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乐进课堂教学中的经验与不足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5799667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器乐进课堂教学中的经验与不足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器乐进课堂教学中的经验与不足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器乐进课堂教学中的经验与不足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器乐进课堂教学中的经验与不足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器乐进课堂教学中的经验与不足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器乐进课堂教学中的经验与不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器乐进课堂教学中的经验与不足(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器乐进课堂优化音乐教学”研究中的经验与不足为优化音乐课堂教学,区教育局组织展开了“器乐进课堂”活动,我们学校选择了葫芦丝和竖笛作为学校特色项目来实施。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我们初步达到了全校1600多名学生人人会吹一至两首曲子,其中龙的传人希望这两首曲子更是作为大课间活动展示的必吹曲目。我们设想通过贯彻“风过无痕,润物无声”为理念的指导思想,实施面向全体学生的葫芦丝、竖笛特色教育,确保孩子个个都熟悉葫芦丝、竖笛,人人都喜欢吹葫芦丝,吹竖笛。一、教师引领,榜样示范首先利用寒暑假的时间,我们聘请了专门的葫芦丝教师对我校教师教授葫芦丝。达到每个教学班至少有一位老师会吹奏葫芦丝,这样就保证了每个班在平

2、时的训练中都有老师辅导。第二在学校“器乐进课堂”的启动仪式上,由校长领衔的教师葫芦丝队和竖笛兴趣班的同学率先在舞台上为全校师生精彩演奏,大大的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和学习表演的欲望。第三,发放“告家长一封信”,让家长了解国家颁布的“全国中小学体育艺术2+1活动,了解器乐进课堂的好处,取得家长们的支持,为孩子们购买葫芦丝和竖笛。二、巧设课程,保证时间和空间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设置课程科目,每周两节音乐课。因为前期的教学比较繁琐,所以,我们每周拿一节音乐课作为单独的器乐教学课,当步入正轨后,在每节音乐课上都会安排一定的时间实行葫芦丝和竖笛教学。在练习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三活动”,分别是:集体或哦的

3、那个、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集体活动是全班学生一起练习,主要是视唱歌谱、规范指法、熟练吹奏,以达到齐奏或合奏的练习要求,培养学生整体的乐感与团队意识。小组活动是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可自愿组合,也可由音乐教师分配小组,通过小范围的练习,以促动葫芦丝、竖笛吹奏水平的提升,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兴趣,提升演奏的技能技巧。个人活动则利用课余时间或放学回家时练习,能够由家长督促指导完成相对应的练习曲目,更好地提升演奏技巧,发展学生的综合水平。 另外在课后,为了保证练习时间充足,我们在每周三、四的大课间活动中,分高低段实行葫芦丝和竖笛的练习课,由音乐老师负责牵头,各班班主任负责督促;我们还将每天下午上课前十分钟的唱

4、歌时间改成器乐练习时间,由班主任老师负责到位监督指导,这样以保证音乐课上学习的演奏指法、技能得到温习和巩固。因为葫芦丝和竖笛小巧便于携带,操场、教室、走廊等各个活动场所都可利用,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练习的空间。现在孩子们课间追逐打闹的现象明显减少了,更多的是听到葫芦丝和竖笛声。三、生本理念使用于器乐教学因为是全面推动器乐学习,我们音乐教师每天面对的是至少50名同学同时实行教学,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这样就出现了参差不齐,那么怎样达到人人会吹的局面呢,我们在教学中使用了生本教学。每个班都建立四人一组的小组,由吹奏好、掌握快的同学任小组长。当老师在全班范围内将新知识讲授完了后,先检查各组小组长是否学会,

5、再由小组长到各组组内实行讲解检查,最后由组内吹奏好的教稍差的同学,实行一对一的教学。在后期的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曲目,就直接由学生在讲台上或组内先讲授,最后再由教师实行指导纠正。四、展示形式多样化有了给孩子展示的空间,他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就会更大。学校每天课间操时间是展示孩子们学习效果的最大舞台,人人都是小演员,在老师们的带领下,随着伴奏音乐全校合奏龙的传人、希望。我们定于每学期换两首不同的曲子,课间展示的曲子是每个小孩必吹曲目。我校每年都举办一次艺术节,规模有大有小,目的是搭建展示平台,让每位学生都有展示艺术才能的机会和舞台,同时也是对器乐艺术教育的一次检阅。学校鼓励师生利用葫芦丝、竖笛实行

6、创新,与其他节目形式有机融合,整合出独树一帜的表演类型。于是,多姿多彩的艺术节上就常常能够看到孩子们演奏的身影。我们还采取竞争机制,让班主任老师参与到器乐比赛活动中来,既可增强师生的集体荣誉感,也可使辅导全面落实,切实有效地提升、巩固教学成果,于是在每周的升旗仪式上我们也就能看到以班级为单位的器乐展示。通过这些大大小小不同的展示平台,不但是对器乐艺术教育的一次检验,也让孩子们学习的动力增强,对自己的演奏更加有信心。现在走在宝轮的大街上,时不时还会看到孩子们在街上边走边练习的情景。 五、与课外课程有机结合。学生课外艺术活动也是音乐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校的艺术教育走向家庭、走向社会,也是我

7、们的教育理念之一。于是,每周我们都鼓励把新学的曲子吹给家长听,让家长检验在校学习的成果,同时也把老师布置的练习曲目吹给爸爸妈妈听,由爸爸妈妈来评定练习任务是否过关;二则让孩子们把学习成果展示给邻居朋友看,增强交流学习,也意在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把学习成功的自豪感扩散至亲朋好友、邻里坊间,让更多人见证自己取得的小成就。 六、校本课程落到实处。 为了使学校的器乐教学更上一个台阶,我们参照学校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兴趣,结合音乐课有关器乐进课堂的具体要求和标准,开发编写了葫芦丝、竖笛教材,音乐任课老师和所有学生人手一本,并据此开展器乐教学。教材中详细提供了竖笛、葫芦丝的练习曲目及吹奏提示,

8、让活动有据可循。 七、不足之处: 虽然我校的器乐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细细回想起来,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1. 评价还未形成有效机制。每学期完了后,应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检测、评价。这样对学生器乐吹奏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可如何检测、评价学生的器乐吹奏水平,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未找寻到合适的评价方法。 2.器乐教学深度研究不够。教学还只停留在最基本的教学环节上,很多技巧性的东西还没有作深度的讲解。当然了这和我们自身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希望以后学校能多给我们多提供一些学习的机会,比如竖笛组成一个小型乐队后,高中低音竖笛这些如何合作,葫芦丝在合奏时还有哪些编排,演奏技巧等等,因为我们也只是懂了点皮毛。 总而言之,组织实施器乐教学给学生成功、老师成长、学校创牌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还将在这一道路生一如既往地前行,相信它还会继续带给我们心灵的触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