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总体实施方案 精品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5837612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总体实施方案 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总体实施方案 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总体实施方案 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总体实施方案 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总体实施方案 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总体实施方案 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总体实施方案 精品(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总体实施方案一、目的意义我省目前栽培的苹果园大都是上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至 90 年代初期集中发展起来的,主要采用的是乔砧密植栽培模 式。此种栽培模式在当时的生产和市场条件下,对推动我省 苹果产业快速发展、满足市场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 该模式自身的缺陷加之生产中对其关键技术应用不到位,导 致进入盛果期的果园严重郁闭,光照恶化,病虫害发生加重 果实品质下降,果园作业难度加大,生产成本增加。为适应 现代苹果产业发展的需要,必须对原有的栽培模式进行革 新。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是实行矮砧大苗建园、宽行密株、起 垄栽植、设立支架、纺锤形整枝的现代栽培模式,与传统的 乔

2、化密植栽培模式相比,具有结果早、产量高、果实品质好 节省劳力、便于机械化管理和标准化生产等特点,是世界苹 果生产先进国家普遍采用的栽培模式。目前我省已有较为成 熟的配套栽培技术和生产经验,在全省示范推广苹果矮砧集 约栽培模式,对于促进我省苹果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 大意义。二、主要技术内容(一)大苗建园、支架栽培。应用23年生矮砧优质 大苗建园,要求苗木高度 1.5m 以上,品种嫁接口以上 3cm 处直径达到1.0cm,芽眼饱满,根系完整,无病虫害及检疫 对象。苗木定植后设立支架,顺行向每 10m15m 立一个 3.5m4.0m 高的水泥立柱,在立柱上拉 34 道铁丝,间距 80100厘米。

3、每株树设立1根高3.5m4.0m的竹竿或木杆, 并固定在铁丝上,再将主干绑缚在竹竿上。(二)宽行密株、起垄栽植。 春季萌芽前栽植。根据果 园立地条件确定栽植密度,一般株行距1.5m2.5mX3.5m 4.5m,亩栽60127株。以确定好的树行为中心线起垄,垄 宽1.0m、垄高30cm左右。(三)浇水保墒、确保成活。 定植时苗木埋土深度至苗 木根茎部位;定植后及时灌水,待水渗下后划锄松土,并在 树盘内覆盖1.0m21.2m2地膜保墒。(四)纺锤形整枝、扶强中干。 采取纺锤形整枝,栽植 具有较多分枝的苗木,定植时尽可能少修剪,不定干或轻打 头,仅去除直径超过主干干径 1/3 的大侧枝; 栽植分枝较

4、 少或无分枝的苗木,在 1m1.2m 饱满芽处定干,并刻芽促 发分枝。萌芽后严格控制侧枝生长势,一般侧枝长度达到 25cm30cm时进行拉枝,角度90110度,生长势旺和近中 心干上部的角度大些,着生在中心干下部或长势偏弱的枝条 角度小些,确保中心干直立健壮生长。整形完成以后树高3.5m4.0m,干高0.8m1.0m,中心干上螺旋形着生2535 个侧枝,侧枝基部粗度不超过其着生处中央领导干粗度的 1/41/3。(五)果园行间生草、树盘覆盖。在果园的行间进行人 工种草,也可自然生草。人工种草可选用种植早熟禾、高羊 茅、黑麦草、鼠茅草、白三叶、紫花苜蓿、长毛野豌豆、毛 叶苕子等优良草种。在草生长到

5、 30cm40cm 时进行刈割, 覆盖树盘。推广配方施肥技术,有条件的应用节水灌溉和水 肥一体化技术。三、实施地点、规模及任务(一)实施地点。在沂源县、招远市、蓬莱市、栖霞市 嘉祥县、宁阳县、文登市、莱芜市钢城区、蒙阴县、冠县、 巨野县等 11 个县(市、区)实施。(二)实施规模。每个县(市、区)建示范园2 3 处, 面积 200 亩以上,示范带动 1000 亩以上。全省共建示范园 25 处,示范区2500 亩以上,辐射带动 15000 亩以上。(三)任务目标。示范园苗木成活率 95%以上,第三年 结果,并有定的经济产量,第 4 年平均亩产量达到 1000 公 斤以上, 5 年后进入丰产期,产

