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二新人教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5794616 上传时间:2024-01-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二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二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二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二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二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二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二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测试卷(二)姓名: 班级: 得分:一、选择题(18分)1下面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A吟诵(yn) 风骚(sho) 逊色(xn)B缘分(yun) 手柄(bn) 萧瑟(s)C位置(zh) 抛出(po) 优良(ling)D降服(xing) 弯曲(q) 挖掘(ju)2下列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均匀并且现在B.触角地止休想C.假使青洁疲劳D.据子重要平整3下列短语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改变想法 改进错误B.温和的阳光 光滑的墙壁C.建筑住宅 抛出泥土D.丰富的知识 伟大的工程4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雪梅中运用拟人手法写梅与雪相互竞争,都认为自己是最具早春特色。B

2、“一道残阳铺水中”这句话中的“铺”字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 切、安闲的感觉。C暮江吟描绘了秋天傍晚的江上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D“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这一句写出了爬山虎的动 态美。5李老师在办公室接待一名家长,那位父亲抱怨在家里不敢抽烟,又试探地问李老师,在此能不能抽烟,王老师委婉地拒绝了。猜一猜,王老师是怎么说的?( )A.不行,办公室里是禁止抽烟的。B.您看一看你头顶上的标牌吧。C.先生,您就像在家里一样好了!D.先生,您还是控制一下自己吧。6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A.蟋蟀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B.那反面伸出枝状的

3、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C.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D.没有仔细地观察怎么会对爬山虎有如此细致的了解呢?二、填空题(67分)7看拼音写词语。(10分)yn sh sh yng zh zhi zhun xn yu ling wi shng zhn j jio nn y bng jn shn8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8分)1.爬山虎触着(zhe zho)墙的脚渐渐变成灰色,紧紧地在墙上巴着(zhe zho)。2.那家店铺(p p)今天开业,只见门前张灯结彩,地上铺(p p)着红色的 地毯,呈现出一片热闹的景象。3.面对张牙舞爪(zho zhu)的狼群,猎狗也露

4、出了锋利的爪(zho zhu)子。4.走在弯弯曲(q q)曲的田间小路上,我情不自禁地哼起了小曲(q q)儿。9填空。(3分)(1)“满”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使满;全;十分;到了一定的限度。“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句中“满”字应选第_种解释,体现了爬山虎_特点。(2)“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句中的“漾”字说明满墙的叶子像_,使句子具有动感。10词语搭配。(连线)(8分)舒服的 阳光 住所 光滑倾斜的 地方 工具 优良温和的 住宅 墙壁 简单粗糙的 隧道 排水 简朴11选词填空。(6分)继续连续陆续(1)雌燕子在窝里产下了蛋,它们的邻居(_)飞到窝边送去祝贺。(2

5、)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_)工作。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3)我(_)在花盆边观察了好几天,终于看到种子发芽了。均匀平均匀称(4)这姑娘身段(_),皮肤洁白细腻,淡妆浓抹都楚楚动人。(5)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_),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6)三个人分六个苹果,(_)一人两个苹果。12观察的方法:正确选择。(3分)A细致观察法 B连续观察法 C实验观察法(1)牵牛花开了!花形像个喇叭,红红的,白白的,真是风姿妩媚,一朵一个姿态。(_)(2)妈妈给了我三个蒜瓣,让我把它养成小蒜苗。我给它浇上水,一天天地观察。(_)(3)我开始观察含羞草,只见含羞草有一根细绳

6、子似的主茎,主茎上有许多的分茎,每根分茎上有许多的小叶子。我不由得摸了一下叶子,叶子折向分茎,而分茎呢?卷向主茎。我心想:含羞草的叶子为什么要收呢?(_)13比较句子,说说你觉得哪个句子好,为什么。(4分)A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B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水一样。我觉得_句好,因为_。A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B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变得燥热了。我觉得_句好,因为_。14句子大观园。(5分)1.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给句子换一种说法,保持意思不变)_2.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缩句)_3.我到草地上去捉蟋蟀。我把它们

