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综治基础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5796281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综治基础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综治基础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综治基础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综治基础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综治基础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综治基础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综治基础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综治基础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精) 关于基层综治维稳工作群众基础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各位主席团成员、各位代表: 为深入贯彻市委十二届十二次全委(扩大)会精神,围绕“把握历史机遇,深化城乡统筹,把我市建设成为灾后重建的样板和试验区的示范”这一主线,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扎实推进,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谐发展。根据镇人大主席团22年工作要点和监督法要求,按照镇人大主席团会议安排,10月30日,在灌口镇人大王平副主席的带领下,由镇人大主席团部分成员、人大代表及主席团工作人员组成调研组,到辖区就基层综治维稳工作群众基础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2、 一、基本情况 灌口镇全镇幅员总面积17.1平方公里,其中X县区面积6.7平方公里,设南桥、文庙、瑞莲、柳河等1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高埂、灵岩、百花、万岭4个农村新型社区。辖区总人口10677人,流动人口在灾后达到高峰,据估计已达2万人。因辖区常住人口多、外来人口多、商家店铺多,涉稳群体较为复杂、涉灾矛盾突出。 二、主要工作成效 灌口镇针对具体问题,建立健全基层综治维稳工作“六支队伍”,进一步夯实综治维稳工作基础,较好地维护了辖区社会稳 定,1-9月全镇刑事案件发案同比下降21.5%,治安秩序好转,为灾后重建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实行“四高”措施,打造高素质巡逻队伍 为适应灾后综

3、治维稳工作,灌口镇对专职巡逻队员实行了“四高”措施(高标准训练、高要求管理、高效率工作、高待遇留人),实行了半军事化管理和“月评季考,末尾淘汰”制度。在管理上明确责任,实行巡逻队组长带队包片,队员联系社区、安置点,配合社区(安置点)干部和社区民警做好涉稳人员稳控和涉稳重点人群排查登记、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排查登记及开展治安防范等工作。在治安复杂场所和地段加强巡逻力度,做到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抓,不留管理盲点。 今年以来,镇治保巡逻队采取重点时段巡逻、蹲守和便衣抓现相结合的措施,重点整治了新东门大市场、杨柳河五桂桥街和幸福路等部位的扒窃、盗窃现象,使新东门大市场和五桂桥扒窃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挡获偷

4、盗者15人。为确保国庆周年活动喜庆祥和,灌口镇及时组织镇治保会巡逻队员配合辖区公安派出所,强化白天治安防控和夜间的治安巡逻、岗亭值守,有效地维护了国庆前后治安秩序。 (二)发动群防群治力量,建立“红袖套”队伍 为了充分发挥群防群治在综治维稳工作中的作用,灌口镇组织各社区、安置点的党员、团员、民兵和低保人员、离退休人员采取自愿原则,组建了一支上千人的综治协管员队伍,统一佩戴 “治安执勤”红袖套标识,要求小区、商家、店铺、物管必须佩带红袖套,配合社区、安置点开展治安防范。 各社区、安置点干部和社区民警分别对“红袖套”队伍进行相关业务知识的宣传、培训,在基层积极开展治安防范和民事调解工作,不但加强了

5、基层治安防范力量,同时使大量的纠纷在基层得以及时化解。 (三)政法和社区干部参与,建立法制宣传队伍 以镇司法所为主体,组织民警和各社区干部参与,成立法制宣传队伍,定期在社区、安置点等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通过专栏、板报、座谈等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活动,让群众知法、守法、依法办事。同时还发动辖区内酒店管理人员作为义务法律宣传员,向旅店客人宣传法律知识和自我防范意识。 在灾后重建、环境整治、项目推进等工作中,通过法制宣传,让群众理解,配合、支持政府对项目工作的决策、实施。派出所民警也经常在居住小区、安置点等场所举办群众治安防范知识的座谈会,让群众知法、守法、懂法、用法。 (四)利用社会关系,广泛发展维稳信

