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女果设施农业种植基地大棚建设及深加工项目可行性报告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5801869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圣女果设施农业种植基地大棚建设及深加工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圣女果设施农业种植基地大棚建设及深加工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圣女果设施农业种植基地大棚建设及深加工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圣女果设施农业种植基地大棚建设及深加工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圣女果设施农业种植基地大棚建设及深加工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圣女果设施农业种植基地大棚建设及深加工项目可行性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圣女果设施农业种植基地大棚建设及深加工项目可行性报告(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某红螺食品有限公司圣女果设施农业种植基地大棚建设及深加工项目可行性报告第一章 项目概述一、 项目名称:圣女果设施农业种植基地大棚建设及深加工项目二、 项目建设地点:某市怀柔区庙城镇郑重庄村631号三、项目建设单位:某红螺食品有限公司四、项目建设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规模和内容:建设圣女果种植基地2000亩;引进先进的圣女果生产加工设备,对现有的生产设施进行改造,采用先进的生产加工技术;建设产品销售专柜15个,建立圣女果批发销售网点5个。期限:建设期限为一年2008年1月2008年12月五、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本项目总投资44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65万元,流动资金180万元。六、项目资金

2、筹措:企业自筹295万元,申请财政支持150万元。七、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本项目完成后,预计每年可增加销售收入2900万元,增加利润260万元,增加税金310万元。八、项目的带动能力:本项目可带动农户2000余户,每户纯收入5000元,解决劳动力就业130余人。九、项目效益:该项目是生态建设型项目,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增强怀柔地区的水源涵养能力,为某保障饮水安全,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一定作用。又能为某筑起绿色生态屏障,从而减少扬沙,浮尘和沙尘暴等恶劣天气的发生作出企业的贡献。达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一、项目建设背景某红螺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百年

3、果品生产经验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厂区占地面积35亩,现有新建成的年产万吨的现代化生产车间10000平米,现有员工1300多人,各类食品工程技术人员30人。公司被农业部评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主要从事果品研发、果脯加工、鲜果贮存销售,其生产的果脯系列精品不但畅销国内市场还出口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2007年新研制的圣女果脯表光漂亮,口感酸甜,开胃休闲,很快被崇尚“绿色、健康、安全、营养”的消费者认可,并逐渐占领国内高端市场,被首都机场股份有限公司甄选为“航空食品”,可谓市场前景一片光明。 二、项目的必要性 (一)是怀柔区设施农业产业发展及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设施农业就是指利用人工

4、建造的设施,为种植、养殖业提供适当的环境,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农业难以解决的地域和季节等自然因素限制,具有显著的高产、高效、无污染、可持续的特征。 设施农业,作为当今技术密集型,是最具活力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和要求,后奥运时期在全区重点发展农业产业。以设施农业为载体的京承万亩生态农业产业带项目,计划在京承沿线及北部山区在两年之内发展圣女果种植大棚1万亩,为了解决圣女果销路问题,作为农业产业化的重点龙头企业某红螺食品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的号召,主动加压,从怀柔区整体大局出发,制定了收购加工销售配送的工作宗旨,就是“以发展怀柔区设施农业为己任,以为确保农民利益为

5、前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做好怀柔农业大产业为方向”,让农民无后顾之忧,让政府投入见实效。这样不仅为怀柔的新农村建设发挥我们的作用,又能利用某红螺食品有限公司的优势带动当地农户增收,为怀柔区政府实现农业产业化调整做出一方企业的贡献。 (二)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农业发展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今农业的国际竞争已经不是单项产品、单个生产者之间的竞争,而是包括农产品价格、质量、品牌和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方式在内的整个产业体系的综合竞争。为增强我市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根本在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档次和卫生安全水平,提高农户的专业化、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效率。发展农业产业化

6、经营,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带动农户与国际市场接轨,实行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可以充分发挥农户家庭经营生产成本低的优势,尽快扩大我市优势农产品的生产规模,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和科技含量,创出一批有较强出口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圣女果脯加工容易操作,产品保质期长,加工成果脯后受农产品市场波动影响小,见效快,经济效益高。加工系列产品深受日本、韩国、美国及加拿大等国客户青睐,产品畅销,有极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但某地区没有成规模,高品质的该类农作物种植基地,且多为夏季种植,在产销旺季(一般为冬季)某市场优质的圣女果原料更是凤毛麟角,仅能供给鲜果市场,且价格较高。为了解决这种矛盾,我公司多在夏

