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水质检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复习题上传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5799954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7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水质检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复习题上传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环境水质检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复习题上传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环境水质检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复习题上传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环境水质检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复习题上传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环境水质检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复习题上传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水质检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复习题上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水质检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复习题上传(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样检测样本采集及其质量保证1、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达到了解环境质量,保护、管理和改良环境的目的,必须对各种环境物质的形态、性质和含量进行有计划的调查研究和监测,以便得到明确认识,进而借助于立法、经济、教育、行政以及技术相结合的手段,有效的控制和减少环境污染。2、环境监测结果的“五性”是什么?各代表什么意义?代表性是指在具有代表性的时间、地点,并按规定的采样要求采集的有效样品特性,所采集的样品必须能反映总体的真实状况。完整性,强调工作总体规划的切实完成,即保证按预期计划取得有系统性和连续性的有效样品,而且无缺漏的获得这些样品的监测结果及有关信息。可比性,不仅要求各实验室之间对同一样品的检

2、测结果应相互可比,也要求每一个实验室对同一样品的检测结果应该达到相关项目之间的数据可比,相同项目在没有特殊情况时,历年同期的数据也是可比的精密性,表现为测定值有无良好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准确性,是检测分析结果的固有属性,必须按照所用方法的特性使之正确的实现。3、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包括哪些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制定监测计划;根据需要和可能并考虑经济成本和效益,确定对监测数据的质量要求;规定相适应的分析测量系统,诸如采样布点、采样方法、样品的采集和保存、实验室供应、仪器设备和器皿的选用、容器和量器的检定、试剂和标准物质的使用、分析测量方法、质量控制程序、技术培训,以及编写相关的文件、指南和手册等。4、实

3、验室内质量控制包括哪些内容?检出限受哪些因素影响?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室的基础工作(方法的选定,试剂和纯水的纯化,容、量器皿的校准,仪器设备的定期检定等),空白试验,检出限的测量,校准曲线的绘制和检验,平行样分析,加标样分析,绘制质量控制图等实验室内部控制质量的常规方法。检出限是分析方法所固有的质量参数。它受空白试验的绝对值、分析方法的标准差和稳定因素的影响。可接受的方法最低检出限由方法的特性决定。5、什么叫优化布设监测站位?优化布设监测站位要遵循哪些原则?(掌握详细内容)优化布点是体现环境监测科学性的重要环节。所谓优化就是要合理的组合测点数(含站点数)、代表性(重复性)和检测费用,而优

4、化过程就是最佳测点数的选择过程。优化布点的原则包括:尺度原则,优化布点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优化,不可能有适用于一切尺度的测点数。信息量原则,理论上应尽可能用最少的测点数获取足够的环境质量信息,不能只顾追求代表性而失去必须的信息量。信息量应包括各种污染因子的污染现状、所描述区域内污染物的污染特性及分布规律、区域内的污染水平及污染动态变化趋势。经济性原则,各种尺度的优化布点都应进行代表性和经费分析,从中找出最佳点数,即使在人力和财力都足够保证的条件下,也要注意经济效果,节省非必要的监测经费投资。不断优化的原则,随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污染物的构成和分布规律都会发生变化。所以,应该根据污染情况

5、的变化不断地优化最佳监测点。可控性原则,监测点是环境管理的控制点,是为环境管理服务的。在优化布点时,应有针对性的选择优化设计参数,常用的参数有污染物浓度值以及其频数分布、污染物的超标率以及频数分布。环境质量检测网站位的基本特征要求满足代表性、可比性、可行性的要求。代表性,监测站位应能满足总体设计对反映环境质量状况的空间与时间方面的代表性要求。测定的样品应力求在采样的位置和时间上符合水体的真实情况。可比性,测点在启用后的各时段、频次间的监测数据应具有时空可比性,同时还需强调不同测点间监测数据的可比性。为此要求在不同测点上应使用各种条件尽可能达到统一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可行性,选择测点时要考虑在点

