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师大二附中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高一历史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5813175 上传时间:2023-10-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师大二附中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高一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青海师大二附中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高一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青海师大二附中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高一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青海师大二附中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高一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海师大二附中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高一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师大二附中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高一历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海师大二附中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 高 一 历 史(必修二)(满分:100分)命题:董树杰 审核:于 蓉 说明: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选择题请做在规定的地方否则不给分。来源&:中教%网满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50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序号12345678910答案序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序号2122232425答案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主要反映了 ( ) A耕作方式的进步B土地制度的变化 C手工业的进步 D赋税制度的变化2、

2、 要想全面了解汉代田庄里的生产、生活方式,可以查阅 ( )A、颜氏家训 B、四民月令 C、周礼考工记 D、说文解字来源:中教网*&%#3、“重农抑商”政策之所以得到封建统治者重视的根本原因是 ( )来&源:zzs%tep#.*comA、商鞅等人的大力宣传 B、封建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 来源:%中*&教网C、政策推动了封建社会的持续进步 D、政策适应了封建小农经济发展的要求4、中国古代的自然经济 ( )是中国传统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是以满足生产者本身或本经济单位需要进行生产的经济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带有开放性A B C D5、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

3、本原因是( )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B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 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6、商代号称“青铜时代”,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当时有关青铜器的历史情况 ( )中国%*教育出版网A已广泛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 B青铜器生产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C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D生产规模相当大7、甲午战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从经济角度对中国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 ( )A、进一步破坏了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 B、是中国社会未曾有过的新的生产方式C、为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 D、清政府增加了税收,减轻了还债压力8、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的新变化是 ( )www.z*%zstep.

4、co#mA、洋务资本 B、民族资本 C、外国资本 D、官僚资本的形成9、20世纪60年代为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而提出的八字方针的正确表述是( )A调整、巩固、发展、提高 B调整、提高、充实、巩固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D调整、发展、充实、提高10、1975年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的实质是 ( ) A、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B、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C、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 D、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全党工作大局11、1985年邓小平说“是中国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 ) A.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

5、体制中国教育%&*出版网12、从下面两幅图中,我们能得出市场经济对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作用表现在(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A市场经济建立并逐步完善B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C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D我国全面进入了小康社会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13、报纸开创了中国人办报先例的是 ( )A.中外纪闻B.中国日报C.昭文新报D.新华日报14、铁路诞生的标志是 ( ) A京汉铁路 B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 C淞沪铁路 D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株洲的铁路 来源:%*中教网#15、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是下面的哪家电视台的试验播出 ( )A北京电视台B上海电视台 C广州电视台

6、 D哈尔滨电视台16“第四媒介”指的是 A电话 B手机 C互联网 D电视17、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所谓的“价格革命”。下列关于“价格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金银价值下降,物价上涨 B引起了阶级力量对比的变化C扩大了世界各地区间的交往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8、17世纪正是荷兰执世界殖民贸易牛耳之际,结果英国在17世纪中期通过三次战争,摧毁了荷兰的殖民优势,战争的结果反映的实质是 ( )A先进国家对落后国家的胜利 B先进制度对落后制度的胜利C工业国家对商业国家的胜利 D商业国家对农业国家的胜利来源:zzste#p&.com19、英国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 ( )A广阔的海上市场和廉价原料产生

7、的出现 B分工的发展使劳动工具进一步专门化C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 D英国工人技师的努力探索20、19世纪中期,欧洲一部分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并设计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女工的服装有所简化。出现这一服装改革潮流的社会根源是 ( )A工业革命使大量妇女参加工作 B民主运动的推动C社会审美观的改变 D妇女的政治地位大为提高21、亚当指出“用看不见的手”自动调节资本主义生产与分配,反对用人为的制度加以控制。这一理论提出的社会背景是 ( )A新航路开辟冲击了欧洲的思想文化领域 B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C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达 D天主教向外扩张22、资本主世界市场重要保障是 (

8、 )来&源*:中教网A工业革命交通工具的发明 B国际人口、资本、商品的流动C各国生产的互补性和依赖性 D殖民体系的确立23 、 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 ( )A、经济走向全球化 B、经济区域化的进一步发展 C、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变革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调整24、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国际关系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B亚洲国家被卷入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C拉美完全成为英美的势力范围D 非洲国家大多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 25、19世界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手段 ( )中国*教育出版网#A、文化交流 B、人口迁徙和民

9、族融合C、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 D、物资与物种交流第卷二、材料问答题:(50分)26、回答下面关于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相关问题(10分):(1)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是在怎样的社会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2分)(2)这一社会环境使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3)民族资产阶级的这一特点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www.zzs*&te#(4)从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命运,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认识?(3分)来源:zz*ste%27(12分)假如你是一个导游员,陪同一个外国旅游团到安徽凤阳农村考察,外国友人请你介绍19531956年、19581964年、19661976年、1

10、978年以来凤阳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并简要分析1978年以来发生变化的原因,你准备怎样介绍呢?(12分)28、阅读下列材料(12分)ww%w*.zzs#&材料一:“掀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义和团民众揭帖材料二:1878年,英国一公司获得唐山煤矿开采权,报请修筑唐山至北塘之间的运煤铁路,遭到清政府多数官员的激烈反对。两年后,从唐山至胥各庄的唐胥铁路以不用机车牵引为条件获准兴建。由于不允许用机车牵引,只好让骡马充当火车头,这就出现了“马拉火车”的天下奇闻。材料三: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牌轿车。不料,慈禧太后仅试坐一下便将其“打入冷宫”弃置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

11、”问题,司机不但坐在慈禧的前面,而且还和她“平起平坐”,有伤“体制”,最终被闲置起来。材料四: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 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周积明最初的纪元请回答: 如何理解材料一所反映的现象?(4分) 据材料二、三,谈谈你对“清政府面对新式交通工具所表现出来的态度”的看法?(4分) 材料四归纳铁路的修建对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有何积极影响?(4分)中国&教*育%#出版网29读下面几段文字(16分)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西欧国家开始完成了新航路的开辟;来%源:&新航路的开辟,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扩张与掠夺推动了世界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两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