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案】轧机设备基础高大模板施工方案(DOC 14页)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583686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方案】轧机设备基础高大模板施工方案(DOC 1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施工方案】轧机设备基础高大模板施工方案(DOC 1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施工方案】轧机设备基础高大模板施工方案(DOC 1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施工方案】轧机设备基础高大模板施工方案(DOC 14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施工方案】轧机设备基础高大模板施工方案(DOC 14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方案】轧机设备基础高大模板施工方案(DOC 1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方案】轧机设备基础高大模板施工方案(DOC 14页)(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X设备基础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 工 方 案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批 准 人: XXXXXX项目部XXXX年XX月XX日目 录一、 概述3二、 编制依据4三、 模板工程危险源识别分析与预控措施4四、 高支模板设计6五、 高支模板拆除13六、 安全、环保、文明施工注意事项15七、 高支模板计算书17一、概述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XXXX设备基础建筑工程建设单位XXXXXXX有限公司设计单位XXXXXXXX有限公司勘察单位XXXXXX有限公司监理单位XXXXXX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总承包XXXXXXX有限公司工程地址XXX市XXX区XXX路结构类型设备基础基础类型设备基础施工总工期质量要求

2、合格2、 高支模板区域 XXX设备基础位于压延车间内,由粗轧机、精轧机、重剪区及辊道组成。粗轧机和精轧机都包括地下风机房、乳化液系统及稀油润滑站。粗轧机的地下风机房、乳化液系统及稀油润滑站位于2-E3/2E列和2-20222轴线间,南北最大长度29。600m,东西宽24。600m,高8.5m,板厚250mm,梁截面有300mm800mm、400mm900mm等。精轧机地下风机房、乳化液系统及稀油润滑站位于2E2/2-E列和2352-41轴线间,南北长66。870m,东西宽18.600m,高8。5m,板厚有250mm和300mm,梁截面有400mm1000mm、600mm1000mm、500mm

3、1000mm等。本方案选最大板厚300mm和最大梁截面600mm1000mm作高支模板验算,其他板厚和梁参照这两个截面做模板支撑加固。二、编制依据1、 粗轧机、精轧机地下风机房、乳化液系统、稀油润滑站施工图2、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4、木结构设计规范 (GBJ588)5、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GBJ18-87)6、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建质200987号)7、高层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3)8、建筑施工手册 (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平面整体表示法制图规范和构造详图03G1011。三、模板工程危险源识别分析和预控措施 结合工程实际,本工程高大模板工程存在的重大危险源有:高支模架超高、梁荷载超重、梁跨度超长、高处坠落、坠物伤人等。详见下表。危险源识别及预控措施表:序号危险源可能导致的后果预防控制措施1支模架超高架体失稳、坍塌对架体进行设计计算、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经专家论证、审查2 梁跨度超长架体坍塌同上3梁荷载超重架体坍塌同上4高处坠落人员伤亡搭设临边安全防护设施;满铺脚手板;进行安全交底;遵守安全操作规程;5钢管、扣件、工具等坠物伤人人员伤亡搭

5、设临边安全防护设施;满铺脚手板;周边用安全网封闭;进行安全交底;遵守安全操作规程;6支模架搭设不规范架体失稳、坍塌按脚手架规范JGJ130-2001及专项施工方案要求搭设;7支模架钢管或扣件材质不符合国家标准架体失稳、坍塌对进场材料把关,要求有检测报告及出厂合格证;8操作人员无证上岗;违反操作规程;支模架不符合专项方案及规范要求;检查架子工操作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加强施工过程中安全检查。9扣件的螺栓扭距力没有达到安全要求架体失稳、坍塌按照JGJ1302001标准进行检测,不符合要求的进行加固;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10未设置拉结点或拉结点不符合要求架体失稳、坍塌按照JGJ130-2001标

6、准及专项方案要求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11工人违章操作、管理人员违章指挥架子坍塌、人员伤害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教育;加强安全技术交底和检查。12不佩戴或不正确佩戴安全防护用品人员伤害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教育;加强安全技术交底和检查。13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时间过长人员伤害项目部合理安排作业时间14架子、钢管、扣件未进行保养维护锈蚀变形;架子坍塌搭设及使用过程中加强检查、保养,及时更换变形受损的材料部件15 模板或架子上堆放材料过多架体失稳、坍塌搭设及使用过程中加强检查、避免材料过多或集中堆放16模板拆除时砼强度不符合要求楼板坍塌拆模前提供拆模试块报告;经批准后拆模;17模

7、板拆除时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物体打击伤人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及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模板及架子拆除四、高支模板设计 1、材料选择(1) 模板用915183018 mm厚优质耐水胶合板。(2) 小楞木:用50100mm松木枋。(3) 大楞:用483。5mm焊接钢管,对拉螺栓用M12高强螺杆.(4) 支撑架:用483.5mm钢管和扣件连接,钢制螺丝上托及下座。2、 施工方案选择 2.1 顶板模板及支撑架构造做法: 顶板模:用915183018mm厚耐水胶合板; 小楞木:用50100mm松木枋,间距200mm。 大楞:用483。5mm钢管支于支撑立杆上托。 支撑架立杆:采用满堂式支撑架。立杆用483.5mm钢管,

