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字类作文审题立意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5798946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独字类作文审题立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独字类作文审题立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独字类作文审题立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独字类作文审题立意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独字类作文审题立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独字类作文审题立意(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独字类作文审题立意 独字类话题(命题)作文,是指所给话题是一个字,围绕这个字展开思路的作文。比如2003年上海卷以“杂”为话题,2004年上海卷以“忙”为话题,2005江西卷以“脸”为话题。2006年安徽卷以“读”为话题。这样的题目通常有这样的特点:一是所给的话题开放性很强,限制很少;二是话题所涉及的内容多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不可否认,独字话题作文因其少修饰限制,为考生充分体现自己的才华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但又往往让考生在写作的时候会产生无处下手的困惑。所以相比较其他话题来说,独字型话题作文更注重我们在写作之前的审题。独字话题作文的审题,我们可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要辨明话题词性。独字话题的

2、词性,以名词和动词居多,形容词、代词和副词也有。词性不同,话题的性质也就不同。话题“忙”(2004年上海卷)是形容词,“脸”(2005年江西卷)是名词,而话题“读”(2006年安徽卷)是动词。辨明词性是我们对独字型话题审题的前提。只有辨明了词性,我们才能进一步认清话题的内涵。而话题内涵既有字面的含义,又多有比喻、象征意味。如常见的“门” “路”等,等都是如此。如“杂”既能够指事物的杂乱,也能够指情感的复杂多变,还能够指形势矛盾的繁杂。明确了话题的内涵,我们才能写出既切合题意,又有独特之处的文章。那么还能够借助设问来明确对独字的理解。具体分析如下:1、如果是名词,我们要明确知道这个词语的内涵和外

3、延。即“是什么?”(本质含义)“有哪些类”(外延)。如:“路”2、话题或题目是动词的,我们就要注意这个动词所表示的这个动作行为的本身的意思,然后给这个动词添加枝干,使它的动作性更加明确。如“畏”这个话题,我们能够侧重一个方面,则较容易深入展开,便于集中论述或表现一个主旨。一般来说,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从“怎么办”“为什么”的角度来切入更好些。一是外显的“畏”什么、为什么要“畏”?我们不“畏”什么、为什么要不“畏”?这种思辩性一定要考虑清楚:对缺点、困难、挫折等我们不“畏”,畏缩退避只会成为“懦夫”,遭来唾弃,没有出息;对自然、生命、规律等我们要“畏”,逆流而上只会成为“一介莽夫”,遭到惩罚。“畏”

4、就是畏惧,就是退缩,就是裹足不前;不“畏”就是勇,就是迎着艰难上,就是当仁不让。一味地“畏”就是一种怯懦,畏首畏尾,终将错失良机;毫不“畏”惧也是一种鲁莽,头脑简单,终将带来遗憾。“畏”,有时是一种策略,一种机智,一种胸怀;不“畏”有时是一种气概,一种胆识,一种尊严。二是内隐的“畏”背后的深层动因是什么?不“畏”背后的深层动因是什么?对同样一件事,不同的动因会使人作出不同的抉择。如:如:面对人格遭受侮辱,韩信为了“将以有为”而选择了“畏”受跨下之辱;孙天帅为了“维护人格、国格和尊严”而选择了不“畏”坚决不下跪;蔺相如为了“国家之急”而“畏”廉颇,甚至绕道避而不见这是胸怀!为此,对“畏”与不“畏

5、”的抉择和评价,我们要因时、因地、因势、因人而异。只有这样,我们的思辨才能全面、客观、深入、辩证,从而在“立意深刻”的高原上去展示自己夺目的才情、才思和才华。3、话题或题目是形容词或副词的,要了解这个词语所表示的人或物的性质、状态。如2004年上海卷“忙”,这个词语应该是表示人处在一种没有空闲的状态中。这个状态能够是形容一个人或一个集体的状态,能够是忙得有收获,也能够是忙得无结果,是一种忙乱。能够思考为:为什么那么忙?忙有什么好处?我愿不愿意忙?真的那么忙吗?怎样才能不忙?谁在忙,谁不忙?忙带来了什么?忙是兴旺的表现,计划好了就不再忙,忙中不要出错,忙而不乱、举重若轻,忙而有序、从容淡定。其次

