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范围经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581170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范围经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范围经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范围经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范围经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范围经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范围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范围经(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范围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经济法基础理论的核心问题。目前国内在经济法基础理论 的研究中形成了 “国家 协调论 ”、 “经济管理与经济 运行经济法论 ”、“国 家 干预经济 法论 ”、“国家 调节经 济法论 ”和“经 济管理 经济法 论”等若干有 代 表性的学说,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理解不同,而对经济法 调整范围的不同界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而。界定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范围涉及 到确立经济法调整对象范围的标准以及界定经济法调整范围的大小等问题。本 文试对此进行探讨,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一、确立经济法调整对象范围的标准确立经济法调整对象范围的标准涉及到以下问题。首先,首要问题

2、在于确定研究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出发点,是从现行的法律 规定出发还是以西方的法的体系为标准来确定和研究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呢?目 前,经济法学界一致认为应以实践的需要来确定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根据改 革、开放的需要,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根据发展生产力的需耍, 来确定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注:杨紫煊:论中国的经济法理论,北 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 年第 3 期。)笔者认为,这一出发点是 正确的。其一,从法理上看,法的部门是实质意义上的,即它是由特定的法律 规范组成的,而不是指某一个规范性法律文件,从现行的法律规定出发确定法 的部门有违常识。所以,显然不能想当然认为民法通则以

3、及合同法一 出,经济法与民法便泾渭分明了。其二,从法的发展历史来看,西方的法的体 系是历史地形成的,对于我们而言,有必要进行扬弃,而在扬弃中,其基本依 据必然是从实践的需要出发。因此,在具体确定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范围时是否 应充分尊重民法、商法传统的调整领域,以维护中国本不发达的私法体系的完 整?经济法的调整范围是否正 “日趋缩小 ”或越小越好?笔者认为经济法调整 对象的范围应符合现实的要求,并不一定拘泥于现己被认可的法的体系。法的 体系是主观的产物。法的部门的存在与否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方面, 人的认识可能落后于实践,囿于各种原因,人们可能认识不到已经存在的事物, 或虽有所认识但混同于其

4、他事物。另一方面,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随着知 识的积累、现实发展的要求,人们的认识逐渐提高,己有的法的体系将会被打 破,更为科学的法的体系将会建立起来。其次,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范围应是特定的,是由经济法调整的特定的经济 关系的性质决定。目前,国内经济法学界虽然对经济法所调整的经济关系的性 质有不同的表述,但均认为经济法不调整非经济关系,也不调整所有的经济关 系,只调整国家对经济生活发生作用而产生的经济关系,即体现国家意志的经 济关系。再次,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与其他法的部门的界限应当区分清楚。如果不能 划分出经济法与其他法的部门的界限,则经济法无从建立;如果不能严格划分 经济法与其他法的部门界限,

5、则经济法的体系也不可能严谨科学。因此,关于经济法与其他法的调整 对象 “交叉 ”或 “重叠 ”等说法只能说 是对经济法有 了 一定程度的认识或相当程度的认识,但还不能说完全科学地界定了经济法的概 念和应有地位。二、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范围在经济法学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认识在深化中走向 一定的趋同,如均认为经济法调整一定范围的经济关系,均认为经济法所调整 的一定范围的经济关系包括宏观经济调控关系,但还在一些领域存在一定的分 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市场经济主体的法律调整问题 市场经济主体是指市场活动的参加者(或参与市场的交易者),即商品的 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具体包括

6、企业、个人、政府或国家等。对于规范市 场主体的法律规范应否纳入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范围 ,在法学界存在一定的争论 , 有人认为它主要属于民商法的范畴。那么,是否应以市场主体的身份为标准划 分法的部门的范围呢?笔者认为,市场主体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是会发生变化 的,如国家或政府不仅具有组织和管理经济的职能,也可以消费者和和经营者 的身份直接进行市场活动,成为市场主体,其身份随着所参加的经济关系的性 质不同而发生了变化。因此,只能以市场主体所参加的经济关系的性质来判断 其应受何种法的部门的规范。可以说,同一个市场主体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可 以由不同的法的部门进行规范。经济法所规范的市场主体也是由其参加的经

7、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的。只要参 加了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关系,即体现国家意志协调的经济关系,该市场主体, 不论是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还是国家、政府、企业、个人等,均 成为经济法规范的对象。在市场主体中,企业是市场最具活性、最具拓展力量的经济实体。它既是 生产者,又是初次分配承受者,还是交换主体,以及同时面对生产、生活的消 费主体,它是市场上最经常、最大量的需求者和供应者,它体现了所有市场经 济关系,决定市场的发展和功能。企业经济关系的法律调整问题是法学界争论 的一个焦点,它应当由民法、行政法还是经济法调整呢?笔者认为企业也应依 其所参加的经济关系的不同受不同的法的部门调整。经济法是规范企业经

8、济关 系的重要的法的部门,但不是唯一的法的部门。企业经济关系可分为企业外部经济关系和企业内部经济关系。其外部经济 关系包括企业的外部的经济管理关系和经济协作关系。企业内部组织管理关系 包括企业内部领导机构与内部组织、分支机构、职工之间的经济管理关系;企 业内部经济协作关系包括企业内部领导机构之间、各内部组织之间的平等的经 济协作关系。笔者认为,企业外部的经济管理关系应由经济法调整,企业外部的经济协 作关系应由民法和经济法调整。企业外部的经济管理关系,是直接体现国家意 志的,是在国家协调企业经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关系,它虽然有国家或政 府参与,但不是行政法调整的行政管理关系,应属于经济法的调整

