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方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5820798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方案附件 2: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方案 为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业部决定从 2006 年起组织实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一、指导思想粮食安全不仅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更是关系 到国家安全的战略性问题。实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要坚持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不断提 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战略目标。要强化政策支持,完善 宏观调控;保护基本农田,稳定种植面积,提高耕地

2、质量;实施重大 粮食项目工程,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提高单产,转变增长方式,稳步 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工作部署上,立足2006年,着眼今后五年二、行动目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全 面加强,粮食种植面积总体稳定,优质专用粮食比重不断提高,粮食 综合生产能力基本能够满足国内需要。行动的具体目标是,“十一五” 期间平均每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0亿斤,粮食单产提高1 个百 分点,力争到“十一五”期末粮食平均亩产达到 650 斤,粮食综合生 产能力达到 10000 亿斤水平;进一步优化粮食品种品质结构,充分发 挥主产区和大型垦区作用,加快优势粮食产业带建设。2006

3、年要努力 实现粮食稳定发展,力求做到种植面积基本稳定,粮食单产稳步提高, 优质率提高 5 个百分点,节本增效有新的进展,为全面提升粮食综合 生产能力起好步。三、主要任务紧紧围绕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确 保基本农田面积稳定;加快 484 个县(场)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大型 商品粮基地、种子工程、植保工程和新一轮沃土工程等五大项目建设, 切实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加快主要粮食作物优势区域规划实施,构建 优势粮食产业带;大力开展主推品种、主导技术和主体培训,加快重 大增产增效技术推广应用,提高技术入户率、到位率;落实好良种补 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对粮食增产和优化结

4、构的 带动效应;加强种子等农资市场监管,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一)提高资源保障能力2006 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 15.6 亿亩左右水 平。全面开展耕地地力建设,力争到2010年使2亿亩中低产田的基础 地力提高一个等级,亩产出量增加 200 斤;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 0.45 提高到 0.5。(二)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粮食单产要在2005年较高的基础上,从2006 年开始使科技进步 对单产的贡献率年均提升1 个百分点,到2010年达到54%以上。(三)加强物质装备能力 提高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利用率,农机装备水平要明显提高。2006 年化肥利用率提高 1 个百分点,到 2010

5、 年利用率达到 35%; 2006 年农药利用率提高1 个百分点,到2010年达到 35%;农机作业 水平每年提高1.5 个百分点,到2010年达到43%。(四)增强抗御风险能力粮食生产生物灾害损失控制在 5%以内,同时,把自然灾害的损失 降低到最低程度。(五)强化政策支持能力 逐步充实完善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政策支持保护体系,建立落实政 策的有效工作机制和方法。四、重点工作(一)主攻优质高产以实施良种补贴和科技入户工程为手段,促进水稻、小麦、玉米、 大豆和杂粮优质高产,重点推广南方水稻免耕抛秧、超高产栽培以及 机插秧、小麦氮肥后移和精量半精量播种、玉米覆膜及增密、大豆窄行密植等10项增产增效技术

6、。每个作物跟踪12个省份,比如小麦重点跟踪安徽小麦高产攻关活动,水稻重点跟踪湖南超级稻和黑龙江 垦区叶龄诊断模式栽培技术,玉米重点跟踪吉林节水高产栽培和内蒙 古青贮玉米种植,大豆重点跟踪黑龙江垄三栽培和窄行密植等技术。 同时,重点联系13个粮食主产省(区)和今年受我部表彰的50个粮 食生产先进县的优质高产创建工作。选育高产优质品种,建立和完善 主要粮食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展示示范体系,2006年在全国建设 400 个展示示范区。(二)扩大测土配方施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推进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优化肥 料结构。 2006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计划覆盖面积6.8 亿亩,免费为 1 亿农户提供培训服

7、务,赠送500万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图,力争2006 年项目区亩节本增效25 元以上。(三)推进耕地质量建设 通过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和启动新一轮沃土工程建设,实施 “增、提、改、防”技术措施,开展保护性耕作,加强土地平整和田 间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建设高标准粮田,全面提高耕地质量。(四)加强生物灾害防控以植保工程和优粮工程病虫害防控项目为带动,推广病虫害综合 防治技术和新型药械,加强蝗虫、条锈病、稻飞虱、玉米螟等重大病 虫鼠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控力度,完善灾害应急预案,抓好防控措施落 实。(五)促进粮食生产经营产业化进一步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促进粮食加工转化、增值。

