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进度与教案表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5808680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进度与教案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进度与教案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进度与教案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进度与教案表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进度与教案表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进度与教案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进度与教案表(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课程教学进度与教案课程名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课程代码 060003 课程类别 理论课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总 学 时 54 学 分 3 本学期安排学时数: 54 其中讲授: 54 课堂练习(讨论): 0 其他: 授课学年、学期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授课专业:财务管理,金融 班 级 授课教师 滕旭 课程教材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周概容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材料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谢式千、高等教育出版社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刘卫江、清华大学出版社 教学进度与教案页周 次教学内容(章节标题)(注明重难点)教学程序与方法(教学的步骤及其主要教学方法)学时数作

2、业布置备 注(对本周教学内容的修改、补充、标注等)第1周第一章 随即事件及概率第一节 随机事件(重点)第二节概率与频率(一) 教学引入(由日常生活中的福彩等彩票等引入新课内容)(二) 新课教学1、如何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随机现象与随机试验的概念,举例说明3、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事件的关系与运算,对立事件。4、频率与概率的概念,频率的稳定性,频率的基本性质。概率的基本性质,概率性质的推广。(三)课堂小结(强调理解熟记事件之间的关系与运算)2第一章 习题一 1、2、4、5、8第2周第三节 等可能概型(重点、难点)第四节 条件概率(重点)(一) 教学引入(复习概率的概念与性质,引入新课内容)(二

3、) 新课教学1、 频率、概率的定义、概率的性质2、 等可能概型定义(掌握)3、 古典概率公式(掌握)4、 几何概型(掌握)5、 例题9,10,11,13,14,15,16,186、 复习概率的概念与性质7、 条件概率的概念与性质(理解)8、 条件概率的计算(重点)9、 概率的乘法公式(重点)10、 完备事件组(掌握)11、 全概率公式(难点)12、 贝叶斯公式(难点)13、 例题1929(三)课堂小结(强调这两个公式概率意义的理解及相互关系,分析出例题中所给的条件事件找到完备事件组的概率)4第一章 10、12、13、14第3周第五节事件的独立性(一)教学引入(复习概率的定义及性质,之前的各种概

4、型,引入新内容)(二)新课教学1、独立性的定义2、事件独立性的性质3、三个及上个以上事件的独立性4、应用事件独立性计算概率5、二项概率公式6、例题3039(三)课堂小结()2第4周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第一节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第二节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第三节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重点)(一)教学引入(对第上一章的内容进行回顾,为了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随机试验的结果,揭示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同时也便于把数学工具引入到教学工作,引入新课内容)(二)新课教学1、随机变量的概念与分类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念与性质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律及其求法4、几个常用的离散型分布:0-1分布、二项

5、分布、泊松分布(重点、难点)5、例题1-76、复习概率的定义7、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的概念及几何意义、实际应用背景(理解)8、随机变量分布函数的性质(理解)9、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的求法(重点)10、例题8-16(三)课堂小结(总结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的求法及几种常见分布函数的实际应用背景)4习题二 2、3、7、9、16第5周第三节 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重点)(一)教学引入(复习分布函数的概念,引入新课内容)(二)新课教学1、复习分布函数的概念2、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念及其分布函数的性质3、分布函数的概率密度函数(重点、难点)4、几种常见的连续型随机变脸:均匀分布、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指数分布

6、(重点、难点)5、例题:9、10、12、15、16(三)课堂小结(总结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正态分布、均匀分布、指数妇女部、正态分布的应用背景)2第6周第四节 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重点)(一)教学引入(复习分布函数,引入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二)新课教学1、复习分布函数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重点)3、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4、例题:17、18、19、205、解决本章习题难点4习题二 17、20、22第7周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第一节 二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重点)(一) 教学引入(复习一维随机变量,得出在很多随机试验中,只用一维随机变量来描述往往不够,常常需要

