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概论教学大纲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5813846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系统概论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电力系统概论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电力系统概论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电力系统概论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电力系统概论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力系统概论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系统概论教学大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力系统概论课程教学大纲(2016版)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课程编码:03586040课程名称:电力系统概论(Conspectus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二、学时、学分总学时数:32,其中,讲授学时:32 ,实践(实验)学时:0 ,学分:2 三、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开设学期:第4学期四、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任选课。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电力系统的组成、运行特点及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等基本知识,掌握电力系统中各元件的等值电路和参数,能对电力线路和变压器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和计算,掌握电力系统调频和调

2、压的方法及其适用范围,能对电力系统进行稳态和暂态分析计算,并能采取相应的提高措施。为学生学习相关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技术知识和今后进行专业技术革新打好专业基础。五、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电力系统的基础概念;简单的分析计算;电力系统的组成及相应部分的原理、故障分析,调节方法及采取的相应措施。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先修课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导论、现代电源技术、电工学、电机学七、教学时数分配电力系统概论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总学时:32 学分:2 章次各章标题名称讲授学时实验学时实践学时讨论、习题课等学时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6第二章电力网参数及等值电路4第三

3、章电力系统稳态分析与计算6第四章电力系统的电压调整和频率调整6第五章短路电流分析4第六章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6合计32八、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共6学时)(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1明确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学习内容 2. 熟悉电力系统、电力网和动力系统的划分3. 熟悉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以及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4. 掌握电力网的组成及作用5. 掌握额定电压的基本概念以及电力系统中各设备额定电压的确定方法6. 掌握中性点不同接地方式的特点及使用范围(二)教学内容1.1 电力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1.2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 1.3 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 1.4电力系统的负荷 (三)重点

4、与难点重点: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以及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难点:中性点不同接地方式的特点。第二章 电力网参数及等值电路(共4学时)(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1熟悉架空线路各参数的物理意义以及影响线路参数大小的因素 2掌握输电线路的一字型等值电路、 型等值电路和T型等值电路及其适用范围3. 掌握标幺值的定义、特点、基准值的选择以及电力系统各元件标幺值的近似计算公式(二)教学内容2.1 输电线参数及等值电路 2.2 变压器参数及等值电路2.3 电力网参数及等值电路2.4 标幺制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标幺值的定义、特点、基准值的选择以及电力系统各元件标幺值的近似计算公式。难点:电力系统各元件标幺值

5、的近似计算公式。第三章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与计算(共6学时)(一)教学基本要求1熟悉电压降落、电压损耗、电压偏移等基本概念 2掌握线路和变压器中的功率损耗和电压降落的计算公式及公式应用的注意点 3掌握开式网络的潮流计算方法 (二)教学内容3.1 开式网潮流计算3.2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平衡与频率调整3.3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与电压调整(三)重点和难点重点:线路和变压器中的功率损耗和电压降落的计算公式;开式网络的潮流计算方法。难点:开式网络的潮流计算方法。第四章 电力系统的电压调整和频率调整(共6学时)(一)教学基本要求1熟悉负荷和发电机的功-频静态特性 2掌握电力系统一次调频、二次调频的过程及特点

6、 3掌握各种无功补偿和调压措施的原理和特点4. 掌握变压器分接头选择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内容4.1 概述4.2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平衡和频率调整4.3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和电压管理4.4电力系统的电压调整(三)重点和难点重点:电力系统一次调频、二次调频的过程及特点;各种无功补偿和调压措施的原理和特点。难点:变压器分接头选择的计算方法。第五章 短路电流分析(共4学时)(一)教学基本要求1熟悉短路的概念、类型、原因和危害 2掌握恒定电势源电路突然三相短路的短路电流暂态变化过程以及短路电流周期分量、非周期分量、短路冲击电流、短路电流的有效值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内容5.1 概述5.2无限大容量电源供

7、电系统三相短路过渡过程分析5.3 短路回路总阻抗的求取5.4 无限大容量电源供电系统三相短路电流计算(三)重点和难点重点:恒定电势源电路突然三相短路的短路电流暂态变化过程以及短路电流周期分量、非周期分量、短路冲击电流、短路电流的有效值的计算方法。难点:短路电流的有效值的计算方法。第六章 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共6学时)(一)教学基本要求1熟悉同步发电机的转子运动特性 2掌握功角的时间概念和空间概念及其在电力系统稳定分析中的重要意义 3掌握静态稳定、暂态稳定的基本概念以及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二)教学内容6.1 稳定性的基本概念6.2同步发电机的机电特性6.3 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6.4 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6.5 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三)重点和难点重点:静态稳定、暂态稳定的基本概念以及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措施。难点:同步发电机的转子运动特性。九、教材、参考书及在线学习网站(一)推荐教材尹克宁,电力工程,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于永源,电力系统分析,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二)参考书1. 陈珩,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2. 李光琦,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第3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三)在线学习网站1. http:/ http:/ 教研室:电气自动化教研室执笔人:李飙 审订人:王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