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十二字方针全面推进红河新发展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5804650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紧扣十二字方针全面推进红河新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紧扣十二字方针全面推进红河新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紧扣十二字方针全面推进红河新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紧扣十二字方针全面推进红河新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紧扣十二字方针全面推进红河新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紧扣十二字方针全面推进红河新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紧扣十二字方针全面推进红河新发展(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紧扣十二字方针全面推进红河新发展紧扣十二字方针全面推进红河新发展红河州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情况汇报材料红河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从强(2011年11月29日)尊敬的符副局长及各位领导:衷心感谢符副局长及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亲临红河州检查指导工作,您们的到来,使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温暖,增强了我们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在此,我代表红河州质监局,对您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借此机会,我就红河州质监局的工作开展情况向符副局长及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一、红河州基本州情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东南部,国土面积32931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074米,最低海拔76.4米,山区面积占全州国土

2、面积的85%。辖3市10县135个乡(镇)1285村委会(社区),总人口456万人,世居汉、哈尼、彝、苗、傣、壮、瑶、回、布依、拉祜、布朗(莽人)等11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58.52%。河口、金平、绿春三县与越南接壤,拥有两个国家级一类口岸,边境线长达848公里。山区多、民族多、贫困人口多、边境线长是红河州的基本特征,南北发展不平衡是红河州最基本的州情。但红河州资源富集、生物多样、文化多元、区位独特。境内高低海拔并存,多元立体气候明显,是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的最佳种植适宜区和主产区,是云南省“中华生物谷”的重要基地,被誉为“滇南生物基因库”、“天然动植物王国”,具有发展生物特色产业的基础和条件

3、;处于滇中、滇东南、三江三大成矿带交汇地,矿产资源丰富,以锡为主的有色金属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以煤炭、优质锰、金银为主的能源、黑色金属以及贵金属等矿业在全省具有较大的产业优势,已探明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达2.5万亿,占全省的28%。同时,红河州也是云南省工业经济和绿色经济的重要支柱、综合能源和冶金材料基地,是云南国际大通道的重要枢纽,桥头堡建设的前沿和门户,是云南省最具特色和魅力的旅游度假胜地之一,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地位。目前,红河州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16个州市中名列第4位,财政收入指标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居首位。今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全州上下按照科

4、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全面推进红河新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着力推进了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业建设、社会民生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的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效。今年1至9月,全州完成生产总值477.98亿元,同比增长13.0%,财政总收入145.05亿元,同比增长30.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0.96亿元,同比增长28.5%),固定资产投资450.09亿元,同比增长26.4%,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7.1亿美元,同比增长1.4%。二、红河州质监局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情况红河州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设办公室、人事和监察科、计划财务科技科、质量监督科、法规督查科、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食

5、品生产监管科、稽查科、机关党委等10个内设机构和工业园区分局1个派出机构,下辖13个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红河州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测中心。全系统公务员编制数190,实有150人。机关工勤编制16人,实有16人。综合检测中心有事业编制66人,实有56人。三、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今年以来,在省局党组和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红河州质监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全年质检工作会议、全国质检系统半年工作总结会、2011年全省质监工作会议精神,紧扣“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十二字方针,牢固树立“六为”理念,紧紧围绕“五局”目标,充分发挥“五个”作用,把“

6、抓紧落实、抓好落实”作为工作主旋律,全面履行综合管理、行政执法和安全监管职能,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为全面推进红河新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坚定不移抓质量,质量工作得到深入推进。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将质量工作纳入了年度目标管理,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加强质量管理,促进了全州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水平不断提升。一是建机制,质量兴州工作迈出新步。州政府把质量兴州工作作为全面推进红河新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纳入了政府工作,结合国家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质量兴省战略目标,以及红河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制定了宏观规划,确

7、立了全州实施质量兴州战略的指导思想、近期目标和中远期目标。先后建立健全了质量兴州工作联系会议、信息通报、奖励激励、考核评价、监督管理、宏观质量分析和发展质量社会评价等保障机制,并得到有效运行。先后制定下发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质量兴州战略的意见、红河州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奖评价标准、关于实施名牌发展战略的意见等一系列工作保障奖励措施,为推进质量兴州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措施。全省质量工作会议和全州质量兴州工作会议召开后,红河州局把“质量兴州”工作摆在最突出的位置,紧紧围绕实施质量兴州战略的目标任务,充分发挥质监部门在质量工作中牵头抓总的作用,制定下发了关于红河州实施质量兴州战略领导小组各工作组和办公

8、室主要职责及组成人员的通知(红质兴发20111号)及红河州实施质量兴州战略重点工作分解方案(红质兴发20112号)文件,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明确了各工作组和办公室主要职责及组成人员,建立健全了“政府推动、部门协作、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大质量工作机制,以及“地方政府负总责、企业负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的质量责任体系。起草了“红河州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奖”评价标准,统筹、协调、推动30项具体工作任务的落实。采取政府推动、部门协动、企业主动、社会互动“四动措施”,广泛开展质量兴县(市)、质量兴业、质量兴企、质量兴品“四兴活动”。目前,全州13县(市)都召开了质量兴县(市)工作会议,出台了质量兴县(市

