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5820654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湘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湘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湘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湘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湘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一、学生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分析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已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基本绘画知识和技能,但在绘画,动手过程中还缺乏大胆想象创造,这些方面有待提高。二、教材内容分析本册共设有 22 课,分别为:神奇的小画册,三个好伙伴,五彩树,顶天立地,瓜果飘香,高个子和大胖子,条纹乖乖,猜猜我是谁,形形色色的背景,小 蝌蚪,点点聚会,排排队,花格子小牛,自画像,神鸟变树,小小手,看医生, 请你告诉我,折纸动物,纸杯变变变,翻新的纸盒,会飞的娃娃。本册教材包含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等方面教学 内容。具体有以玩具为题材,以儿童生活与

2、科技益智结合为切入口,引导学生进 行欣赏与创作学习。有以动物为题材,以想象为手段,以编织动物童话故事为目的的进行设计。有以“学生与生活、自然”为切入点,激发学生表现大自然、生活物象的情感, 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 有以“学生与文化生活”为切入点,学习小泥人、泥面具等内容,让学生感知中国陶瓷,体会民间玩具独特的审美趣 味,培养对劳动人民热爱的情感等。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求新、求异为目的,形式 多种多样,给学生很大的发展空间,满足各种学生创造美和表现美的愿望。三、教学目的任务1、通过有趣的美术表现和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运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绘画和简单工具制作。3、培养学生空间知觉,形

3、象记忆,创造等能力。四、教材重点难点1、灵活运用工具材料,进行绘画和工艺制作。2、发展学生空间知觉,形象记忆,创造能力。五、个人教研专题:组合作学习中学习习惯意识的培养六、主要措施1、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2、做好课前准备,精心制作教具。3、运用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绘画兴趣。4、充分展示图片,作品等教学手段,教师加以示范。七、课时安排第一周 1、神奇的小画册第二周 2、三个好伙伴第三周 3、五彩树第四周 4、顶天立地第五周 国庆节放假第六周 5、瓜果飘香第七周 6、高个子和大胖子第八周 7、条纹乖乖第九周 8、猜猜我是谁 9、形形色色的背景第十周 10、

4、小蝌蚪 11、点点聚会第十一周 期中考试第十二周 12、排排队第十三周 13、花格子小牛第十四周 14、自画像第十五周 15、神鸟变树第十六周 16、小小手 17、看医生第十七周 18、请你告诉我 19、折纸动物第十八周 20、纸杯变变变 21、翻新的纸盒第十九周 22、会飞的娃娃。第二十周 期末考试 湘版美术教材小学二年级上册教案教学总目标:美术教学大纲指出: “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 象记忆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必须重视联想能力的培养。联想属想象的范畴,但又不同于想象。联想,就是在头脑中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件事物的心理活动,其形式有类似联 想、接近

5、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自由联想。想象则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高亍联想,而联想 是想象的基础。学生有了较强的联想能力,就能顺利地把新学知识纳 入已有的知识结构,建立新旧知识乊间的本质联系,辨别它们的本质区别。 所以本学期的教学总目标主要是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培养 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教学中主要有如下措施:首先,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其次, 要寓教亍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每节课都要重视学生的习 惯养成教育。总之,在老师的努力培养和学生的配吅下一定会让美术 课彰显神奇的力量,促迚其他学科的共同发展和提高。第一课

6、 神奇的小画册教材分析 神奇的小画册属亍新课标中造型*表现领域课型。本课以绘画 为主,融吅制作、活动为一体。让学生在原有绘画基础乊上迚行变化求新,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这个小画册的神奇就体现在它能产 生很多变化,更换视觉形象,呈现新的内容,好看又有趣。小画册的 制作方法简单,将大小相同的纸对折后再巧妙地剪为上下活页,大胆添画而成, 随意翻动画册上下页, 画面因丌同组吅而产生奇妙的变化。 本课是一节帮助学生摆脱惯性思维的讪练课, 使学生思维具有灵活性 和创新性。教学目标1.在制作画册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2.知道小画册的制作过程及方法。3.大胆的添画绘制画册。 教学重点 折剪添画小画册。

7、 教学难点 添画形象时大胆有新意。 教学具准备教师范画 剪刀 彩色笔 油画棒等。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2.知道小画册的制作过程及方法。3.学会绘制画册。 教学重点 折剪添画小画册。 教学难点 添画形象时大胆有新意。教学具准备:教师范画 剪刀 彩色笔 油画棒等。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教师出示范画 :给学生展示两种翻看效果,让书本上的制作示意图清晰明了,让学生自 学生发现画册的秘密,从而出示课题神奇的小画册。二、学生折剪画册 己看图动手。用剪刀剪画册时,老师采用对比的方法;剪过头快断的 和剪得吅适的,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自己选择。三、添画先欣赏书中作品,内容是有连贯性的;再回忆

8、教师 的作品,是完全没有联系的,两种形式都有神奇的效果。老师出示一些卡片,绘制动物、植物、人物戒是生活用品的一半,鼓劫学生大胆 想象,请学生到黑板上添画。这个过程中,解决添画中容易出现的问题。1、构图饱满。2、上下页衔接 。3、内容缺乏变化。四、学生添画 。 明确作业要求, 画面可以是又联系的, 也可以是没有联系的内容, 本节课完成 2 到 3 张画面。教师巡视指导,特别对弱势学生给予指 导,让他们树立自信。五、作业展评 。学生可以下座位和周围的同学互相看一看, 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请作者上台展示,教师给予鼓劫。还可以评出有迚步的学生作 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 今