6、量达到2500 公斤以上;优质 果率达到85%以上,其中高档果率达到 30%以上。四、项目组织形式及责任分工(一)组织形式。该项目采取省级推广单位牵头组织和 指导、县级具体实施的模式。山东省果茶技术指导站负责制 定技术推广总体实施方案,聘请山东农业大学、省果树研究 所、青岛农业大学的有关专家参与技术指导,县级推广单位 具体负责县域内的项目实施工作。(二)任务分工1. 山东省果茶技术指导站(1)制定项目实施总体方案。确定项目的目标任务、 实施内容、技术措施及实施进度。(2)安排部署项目实施。召开项目县会议,全面安排 部署项目实施工作,并指导项目县制定具体实施方案。(3)组织技术培训与指导。组织编

7、写培训教材,根据 生产季节,开展关键技术培训;召开现场观摩和阶段总结会 议;组织专家和科技人员在生产关键环节进行巡回指导。(4)检查督导与绩效评价。制定绩效评价标准和考核 办法;对各项目县的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对项目县 进行绩效考评。(5)总结验收。项目结束前,组织有关人员对项目县 进行验收,或委托市级业务单位组织验收;向主管部门提交 项目总结验收材料。2. 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省果树所1)参与项目技术方案的研究制定,为项目提供技术支持。(2)深入项目区开展调查研究,对生产中存在的技术 问题及时研究并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3)参加省果茶站组织的技术资料编写、技术培训推 广、技术效

8、果评价等工作。3. 县级项目实施单位(1)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根据省级总体方案的要求,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县具体实施方案。(2)签订推广协议。通过不同形式广泛进行项目的宣 传发动,按照相对集中、利于示范推广的原则确定项目实施 区域、实施地点、实施农户,并与农户签订技术推广协议。(3)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对乡(镇)、村技术人员和 种植大户进行技术培训,并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 媒体扩大技术推广;在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组织技术人员进 行巡回指导。(4)建立项目档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技术推广 协议、培训教材、试验示范、生产管理、技术培训指导、阶 段总结、检查督导等影像及文字资料及时分类归

9、档。(5)做好项目总结。根据有关要求,及时报送项目的阶 段总结,项目结束时及时进行自查和总结,并报送项目工作 总结及技术总结。五、资金用途项目经费严格按照财务制度管理,实行专人管理,专账 存储。严格资金支出的审批手续,定期对项目资金的支出账 目进行审计,确保专款专用。(一)省级项目资金用途本项目省级资金 20万元,主要用于总体方案制定、项目 工作部署、技术培训和指导、检查督导、绩效评价及总结验 收等。(二)县级项目资金用途每项目县给予省财政补助资金为2030万元,主要用 于方案的制定、技术指导培训、项目宣传及检查、建园补助、 项目总结验收等。实施主体要按照示范园建设的质量要求, 加大投入力度。

10、1. 方案制定及项目工作部署 2 万元。用于项目实施方案 的制定、论证,召开本县(市)项目部署会议安排落实项目 实施工作,签订技术推广协议等。2. 技术培训和指导 57 万元。用于组织专家编写培训 教材、印发技术资料、举办培训班和现场观摩会、进行技术 指导等。3. 项目宣传及检查 1.53 万元。用于编印宣传资料, 组织有关人员对项目进行检查,召开经验交流会等。4. 建园补助 813 万元。主要用于购置苗木、架材等补助。5. 总结验收 2万元。用于组织专家对项目区进行验收及 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总结上报等。6其他1.53万元。用于基层技术人员田间生产试验 及数据调查等补贴。六、进度安排项目实施年