7、季大量收购圣女果原料,利用大吨位的气调库冷藏然后逐批生产。这种生产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原料上的压力,但却造成生产上和库位上的的双重压力,而且夏季贮存的鲜果市场冲击力不大,附加值低。然而,制约圣女果脯能发展成为国内市场乃至国际市场顶级品牌产品的根本原因还在于“散种散收”的原料缺乏统一的种植标准,品种优良的规模种植和科学化、专业化的管理。导致该产品收购的原料品种不一,等级参差不齐,原果质量低劣,后续生产时费工费时,且很难挑选,严重制约了与我公司现有生产能力相匹配的规模化生产。由于农产品深加工产品的质量直接取决于原料的优良程度,因此缺乏基地化种植的原料供给,给我司始终坚持的“质量上乘,始终如一

8、”的质量方针制造了瓶颈,也与我们倡导的“绿色、安全、营养、健康”的安全质量方针相去甚远。所以建立种植规模化,管理标准化的生产基地既是企业的当务之急。(三)多方合力的需要是落实怀柔区万亩设施农业产业带建设三年(08-10年)规划的需要;是落实怀柔区打造生态涵养发展区的需要;是维系高速公路景观、路基安全、减少沿线噪音的需要;是丰富怀柔区旅游资源,惠及当地百姓的需要。第三章 市场前景分析公司近年来一直注重产品创新,近几年,先后推出了茯苓新品杂粮系列、低糖羊羹、低聚糖果脯、茯苓八宝、茯苓核桃糕、冰糖葫芦、驴打滚、豆爽等新产品。2007年又开发研制了圣女果脯及金南瓜脯,产品上市后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9、圣女果又名圣女果,是从台湾引种的一种热带作物,又称珍珠番茄,既可蔬又可果。果实直径约13厘米,鲜红碧透,味清甜,无核,口感好,营养价值高且风味独特,食用与观赏两全其美,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该品种植株生长迅速,种苗种下70天后果实可成熟,可连续采摘3-4个月,亩产4000多公斤,效益好。西红柿含的“番茄素”,有抑制细菌的作用;含的苹果酸、柠檬酸和糖类,有助消化 的功能,对肾炎患者有利尿作用,近年来科学家发现,西红柿中还含有一种抗癌、抗衰老的物质谷胱甘肽。临床测定,当人体内谷胱甘肽的浓度上升时,癌症的发病率明显下降,还可推迟某些细胞的衰老。公司新研制的圣女果脯,表光漂亮,口感酸甜,开胃休闲。产品上

10、市后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现象,特别是出口需求量的增加,现有的设备设施不能满足订单的需求。某市作为全国政治和文化中心,历来是人口聚居的大都会,年消费总量惊人(数据),尤其是第29届奥运会的承办,使某的经济增长提速十年,也将某推升为最具活力和知名度的国际大都会。加之中国经济的快速稳步增长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某业已成为世界的中心城市之一。作为感受中国、了解中国,渴望分得一块“中国蛋糕”的外国人,某无疑是最好的支点。据不完全统计,在某居住一年以上的外国人士已达10万,他们大多来自发达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消费的国际趋势。除此之外,全国的精英群体也多盘踞在大中城市,他们对精品的需求也有增无减。随着食品安全

11、受关注程度的不断提升和政府对食品安全的根本治理,标准化、规范化种植的农产品必将成为普通消费者的必需品。但据某市农委的某市农业标准化基地名录(见附件)显示:在京郊地区超过千亩的种植基地屈指可数,单品专署化、标准化的种植基地更是寥寥无几。某市场供给的圣女果多是周边地区散种或外省种植基地通过“绿色通道”保障供给。 蔬菜是技术和劳动复合密集型产业,我国劳动力便宜,生产成本低。劳动力价格是发达国家的1/61/20,产品价格是发达国家的1/51/8。参与世界竞争回旋余地也大。展望后市场,我们对绿色蔬菜种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预测:1、安全、营养、保健成为蔬菜市场消费的主流。从消费看,近年来蔬菜消费呈现多元化