6、位上实际采样时的仪器设备、安全、交通运输等一系列物质条件的可能性,还应考虑点位与实验室的距离以及实验室装备与投入的人力、物力是否能够接受。6、地面水系统地开放性和随之存在的不确定性、无样本性、离散性以及突变性,决定了采样站位设计的复杂性。7、写出地面水监测站位优化设计的程序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理论计算;确定监测站位(含对照断面、控制断面、消减断面);专家审查论证;环保主管部门批准。8、为了解某水体的质量控制状况一般需要设置哪几个断面?他们各自起到什么作用?通常需要设置三种断面,即:对照断面(背景断面):具有判断水体污染程度的参比和对照作用,或提供本底值的断面;控制断面:为及时掌握受污染水体的现

7、状和变化动态,进而进行污染控制的断面。消减断面:当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在水体内流经一定距离而达到(河段范围)最大程度混合,其污染状况明显减缓的断面。9、排污口下游的控制断面应设在距排污口5001000米处,以反映废/污水进入河流后的污染状况,消减断面应该设在1500米以外的河段上。10参考P14图1-311、参考P15图1-412、某河流丰水期水面宽250米,水深2.5米,应设三条监测垂线,其位置在左、中、右处,采样点一个,位置在水面下0.5米处;平水期水面宽20米,水深1.2米,则应设垂线一条,位置在中泓线处,采样点一个,位置在水面下0.5米处。13、工业用水情况可以用水平衡计算法和现场测

8、量法估算各种用水量14、工业废水的类型可以分为物理污染、化学污染、生物化学污染三种类型以及混合污染废水。15、工业废水采样点的确定原则有哪些?p2930应根据污染物种类和排放方式确定。(1)含第一类污染物的废水,不分行业和废水排放方式,也不按受纳水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设置采样点。(2)含第二类污染物的废水,应在排污单位的废水出口处设采样口。(3)有处理设施的工厂,应在处理设施的排出口处布点。为便于了解废水的处理效果,可在进水口和出水口同时布点采集。(4)在排污渠道上,应于渠道较直、水量稳定、上游没有污水汇入处设采样点。在接纳废水入口后的排水管道和渠道中,采样点应布设在离

9、废水(或支管)入口约2030倍管径的下游处,以保证两股水流的充分混合。(5)目前,对某些一、二类污染物的监测方法尚不成熟,在总的排污口布点采样进行检测时,干扰物质将影响监测结果。在此情况下,应将采样点移至车间排污口,按污水排放量的比例折算成总排污口废水中的浓度。(6)在排水管道或渠道中流动的废水,由于管壁的滞留作用,同一断面的不同部位流速和浓度都有可能互不相同。因此可在水面下1/41/2水深处取样,作为代表平均浓度的废水水样。(7)采样点应设立明显的固定标志,标志一经确定即不能随意改变。因工艺变化或其他原因需要变更采样点,应由地方环保行政部门重新认定。16、地面水监测频率有两种确定方法?根据我

10、国目前水质监测手段和力量如何确定地面水监测频次?P32地面水监测频率有两种确定方法,一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二是根据理论计算。A、目前,根据我国水质监测手段和力量,每年至少应在丰、枯、平水期各采样两次。北方有冰封期和南方有洪水期的省区、市要分别增加相应水期的采样,亦即一年内采样不应少于68次。对于一般地面水的常规检测,为了掌握水质的季节变化,最好每月采样一次。对某些重要的控制断面,为了了解一日内和数日之间的水质变化,也可以在一日内按一定时间间隔或三日内按不同等分时间进行采样监测。有自动采样器,则可进行连续自动采样和监测。B、沿海受潮汐影响的河流,应在退潮和涨潮时增加采样。C、城市主要受纳污水和废

11、水的小河渠,每年至少应在丰、枯水期各采样一次。D、如遇特殊情况或发生污染事故,应随时增加采样次数。17、地下水监测频率有几种确定方法?以哪种方法为主?P33地下水监测频率的确定方法与地面水相同,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以理论计算为辅。A、每年应按丰水期和枯水期分别采样。各地水期不同,应按当地情况确定采样月份。采样期确定后,不得随意变更。B、有条件的地方,按地区特点分四季采样。已建立长期观测点的地方,各观测点可按月采样。C、每一采样期至少采样一次。对有异常情况的井位应适当增加采样次数。D、作为饮用水的地下水采样点,每期应采样两次,间隔时间至少10天。18、连续稳定生产和连续不稳定生产车间排污口各采取哪