6、息员队伍 灌口镇把发展综治、维稳信息员队伍作为维稳工作的一条有效措施来抓。他们积极组织社区干部、居民小组长、楼栋院长党员代表主动深入基层,与群众交朋友,多渠道了解、收集信息。同时,针对灾后涉稳人员的情况,利用“朋友”、“亲戚”、“同事”等社会关系网发展维稳信息员队伍,第一时间掌握涉稳内幕 性、预警性和行动性情报信息。灾后以来,灌口镇通过信息员队伍收集涉校、涉灾等各类重要信息100余条。 月3日,灌口镇在通过社区信息员了解到蒲阳路新栋2户业主对房屋鉴定结论存在异议,第二天将到省信访局上访的情况后,镇分管领导和蒲阳路社区干部立即赶到其重点人员家中进行解释、疏导化解,防止了越级上访的发生。9月8日,

7、通过灌口镇安置点信息员得知部分非法营运三轮车主第二天将到市政府聚集,围堵交通的情况引起市领导高度重视。当晚,市领导立即召集公安、交通、城管等职能部门对此情况进行安排部署,并与三轮车主重点人员进行谈话,对其宣传法律法规、做好疏导化解工作,有效阻止了此次非法聚集。 (五)以社区为主体,健全人民调解员队伍 为了把矛盾纠纷较好地化解在基层,灌口镇以社区调解员为主体,相关人员参与,进一步健全人民调解员队伍,面对面给信访人和纠纷双方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解释和宣传,避免了矛盾扩大化。灾后,灌口镇调解矛盾纠纷3件,调解率0%;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和政策咨询万余人,完成交办件、转办件150余件,办结率00。 今年5月

8、,灌口镇接到市信访局关于建兴社区见义勇为居民盛忠想申请一个邮亭来解决生活困难的问题的信访件,镇信访办、司法所和社区多次到市邮政局及相关部门协调,为盛忠成功申请到一个邮亭。月5日,灌口镇接葛红林市长“关于地震 中一侧墙壁倒塌,造成楼下数户房屋墙壁长期渗水,群众意见较大”的信访督办件后,立即调查取证,确认该处为楼顶违法建筑后,多次对该户进行政策、法规宣传,最终依法拆除该违法建筑,切实维护了该幢楼其他住户的合法权益。 (六)以基干民兵为主体,组建应急处置队伍 灌口镇在基干民兵中抽调政治素质高、体质好的退伍军人30人组成处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队伍,统一配置服装、防护头盔等专业装备,每月定期进行训练,培养

9、他们在处置过程中“快、准、稳”的协调配合能力,提升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地震以来镇应急处置队伍共处置应急事件2余件。 震后一周年当天,个别遇难者家属情绪激动,在蒲阳路口非法集会,聚集了许多围观人群,严重阻碍了交通,镇应急处置队伍及时赶赴现场疏导,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扩大。月23日,在紫东社区西蜀酒店强拆现场,部分居民无理取闹,阻扰拆危工作,应急队员果断处置,劝离了相关人员,使拆危工作顺利进行。月2日,温家宝总理来到我市考察指导恢复重建工作,在临时增加天和盛世“好又多”超市考察点的情况下,灌口镇立即组织应急队伍3余人,镇领导亲临现场指挥,及时、有序地疏散群众,确保了此次安保任务的圆满完成。 三

10、、主要问题 1、现已接近岁末,农民工工资兑现问题关系摆上了维稳工作重要日程,矛盾冲突的对抗性增强,容易引起群体性事件。 2、年底同样是刑事案件高发期,由于灌口镇流动人口的急速增加,情况更加复杂,群众满意度的提高有一定难度; 3、拆迁安置工作困难较大,辖区涉及的高埂、百花、灵岩、平义社区群众分歧较大,需进一步加强宣传解释工作。 四、意见建议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进一步落实维稳工作,对因工作责任心不强,造成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后果的,严格实行责任追究; 2、应随时保持信息畅通,确保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各分管部门应及时根据各自分工,进行有效的处理。 内容总结(1)关于综治基础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精) 关于基层综治维稳工作群众基础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各位主席团成员、各位代表: 为深入贯彻市委十二届十二次全委(扩大)会精神,围绕“把握历史机遇,深化城乡统筹,把我市建设成为灾后重建的样板和试验区的示范”这一主线,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扎实推进,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谐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