6、,添加语素,将独字组合成词语、句子,扩展话题内容。独字类话题往往不直接表示观点,其意义的外延大,所以埋伏着写空写虚的危险。所以,我们要对话题展开联想,将独字话题扩展成短语或句子,实行有效的限制,宽题窄做。这有利于思路的打开,有助于鲜明主题的确立。扩展话题,我们能够采取化大为小、化虚为实的方法。如“锁”,最容易让我们想到“心锁”,即自我封闭、自我禁锢。还能够大到闭关锁国、改革开放等。而“锁”常与“钥匙”联系在一起,所以又可想到在生活中,要打开“锁”,就必须有适配的钥匙。在审题时要多方思考,多向思维,多角度联想,不可拘泥于浅层表面,而要深入挖掘,写出深度。再次,以材料为依托:有时标题类作文前面没有

7、提示语,这时候需要联系生活实际来弄懂该词的确切含义,即内涵。如果标题类作文前面有材料或导语,一定要引起重视,这就是你审题立意的关键,它们或交代概念的内涵,或点明文章的中心观点。作为考生要始终坚信,命题人在题当前面给你加了一段材料或者导语,他一定有他出题的目的,或点明概念内涵,或提示中心观点,至少也会告诉你写作范围!总来说之,在话题作文依然风行的情况下,我们要认真审清独字话题作文。按照如上方法,你一定可以抓住话题内涵,写出切合题意而又见解独特新颖深刻的作文。 “独字型”训练: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活”的意项有:生存,有生命的,能生长,与“死”相对:人。体。检。物;救活,使人活:人无数

8、;在活的状态下:埋;逼真地:脱。像;不固定,可移动,或处在进去状态的:塞(si )。扣。页本。耳软心(没主见); 生动,不呆板,机灵,有生气:力。请以“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审题立意思路:1、审题目:“活”为独字型,基本义是动词,也可以是形容词。写作重点应强调“活”的动作行为本身,也可以是“活”的一种状态。设问究因探果:为什么“活”,为什么不“活”?“活或不活”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怎样“活”着才是好或不好?“活或不活”会怎么样?2、审材料:“活”包含了6个义项,也就意味着可以从六个方面进行立意。3、审要求:“以什么为题”可以是命题(话

9、题)作文,角度多个,立意多种,文体除诗歌外不限,800字。4、立意:一是明确独字的内涵:在材料中已经有提示,好好斟酌思考,选择你熟悉的,有素材积累的。二是添加语素,组合成词语、短语、句子,确定文章的中心观点(主旨)。但在写作时,一定要重点突出“活”字。如:活活着活着真好;活生活快乐的生活我选择快乐生活 活活力充满活力人生需要充满活力 活活出样儿人应该活出个样儿来三是以问领补确定你行文的思路:如:活着真好 问:活着意味着什么?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生命怎样度过才有意义?活着真好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活着真好 生命中有着太多的苦难,或许死亡能使我们永远脱离苦海;人生中充斥着无数的烦恼与丑

10、陋,或许死亡能为我们选择一块宁静之地,从此远离世俗的纷乱。于是,遭遇困境,有人便选择颓废死去,经受了挫折,有人选择以自杀方式结束生命。人生的悲剧在一幕幕地上演,还活在世上的我们除了对此表示惋惜与同情之外,更表示深深的愤怒,愤怒他们的懦弱,愤怒他们的愚蠢,更愤怒他们不能读懂生命的真正含义活着真好!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匆匆的历史有着无数的生命悲剧,让后人叹息不已。曾经能“力拔山河气盖世”,曾经被誉为“霸王”的项羽,在汉兵追至穷途末路之时,却选择乌江自刎,生命随之永远结束。他再也不能拥抱心爱的虞姬,再也不能感受父老乡亲对他的支持与鼓励,他再也不能感受世界的美好了。因为他不再活着。或许他坚持活着,还能