8、间距1。2m,步距1.8m;用483。5mm钢管作纵横的水平拉杆,离底板面250mm,设扫地杆,与结构柱模用钢扣件拉结牢固,防止平面失稳,靠边跨均设剪刀撑(483。5mm钢管),剪刀撑做法按规范规定。2。2 梁模板及支撑架构造做法:(附后结构计算书) 根据以往多年施工经验,梁板底的支撑小楞间距选为200mm,梁侧模竖楞间距选为200mm,足以满足承载力要求,在此不再验算。 2。2.1 梁底模板及支撑架(1) 用18mm厚胶合板,沿梁长向铺钉于小楞上。(2) 小楞:用50100mm松木枋,垂直于梁长方向铺设于大楞上,间距200mm.(3) 大楞:用483。5mm钢管,沿梁长向设置,垂直于支撑架立

9、杆的上托面。(4) 支撑立杆:用483.5mm钢管,于梁两侧距梁边200mm各设两排顶杆,沿梁长方向间距1000mm(即:共两排立杆),纵横设483.5mm钢管水平拉杆,步距为1。8m,离地面200mm用483.5mm钢管做扫地杆。梁两端及梁跨中设剪刀撑,梁两侧设交叉斜撑,均用483。5mm ,钢扣件连接牢固.梁底模板支撑架用在梁宽高在6001000mm、4001000mm、400900mm、400800mm时,梁底中间设一排支撑立杆,沿梁长方向间距1000mm布置。见下图. 2。2.2 梁侧模板构造:(1) 侧模板:用18mm厚胶合板。(2) 竖向木枋楞:用50100mm松木枋,水平间距20

10、0mm。用钉与侧模板钉牢固,上端用10050mm枋木条钉牢在楼模板上及梁侧模板上,枋木条紧贴并顶牢固竖向小枋楞,使起到支点作用。(3) 大楞:用483.5mm钢管,梁每侧沿梁底上及板底下200mm各(梁高为600mm的没有中间排钢管)设置2根483.5mm钢管,沿梁长方向每间距600mm用M12对拉螺杆,每端双螺母进行拉结紧贴,固定竖向小楞,使梁模板满足梁的截面尺寸。见下面梁支撑立面示意图:2。3 柱模板构造做法(1) 模板:用18mm胶合板(2) 竖向枋木:用50100mm松木枋水平间距200mm ,靠柱每边角处设一根,与柱模用铁钉钉牢,可作为柱模垂直方向稳定及承受柱砼重。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

11、及传递该侧压力至柱模板环箍的作用。(3) 模板环箍:用2根483.5mm钢管,用M12对拉螺栓于柱两对边竖向枋木外按柱截面尺寸夹牢固,每环箍互为置换方向紧贴设置。柱宽小于700mm ,中间不用加螺栓,环箍竖向间距500mm 。(4) 柱模支架:在柱模板用吊锤吊垂直就位后,用483。5mm钢管四向斜撑(距柱顶下2m及3.5m处)斜撑顶牢柱模。斜撑与楼板夹角成60度,必须牢固可靠。3. 高支模支撑体系的一般规定和施工要求3。1 满堂红模板支撑系统的搭设应按下列程序进行:第一步纵向水平杆设置横向扫地杆安立杆设置纵向扫地杆连墙件(或加抛撑)剪刀撑第一步横向水平杆第三步横向水平杆第三步纵向水平杆(1)搭

12、设前,底座选用50050050mm方木块作垫板。(2)搭设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按规程和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向搭设使用人员做技术和安全作业交底。 (3) 架搭设时扣件必须用扳手用力拧紧,扭力矩应为4065N。m。(4) 大横杆与立杆必须用直角扣件扣紧,不得隔步设置或遗漏。小横杆内贴近立杆布置,搭于大横杆之上并用直角扣件扣紧.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拆除作为基本构架结构杆件的小横杆。(5) 小横杆伸出大横杆长度应大于150,立杆的垂直度误差不得超过25。柱距误差不得超过50,大横杆应平行于地面,同跨内外纵向水平高差不得超过10。(6)按规定,钢管架杆件应满设剪刀撑,剪刀撑与地面的夹角不应大于60,剪刀撑应连

13、系34根杆。(7)杆件与建筑物的拉结应使用刚性拉结点,刚性拉结点通过短钢管、扣件与框架梁或楼板附近等具有较好的抗水平力作用的结构部位连接。在有连墙杆的步架平面设置水平斜拉杆,以加强支撑系统的横向刚度。(8)钢管垂直接驳必须使用对接扣件,不得错开搭接:两根垂直交叉钢管的连接,应用直角扣件,旋转扣件仅用于任意交叉钢管的连接。杆件连接点应满足如下要求:相邻杆件接头不得在一同平面内,其错开距离不应小于500,接头离主结点间距不应大于1/3跨度.(9)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安装模板时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3.2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下表:(检验方法:检查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试验值.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1轴线位移柱、墙、梁5 尺量2底模上表面标高5水准仪或拉线、尺量3截面模内尺寸基础10尺量柱、墙、梁4,54垂直度8经纬仪或拉线、尺量5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尺量6表面平整度5靠尺、塞尺7阴阳角方正方尺、塞尺垂直线尺8预埋铁件中心线位移拉线、尺量 9门洞口中心线位移拉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