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主要安全管理制度模板(三篇)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5819205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主要安全管理制度模板(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企业主要安全管理制度模板(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企业主要安全管理制度模板(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企业主要安全管理制度模板(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企业主要安全管理制度模板(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主要安全管理制度模板(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主要安全管理制度模板(三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主要安全管理制度模板1、公司_架构及职责2、岗位资格管理办法3、出差管理办法4、会议管理办法5、电子文件共享管理办法6、考勤管理办法7、招聘管理办法8、培训管理办法9、请假管理办法10、人事异动管理办法11、请购管理办法12、信息系统软件版本管理办法13、软件研发版本管理规范14、实施管理办法15、系统文件管理办法16、销售提成管理办法17、销售人员考核办法18、销售薪酬及绩效管理办法19、员工宿舍管理制度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安全知识培训制度一、安全教育和培训的内容针对教育和培训层次和工作性质分别进行,管理人员的重点是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操作者的重点是遵章守纪、自我保护和提高防

2、范事故的能力。1、_辖区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员、特种作业人员(简称“三类人员”)相应的安全教育培训,保证“三类人员”持证上岗。a)、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的强制教育培训,树立安全生产观念、提高安全生产意识,主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经培训考核合格发放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证。b)、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员。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的安全管理知识、管理方法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经培训考核合格发放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员安全资格证。c)、特种作业人员。除进行一般安全教育外,还要执行gb530685_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按国家、省、市

3、各级和企业规定进行本工种专业培训、资格考核,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上岗作业。2、督促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各企业拟定从业人员教育培训计划,聘请有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定期_教育培训,建立教育培训档案。a)、新工人(包括合同工、临时工、学徒工、_)必须进行公司、厂级和班组的三级安全教育。教育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标准及安全技术知识、设备性能、操作规程、安全制度、严禁事项及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b)、特殊工种人员除进行一般安全教育外,还要经过本工种的专业安全技术教育。c)、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施工和调换工作岗位时,对操作人员进行新技术、新岗位的安全教育。第二、安全教育和培训的学时1、

4、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_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_学时。2、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_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_学时。3、企业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_学时。4、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企业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_学时,每年能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_学时。第三、安全教育和培训的形式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必须经过考核合格后,做到持证上岗。安全管理人员是企业安全的主要指导人员,必须进过专业考核后持证上岗。从业人员是安全教育的重点对象,在安

5、全教育过程中必须让其认清工作的危险性和安全性,必须经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作业。1、安监局按照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负责_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员、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复审考核安全培训。结合国家、省、市各级安全政策_专项安全教育培训。2、督促、指导各行业主管部门加强所属监管领域及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督促、指导、检查企业加强三级安全教育工作,做好台帐档案规范管理。三级教育的要求:a)、三级教育由企业的安全、教育、劳动、技术等部门配合进行;b)、受教育者必须经过考试合格后才准予进入生产岗位;c)、每一名职工必须建立职工劳动保护教育卡,记录三级教育、变换工种教育等教育考核情况,并由

6、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签字后入册。3、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按照安全生产法规定,企业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教育,采取有效手段督促、指导企业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经安全培训考核持证上岗。4、特定情况下的适时安全教育a)、节假日前后;b)、节假日加班或突击赶任务;c)、工作对象改变;d)、工种交换;e)、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施工;f)、发现事故隐患或发生事故后;g)、新进入现场等。第四、教育培训效果检查对安全教育与培训效果进行以_面检查:1、检查企业的安全教育制度。检查企业是否制定了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是否制定了年度教育培训计划,按照计划_落实,

7、并建立了档案。2、检查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年度培训。检查企业主要负责人按照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文件是否参加了安全强制培训,是否安排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年度培训,持证上岗。包括企业内部的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培训学习。3、检查三级教育制度及工作落实情况,刚进企业的新工人是否接受入厂安全方面的基本教育培训,调换工种的工人,必须按规定进行岗位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准上岗。主要检查企业对新入厂工人和转岗工人的考核记录。4、检查安全教育内容。通过查看安全台帐记录,检查三级教育制度、企业职工隐患辨识、岗位操作规程、安全劳动纪律、教育培训考核的落实情况。5、不落实

