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教学反思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5795371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元素周期表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元素周期表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元素周期表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元素周期表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元素周期表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素周期表教学反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反思一:元素周期表教学反思一:教学思路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爱好很浓,由于几乎任何一本化学书上均有周期表,她们非常但愿理解有关周期表的有关知识。基于这个特点,有关周期表的构造就设计了一节课完毕的思路,有关知识涉及(1)长短周期主副族(2)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性质变化规律(3)重要化合价的变化规律(4)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判断在周期表中的应用二:课后成果上完课后,尚有大概十多分钟的课上练习时间,完毕三个题,这三个题属于一般难度的题目,成果,约有一半的学生不会做,浮现的问题重要有,(1)周期表的构造没记住(2)知识与习题相脱节,到了习题上知识就全给忘光了()书面体现能力差三:课后总结学生接受知识的能

2、力有限,课容量不应当太大,要时刻注意要少要简,要勤反复,多练习,协助学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通过作业又发现了某些问题,及时纠正了,学生就基本掌握了。反思二:元素周期表教学反思上元素周期表时,我是以复习元素周期律引入新课,将周期和族的概念分开教学,我这样做,是为了分散知识的难点。对于周期的概念,以第2、3周期的元素为例,展示课件中的元素周期表,让学生画出O、a、Cl等元素的原子构造示意图,再安排学生观测、交流、研讨,使学生自己总结出一种重要的等量关系:周期的序数=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突出了重点。我觉得在这个知识点的教学上,不必耗费太多的时间,以便留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支配空间。由此可拓展到

3、第、9周期的元素,若排满,也许均为50种元素,突破了难点,并且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在这个难点上完毕得很成功。在学习族的概念,建立元素周期表中的列和族的关系时,我一方面定义第族和0族,剩余的列再分为主族A和副族,避免了学生将主族和族的概念混淆。再设立问题,结合原子构造的知识,让学生探究主族和副族的序数和纵列序数的数量关系,支配学生通过交流和研讨,得出:主族和副族的族序数=纵列序数的尾数。我觉得,补充这个等量关系对于学生掌握元素周期表的构造很有协助。对于主族元素的教学,我以第A、A、族为例,引导学生分别比较和探究同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主族的序数、最高正价在数值上的关系,成果达到了预期

4、的效果,学生们深刻的结识和体会到了这一规律:主族的序数该族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该族的最高正价(O、F元素除外)。我选择的例题之一是运用原子构造的知识来解读元素周期表的构造:根据氯元素的原子构造示意图,回答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解答这一题,可以运用和巩固上述等量关系,我还借此例为突破口,略微拓展了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的原子构造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为背面的学习打下了伏笔。我觉得这节课如果再补充某些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补充焰色反映等演示实验、展示有关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样品或图片,那么效果会更抱负。反思三:元素周期表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参是建议两节课完毕,我想设计成一学时完

5、毕。我的教学思路是按照一种中心,几种基本点来设计的,一种中心就是以元素周期表为中心,研究元素周期表的构造、特点、功能为重点,突出位置、构造、性质之间的互相依存关系,在配上欣赏元素周期表、应用元素周期表、展望元素周期表、创新元素周期表(自制元素周期表),构成完整的知识脉络。具体的流程为:欣赏元素周期表研究元素周期表应用元素周期表展望元素周期表创新元素周期表。重点为研究元素周期表和应用元素周期表,难点为揭示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构造、性质之间互相关系。针对学生对于周期表中大量元素不熟悉的状况,选择合适的情境资源来熟悉这些元素,选择了三段视频,一段是哈佛大学数学系制作的元素周期表歌曲,它其实对于中文基本

6、的学生乱序呈现的;第二段是国内的流星花园版,是以原子序数为序的,展示了每个元素(9种)的有关单质图片;第三段是四川教师的京剧版元素周期表(剪辑),是以族为序,涉及了7个主族和0族的元素名称,通过三段视频让学生熟悉元素、尝试对于元素周期表的熟悉限度,也是学生学习有序记忆化学知识的途径。对于研究元素周期表的构造、位置、性质,选择了视频碱金属与水反映的递变规律,把锂钠钾铷铯与水反映的视频进行了剪辑合并,通过类比,让学生体会、感知同族元素构造与性质上的相似性与递变性。选择了视频第3周期元素最高价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碱性,通过PH计测定其数据,并板书记录,找出其内在规律,运用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相对强

7、弱的判断根据,得出第三周期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通过板书卤素单质与氢气反映的方程式,关注其反映条件与反映限度比较得出非金属族同族元素的递变规律,为元素周期变中的四条边框递变规律提供实验事实。为了让学生较好的理解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构造、性质的关系,现场展示了一副扑克牌,描述扑克牌的编排规则,抽出其中的几张牌问学生每张牌表达的含义,然后以元素砹、镓、铯、钡为例,预测其单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体会了元素周期表的位构型,实现了较好的类比,教学效果好。对于类铝-镓的发现,和周期表的应用是通过观测一系列有催化剂的方程式,让学生通过对催化剂元素的追踪,找到在周期表中的相应区域,农药的问题措施类似,耐腐蚀材料举了不锈钢的例子。由于时间比较紧张,展示了元素周期表的远景图,对于创新周期表留做课后作业,展示了几张学生制作的元素周期表,布置制作个性化的元素周期表。整节课学生反映出的热情是很高的,脸上是挂着笑容的,问题的回答也是比较到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