7、养在笼子里。(将两句话合并为一 句话)_4.修改病句。(1)我由于今天起得早,所以上课迟到了。_(2)春节联欢会我们听到了一阵阵悦耳的歌声和一张张可爱的笑脸。_15排列句子顺序,在括号里写上序号。(5分)(_)我憋足了劲儿,开始往山上爬。(_)我站在山顶往下望,整齐的公路、成片的楼房、茂盛的树木尽收眼底。(_)清早,我来到公园爬山。(_)我终于爬上了山顶。(_)快到山顶时,我没劲了,想休息一会儿。可是,看见身边一个小女孩,才六七岁,还在不停地往上爬,我打消了休息的念头。1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5分)1苏轼在西林寺看庐山,从_看,山岭连绵起伏,从_看,山峰高高耸立,从_、_、_、_看庐山,庐山

8、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子。从诗中我们知道了从不同的_去观察事物,就会对事物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2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诗人卢钺对它们的评价是:梅须逊雪三分_,雪却输梅一段_。作者是通过不同的感官的认识来评价的,前者是_觉方面,后者是_觉方面。3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那是住宅的_,旁边经过耙扫,收拾得很平坦的地方就是蟋蟀的_。屋子里很简朴,清洁、干燥,很卫生。介绍蟋蟀的住宅,作者的观察顺序是从_到_。三、阅读理解(12分)17.阅读理解野兰父亲喜欢兰草,经常从深山里挖一些野兰回来栽培。几年间,庭院里就有了百余种,像个兰草园似的。有一次,父亲又要进山,并带我一起

9、去。我们沿谷底小溪向前走,忽然听到“轰隆隆”的响声。顺声而去,到了山谷深处,便见飞瀑直泻谷底,潭水幽深。我发现谷底、潭边、山坡上,到处生长着尺把高的野兰,淡淡的花,香气浓烈,站在谷底任何一个地方都能闻到。我从来没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不仅连声叫好,而且又动手挖起一株,准备带回家栽培。不料父亲拦住了我,说:“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我说:“这里的好。”“怎么个好法呢?”父亲又问。我说:“这里兰草的姿态比家里的更美,味儿也更香。”父亲接着说:“是的,那么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处就有不同的姿态和味道呢?这是因为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大自然的元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经人工栽培

10、,便成了欣赏观赏的盆景,自然就失去了大自然的环境和条件。”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不禁为野兰感到惋惜:这么精神的野兰,会有几个人知道它而来欣赏?父亲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拉着我坐到潭边,话语恳切而有分量,意味深长地说:“孩子,这正是野兰的不俗之处。它不以别人的欣赏而生长,只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人活在世上,也要像野兰一样不能失去自己的真性,()以献媚处世,()会像家兰那样失去自己的品质品格品性的,这样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心上。从那以后,15年过去了,我一直没有忘却。1在文中内选择恰当的词,在下面画“”。(2分)2在文中()内填写关联词。(2分)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3自然段的

11、主要内容。(2分)_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换一种说法,保持意思不变。(2分)_5野兰的品格是怎样的?(2分)_615年过去了,“我”一直没有忘却父亲的话的原因是什么?(2分)_四、写作(11分)18习作课堂。近来,你留心观察了什么事物?有什么新的发现?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仔细冋忆一下,把你的发现写下来。题目自拟。参考答案1. 【答案】D2. 【答案】A3. 【答案】A4. 【答案】C5. 【答案】C6. 【答案】B7. 【答案】吟诗输赢住宅专心优良 卫生占据娇嫩叶柄谨慎8. 【答案】zho zhe p p zho zhu q q9. 【答案】 多 波浪一样动 10. 【答案】11. 【答案】(1)陆续 (2)继续 (3)连续 (4)匀称 (5)均匀 (6)平均 12. 【答案】A B C 13. 【答案】B 它能让人感受到雨实在很大 A “立即”强调了速度快,突出了腰鼓的热烈、奔放及影响之大 14. 【答案】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你的手指只有费一点儿劲,才能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叶子是嫩红的。 我到草地上去捉蟋蟀,把它们养在笼子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