8、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按照_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_规定,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殊工种工作人员一律严格考核,按国家有关规定持职业资格证书上岗;职工必须全部经过培训合格后上岗。凡存在不经培训上岗、无证上岗的企业,依法停产整顿。_版食品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的规定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以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1、企业应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2、企业应建立生产过程控制制度。3、企业应建立出厂检验记录制度。4、企业应建立不合格品管理制度。5、企业应建立销售台帐管理制度。6、企业应建立不安全食品召回制

9、度。7、企业应建立企业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和培训管理制度。8、企业应建立消费者投诉受理制度。9、企业应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10、如委托加工,还得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另外,企业还应根据iso9000和质量管理手册制订的要求,制订食品质量管理其他一些常规性管理要求、规程性文件和作业指导书,文件管理制度等。上述制度的内容要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也作了大致规定。例关于“进货查验记录制度”,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第八条明确:(1)企业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建立和保存进货查验记录,向供货者索取许可证复印件(指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10、应当取得许可的)和购进批次产品相适应的合格证明文件;(2)对供货者无法提供有效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原料,企业应依照食品安全标准自行检验或委托检验,并保存检验记录;(3)企业采购进口需法定检验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应当向供货者索取有效的检验检疫证明;(4)企业生产加工食品所使用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品种应与进货查验记录内容一致;(5)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各种购进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贮存、保管、领用出库等记录;(6)企业不应使用回收食品作为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又例关于“生产过程控制制度”,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第九条明确:(1

11、)企业应定期对厂区内环境、生产场所和设施清洁卫生状况自查,并保存自查记录;(2)企业应定期对必备生产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和清洗消毒,并保存记录,同时应建立和保存停产复产记录及复产时生产设备、设施等安全控制记录;(3)企业应建立和保存生产投料记录,包括投料种类、品名、生产日期或批号、使用数量等;(4)企业应建立和保存生产加工过程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情况,包括必要的半成品检验记录、温度控制、车间洁净度控制等;(5)企业生产现场,应避免人流、物流交叉污染,避免原料、半成品、成品交叉污染,保证设备、设施正常运行,现场人员应进行卫生防护,不应使用回收食品等。企业主要安全管理制度模板(二)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

12、全法实施条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的规定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以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1、企业应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2、企业应建立生产过程控制制度。3、企业应建立出厂检验记录制度。4、企业应建立不合格品管理制度。5、企业应建立销售台帐管理制度。6、企业应建立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7、企业应建立企业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和培训管理制度。8、企业应建立消费者投诉受理制度。9、企业应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10、如委托加工,还得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另外,企业还应根据iso9000和质量管理手册制订的要求,制订食品质量管理其他一些常规性管理要求、规程性文件和作业指导书,文件管理

13、制度等。上述制度的内容要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也作了大致规定。例关于“进货查验记录制度”,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第八条明确:(1)企业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建立和保存进货查验记录,向供货者索取许可证复印件(指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取得许可的)和购进批次产品相适应的合格证明文件;(2)对供货者无法提供有效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原料,企业应依照食品安全标准自行检验或委托检验,并保存检验记录;(3)企业采购进口需法定检验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应当向供货者索取有效的检验检疫证明;(4)企业生产加工食品所使用的食

14、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品种应与进货查验记录内容一致;(5)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各种购进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贮存、保管、领用出库等记录;(6)企业不应使用回收食品作为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又例关于“生产过程控制制度”,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第九条明确:(1)企业应定期对厂区内环境、生产场所和设施清洁卫生状况自查,并保存自查记录;(2)企业应定期对必备生产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和清洗消毒,并保存记录,同时应建立和保存停产复产记录及复产时生产设备、设施等安全控制记录;(3)企业应建立和保存生产投料记录,包括投料种类、品名、生产日期或批号、使用数量等;(4

15、)企业应建立和保存生产加工过程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情况,包括必要的半成品检验记录、温度控制、车间洁净度控制等;(5)企业生产现场,应避免人流、物流交叉污染,避免原料、半成品、成品交叉污染,保证设备、设施正常运行,现场人员应进行卫生防护,不应使用回收食品等。企业主要安全管理制度模板(三)1、公司组织架构及职责2、岗位资格管理办法3、出差管理办法4、会议管理办法5、电子文件共享管理办法6、考勤管理办法7、招聘管理办法8、培训管理办法9、请假管理办法10、人事异动管理办法11、请购管理办法12、信息系统软件版本管理办法13、软件研发版本管理规范14、实施管理办法15、系统文件管理办法16、销售提成管理办法17、销售人员考核办法18、销售薪酬及绩效管理办法19、员工宿舍管理制度第8页共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