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1000亩锦绣油茶种植基地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5817120 上传时间:2022-07-30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建1000亩锦绣油茶种植基地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新建1000亩锦绣油茶种植基地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新建1000亩锦绣油茶种植基地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新建1000亩锦绣油茶种植基地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新建1000亩锦绣油茶种植基地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建1000亩锦绣油茶种植基地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1000亩锦绣油茶种植基地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d.新建1000亩锦绣油茶种植基地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论1.1工程概要1.1.1 油茶及油茶产业简介油茶原产我国,利用、栽培历史逾2000年,是我国主要的木本食用油料。茶油是优质高级食用油,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90%以上,茶油易于人体吸收、消化,不含人体难以吸收的芥酸和山俞酸,也不含会引起人体血压增高,而导致血管硬化的胆固醇。茶油耐贮藏,不易酸败,不会产生引起人起致癌的黄曲霉素。茶油色美味香,是烹制食品、加工罐头、制造人造奶油的最好油料,被誉为“东方橄榄油。油茶从开花至结果,历经春、夏、秋、冬,素有“抱子怀胎之说,饱含天地灵气,其栽培历来不使用化肥、农药,为茶油提

2、供了纯天然的绿色基础。茶油作为一种极富营养价值的“绿色食品,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食用茶油已经成为一种消费时尚。茶油除食用外,还是凡士林、生发油、机械润滑油以及医药上制作青、链霉素油剂的原料。油茶是一种常绿、长寿树种,一次种植,收获期长达百年以上。一般栽后8-10年郁闭成林,既能增加油源,又可提高森林覆盖率。它有美化环境、保持水土、修养水源、调节气候的生态功能。同时,它又是一个抗污染能力强的树种,对二氧化硫抗性强,抗氢和吸氯能力也很强。我县位于*省中西部,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都非常适宜油茶的生长,山区农民历来都有种植油茶、喜食茶油的传统习惯。大力种植油茶树,开发油茶的食用、药用价值,使之培育成

3、油茶产业,对促进我县农业产业构造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起到重要的作用。1.1.2 工程单位 基本情况本工程建设单位为*县锦绣油茶种植基地,为普通合伙企业,执行业务合伙人法人代表胡宜和,合伙人为当地经济作物种植的农民,参加过当地大局部农业经济开展基地的建设,在山地经济作物的开发方面有一定的经历,经营过茶叶基地和其它的食用菌基地的建设,合作各方可代表当地农民开展经济林和农业产业的工程开发。工程负责人胡宜和。1.1.3 工程 基本建设内容工程名称:*县锦绣油茶种植基地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县*镇段里村建设规模:新建1000亩标准油茶种植基地主要建设内容:平整土地、挖

4、沟排水、施基肥、种苗繁育等基地设施建设。1.1.4 工程建设方案通过清理林地,深挖垦复、作梯开沟,蓄水保土、合理施肥提高地为、林疏伐,稀林补植、更换劣株,高接换冠、整枝修剪,优化树形等措施对工程区内现有低油茶林进展改造,并按照技术要求进展造林补苗,到达基地建设标准。基地建设遵循以下原那么:1、据本地自然资源优势和优质品种优势合理安排种植地点,尽力利用现有的油茶林进展低产改造。2、资金使用上,先安排平整土地、挖沟施基肥、种苗繁育、等基地设施。3、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的油茶林可用设施,逐步创造和完善生产条件。1.1.5进度安排工程建设期为2008年5月2010年5月,时间为3年。投产期

5、从2011年开场,油茶林开发试产,2013年工程进入丰产期,工程周期30年。1.1.6 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本工程概算总投资22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 20万元。在工程建设的总投资中请求安排政府财政农业开展基金40万元,其余均为企业自筹。1.1.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油茶种植基地亩10002总投资万元2201固定资产投资万元2002流动资金万元203设计定员人254年销售额万元1405年经营本钱万元766年利润万元647投资回收期年6.44年包括三年建设期8投资利润率%29.099投资利税率%29.091.2 工程建议书编制依据国家

6、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2006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工程申报指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十一五规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收假设干政策的意见?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开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省油茶产业规划?宜春市统计年鉴?2001年2006年?*县统计年鉴?2001年2006年其它相关的技术经济资料1.3 综合评价1.工程建设是以农产品种植为主,实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2.工程以改造提高我县传统油茶的产量和品质为出发点,有利于农民增收,更有利于振兴我县的传统油茶产业。3.工程品种种植和培育油茶林

7、,有利于提高区域绿化覆盖率,生态效益较好。第二章 工程建设背景、开展前景及市场分析2.1 工程提出的背景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假设干政策的意见?指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开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开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构造,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开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8、,切实抓紧抓好,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要发挥区域比拟优势,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开展特色农业。各地要立足资源优势,选择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前景的品种作为开发重点,尽快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各地和有关部门要专门制定规划,明确相关政策,加快开展特色农业。建设特色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筛选、繁育优良品种,把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水平。*省是传统农业省,有优越的农业自然优势、生产优势和产品优势。 2004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农业、支持农业和保护农业的政策,加大了扶持特色农业开展的政策力度,并提出“山上办绿色银行,山下建优质粮仓的开展战略,大力

