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导体和绝缘体》教学反思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5799560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导体和绝缘体》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导体和绝缘体》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导体和绝缘体》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导体和绝缘体》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导体和绝缘体》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导体和绝缘体》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导体和绝缘体》教学反思(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导体和绝缘体教学反思(一)1、精彩的情景导入本节课,我不像一般的操作那样,以电路复习为切入。 而是先让学生从身边的日常生活当中去感受电对人们的重 要;然后话题一转,通过孩童触电身亡的事件告诫学生:日 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用电安全。整个过程精彩而且贴合学生 实际生活认知,能开启学生思维,诱发他们的思考,对本节 课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2、灵活运用教材针对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我先让学生进行几分钟的自 学掌握规则,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上提供的研究计划,让 学生利用教材作为学习资源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自学能 力。然后,再抽出其中一组演示一次,让全体同学共同落实 研究计划,这

2、样做可以减少时间,又能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又如,尽管教材中要求检测 25 种物品,但我只选用了 15 种, 而且,我只为学生提供了 10 种物品,这里教师没有提供全 部的 15 种物体,留一些空白给学生,期望学生能从身 边找出可以供检测的东西,体会到身边处处有科学。通过检 测 15 种物体,让孩子有足够的经验认识生活中的导体和绝 缘体。这样,我根据学生的情况创造性地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实验结果,找出新的问题,这样做更能 激发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将来的发展铺路。3、重视与生活的联系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科学。在本课教学中, 我把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这是我本节课的亮点之

3、一!本节课,处处体现着课堂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这个新课标 的要求。例如,导入阶段、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课外拓展以 及作业的布置都体现了这个要求。在这几个环节中,我认为 实施得最好的就是课堂上通过全班同学一起制定课室安全 用电守则到课外的与家人一起制定家庭安全用电守则。 我通过以点带面,不仅将安全用电知识与学生一起分享,更 通过学生这一途径将这一意识带到家庭、社区。这些贴近生 活的设计使科学教学贴近生活,特别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 点,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认知需要,使学生对科学产生亲切感, 增强其学习科学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为学 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奠定心理基础。4、注重学生对课外知识的获得这是我

4、本节课的又一个亮点之一。科学( 36 年级) 课程标准指出:学校科学教育资源可以分为教室内的课程 资源和教室外的课程资源两类。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 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天地;所以我并没有把上下课铃声当 作教室的起点和终点。小学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因此,我更重视学生在课后的更有意义的 后续 活动,注重拓展学生的信息渠道,广泛利用存在于教科书以 外的各种资源。因此,我搜罗了一些课外的知识让学生了解 和认识,并在作业中要求部分家庭条件允许的学生通过网络 与科学课进行整合,从多方面去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 情操。5、培养学生的科学的良好习惯1)、培养学生细致实验观察的习惯实验

5、观察是获取科学知识的重要途经。在教学中,为了 提高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我给合检测计划,在指导学生检 测实验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有序观察、仔细观察、全面观察、 重点观察,着力培养学生细心实验观察的习惯。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习惯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课标指出:“探究的 范围包括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实验、观察、搜 集证据等活动,查阅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因此, 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我着重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习惯,就 是科学教师的一种责任。3)、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好的东西经常做,就会形成习惯,所以在课堂中我着重 培养学生好的实验习惯,那么实验中的动作就一定要规范, 教师自己要

6、做到熟练、自如,准确地示范给学生看,清晰地讲给学生听,尤其要强调怎么做、怎么做的更完美的意思, 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接受正确的技术动作。动作规范本来就是 一种良好的实验习惯,这一点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更重地加 以强调。小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导体和绝缘体教学反思(二)在本单元教学中,有两条贯穿于始终的内容,就是人们 对于电的应用和用电安全。这是与现代人生活最为息息相关 的内容,要求在每一课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渗透给学生。我校以“如何在课堂里实施有效教学”为全校研讨的主 课题,对于一节 35 分钟的课来说,这一课的内容可以说是 有点多的,不论是实验操作认识绝缘体和导体还是绝缘体和 导体在生活中的应用都是可

7、以拓展得很宽的,如何做到“有 效”着实让人煞费苦心。本课的教学原来要求教师为每一个探究小组准备 20 种 供检测的具有结构性的 .材料,教材安排了 20 种,实际就是 要突出一个“多”字,我在教学时也曾想用这个“多”做点 小文章。因为材料之多,才能归纳出有那么一类材料是容易导电的,如金属类;同时也能归纳出有些材料是不容易导电 的,如塑料等非金属材料,为后面“导体”、“绝缘体”概 念的获得提供事实证据,把学生对“导体”、“绝缘体”的 感性认识在众多的现象中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可考虑到时间 问题,最终选定 8 种不同的材料为必检材料,在规定时间内, 快速的小组可自由选择身边的材料进行检测,数量不限,

8、由 时间决定。我以教师示范检测一块橡皮作为研究的开始,检测一块 橡皮是简单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求检测的结果,而是 要引导学生开展一项有价值的研究活动。教材上提供了规范 的研究步骤,我提供表格作为引导,要求学生按表格要求讨 论设计研究计划,填报每个项目的负责人。利用教材并非是 就教材而教教材,因为几个检测步骤,学生是可以掌握的, 这里探究的重点是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这样规范检测,科学 道理是什么。在讨论中,孩子们的思维是活跃的,“预测是 我们自己的看法”,“检查电路检测器,可以为后面的检测 做准备,如果检测器有故障,后面的检测都是白费劲”,“重 复检测是为了获得准确的结果”,“及时记录是为了获

9、得科 学结论”,“把检测过的物体放在左边,可以防止搞错” 这些讨论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有一定意义的,它可以为 后面的自主探究打下基础。每一个材料,先让学生猜测,再 实践,这里,许多材料,例如橡皮,塑料都是绝缘体,这些学生有体会,但仍然要强调科学实验是十分严谨的,一定要 去验证。这项讨论活动课堂上花了 10 分钟,讨论时热烈的, 每个孩子都能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并争着做各个项目的负 责人。孩子们在明了自己该干什么之后,验证、记录的程序只 花了 7 分钟,效率比以往提高了很多。但这节课我还是拖堂 了,因为在验证水和人也是导体的游戏,以及进行用电安全 教育的过程中,孩子们真是很出彩,让我情不自禁的为他们 延续了一些时间,让他们尽情地说、尽情地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