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5819416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方案模板(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 学 设 计 方 案案例名称一夜的工作科目语文教学对象六年级提供者黄仲夏课时一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 一夜的工作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的课文。作者陪同周总理审阅稿子时的所见所闻,抒发了自己真切的感受。文章特点:1文章简短,但内容充实,运用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选材方法,反映了周总理的工作作风和精神品质。2文章朴实无华,记叙过程没有任何华丽的修饰,却充满了对总理的热爱和敬仰,感情色彩十分浓郁。3文章中心突出,记叙过程有详有略。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和技能:1、懂得通宵达旦、日夜操劳、夜以继日、不分昼夜,废寝忘食”等词语的意思,并能适当的运用这些词语。2、理解、把握文中体

2、现周总理生活简朴、工作劳苦的语句。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4、初步培养学生收集、筛选信息的能力,想象能力,提高学生阅读水平。过程和方法:1、尝试运用预习的方法,课前收集整理周总理的有关资料。2、小组合作,策划组织小记者采访活动,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发表见解。3、发表对周总理最想说的话,并记录下来,小组之间分享。4、领悟作者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文字和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品味总理的伟大人格,学习他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2、讨论交流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并发表自己的体会。3、结合课文结尾,续写作者内心的感受。三、学习者特征

3、分析一般特征: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荔城区北高岱峰中心汀江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学生已经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熟记文中的生字词。初始能力:由于文中事件发生的年代与现在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比较远,所以学生对于生活简朴与工作劳苦的理解不是很足;学生对于周总理伟大的人格以及他受尊重的程度还不清楚,所以课前热身的环节就是让学生观看影片十里长街送总理配上朗诵诗周总理,你在哪里,渲染课堂气氛。信息素养:小部分部分学生基本能从网上收集周总理的资料,但是还是有差距,因此采取小组长帮忙协作的方式一起收集。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先行组织者策略:让学生课前收集周总理的资料,并在引入新课之前播放影片十里长街送总理及配上朗

4、诵诗周总理,你在哪里。2、替代性型策略: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为学生提供多种教学活动,比如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小组合作进行小记者采访,提出问题等。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六年级语文下册 2、为本课专门制作的教学课件 3、多媒体教室,讲台放一尺多高的书籍。 4、挂图:周总理一夜工作的图片。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课前 热身 请同学们交流总理的有关资料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总理的料。让学生了解周总理的感人事迹 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 观看十里长街送总理的电影片断。渲染气氛,体会人民对总理的怀念之情 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 配上朗诵诗周总理,你在哪里

5、渲染气氛,体会人民对总理的怀念之情名言 导入看了录像,我想到了这么一句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多媒体出示)这句诗到底有什么样的含义呢?让我们跟着诗的意境,一起走近总理,一起去感受总理一夜的工作 学生倾听、思考用名言导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文中的情感之魅力 预习指导昨天同学们预习了课文,也教给了你们预习的方法,谁记得? 可以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可以抓住课文的中心句来学习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再现了预习的方法课文是从工作劳苦和生活简朴这两方面来写总理一夜的工作,则它们具体表现在哪里呢?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地再读课文。学生找出中心句: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让学生归纳总结出文

6、章的中心句 自主 学习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A找出表现总理工作劳苦和生活简朴的词句,做上标记,与同学交流。B、找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发扬学生个性特点,有的喜欢读,有的喜欢注标记;有的喜欢抄抄写写 师巡视、指导学生画出感动,读出感动,写出感动。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引起共鸣师生 互动教师跟随学生的交流随机引导,点拨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如此而已。” 引导学生读出感情,积累运用词语,发表体会,展开想象丰富的晚餐会是怎么样呢”,学生辩论花生米多了没有”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有时问我一两句。”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总理说:我要去休息了。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参加活动。”

7、我也站起来,没留意就走到里面去了。”目睹了总理一夜的工作,作者的内心异常激动,他想说些什么呢?升华 感情我们的总理就是这样一个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人,他心里只有别人,没有自己,他想别人之所想,急别人之所急。观看总理慰问灾区人民的录像。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周总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的那种伟大情操。出示年身患重病时,总理工作的时间表动手写出此刻对总理最想说的话。总结 照应 总理虽然没有舒适的工作环境,没有优越的生活条件,更没有丰厚的社会待遇,但是他却得到了我们的崇敬和爱戴,得到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心。 师生齐读有的人课堂总结,前后呼应拓展 延伸 送给同学们一篇文章作为礼物周总理,你在哪里 课后吟诵 课后