12、趋势。保健型蔬菜、香料型蔬菜、净菜、应时菜和反季节菜消费日益增多。消费者对蔬菜的营养、质量、口味、安全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安全、营养、保健成为蔬菜市场消费的主流。例如:被国际市场称为AA级的有机蔬菜,在市民的餐桌上走俏起来。据资料显示,上海3年前某市居民与在沪外籍人士消费有机蔬菜的比例是2:8,如今这一比例变为8:2。2001年上上海有机蔬菜消费量已达到1000吨,2002年预计全年可达2000吨。2、蔬菜仍为种植业的增长点,蔬菜生产向优质、安全、高效方向发展。从生产看,由于种植结构的调整,蔬菜种植面积、产量稳步增长,种植品种呈现多样化趋势。2002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预计为1700万公顷,比

13、上年增长5.6%;蔬菜总产量预计为5.2亿吨,比上年增长7.6%。蔬菜已成为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产业。由于种植结构的调整,虽然主要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但农产品品种的优化提高了竞争力,尤其北方冬季保护地蔬菜和南方夏季阴棚蔬菜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从本市来看,今年粮食播种面积调减67.2万亩,调减幅度为21%;蔬菜等高效农产品生产增加,粮经饲种植结构从去年的55.3:39.7:5调整为今年的50:44.8:5.2;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比重进一步上升。1-11月,种植业产值达99.8亿元,比上年增长10.6%;蔬菜产量增长6.5%,其中特菜增长14%。因此在今后的种植业生产中,蔬菜仍将成为种植业的

14、增长点。市场及消费的多样化需求直接引导蔬菜生产向优质、安全、高效方向发展。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推行,使各省市在无公害生产标准、技术规程、政策上加大了扶持监管力度。目前我国无公害蔬菜年产达50亿公斤。今年河北省加快环京津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力争无公害生产环境检测评价和标准化生产面积突破300万亩,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覆盖主要蔬菜品种的70%。天津在全市12个区县认定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38个,年产量1亿多公斤。某市自2001年4月,被农业部列为“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试点城市以来,市政府已连续两年将此项工作列入为民办的“60件实事”之一,在安全蔬菜方面,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某市农业标准体系和

15、农业监测体系。6月底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某市首部蔬菜生产强制性标准蔬菜安全卫生要求,蔬菜生产上全面禁销禁用41种高残留农药,大力推广生物农药、生物肥料,控制和减少单一化肥的施用量,加大对食品生产源头的整治规范力度。3、蔬菜出口将继续保持增长,加工保藏蔬菜在蔬菜出口中的作用将日益突出,“绿色壁垒”成为蔬菜出口的最大隐患。 2002年是我国加入WTO并开始履行相关承诺的第一年。WTO所体现的进出口贸易自由化虽然最大限度地拆除了数量方面的壁垒,但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仍在不断加高。由于绿色蔬菜在我国尚处于发展初期,“绿色壁垒”成为蔬菜出口的最大隐患。例如,今年1月份日本厚生劳动省开始加强对中国进口蔬菜的

16、检查制度,3月下旬开始又加强了对冷冻蔬菜的检查。尤其是东京都等地方政府的检测机构和农业组织纷纷开始对中国农产品进行严格的检测。据有关资料显示,日方实施进口强制检查的冷冻菠菜,99%以上从中国进口。从今年19月出口到日本的蔬菜品种来看,受影响最大的是菠菜,出口量比上年同期下降幅度超过了三分之一。因此蔬菜出口要想突破国际市场的“绿色壁垒”,顺利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必须解决质量问题。建立农产品安全质量法律法规体系、出口蔬菜产品监测体系和快速预警机制,收集研究国外的检验标准和安全卫生法规,对出口蔬菜的农药残留等加大监管力度,积极应对国外“绿色壁垒”,已是当务之急。随着“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蔬菜的质量将会逐步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将进一步增强。某市蔬菜出口企业及生产部门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