12、些方法?企业总排污口应如何采样?P3435(1)连续稳定生产车间的排污口。应在一个生产周期内采集水样,根据检测需要可以采两种水样。a、平均水样。在一个生产周期内(可以是8小时、12小时或24小时)按等时间间隔采样次数,混合均匀后用于测定平均浓度。每次采样时,必须单独采样测PH值。b、定时(或称瞬时)水样。每半小时或一小时取一个水样,找出污染物排放高峰,然后求采样周期内各水样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作为一个生产周期的平均值。采样频率为每月一次,每个周期为24小时。(2)连续不稳定生产车间的排污口。a、混合水样。根据排污量大小,在一个生产周期内按比例采样,混合均匀后测定平均浓度,每月至少测一次。b、定时

13、水样。根据排放规律,在一个生产周期内每小时采样一次,找出废水量最大、污染物浓度最高、危害最强的排放高峰。每个水样应分别测两次。(3)工厂排污口。首先要安排一个周期的连续定时采样,对水样做单独分析,以便找出污染浓度高峰。以后每季度测一次废水排放量,每月测两次水质情况。19、塑料容器(P)和玻璃容器(G)各适合什么监测项目的水样?对水样容器材质有哪些具体要求?P39通常,塑料容器P(指高压低密度聚乙烯塑料容器)用作测定金属、放射性元素和其他无机物的水样容器;玻璃容器G(指硬质玻璃容器)用作测定有机物和生物等的水样容器。对水样容器及其材质应有明确的要求:a、容器材质的化学稳定性好,可保证水样的各组组

14、分在贮存期间不发生变化。b、抗极端温度性能好,抗震性能好,其大小、形状和重量适宜。c、能严密封口,且易于开启;d、材料易得,成本较低;e、容易清洗,并可反复使用。20、用于测背景值、铬、汞、石油类容器如何洗涤?P40a、用于盛装背景值调查样品的容器,用10%盐酸浸泡8小时以后,还需要用1+1的硝酸浸泡34天,沥去酸液后用自来水漂洗干净,再用去离子水充分荡洗三次。为了去除粘附在容器上的微量重金属,可先用EDTA-氨水进行处理,然后用硝酸进行处理。b、测铬的样品容器只能用10%硝酸浸洗,不能用盐酸或铬酸洗液浸洗。C、测汞的样品容器可用1+3硝酸充分荡洗并浸置数小时,然后依次用自来水和去离子水漂洗干

15、净。d、测油类的样品应选用广口玻璃瓶作容器,按一般通用洗涤方法洗涤后,还要用萃取剂(如石油醚等)彻底荡洗23次。21、如何采集地面水密码质控样品?它有什么优缺点?P52密码质控采样,在同一个采样点上采样时,同时采集双份平行样,按密码方式交付实验室进行分析。可按1020%的频率采集密码质控样。这是最简单的采样质控方法,能够保证采集合乎质量要求的基本措施。但它只能判断采样和分析中的精密性,却难以估量采样误差的大小,更无法分清误差的主要来源是发生在现场,抑或产生于实验室的分析过程中。22、地面水实验室质控样的采样现场如何操作?实验室应进行哪些工作判断质控样品产生的误差?P5253(1)现场工作。A、

16、在现场采集两份平行样品,A样和B样,并将其各自分为两分子样,A1、A2和B1、B2样。B、将B1样分成两份,向一份中加入一定量浓度为T的标准水样(或标准溶液),制成B1pf。另一份带回实验室做相同处理,制成实验室加标样B1pl,并保留B2样。C、将C样分为三份,按现场加标和实验室加标进行处理,分别制成Cpf及Cpl,并保留C样。(2)实验室工作A、测定实验室的空白和标准水样(或标准溶液),所得结果应符合室内常规质量控制指标的要求,证明实验室测试处于受控状态。B、测定Cpf及Cpl。如果Cpf的回收率失控而Cpl的回收率合格,则系统误差产生于样品运交实验室之前。C、测定B2、B1pf和B1pl。如果B1pf的回收率失控,而B1pl的回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