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学复习资料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5813274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教师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教师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教师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教师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心理学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心理学复习资料(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心理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2、心理过程指结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3、观测法观测,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筹划的知觉过程。观测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措施。、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状况下,根据预定的筹划,故意识地引起或发明所要研究的现象5、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6、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构造。它涉及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

2、效应器。7、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8、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10、克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11、兴奋和克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克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边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克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汇集,这就是兴奋和克制的集中12、兴奋和克制的互相诱导是指一种神通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通过程的增强13、第一信号系统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1

3、4、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1、故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17、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18、故意后注意是指既有目的性,又不需作较大意志努力的注意。19、注意的分派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20、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需要,积极及时地把注意从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的特性。顶1 -070 19:3 答复 与陈飞翔 13位粉丝 正式会员2楼 教师资格心理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2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

4、性的反映。22、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23、感受性感觉器官对合适刺激的感觉能力的不同叫感受性。2、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持续一段时间的刺激量。5、分析器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装置,由感觉器官、传导神经(涉及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和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三部分构成.26、适应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变化叫做适应。2、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28、记忆表象被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它的形象仍能在头脑中呈现出来,这个现象叫记忆表象。2、识记就是通过反复感知从而辨认、记住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映象的过程。30、保持是识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人脑的保持

5、量是相称大的。31、前摄克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前摄克制32、倒摄克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倒摄克制.、再认是识记过的事物再次出目前面前,可以把它认出来的过程。34、重现是指经验过的事不在眼前时可以把它回忆起来的过程。35、遗忘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再现,或者错误的再认和再现,这种现象叫遗忘。3、思维是人脑多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37、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发明出新形象的过程。、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的目的,在一定刺激作用下,自然而然产生的想象.39、故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在乎识的控制下,自觉进行地想象.40

6、、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描述和图样示意,在人脑中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教师资格心理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3)4、发明想象是人运用已有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发明出新形象地心理过程。2、幻想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将来想象。4、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叫动作思维.4、形象思维以直观形象为支柱的思维叫形象思维.45、抽象思维以概念为支柱直接反映事物本质的思维,叫抽象思维.6、发散思维朝着多种方向,形成多种对的答案的思维,叫发散思维.47、集中思维朝着一种方向,导出单一对的答案的思维,叫集中思维.48、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是思维过程的基本,并贯穿于整个思维过程。49、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否符

7、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心境是单薄而持久的情绪状态。51、应激是由出乎意料状况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52、道德感道德情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去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产生的情感体验。53、美感根据一定的审美原则对客观事物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54、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对结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55、意志是人自觉地拟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过程。56、意志行动在乎志支配下进行地行动叫。、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的的内容动力。是需要动力作用的直接体现。58、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一种人在行动中具有

8、明确的目的性,对自己行动的目的具有清晰而深刻的结识,并有效地支配自己行动地意志品质。 5、意志的坚决性是指一种善于明辩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用决定,并积极执行决定的意志品质。60、意志的坚持性是指不屈不挠地把决定贯彻始终的意志品质。教师资格心理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61、意志的自制性是指一种人善于控制和协调自己行动的意志品质。2、个性现代心理学一般把个性理解为一种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一种人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个性心理特性的总和。63、需要是人们在个体或社会生活中欠缺某种东西,并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倾向。需要反映某种客观存在和规定的必然性,并成为个人活动的积极性的源泉。64、爱好

9、是指一种人常常倾向于某种事物,力求结识、参与某种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具有稳定性特性,可以较长时间地维持在某种事物或活动上。5、个性心理特性是指一种人身上常常地、稳定地体现出来地心理特点。6、间接爱好是指由事物或活动的成果所引起的爱好.67、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保证活动顺利完毕的个性心理特性。总是和活动联系在一起,成为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因素。6、性格是指一种人身上体现出来的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0-02 9:32 答复 与陈飞翔 13位粉丝 正式会员43楼 69、气质在心理学中,把一种人在心理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独特的、比较稳定的动力

10、特性,称为气质。所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是指心理活动的强度、变化的速度、灵活性与稳定性以及指向性特点。7、一般能力是人在多种活动中必须具有的基本能力,涉及观测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注意力。1、发明能力是指在活动中,有目的的发明出有社会价值的、新颖的、独特的思想与产品的能力。72、学习广义的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较持久的行为变化。是指人和动物的学习。73、意义学习通过符号使学习者在头脑中获得相应的认知内容的学习,叫意义学习74、机械学习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构造中已有的合适观念建立非实质性和人为性的联系75、接受学习是教师引导学生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是课堂学习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

11、式.7、发现学习是教师启发学生独立发现事物意义的学习.77、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某种学习需要的外显。7、学习爱好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探究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9、概念是指由符号所代表的具有共同的核心特性的一类事物。80、概念同化是指学习者将概念的定义直接纳入自己认知构造的合适部位,通过辨别新概念与原有有关概念的异同而掌握新概念教师资格心理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8、发明性是产生独特不凡而具有一定人类价值产品的能力。也称发明力,或发明心理2、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83、品德即道德品质,又称品性、德性。是指个人根据一定德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体现出来德

12、稳定心理特性和倾向,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84、观测学习是个体通过观测楷模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现象,并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相应的行为的过程.85、顺从是表面接受她人的意见和观点,在外显行为方面与她人一致,而在结识和情感上与她人并不一致86、认同是在思想、情感和态度上积极接受她人的影响,比顺从进一步一层.87、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她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种完整的价值体系88、学校心理健康指引是指在学校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引。即心理学专家及教育工作者,对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为有认知缺陷、情

13、绪障碍、行为问题、学习障碍的学生,提供心理征询与协助,促使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89、健康不仅是没有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90、心理障碍是指影响个体正常行为和活动效能的异常心理。是心理活动中,由挫折而形成的轻度创伤。91、学习障碍是学生某种学习能力的缺少,而导致学习活动的明显困难。92、心理征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专门技术,通过征询者与来访者的良好人际交流,协助来访者自强、自主、独立,客观分析所面临的困扰并加以克服,增进心理健康,提高适应能力的过程。 -07-2 9:2 答复 与陈飞翔 13位粉丝 正式会员44楼 教师资格心理学复习资料简述题(1)1、心理学的研究对

14、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涉及哪些方面?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人的心理现象涉及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1)心理过程涉及结识过程、情绪与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其中结识过程的重要内容有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2)个性心理具体表目前人的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性和自我意识三个方面。个性倾向性重要涉及需要、动机、爱好、抱负、信念、世界观。个性心理特性重要涉及人的能力,气质、性格。2、学习心理学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什么意义?(1)在理论上:心理学的研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科学的论据。心理学理论有助于克服和批判多种唯心主义思想。心理学研究有助于邻近学科的发展和学习。(2)

15、实践意义:心理学对指引人的实践活动、提高生产劳动效率有重要意义。心理学有助于做好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提高医疗效果。心理学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3、研究心理学必须遵循什么原则?(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发展性原则(4)教育性原则。4、唯心主义心理观与唯物主义心理观的区别是什么?()唯心主义觉得心理是不依赖于物质而存在的,心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唯物主义觉得心理的产生有赖于物质的存在,物质是第一性的,心理是第二性的,心理是物质的产物。5、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关系如何?(1)第一信号系统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2)两种信号系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独有的;第二信号系统是在第一信号系统的基本上建立的,第二信号系统调节和控制着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两种信号系统协同活动,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