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新课程与活动性课堂教学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5828539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谈新课程与活动性课堂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试谈新课程与活动性课堂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试谈新课程与活动性课堂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试谈新课程与活动性课堂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试谈新课程与活动性课堂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谈新课程与活动性课堂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谈新课程与活动性课堂教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谈新课程与活动性课堂教学摘要:新课程标准倡导以“活动”为途径的课堂教学模式。确立教学是一种交往行为,是以交往为媒介,以交往为手段。通过有组织的引导学生发展,进而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因此,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参与、积极思考、主动体验、实践探究等方式来学习知识、运用知识。这就要求新课程教学更要追求活动性课堂教学。只有通过在教师引领下组织的丰富的学习活动,才能承载新课程的多元化教学目标,也才能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关键词:新课程 与 活动性 教学活动式教学就教学观而言,视课堂教学为一种特殊的活动过程,在老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参加的,以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在需求和认知规律为基础的,以培养学生的创

2、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学生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基础为目的的,有序有效的主体实践活动。活动性课堂教学,能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构建学生的主体性学习活动,实现教学活动化。活动式教学就一种教学形式而言,要求教师善于挖掘利用课内外课程资源中的活动因素,创设出适宜的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条件和活动策略,通过教学“活动”,着力于知识和能力的“生成”,实现活动教学化。因此,活动式课堂教学,是在构建自主、合作、探究新型学习方式的平台,是建立平等、民主、互动式新型师生关系的契机,是促进主动、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中介,是实施新课程理念教学的支点前提,是推进课程改革的根本途径,更是真正意义上切实提高学

3、科教学效率的着力点。所谓课堂活动形式,笔者认为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建构有目的、有任务、有意义、趣味性强、参与性强、创造性强,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方式。能够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实践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不注重对“活动”的设计、组织,比较侧重科学知识的传授,不注重科学知识来源的探索和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形式只能使学生通过死记硬背获取机械的知识以应对考试,但是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却极差,并且长期以往,会使学生感到劳累疲惫、枯燥乏味。甚至会感到学习毫无用处,而影响学生学习的动力,以及后继学习的兴趣,更谈不上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4、因此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形式,使课堂活动形式在一种积极、愉快、民主、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相互和谐的氛围中进行。一、活动性课堂教学要以开发多元智力为基础。传统智力观认为智能只是一种单一的逻辑推理能力,这种观点虽然可以准确地说明学生在一定阶段学习成绩的高低优劣,但却难以解释大部分学生走出校园后可持续性发展的成就与杰出表现。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智力应是在某一特定文化情境或社群中,所展现出的解决问题或制作生产的能力,人类智能至少有八种:语言智能、音乐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就智能本身的性质而言,每一种智能代表着一种不

5、同于其它智能的独特思考模式,然而它们却非独立运作的,而是同时并存、相互补充、统合运作的。因此,新课程的实施就是基于多元智力理论。我们必须在多元智力理论的基础上,开展活动性课堂教学。例如,我在教学二次根式时,采用“复习引入”。先设计学生活动内容,即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下列三个问题:问题1:已知反比例函数y=,那么它的图象在第一象限横、纵坐标相等的点的坐标是_问题2: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3,BC=1,C=90,那么AB边的长是_问题3:正方形的面积为s,则它的边长为_.在学生自己独立活动后,再组织学生相互交流。接着老师点评:问题1:横、纵坐标相等,即x=y,所以x2=3因为点在第一象限,

6、所以x=, 所以所求点的坐标(,)、问题2:由勾股定理得AB=、问题3:。顺势教师组织学生探索新知。说说、它们的共同特点。很明显、,都是一些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像这样一些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式子,我们就把它称二次根式因此,一般地,我们把形如(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称为二次根号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教学活动,不仅仅使学生知道什么是二次根式,同时掌握获取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多方面智力得到有效地开发。当承认智力的多样性时,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允许、支持、鼓励多样化的存在。当我们用更科学、更宽泛的态度来理解人的智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时,我们就能更充分地肯定学生之间智力和学习能力的独特性,为