8、抓好郑州小麦交易会、长春玉米产销衔接 会和优质稻米博览交易会等产销活动,强化信息引导和服务,推进粮 食主产区与主销区的产销衔接,发展订单生产,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 收。五、行动原则(一)坚持市场导向,注重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引导生产要素向粮食生产 领域流动。根据市场需求,组织优质粮食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加强和 改善宏观调控,稳定粮食价格,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 收。(二)突出优势产区,兼顾非主产区 按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要求,调整和优化粮食生产区域布 局和品种品质结构,培育有竞争力的优势粮食产业带,壮大地方经济 实力。加大对13 个粮食主产区的投入,充分发挥大型

9、垦区粮食生产现 代化水平高、商品率高的优势,稳定全国粮食生产大局。同时,兼顾 粮食非主产区,提高粮食自给水平。(三)依靠科技进步,推广增产、增效技术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目标,选育推广优良品种,推广增产增效 技术,增强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提高农民素质,提高技术入户率、 到位率,不断增加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四)推进产业化经营,构建新型经营体系以粮食加工企业为龙头,积极发展“订单”生产,推进粮食加工 转化和过腹转化,构建新型的粮食生产、加工、消费和经营体系,不 断提高粮食产业的整体效益。(五)提高资源利用率,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强化耕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提高资源 利用率,从“藏粮

10、于库”转向“藏粮于地”,走一条资源节约型、环 境友好型的粮食发展新路子。六、保障措施(一)整合系统力量继续坚持部粮食生产联席会议和部领导粮食生产联系点制度,充 分发挥我部有关方面的作用,整体、协调推进工作。同时,部种植业 系统根据职责和任务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二)做到上下结合 按照开展行动的具体方案,对各省区市,要明确任务和责任,落 实到农业厅局主管负责人和有关处室站,确保行动开展扎实有效。(三)发挥专家作用建立专家组,发挥专家咨询、指导、培训的作用,使行动开展更 加科学和规范。(四)细化实化工作措施要制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工作月历”,每项工作要制 定具体实施方案,对行动实施进行

11、定期检查、定期通报,及时发现问 题、及时进行整改。(五)建立绩效评估机制组织专家研究制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评价体系。结合每年的粮 食生产先进县和粮食生产大户的表彰,将开展行动的绩效作为表彰的 重要考核内容,充分肯定并调动地方政府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六)政策支持和宏观调控协调落实项目资金。继续争取新的投资渠道,加大投入。积极配 合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机制,科学合理利用进出口和储备吞 吐,调节粮食市场,保持粮食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七、责任分工 根据工作措施和要求,落实任务到司、责任到处、工作到人。(一)负责人 范小建副部长、薛亮总经济师总体负责本行动的组织实施。(二)牵头单位种植业管理司

12、,责任人陈萌山,曾衍德协助。负责牵头制定实施 方案,协调并督促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组织开展绩效评价。(三)具体责任分工 相关司局根据任务分解,明确一位司局级领导为责任人,并落实 责任处室及责任人。1主攻优质高产工作。责任人种植业管理司曾衍德、农垦局丁力 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李立秋,具体工作由种植业管理司粮油 处万富世、种子处李恩普、行业发展处杨志维、财务司专项资金处李 洪涛、科技教育司综合处杨礼胜、农垦局农业处杭阿龙、全国农业技 术推广服务中心粮食作物处谢建华、经济作物处张毅等负责。2扩大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责任人种植业管理司李昌健、财务司 王正谱、农机化司刘恒新和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栗铁

13、申,具体工作 由种植业管理司耕地肥料处许发辉、行业发展处杨志维、财务司专项 资金处李洪涛、农机化司监管处张汉夫,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土肥技术处高祥照等负责。3促进耕地质量建设工作。责任人种植业管理司李昌健、发展计 划司邓庆海、农机化司刘恒新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栗铁申, 具体工作由种植业管理司耕地肥料处许发辉、行业发展处杨志维、财 务司专项资金处李洪涛、发展计划司行业发展一处曹华、农机化司科 技处范学民、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土肥质量监测处辛景树等负 责。4加强生物灾害防控工作。责任人种植业管理司王守聪、财务司 王正谱、发展计划司邓庆海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钟天润,具 体工作由种植业管理司植保植检处陈友权、行业发展处杨志维、发展 计划司行业发展一处曹华、财务司专项资金处李洪涛、农机化司监管 处王国占、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病虫测报处张跃进、病虫防治 处朱恩林、农药与药械处邵振润、植物检疫处王福祥等负责。5促进粮食生产经营产业化工作。责任人农业部优质农产品中心 刘新录、种植业管理司曾衍德、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李立秋, 具体工作由种植业管理司粮油处万富世、农业部优质农产品中心产销 促进与信息服务处陈永民、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粮食作物处谢 建华、经管司产业化指导处王维友等负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