9、对象。企业外部的经济协作关系,相当大的一部分是企业在市场中的自治行为,主耍体现 为企业之间或企业与其他市场主体之间的契约关系,应当由民法进行调整。但 在企业外部的经济协作关系中,还有一部分虽然是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但体现 国家干预经济关系,如国家合同关系、关联企业之间的关联交易关系等,这一 部分关系与前面一部分企业外部的经济协作关系已有质的不同,因有国家干预 的成分,实际上属丁 ? 广义的企业外部的经济管理关系,应当由经济法调整。关于企业内部经济关系的法律调整问题,法学界存在较大的争论。传统的 法学理论认为,法只调整组织、个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即它们之间的外部关系, 因而,企业内部经济关系传统上不

10、受任何法的部门的调整。但是,各国立法均 涉及此方而的内容,从企业立法的发展看,此部分关系的法律调整将十分重要。 传统的法学理论有待突破。对于企业内部经济关系的法律调整问题,国内经济法学界有不同的认识, “经济管理经济法论 ”完全否认经济法调整此类经济关系: “国家调节经济法 论 ”认为国营企业组织管理关系应由经济法调整:“国家协调经济法论 ”、“国家干预经济法论 ”、 “经济管理与经 济运行经济法论 ”均认为 经济法应调 整该类关系,但表述不同: “经济管理与经济运行经济法论 ”认为企业内部的 协作关系也由经济法调整。笔者认为,对于企业内部经济关系,法律调整的具 体范围在不同的体制下是不同的,

11、而且是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变化的。在计划 经济条件下,不仅企业内部管理关系,企业内部协作关系均是受国家协调的, 企业几乎没有自主范围;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企业内部的经济协 作关系逐渐成为企业自己的事情,国家对之的行政干预已不被法律认可;在市 场经济时期,只有企业内部管理关系受到法律规制,但不同国家以及相同国家 的不同时期,其范围仍有所不同。所以,一般而言,企业内部经济管理关系是 国家在协调经济运行中对企业组织规范的内容,应属于经济法调整的对象。但是否所有的企业内部经济管理关系均应由经济法调整呢?这涉及到两个 问题,一是是否只有部分企业的内部经济管理关系应由经济法调整,二是是否 只有企业

12、内部的部分经济管理关系应由经济法调整。对于第一个问题, “国家 调节经济法论 ”认为国营企业内部经济管理关系归经济法调整,其他企业的内 部管理关系由民商法调整。(注:漆多俊主编:经济法学,武汉大学出版 社 1998 年第 1 版,第 18 页,第 25 页。)对于企业组织管理关系,其认为国 家 管理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国家一般只是制定有关法律法规作为企业的组织和行 为的规则,国家并不直接以一方主体参与该种法律关系;二是国家需要直接同 企业发生经济管理关系,并以立法予以调整。前者主要是民法,后者为经济法 或行政法。(注:王艳林、赵雄:中国经济法学: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回顾与 展望,法学评论 1999

13、年第 1 期)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不妥。其一,按传 统法学理论,民商法并不调整组织内部关系。其二,国营企业内部关系与其他 企业内部关系并无质的不同,均需国家调节。从目前看,“国营 ”一词已改为“国有 ”,与其他经济成分统一按照公司或其他组织形式规范,国家作为所有 者与其他经济成份的所有者是平等的。其三,国家本身是一个不具体的概念, 也不可能以国家机构作为经营机关,国家企业管理机构行使管理权与国家在国 有企业中行使所有权是应当分开的。(注: 1999 年 9 月 22 日中共中央关于 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继续推进政企分开, “政 府对国家出资兴办和拥有股份的企业,通过出资人代

14、表行使所有者的职能,按 出资额享有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经营管理者的权利,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 任,不干预企 业日常经营 活动。企业依 法?主经 营,”)其四,国有企业的情况也非常复杂,如有股权较分散的和国有独资企业,有国家控股和 国家参股的企业,有国家进行资产经营和资本经营的企业以及其他形式的产权 和经营方式,因此,划分企业的所有权性质,并以此确定经济法的调整范围缺 乏说服力,实际上是以市场主体的身份划分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范围。对于第二 个问题,答案应当是肯定的。只有体现国家意志的,受国家干预的企业内部经 济管理关系才是经济法调整的范围,这一范围在不同国家或在同一国家的不同 时期是不同的。总

15、之,经济法所规范的市场主体的范围是由市场主体参加的经济关系的性 质决定的。对于企业这一最重要的主体,只有企业外部经济管理关系和有国家 协调因素企业内部经济管理关系由经济法调整。( 二)市场运行关系的法律调整问题市场运行关系是指在市场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市场运行关系可以 从参加市场运行的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划分为经济联合关系、经济协作关系和 经济竞争关系。(注:刘文华主编:新编经济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 10? 11 页。)也可从市场运行关系中经济关系的性质不同划分为市场 管理关系和市场交易关系,后一划分对确定市场运行关系的法律调整问题较有 意义。市场管理关系是对市场进行管理过

16、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市场交易关系是 指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市场管理关系与市场交易关系密切相关 市场管理关系是国家对市场交易进行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是国家干预 的市场交易关系;市场交易关系有有国家干预因素的市场交易关系和无国家干 预因素的市场交易关系之分,前者即为市场管理关系;两种关系的区别在于是 否有国家干预的因素。笔者认为,这两种关系是性质不同的经济关系,应由不 同的法的部门分别调整。市场交易关系应当由民法调整。市场交易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表现形式, 主要是靠市场机制进行调节,即通过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发挥作用。 国家对于市场交易不应干预,国家对此管不了,也管不好。但市场交易也需要 法制的规范和保障。多元化的市场主体自由进入和退出市场交易的条件需要法 律形式的规范,市场交易的平等、自愿、等价、有偿的原则也需要法律的规范 和保障,民法就是确定这些市场交易秩序法的部门。市场管理关系应当由经济法调整。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