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人群的中医调理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5824442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调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调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调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调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调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亚健康人群的中医调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一亚健康人群的中医调理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学者布茨曼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人体除了健康状 态外,还存在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状态,他把这种状态称作亚健康状态。据统 计,在美国有600万人被怀疑处于亚健康状态,年龄多在1045岁之间。一项 覆盖全国42个城市的亚健康样本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48000名调查者中, 有27000人属于亚健康状态,占56%。卫生部对10个城市的上班员工的健康 状态调查表明: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员工是48%,而知识分子、企业管理者、机 关干部发生率则更高,其中北京的发生率是75%,上海和广东是73%。以上数 字充分表明:亚健康人群的现状不容忽视,急待调整

2、。一、亚健康的概念:亚健康,又被称作第三状态、灰色状态、病前状态、亚 临床期等。多指体检指标正常,没器质性病变,但又有诸多不适症状的一种状态, 这类人正是中医“治未病”中“未病先防啲主要对象。二、亚健康人群常见症状:亚健康人群主要有几大症状,如躯体不适、心理 障碍、与人际交往障碍等。具体症状有:自己总感到疲劳、无力、周身酸痛、肢 体怕凉、或手足心热、双目干涩、胸闷气短、纳呆少欲,失眠、耳鸣、健忘、情 绪不高、懒得与人交往,朋友聚会不愿意参加,有时又心烦气躁,易发脾气,大 便溏薄或干燥等。三、亚健康人群的日常调理:亚健康人群的日常调理十分重要,有人曾经做 过统计:大量的药物及医疗手段对疾病的影响

3、可能占到了 50%,因此十分重视 日常生活习惯的调整,对亚健康人群的帮助巨大。1、精神调整:正常人应该是精神愉悦,性格随和开朗,但日常生活中,精 神刺激,情志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要注意及时调控不良情绪。可采用节制法、 疏泄法、转移法、移情易性法、运动移情等调节。2、饮食调整:膳食平衡,食物多样化,规律饮食,不偏食、不挑食即可。 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吃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素问云:“五谷为养, 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除此之外还要五 味调和,不可偏嗜,偏嗜则脏器损伤,并累及他脏,引发病变,必致体质失和。 (五果即:李、杏、枣、桃、栗;五畜:鸡、羊、牛、马、猪

4、;五谷:麦、稻、稷、黍。)2.1、春季阳气升发,宜多食蔬菜,如菠菜、韭菜、芹菜、春笋、芥菜等轻 灵宜透、清温平淡之品。夏季阳气隆盛,气候炎热,应选用清热解毒之品。不可 食用味厚发热的食物。宜多食新鲜水果、如西瓜、番茄、菠萝等,以及冬瓜、苦 瓜、黄瓜、生菜、豆芽、绿豆、菊花、莲藕、芦根等蔬菜。如山药、薏米、莲子、 扁豆、冬瓜、丝瓜等食物。不可过食生姜、羊肉、狗肉等助阳温补之品。秋季阳 气收敛,阴气滋长,阴阳平衡,宜选用寒温偏性不明显的平性食物,如五谷、鱼 虾、家禽、及沙参、麦冬、胡麻仁、阿胶、甘草等养阴润燥。冬季天寒地冻,阳 气深藏,阴气大盛,藏精益气,宜温补可选姜、胡椒、大枣、羊肉、牛肉等温补

5、 之品,不可过食寒凉之品。3、起居调整:起居有常,避免熬夜,保持足够的睡眠。顺应四时,调摄起 居,早晚有时。灵枢本神云:“智者之养生,必须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 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邪僻不至,长生久视。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起 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4、运动调整:年轻人可选择跑步、打球,老年人则适当散步、打太极拳等, 要因时因地选择运动的项目,运动时间及运动量应循序渐进、适可而止。四、亚健康人群的中医调理:中医对亚健康人群的调理,重在辩证施治,可 采用中药内服、外用膏药贴敷、拔火罐、针灸、足浴等祖国医学的方法综合治疗。1、在体质辨识中,八种偏颇体质中最多的阳虚体质为列:阳虚体质中最常 见

6、的是脾肾阳虚。中药可以服用金贵肾气丸、附子理中丸,也可用金贵肾气丸、 附子理中丸为基础方加减化栽,开汤剂施之。2、拔火罐:可以在脾俞、肾俞、关元等穴位闪罐、着罐,每次留罐10分 钟。3、刮痧:可以刮劲三行、督脉,至出痧。4、足浴:可以用温经通络汤:桂枝10g、鸡血藤30g、络石藤10g、青风 藤10g、威灵仙10g、秦艽10g、透骨草10g、红花10g、川牛膝10g、丝瓜络 10g加水煎煮,泡洗双足,有条件也可以将温经通络汤煎煮好后倒入浴缸,全身 泡澡。5、针灸:可以针刺大椎、关元、气海、曲池、足三里等穴位,炙神厥、关 元、气海、足三里等穴以温经通络。总之中医“治未病啲概念以及“未病先防、己病防便、瘥后防复”等内容对亚 健康人群健康状态的改善,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应重点指导其改善不良的生活习 惯,再加以传统中医的方法调理,一定会有更多地健康人出现,减少亚健康群体, 降低医药费用,有诸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