8、更好的领悟伟人的崇高品德花生米没有多花生米多了生活简朴、工作劳苦表现在什么地方课前热身准备准备zhunbei交流总理事迹开始十里长街送总理影片周总理你在哪里朗诵课件课件有的人”朗诵课件喜欢的方式读课文1、标记重点2、找出感动的语句随机引导点拨交流评议他一句一句的审阅总理说:我要去休息了”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交流评论作者内心激动,想说什么课件总理慰问灾区人民课件总理身患重病一天工作表课后吟诵写出最想说的话引领朗读有的人”赠送学生周总理啊你在哪里”卡片结 束教学流程图教师进行逻辑判断学生的活 动媒体的应 用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活动七、教学评价设计一、以学教并重的形成性教学评价二、对于学生学习

9、效果情况进行多样化评价:三、对于被评价者的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教学评价-现场评课、录像评课、调查学生;学习评价-口试、笔试、非测试型形成性评价。1、激励评价2、学生互评 3、学生自评4、课后评价 四、重视评价结果对被评价者的反馈,同时以授课教师和学生为评价主体,提倡主体评价。评价量表班别_ :_ 得分:_评价项目评 价 标 准等级(权重)分自评小组评教师评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知识与技能理解运用本课的生字、词10853理解、把握文中体现周总理生活简朴、工作劳苦的语句。10853能流畅地、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10853学生收集、筛选信息的能力,想象能力,提高阅读水平。8642过程与方法能运用

10、预习的方法,课前收集整理周总理的有关资料10853领悟作者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文字和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10853小组合作,策划组织小记者采访活动,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发表见解8642情感态度品味总理的伟大人格,学习他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8642讨论交流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并发表自己的体会10853结合课文结尾,续写作者内心的感受。8642课堂调查:书面写出你在学习本节课时所遇到的困难,向教师提出较合理的教学建议。8642我这样评价我自己:伙伴眼里的我:老师的话:注:1.得分为自评、互评、教师评总分之均值; 2.我这样评价我自己”、伙伴眼里的我”以及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课堂

11、学习情况的概括性评判和描述。2.自我评价表:我是这样评价自己A(优秀)B(良好)C(合格)选答对学习任务的投入与完成情况比较多能够完成任务较少在小组中与同学的合作情况主动合作完成与同学勉强合作不能合作对本课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非常熟练熟练不够熟练在小组中工作表现最出色较出色应付式对作者表达方法的掌握情况熟练掌握掌握不能掌握在本课中的学习态度主动性强较主动一般3.小组协作互评表编号题目成员1成员2成员3成员41在大部分时间里他(她)踊跃参与,表现积极。2他(她)的意见总是对我很有帮助。3他(她)经常鼓励/督促小组其他成员积极参与协作。4他(她)能够按时完成应该做的那份工作和学习任务。5我对他(她)

12、的表现满意。6他(她)对小组的贡献突出。7如果还有机会我非常愿意与她(他)再分到一组。8对他(她)总体上是喜欢的。注:1.本表针对该生所在小组作评价,对该生的评价还需要在小组内进行分配。对于每个小组都有N*这种评价表,取所有评价表的均值作为对该小组的评价得分。2.本表分为定量和定性评价两部分;3.本定量评价表满分为100分,在加入总分时需进行折合;4.定性评价部分,听完汇报后我的问题是评价者在听取他组汇报时所想到的问题,评价意见是对被评小组的优点及需要改进之处作评价,以作该小组改进之用。八、帮助与总结 这节课的安排环环相扣,容量也比较大,从教学的效果上看,学生基本上了解了一夜的工作是怎样的一夜,感受到了总理的品质,并且产生了较深的敬仰敬佩之情。朗读也比较充分,学生反映比较活跃,抓词比较的准,能谈出自己感受。只有个别学生感受不深。 这节课是一堂追求意义的课,是完全在一种情感的包围当中、在一种情感的体验当中走完了这么长的时间,因此大家都不觉得累。. z.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