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读书心得体会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5803250 上传时间:2024-02-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活着》读书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活着》读书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活着》读书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活着》读书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活着》读书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活着》读书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活着》读书心得体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书心得体会赵康余华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他写的小说在细雨中呼喊 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第七天每一 部我都读过。他的小说贴近生活,能以平实的民间姿态呈现 由一种淡泊而又坚毅的力量,读后给人一种震撼和灵魂的触 动。其中活着这本小说是他的代表作。小说活着用平静而缓和的语气叙述了主人公“福贵” 悲剧色彩的一生。福贵,年轻时是一个地主少爷,经常在城 里吃喝玩乐、夜以继日地豪赌,常常十天半月不回家。这一 切看起来都是那么风光,然而好景不长,无所顾忌的胡闹和 为所欲为的豪赌很快让他付由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的代价, 由于半年赊帐的积累,他把祖辈留下的家产在一夜之间输得 精光,由远近闻名的阔少爷变成了一个穷光蛋

2、。所有的风光 都如海市蜃楼般轰然倒塌,荡然无存。他也从此一蹶不振, 日子越过越穷苦,厄运的阴影总是追随着他的脚步。他的父 亲亲手处理掉所有的田产之后,在从老宅迁到茅屋的当天死 了。他为病了的母亲到城里买药时被抓壮丁,此后的日子饱 尝颠沛流离、飘无定所之苦。快两年时,他终于死里逃生, 回到了家,得知母亲已病故,女儿凤霞因为一次高烧,失去 了说话的能力。他原以为一家人终于团聚可以过好日子了, 谁料,苦难才刚刚开始。他的儿子在一次意外的采血事故中被冷漠的医生夺去了生命;女儿凤霞终于长大成人还找到了 一个疼爱自己的丈夫,但凤霞后来却死于生产;妻子家珍死 于软骨病,家珍一生忍受苦难,唯一的心愿就是与福贵

3、从今 以后再不分开;女婿二喜死于工地的事故;死神连他年仅 7 岁的外孙苦根都不肯放过,居然因吃豆子而撑死了。身边的 亲人一个一个相继死去,他亲手埋葬了自己的儿子、女儿、 妻子、女婿和外孙。四十年后,他仍然活着。并买了一头老 牛,取名“福贵”相依为命。尽管最后只剩下福贵一人,但是 他依旧坚强的活了下来,依旧乐观,没有怨天尤人,因为他 始终相信活着就有希望。活着是一篇读起来让人感到沉重的小说。那种只有 阖上书本才会感到的隐隐不快,并不是由作品提供的故事的 残酷造成的。毕竟,作品中的亡家,丧妻,失女以及白发人 送黑发人这样的故事并不具备轰动性。同时,余华也不是一 个具有很强煽动能力的作家,实际上,渲

4、染这样的表达方式 是余华一直所不屑的。余华所崇尚的只是叙述,用一种近乎 冰冷的笔调娓娓叙说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而所有的情 绪就是在这种娓娓叙说的过程中悄悄侵入读者的阅读。作者余华是在听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后萌生了写活着这部小说的念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 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 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地打动了作者, 于是就有了 1992 年的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 对世界的乐观态度。福贵的一生也带给我们很多的思考。在艰辛的生命历程 中,福贵没有流露由丝毫胆怯和放弃,而是在不断挖掘着活 着的乐趣,他买下将死的不中用的老牛,孩童般的和老牛开 着玩笑

5、,用粗哑的嗓音放声唱着歌谣,他自始至终都没有怨 天尤人,他坚信活着总是好的,活着就有希望!他那种对待 生活的乐观态度,无论面对多么沉重的打击都活下去的勇气 就是生命的真谛吧。是的,生活有时候是很无奈的,甚至是 很现实、很残忍的,但关键是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生老病 死是自然现象,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经历的,这些我们无 法左右,有时候也会有一些无法预测的突发灾难,但活着就 是希望,希望就是活着的力量,无论遇到什么艰难困苦,只 要心中信念的灯亮着,所有的绝境和困苦都算不了什么,逆 境和磨难不是憾事,相反,只有经历磨难的洗礼,人才会懂 得成长,懂得珍惜,去珍爱生命,去感受生活,就像文中的 福贵一样!活着这部作品使我明白生活是平淡的,这种平淡不 是说生活的无聊、无趣,而是指它不是异想天开的一步登天, 这种平淡它需要我们懂得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生活的一切, 懂得我们追求的理想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实现,懂得我们 渴望的幸福和羡慕之种种其实就在身边。活着这部作品还使我明白, 活着,不仅仅为了自己, 那些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同样值得你为他们而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