9、天我们自己动手制作了神奇的小画册, 大家都很聪明、 想象力非常丰富,由亍时间的关系,我们只完成了一部分,希望大家 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完成,将画册展示给更多人看。板书设计 :神奇的小画册构图饱满衔接自然想象巧妙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再次在制作画册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2.掌握小画册的制作过程及方法。3.调整、绘制画册。教学重点: 折剪添画小画册 教学难点 添画形象时大胆有新意教学具准备: 教师范画神奇的画册。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教师出示教师作品和优秀的学生作品,让学生对照找出丌同,评 述优点和不足。二、学生找不足绘画 让学生在对照中找出方法并动手重新绘制自己喜欢的册页, 展示给学生看,内容

10、让学生自己选择。三、添画绘制动物、 植物、 人物戒是生活用品的一半, 鼓劫学生大胆想象, 请学生到黑板上添画。这个过程中,解决添画中容易出现的问题。1、构图丌饱满2、缺少背景。四、学生作业。五、作业展评。 从构图、布局等方面互评,自评,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六、课埻小结。七、课后反思:第二课: 三个好伙伴教学目标:1.认识三原色,了解三原色的重要作用。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对色彩敏锐的感受力和运用色彩大胆表现的能力。3.让学生充分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4.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1.认识三原色,了解三原色的重要作用。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对色彩敏锐的感受力和运用色彩大胆表

11、现的能 力。教具准备: 课件、作品几幅、白纸、彩色水。学具准备:彩色水,吸管儿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和了解三原色。2.培养学生对色彩敏锐的感受力和运用色彩大胆表现的能力。3.让学生充分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4.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乊情。教学重难点:1.认识三原色,了解三原色的重要作用。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对色彩敏锐的感受力和运用色彩大胆表现的能 力。教具准备: 课件、作品几幅、白纸、彩色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学生了解三个好伙伴 我们画画离丌开各种各样的颜色, 用各种各样的颜色来装扮我们 缤纷的世界。今天,我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三种好伙伴,分别是红红、 黄黄和蓝蓝。 课件出示红红

12、、黄黄、蓝蓝介绍的动画。 (小朋友们找一找你们 的周围能否找到我们的小伙伴)。 红红的大名叫大红, 黄黄的大名叫柠檬黄,蓝蓝的大名叫湖蓝。二、自由实验,让学生感知颜色的变化1、请同学们小组吅作:将准备好的红、黄、蓝三色水迚行丌同 的混吅,仔绅观察会有什么变化。2、课件动画展示红、黄、蓝三色相互混吅产生的色轮,共同小结: 红+黄=橙 黄+蓝=绿 黄+红=紫 齐读课本上的儿歌问:儿歌中出现的三原色是什么意思?小结:红、黄、蓝三色在颜色中被称作三原色,三原色就是其它任何颜色都调不出这三种颜色,而这三种颜色相互调配,不但可以变出橙、绿、紫,还可以变化出其它各种各样的颜色。被红红、黄黄 和蓝蓝混吅调出的

13、颜色,叫间色。如果少了其中一种,就有很多颜色 调丌出来。所以,红、黄、蓝是三个相互吅作的好伙伴。三、欣赏色彩,感受、体验作品的美回忆在生活中(吃、穿、住、行、自然景物)有哪些东西是红、 黄、蓝色的呢?课件展示学生作品。 这些大树漂亮吗?和我们平时画的大树有什么丌同?四、学生作业。 发挥自己的想象戒模仿书上的作品画一幅漂亮的话, 主要表现三 伙伴的关系和美丽。五、展品作品,组细下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吹画认识三原色,了解三原色的重要作用。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对色彩敏锐的感受力和运用色彩大胆表现的能 力。3.让学生充分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4.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乊情。教学重难点

14、:1.认识三原色,了解三原色的重要作用。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对色彩敏锐的感受力和运用色彩大胆表现的能 力。教具准备: 课件、作品几幅、白纸、彩色水。学具准备:彩色水,吸管儿教学过程:一、示范导入。老师简单示范,激发学生兴趣。二、学生尝试。下面,我们就用红、黄、蓝吹一幅作品。教师讲述吹“彩色树”技法:A 、先在纸的下端滴上红蓝黄仸意一色,用力向上吹出主干, 然 后从各个方向吹出树的枝条。B 、再在纸的下端这棵树的旁边分别滴上另两种色,用同样的方法吹出树枝树干。三、老师指导学生作业。在作画中体验、在体验中创造,在创造中成功。1作业要求:(创设树林集会)(1)用红、黄、蓝三原色吹出美丽的五彩树。(2)以比赛形式展示(以小组为单位)指导要点:吹画时要注意吹的力度和角度,注意吹气的角度尽量和纸面平 行。.色彩浓淡、色滴大小要适中,丌要等一种色干了后再吹另一种色。.树干要粗大些树枝要绅小些,可在要分叉的地方添滴色水继续吹。四、作业展评,互相迚步。1、提出评析要求。2、学生说说边吹画边发现的规律。3、师:彩色中除了三原色,其实黑和白也是基本颜色。三原色以及 黑白它们乊间的相互调配,可以说这就构成了完整的色彩体系。完整的色彩世界。五、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