9、)实施意见,建立了工作制度,深入推进质量兴县(市)工作;各相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配合,分别制定出台了本部门本行业的质量发展规划,依法做好产品、工程、服务、环境质量监管,推动行业质量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州住建部门从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宣传,加大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建筑市场监督检查等方面着手,强化对全州工程质量的监管,有力推动了工程质量的提升。目前,全州累计监督单位工程项目310个,监督总面积约254.31万平方米,竣工验收项目79个,面积约204.64万平方米,竣工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州商务局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州开展服务标准化加油站创建活动的方案,紧

10、紧围绕“环境整洁、计量准确、质量可靠、着装一致、态度热情、文明礼貌、服务快捷、诚实守信、功能完善”九个方面的要求,大力开展服务标准化加油站创建活动;州交通运输系统相继出台了红河州客运站点服务示范窗口工作实施方案、红河州高快客运服务示范窗口工作实施方案红河州运政系统服务示范窗口工作实施方案红河州收费站点服务示范窗口工作实施方案,积极行动,在全州交通运输系统深入开展“质量兴州”工作;州卫生部门制定下发了红河州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方案,于2015年9月底前分三个阶段在全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广泛开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的质量提升工

11、作;州旅游局、州民政局等部门也结合实际,分别制定本部门实施质量兴州战略的工作方案,明确了时间、步骤和方法。通过加大对服务质量的监管,全州主要服务行业的顾客满意率显著提高;州环保部门认真落实各项环保措施,确定了低碳节能减排目标,依法加强环境监管,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扎实开展重金属污染整治,深入推进“七彩云南生态红河”绿色创建行动和绿色传播行动,全州生态和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州有30家企业深入开展“两提升、两争创”活动,进一步强化质量第一和质量是企业生命的社会责任意识,实现了练内功、提质量、增效益的目标。围绕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开展“质量兴品”活动,加大品牌的培育、引进、推介、保护和奖励力

12、度,运用自主创新、品牌经营、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等手段,加快品牌建设,在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云南名牌、云南省著名商标等方面有了新突破。今年以来,组织上报了云锡集团等18家企业涉及21个类别的24个名牌产品评价建议目录,并提出初审意见拟推荐8家企业8个产品为云南名牌产品,名牌产品的带动力明显提升。全年共发放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受理通知书56份,审查通过了31家企业的33个产品,全州共有213家获证企业、241个工业产品获得生产许可证。二是搞创建,质量走廊建设全面拓展。以全省质监系统质量走廊建设现场会为契机,把创建质量走廊活动作为落实质量兴州战略的重点工作,出台了关于实施创建质量走廊“

13、13310”行动计划的意见,在全州组织实施创建质量走廊“13310”行动计划,以个开蒙城市群落为1个中心,在交通要道、产业集中度高、经济较发达等区域创建3条质量走廊,在农业、工业、服务3大产业,围绕打造“国际、国内知名品牌”的目标,培育烟草、冶金、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制药、能源、食品、果蔬、粮食、旅游等10大行业的一批企业创建质量兴州示范窗口,把“质量走廊”建设成为质量文化的宣传廊、质量提升的示范区、质量成果的风景线、质量惠民的主阵地,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目前,全州13个县(市)均制定了本区域的质量走廊建设规划,选定了本区域的质量走廊建设示范企业,全州已在交

14、通要道设立质量兴州及标准化宣传的户外广告牌6块,永久性宣传标语26条,宣传展板60块,集中展示质量振兴成果。州实施质量兴州战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均出台了示范单位创建实施方案,开展示范创建工作,明确了示范单位的创建实施步骤、考核标准和授牌。三是强监督,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切实加大工业产品质量监管,建立了从产品生产加工、出厂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工业品全过程监管链条,切实加大监督抽查力度,扩大监督抽查覆盖面。截止10底,先后组织开展了液化石油气、家用太阳能、水泥、化肥等工业产品的监督抽查和风险预警监测,共完成了涉及24个大类628批次的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其中:省监督抽查171批次,地方监督检查及委托检

15、验457批次。综合检验合格530批次,不合格98批次,实物质量抽查合格率为84.4%,较上年度增加5.4个百分点。加大农产品质量监管,制定了以稳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重点的工作方案和计划,切实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力度及监管工作,全州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目前,已完成3家企业7个产品的绿色食品认证,完成15家企业20个无公害农产品的抽检工作,完成4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认定项目县的土壤样品1530个、水样108个的采样制样工作。同时,为使质量工作深入推进,红河州局不断丰富载体,今年9月,制定下发了红河州2011年“质量月”活动方案,在全州上下组织开展了以“质量兴州在行动,创先争优促发展”为主题的“质量月”宣传活动,把质量意识、质量理念、质量法律法规等宣传普及到全社会中去,掀起了群众性质量活动高潮,使质量意识深入人心,营造了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注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被省局评为了质量月活动开展先进单位。从7月至11月历时5个月,在全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