11、重调军队;或许他坚持活着,他还能再创辉煌,重组天下,改写历史。然而一切随着生命的结束而结束了,留给世人的唯有哀叹。只有真正懂得生命含义的人,才不会给世人带去哀叹与怜惜,取而代之的是敬仰与赞美。司马迁一生坎坷,遭受宫刑使他自尊被埋没,或许死亡能停止侮辱,但却不能洗雪耻辱。唯有活着才能使自己夺回应有的尊严,于是他忍辱负重,坚持不懈,终著成文学巨作史记。因为活着,他能著成巨作,因为活着,他能洗雪了耻辱,他用对生命最深的理解赢得了后人的敬仰。历史给了我们启示,让我明白到:选择死亡是懦者的行为,坚持活着才是明智的选择,因为活着是美好的!于娟才刚到30岁,但却患上了癌症,她没有选择放弃生命,她坚持对生命的

12、执着追求,于是她还能看到阳光,还能读书,还能抱着心爱的孩子,还能感受世界的美好。处于青少年时期的我们也一样能感受到父母的悉心照顾,老师的悉心教导,朋友们的诚心相待,我们是幸福的,因为我们活着,因为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美好。时间年轮匆匆而过,有人说,匆匆的人生终归要死亡,终归要长眠于地下,那奋斗的一生也要结束,何苦要如此艰难地活着,遇到挫折放弃生命那个也是死亡的一种方式,只是时间先后的问题罢了。但是我门必须明白,选择放弃生命那是对生命的糟蹋,唯有好好活着才能展示生命的美好。即使时间年轮划过,也划不走我们对生命的执着追求:雷锋凭“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精神永恒地活在了人们心中,文天祥的“丹心”也照亮了后

13、世死亡是恐怖的,生存是美好的,活着才是真的好!我们不仅要好好地度过我们的人生,更要让我们坚持乐观的精神长存于世,让我们因精神的光辉而永恒地活着。【同类题拓展】: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堵”是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词语,它可以指勇敢决绝的行动,可以指及时补救的措施还可以形容交通不畅,心情不悦请以“堵”为题目,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审题立意思路:1、审题目:“堵”为独字型,基本义是动词,也可以是量词、名词。写作重点应强调“堵”的动作行为本身,也可以是“堵”的一种状态。设问究因探果:为什么“堵”,为什么不“堵”?“堵或不堵”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堵或不堵”会怎么样?如

14、何做才“堵或不堵”?怎样“堵”着才是好或不好?2、审材料:“堵”包含了4个义项,也就意味着可以从4个方面进行立意或其它角度。3、审要求:“以什么为题目”一定是命题作文,文体除诗歌外不限,800字。其实作文的其它要求已经隐含在其中。4、立意:一是明确独字的内涵:利用材料中的提示(或你认为可以的),好好斟酌思考,选择你熟悉的,有素材积累的含义写作。二是添加语素,组合成词语、短语、句子,确定文章的中心观点(主旨)。但在写作时,一定要重点突出“堵”字。如:堵堵塞道路被堵塞(比喻型的-人生路上被什么堵塞住了); 堵堵击堵击不法行为加大堵击不法行为的力度(时评材料) 堵围者如堵(围者如墙)(比喻型的) 堵

15、一堵墙人心不要隔着一堵墙三是以问领补确定你行文的思路:如:堵住了前途 问:堵住前途是什么意思?什么被堵住了前途?为什么会堵住前途?怎样做才不会被堵住前途?堵住了前途会如何?冲破堵住前途的东西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人生态度?范文:堵 谁“堵”住了中国科幻的前途?堵,是一种不通畅的状态。交通堵是暂时的,心情堵是可缓解的,可怕的是思维意识上的堵,几乎是难以改变的。如果仅是灵感上一时堵,似乎可感宽慰,最可怕的是思维方式造成的长久的堵,更有甚者,已然不知何为堵与畅的区别了。思维上的堵有很多种,时下最受关注的则是“创新意识”是否受堵。而于我一孔之见,我以为创新意识有否可以在国内的科幻作品中一探究竟。科幻作品不仅代表了前沿科技的发展方向,也在不断探索技术与人文之间相互辅承的未来。诚然,中国的作家不乏大手笔和极精妙的语言功力,我们早有了中国的托尔斯泰、拉莫斯,但人们除了谈论过去和现在,有几人试着探索未来?我们的阿西莫夫在哪?凡尔纳在哪?未来实现某种技术时,会有人惊叹“这是中国人预言的”吗?中国科幻界已与西方差开至少二百年的差距。是谁堵住了我们的前途?首先,官本位、金本位思想堵住了顶级工程师和科学家的思路。国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