11、限为 20XX 年10 月至 20XX 年12月。进度安 排如下:1.20XX 年 1011 月,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 组;研究制定项目总体实施方案。召开项目县及项目实施主 体负责人和技术人员会议,安排部署项目任务;项目县按照 总体方案的要求,制定并提交项目县具体实施方案。2.20XX 年 12 月,落实项目建设区域,将项目任务具体 分解到镇、村、户,并签订技术推广协议。同时,帮助各项 目县联系订购优质苗木。3.20XX年1月20XX年2月,开展关键技术培训;指 导新建果园的园地设计和规划;筹备肥料、架材等生产资料。4.20XX 年 3 月4 月,进行督导检查,确保示范园建设 面积和各

12、项技术措施的落实。5.20XX 年 5 月8月, 进行项目实施工作的中期检查督 导,提交中期总结报告;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巡回指导,促进 示范园管理水平的提高。6.20XX年9月12月,举办项目区技术培训班;进行绩效考评和验收;编写项目总结报告。七、项目管理、运行机制及保障措施采取省果茶站牵头组织、教育科研机构参与、各项目县 具体实施的管理运行机制,确保各项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到 位。(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厅分管领导任组长,财务 处、科技处和省果茶站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项目领导小组, 负责项目安排、协调和组织检查等工作。各项目县也都要成 立相应的项目领导小组,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确保项目顺 利实施。

13、(二)搞好技术指导。省果茶技术指导站成立由推广、 教学、科研单位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实施方案评 审论证、技术指导,参与项目的检查督导、绩效评价、总结 验收等工作。项目县也要成立相应的技术指导服务组织,具 体做好项目组织实施中相关技术措施的落实。(三)加强监督管理。省果茶技术指导站及项目县都要 建立健全项目资金、绩效考评等方面的管理制度,规范项目 实施。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管理和使用项目资金,确保资金及 时拨付到位,杜绝截留、挪用项目资金等违纪行为。研究制 定项目绩效考核办法,加强督导检查,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价 项目实施成效和今后安排项目的重要依据。(四)加强宣传交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

14、传项 目实施的重要意义和取得成效,扩大影响,积极营造良好的 社会氛围。加强信息交流,及时总结推广先进典型和成功经 验,推动项目顺利实施。公开项目实施内容、资金利用等方 面的信息,接受社会监督。(五)整合资源。鼓励项目县利用农业综合开发、科技 成果转化等项目成果,并整合相关项目资金,集中用于推广 项目建设,同时,鼓励地方财政、相关企业及农民增加对项 目建设的投入。苹果郁闭园改造及配套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总体方案一、目的意义果园郁闭一直是制约我省苹果品质提升的主要因素,近 几年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从政策、资金、项 目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较大程度地推动了郁闭园改造工 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5、。但目前全省仍有超过 36的苹果园 存在不同程度的郁闭现象,其中严重郁闭的占 25%左右。郁 闭果园存有通风透光条件差,病虫害发生重,管理强度大, 生产成本高,质量效益低,不便于机械化作业等突出问题。 为解决该问题,省财政厅今年继续立项支持苹果郁闭园改造 及配套技术推广。通过项目实施,在优化集成和配套完善苹果郁闭园改造 综合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示范及推广力度,建设一批 高标准苹果郁闭园改造示范园,推动郁闭园改造工作继续深 入开展,争取 3年内完成全省苹果郁闭园改造任务。该项目 的实施对进一步提高我省苹果市场竞争力、实现苹果生产的 可持续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主要技术内容

16、(一)间伐。树冠交叉、行间郁闭程度严重的果园采取 “隔行去行”或“隔株去株”的方式进行间伐,或逐步缩剪 临时株后第 2 年或第 3 年再行间伐。(二)缩冠。郁闭程度较轻或不适宜间伐的果园,采取 疏除大枝、提高主干、回缩主枝、减小树冠的方法逐步改造。(三)改造后管理。1. 土肥水管理。果园深翻、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推广 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和沼渣、沼液应用技术;有条件的果园应 用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2. 合理修剪。间伐果园采取延长枝短截、老弱枝更新复 壮等修剪方法适当扩大树冠,提高空间利用率,尽快恢复产 量;缩冠改造的果园及时疏除竞争枝和背上枝,控制延长枝 长势,有效防止再次郁闭,保持丰产稳产。3. 花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