7、教学的平等性提供理解。因此,“为多元智力而教”的理念要求课堂的教学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智力特点,对学生的多种智力一视同仁,强调使每一个学生的智力强项得到充分发展,并从每一个学生的智力强项出发,促进学生其他各种智力的发展;“通过多元智力而教” 的理念要求课堂的教学在努力使不同智力都得到发展的同时,通过调动不同智力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的不同作用,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二、活动性课堂教学要以激发兴趣为引线。夸美扭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学习的积极性是形成创新意识的重要条件,启发和激活学生浓厚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学

8、生创新的前提。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心中探求新知识的欲望。美国教育家杜威曾经强调,学习者要有一种“经验的真实情境”,而且在这种情境里面,要有促使学生去思考的“真实的问题”。 “教学应从学生的经验和活动出发,使学生在游戏和工作中,采用与儿童和青少年在校外从事活动类似的活动形式”。可见真实和有意义的活动应该是教学活动课最显著的特征。真实和有意义是指活动的情境是正在发生或能够发生的,活动的内容有明确的主题和指向,活动的形式符合文化的角色期待。所以,活动性课堂教学应充分考虑和尊重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智力特点和思维特点,以真实有意义的活动参与,以活动中的使用习得代替机械的训练和记忆,把

9、教学要求变成学生内心真正的需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充分发展。只有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融入其中,才能更好地激发其学习兴趣。在数学科教学中我注重数学问题的具体化、生活化,力争很有效地激活学生浓厚兴趣,培养理解能力和创新意识。三、活动性课堂教学要以在多样化的活动中解决问题为核心。小组活动是合作学习的中心环节,在小组讨论中,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这种参与本身就会产生一种动力,激发学生认真听、讲、做,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积极吸收、记忆、理解、思考,激发学生反馈表达自己观点的欲望。在讨论中,要组织语言、表达思想又促进思维发展,久而久之,形成良性循环,养成在实

10、践中听、思、议的良好学习习惯。在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通过具体数学问题掌握了二次根式的概念后。我便组织学生通过议一议的形式讨论由于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只能取非负值,因此二次根式要有意义就必须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从形式上看,二次根式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学生在互相探讨的基础上,教师帮助归纳。进而利用二次根式的判别问题,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巩固。如,在“、(x0)、-、(x0,y0)、”式子中,哪些是二次根式,哪些不是二次根式?为什么?当x是多少时,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组探讨,是学生能很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并是学生不感到数学学习的枯燥。更重要的使学生从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达到数学教

11、学的目的。在活动性课堂教学中推行启发式、讨论式、专题探究式、自主探索式等教学方式,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会学生学习;营造创新教育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大发展”。形成了研究式的实践活动、交互式的讨论活动、多能式的操作活动、置换式的表演活动、流动式的组合活动、换位式的合作活动、延伸式的探知活动等多种活动方式,通过多样的活动,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喜悦。从而使学生树立信心,对学习充满兴趣。四、活动性课堂教学要以延伸拓展,学以致用为最终目的。新课程的实施,从根本上改革了教学目标的单一化,建立了多维目标,明确倡导除了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知识点外,更重

12、要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活动性课堂教学能更大限度地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得以延伸拓展,激发想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在二次根式概念教学中,我设计了“当x是多少时,+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这样的应用拓展教学。继续让学生共同讨论解决,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这样,既巩固了知识,又检验了学生是否能用学到的新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即在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将思维的触角伸向深处、光处,产生辐射作用,促进能力的提高,也为学生将来提供多一份的素质准备。总之,活动性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使学生能尊重别人,接纳他人共同参与活动,形成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并且,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合作力量的伟大,进而促进了个体的递进和整体的提高,学生在学会学习的同时还学会做人做事,这样既提高了他们的社会生存能力,也为其今后能适应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太白县鹦鸽中学 任义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