9、开展特色农业。*省是全国油茶的主产区,目前油茶林总面积达1113万亩,常年产油量4000万公斤,均居全国第二位。但油茶产业开展存在资金投入缺乏、龙头企业不多、科技水平不高等问题,2006年全省油茶林平均亩产茶油只有4.3公斤,不到高产油茶的10%。为有效改变上述状况,今后几年,*省将在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基础上,走科技兴油之路,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油茶林基地;同时,坚持种育加、贸工林一体化可持续开展的原那么,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开展,研制加工新工艺,开发新产品,加强市场营销,形成油茶产业的规模化、品牌化,提高油茶的经济效益。?*省油茶产业规划?提出:*省将推动油茶产业跨越式开展,使其成为促进农民增收、提

10、高林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将实施油茶产业“1155”工程,即培养年产值过亿元的油茶龙头企业10个,带动1万个油茶专业大户,建成油茶丰产林基地500万亩其中改造油茶低产林400万亩,新造油茶林100万亩,力争到2010年全省油茶产业年总产值达50亿元以上。*县是一个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山区丘陵县。属半山区半丘陵地貌,呈“七山半水二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布局。全县辖区面积为1642平方公里,林业资源丰富,全县活立木蓄积量503万立方米,毛竹蓄积8097万株,全国“毛竹王就产于*,是全国九个丰产毛竹示范林基地县和全省36个重点林业县之一。林业在县域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85年末*县共有

11、油茶林近5万亩。在随后20多年的造林过程中,各类林业主体根据市场的需求大多是营造湿地松、杉树等用材林,对油茶、油桐等经济价值较高的经济林几乎很少营造,有些地方还用湿地松、杉树取代现有的油茶林,造成我县油茶林面积减少得较快。再加上有的油茶林多年没有垦复,落叶堆积、枯枝横陈、杂草丛生,成了山林火灾的重大隐患,历年来都会发生因火灾烧毁大片油茶林的现象,人为地造成油茶林面积减少。现*县油茶种植几乎都为农民自留种植,“人种天养,产出率很低,2005年产出油茶籽仅为1556吨。工程区海拔10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719,无霜期250270天。年降雨量13001600毫米;土质主要是红壤,比拟适宜油茶种植,

12、现该地油茶呈成片或小片状分布,总面积近5000亩,开展油茶产业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2.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茶油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已经越来越被广阔市民所认识和承受,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茶油终将“飞入寻常百姓的家庭。同时可以预见,茶油价格一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走高,国内外消费市场开发前景十分广阔。从调查的总体情况来看,我县不但有种植油茶树的传统习惯,而且现有的油茶林还有一定的基础,有利的地理、土壤和气候条件为我们提供了十分优越的培育基础,加工技术和设备的提高为我们提供了深度开发的可能,潜在的巨大商机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销售空间,已经具备了能在较短时期内做成产业的条件。*县现有油茶

13、林虽然存在管理经营粗放、树龄老化等不利因素,但只要有龙头企业带动,能给农民带来可观的效益,使之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好渠道的话,农民经营油茶林、种植油茶树的积极性就会迅速提升。*县现有的油茶林虽然面积不是很大,但是通过对现有油茶林进展低改、精耕细作挖掘生产潜力和新种扩大面积,单产和总产在现在基础上增加三成不成问题,生产原料供应还是比拟充足。实践证明,油茶生产已成为农民收入来源的一条重要途径,成为“山上再造的一个重要内容,成为各级政府重视和扶持的重要工程。*县现有的油茶林抚育都是靠农民自发进展,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投入明显缺乏,如果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对现有油茶林在垦复、常规改造、低改等方面给予资金

14、和技术上支持的话,现有油茶林增产潜力将大为提升。同时,对现有的规模较大一点的油脂加工厂进展技改,采用先进的榨油技术,茶籽的出油率提高5%不成问题。通过利用副产品的再加工、再利用,生产茶皂素等产品,不但能提高生产效益,还能防止资源的浪费。虽然茶油营养价值较高,但是价格普遍较高,过去一般都是收入较高的家庭才能消费得起,然而随着市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和食品安全的要求也日益增强,茶油将逐步进入寻常百姓的家庭。茶油不仅具有广阔的国内消费市场,还有很大的出口创汇市场。以我县为例,按平均每人每年消费1斤茶油保守计算,年消费量就可达310吨,市场空间广阔。2.3 油茶产业开展前景2.3.1我国油茶产业

15、开展情况油茶是我国特有的山茶科油料树种,被西方誉为“东方树。但分布范围有限北纬 18度-34度,东经98度-121度,因而产量有限。而随着茶油及其副产品的作用逐渐为世人所承受和推崇,市场需求量日益扩大,呈供不应求之势。目前我国整体的油茶情况是:油茶品种品质不高,野生油茶林多,树龄老化,品种低劣混杂,管理粗放,油茶单产一直在 10公斤左右徘徊,影响了农民开展油茶的积极性;推品牌的创新意识不强。茶油是地地道道的绿色食品,但至今没有得到相关认证,影响了产品进入更广阔的市场。深度加工不够,产品转化成商品的比例低。 2.3.2油茶产业的开展前景 油茶产业开展过程上虽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这只是前进中的问题,对油茶产业的开展要充满信心,从目前全国开展的态势,已经看到,油茶产业的春天到来了。 食用油是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必需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用油的消费量将不断提高。从1996年至2005年,我国植物油的食用消费量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从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