7、考虑多个随机变量,引入新课内容)(二) 新课教学 1、复习一维随机变量的概率与性质2、二维随机变量及其联合分布,二元分布函数的几何意义及基本性质(重点、难点)3、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及联合分布律4、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及联合概率密度、性质(重点、难点)5、n维随便变量的分布函数(三)课堂小结(总结二维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及其计算方法)2习题三 1、3、5第8周第二节 边缘分布(重点)第三节 条件分布第四节 随机变量的独立性(一)教学引入(复习二维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引入新课内容)(二)新课教学1、复习二维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2、二维随机变量边缘分布函数的概念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边缘分布律及条件分布律(

8、重点)4、连续型随机变量的边缘分布的密度函数和条件密度函数(重点)5、例题:4、6、7、8、10、126、复习二维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律7、二维随机变量的独立性概念(重点)8、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独立性条件(重点)9、n维随机变量的独立性的概念10、例题13、14(三)课堂小结(总结二维随机变量的的分布函数集概率密度,独立性的条件)4习题三 9、10、11、15、17第9周第五节两个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一)教学引入(复习一维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引入新课内容)(二)新课教学1、两个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2、两个连续型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3、几种常用函数的分布:Z=X+Y,Z=X/Y,M=max(

9、X,Y)及N=min(X,Y)4、例题:17、19、20、22、24(三)课堂小结(总结两个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及其求解方法)2第10周期中考试习题课、试卷讲解期中考试习题课及试卷讲解4第11周第四章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第一节 数学期望(重点)(一)教学引入(在实际解决问题时,有时不容易确定随机变量的分布,有时只需知道它的某些数字特征即可,引入新课内容)(二)新课教学1、数学期望的概念:离散型及连续型2、数学期望的计算(重点)3、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离散型、连续型(重点)4、数学期望的性质(重点)5、例题:1、2、4、5、7、8(三)课堂小结(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及其性质,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

10、期望)2习题四 2、3、5、9第12周第二节 方差(重点、难点)第三节 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第四节 矩、协方差举证(一)教学引入(复习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引入方差)(二)新课教学1、复习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2、方差的概念(熟悉)3、方差的计算(重点、难点)4、方差的性质(掌握)5、切比雪夫不等式(掌握)6、协方差的概念及其计算(理解)7、相关系数的概念及其计算(理解)8、矩与协方差矩阵(三)课堂小结(方差的计算、协方差与相关系数的计算)4习题四 10、13、17、22、25第13周习题课习题课2第14周第五章 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第一节 大数定律第二节 中心极限定理(重点)第六章 样本及其抽样分布

11、第一节 总体与样本第二节 抽样分布(一)教学引入(复习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的大量重复试验规律、试验次数无限增加时的性质,引入新课内容)(二)新课教学1、复习期望与方差、切比雪夫不等式2、大数定律概述、切比雪夫定理、伯努利定理(难点)3、列维林德伯格定理(独立同分布中心极限定理)(重点)4、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5、总体、个体、简单样本(重点)6、统计量、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和样本矩(重点)7、x2分布、t分布、F分布8、分位点、抽样分布的概念、正态分布的常用分布9、常用定理(三)课堂小结(大数定律及独立同分布中心极限定理、列维林德伯格定理;正态总体的样本均值样本方差的分布、用统计量进行计算)4习题五 3

12、、5、6、7、11第六章开始为数理统计部分,由于课时的原因,对此部分只作选讲第15周第七章 参数估计第一节 点估计第二节 估计量的优良性准则(一)教学引入(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可根据问题本身的专业或以往经验,有时可以判断总体分布的类型,但总体分布的参数还是未知,还要通过样本来估计,引入新课内容)(二)新课教学1、点估计、估计量与估计量的概念2、矩估计法3、最大似然估计法4、估计量的评选准则5、单个正态总体的数学期望的区间估计(三)课堂小结(点估计、估计量、矩估计及估计量的优良性准则)2第三节内容自学第16周第八章 假设检验第一节 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第二节 总台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一)教学引入(复习参数估计内容,引入假设检验)(二)新课教学1、假设检验的基本方法2、假设检验两类错误的概念3、t-检验对单个正态方差未知时,期望的检验4、运用X2检验对单个正态总体方差的检验5、习题课4第17周总复习总复习2第18周总复习总复习4课 程 教 学 总 结 页教师学期课程教学总结任课教师(签名): 年 月 日教研室意见教研室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系(部)意见系(部)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