统的监控,由冷却水系统、制冷机、冷冻水组成。2) 热源系统的监控,由一次测热源、热交换器、热水泵统组成.七、给水系统的形式:重力给水系统、压力给水系统。第七章一、楼宇自动化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BAS 是楼宇智能化的根底。BAS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 BAS 包括了安防与消防系统;狭义 BAS 是处理安防与消防系统之外的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如:对建筑物的热力系统,制冷系统、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电力系统、照明掌握系统、电梯治理系统等可承

12、受分别自成体系的专业监控系统,这是趋于广泛的应用进展趋势 ,在工程设计中宜依据具体状况进展选择。二、集散掌握系统概括起来时由:分散过程掌握装置、集中操作治理装置、数据通信系统 三大局部组成。三、单层网络构造特点:1) 整个系统的网络配置,集中操作,治理及决策等全部由工作站担当.2) 掌握功能分散在各类现场掌握及智能传感器,智能执行机构之中。3) 同一条现场掌握总线上所挂接的现场设备之间可以通过点对点或主从的方式直接进展通信 ,而不同的总线的设备直接通信必需通过工作站的中转。四、楼宇自动化按其自动程度可以分为三种状况:1单机自动化2分系统自动化3综合自动化五、 BAS 的系统构造:集散掌握系统、

13、总线掌握系统.第八章2一、 智能楼宇的安全防范系统是一个有功能分层的体系:防范为先出入口掌握系统的功能)、报警准确入侵报警系统的功能、证据完整视频安防 监控系统的功能二、 智能楼宇安防系统的组成1) 出入口掌握系统门禁系统)2) 入侵报警系统(防盗报警系统3)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4) 电子巡查系统5) 停车库场)治理系统6) 其他子系统三、出入口掌握系统的执行设备四、出入口掌握系统的治理/掌握工作方式1) 独立工作方式,出入口掌握系统的显示/编程/治理/掌握等功能均在一个设备出入口掌握器内完成;2) 联网工作方式,入口掌握系统的显示/编程/治理/掌握等功能不在一个设备出入口掌握器内完成,设备之间

14、数据传输通过有线和或无线数据通道及网络设备实现;3) 数据载体传输工作方式,出入口掌握系统的数据载体传输工作方式与联网型工作方式区分仅在数据传输的方式不同,其治理和掌握局部的全部功能不是在一个设备(出入口掌握器内完成。五、入侵报警系统的构造报警掌握主机、入侵探测器、紧急报警装置、掌握键盘以及相应的系统软件组成。入侵报警系统所以面对的通常是一个分区的多防区的地域分散入侵报警问题,其解决方案是承受二层集散系统构造.六、入侵探测器的分类1) 按探测原理来分,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微波入侵探测器、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超声波入侵探测器、震惊入侵探测器、声波入侵探测器、磁开关入

15、侵探测器、压力/重力入侵探测器超声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2) 按用途或使用场所不同来分,户内型入侵探测器、户外型入侵探测器、周界入侵探测器重点物体防盗探测器。3) 按探测器戒备范围来分,点掌握型探测器、线掌握型探测器、面掌握型探测器、空间掌握型探测器。七、入侵报警探测器与掌握主机的连接方式有分线制、总线制、无线制及混合式。1) 分线制是指探测器、紧急报警装置通过多芯电缆与报警掌握主机之间承受一对一专线相连。2) 总线制是指指探测器、紧急报警装置通过其相应的编址模块与报警掌握 主机之间承受报警总线专线)相连。3) 无线制是指指探测器、紧急报警装置通过其相应的无线设备与报警掌握主机通信.4) 混合式则是将上述线制方式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八、电子巡查系统:在线式电子巡查系统、离线式电子巡查系统.九、视频安防掌握系统(Vide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