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顶级音乐学院共奏奥运序曲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5794511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携手顶级音乐学院共奏奥运序曲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携手顶级音乐学院共奏奥运序曲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携手顶级音乐学院共奏奥运序曲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携手顶级音乐学院共奏奥运序曲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携手顶级音乐学院共奏奥运序曲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携手顶级音乐学院共奏奥运序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携手顶级音乐学院共奏奥运序曲(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携手顶级音乐学院共奏奥运序曲7 月的北京骄阳似火,而比这盛夏的太阳还要火辣的, 则是国人迎接奥运盛会的热切心情。在持续升温的奥运气氛 中,“相约北京 2008 世界顶级音乐学院音乐文化交流活 动”,为首都音乐爱好者们奉献了一场音乐的奥运盛宴。由中央音乐学院王次?菰撼于鸵?鲁大学音乐学院罗伯特 •布劳克院长发起, 并由两所音乐学院共同主办的 “相 约北京2008世界顶级音乐学院音乐文化交流活动”,于7月 8日至 24日在京举行。 在长达两周的时间里, 来自中央 音乐学院、耶鲁大学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萨尔茨堡莫 扎特音乐学院、赫尔辛基西贝柳斯音乐学院、伦敦皇家音乐 学院、匈牙利布达

2、佩斯李斯特音乐学院、 韩国国立艺术大学、 悉尼音乐学院、朱丽亚音乐学院以及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 大学的贝多芬学院等 11 所世界顶级音乐学府的师生们,分 别在中央音乐学院、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和国家大剧院举行 了 10 场大师班和 20 场音乐会,可谓是群英荟萃, 好戏连台。 世界各国音乐精英共同奏响了一曲“声音与奥林匹克的辉煌 交响”。长期以来,中央音乐学院遵循“开阔的学术视野,广泛 的对外交流”这一基本的办学原则,十分重视对外音乐文化 交流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来,学院领导进一步加大了这方面 的工作力度,使学院成为我国对外音乐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 窗口。 2004 年年底, 中央音乐学院与美国耶鲁

3、大学音乐学院 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 两院之间的交流活动更加密切、 深入 在交流、互访中,两院院长萌生了以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为 契机,举办世界顶级音乐学院音乐文化交流活动的想法,并 得到了其他 9 所世界顶级音乐学院的积极响应。在原国务委 员、第 29 届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副主席陈至立同志的充分肯 定和大力支持下,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并被文化部列入“相 约北京 2008 奥运文化活动” 。正如耶鲁大学雷文校长所言, “体育具有全球性,而音 乐也是人类共通的语言,体育奥运会使中国有机会向世界展 示中国在体育领域的成就,而文化奥运则使中国有机会展示 她作为世界文化中心的地位。 ”此次大规模的音乐文

4、化交流 活动,突出体现了人文奥运的理念:展示精彩纷呈的多元文 化,增进世界的和平与友谊,让人们“通过音乐沟通心灵, 通过音乐享受奥林匹克的美妙,通过音乐感悟奥林匹克的精 神。”(陈至立在活动宣传册上的致辞)乐坛英才荟萃内容丰富多彩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在北京举办奥运会,不仅实现 了国人的百年梦想,同时也向世界传达出中国更加自信、开 放的讯息。三十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随着经济 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被提到 了战略的高度。事实表明,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我国 的文化艺术事业也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中 国年轻音乐家们在国际音乐舞台上的精彩亮相,使国外

5、的音 乐同行越来越关注中国音乐人才的成长和音乐事业的发展, 愈发渴望与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界交流互动。正是在这样一个 大背景下,中央音乐学院与耶鲁大学音乐学院携手推出的此 项交流活动吸引了多所世界顶级音乐学院的积极加盟,而且 每所音乐学院都做了认真准备,根据各自学院的特点确定参 演人员,编排节目。他们都希望将最优秀的、最具特色的一 面,呈现给中国的音乐同行和音乐爱好者们。作为东道主,中央音乐学院以强大阵容参与了此项活动, 推出了民族管弦乐音乐会、室内乐与交响乐音乐会、周广仁 教授钢琴大师班和林耀基教授小提琴大师班。活动的另一主 办者、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则派出了近百人的交响乐团。他们 不仅为首都观众呈

6、献了一台高水平的交响音乐会,还举办了 William Purvis 教授圆号大师班、 Robert van Sice 教授及打击 乐团大师班音乐会。此外,两所主办院校亦在国家大剧院联 袂演出了马勒第二交响曲(复活) 。参与活动的其他 9 所世界顶级音乐学院也倾情献上了各具特色的音乐会和高水平的大师班:上海音乐学院师生带来 了一场综合性的室内乐音乐会;萨尔茨堡莫扎特音乐学院精 心准备的是一场维也纳室内乐音乐会;芬兰西贝柳斯音乐学 院重点推出的是爵士乐;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铜管教学水平 较高, James Watson 教授小号大师、铜管独奏家音乐会和铜 管合奏音乐会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李斯特音乐学

7、院举办的 室内乐音乐会主打“民族牌”,院长Andr cs Batta教授还就“匈牙利民间音乐对匈牙利伟大作曲家的影响”这一题目做 了专题讲座,钢琴家 G Cbor Farkas、Istv cn Lajko和大提琴独 奏家 Istvcn Vcrdai 先生亦分别举办了大师班课和独奏音乐会; 悉尼音乐学院举办了室内乐音乐会和澳大利亚音乐专场音 乐会;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的贝多芬学院分别举办了 以演奏古典音乐为主的双钢琴音乐会和极富现代感的即兴 钢琴演奏音乐会,音乐会的演奏者 Antoinette van Zabner 和 Manon Liu Winter 教授还举办了钢琴大师班和即兴钢琴演奏

8、大师班;美国朱丽亚音乐学院和韩国国立艺术大学各举办了 一场钢琴独奏音乐会。演奏技艺精湛艺术水平高超此次世界顶级音乐学院之间的交流活动,可以说是一次 “学院派”音乐的大展示,许多学院都派出了最强阵容,展 示了自己最具特色的教学内容,从而使整项活动充满了浓厚 的学术氛围,艺术水平较高。 如,上海音乐学院派出李秀英、 王珏和王之炅等优秀师生,而音乐会的压轴曲目则是该院著 名作曲家朱践耳的作品。 中央音乐学院举办的一 “中”一“西” 两场音乐会,独奏演员均为“金牌”学生和青年海归教师。 无论是民乐还是西乐, 都堪称一流, 充分体现了其中西合璧、 兼容并蓄的办学特点。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单独举行的唯一一 场

9、交响音乐会则由该院校友、世界著名大提琴家王健领衔。音乐会上,王健与学弟学妹们同台演奏了圣-桑a小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 ,并应观众们的强烈要求,加演了巴赫无伴 奏组曲中的两首乐曲(萨拉班德“第3”和基格“第 2”)。整项活动中最引人瞩目的一场演出,是 7 月 24 日晚中 央音乐学院和耶鲁爱乐乐团合作的马勒第二交响曲(复 活)。这是一场特殊的音乐会,既是“世界顶级音乐学院文 化交流活动”的谢幕音乐会,又是由国家大剧院、中国贫困 地区文化促进会、中央音乐学院与耶鲁大学音乐学院联合举 办的一场义演音乐会“为了校园与心灵重建” 。音乐会 所得款项,全部捐赠给四川“ 5•12 ”地震灾区的教育

10、 发展基金会,为灾区儿童的教育重建奉献一份爱心。音乐会指挥由同为中央音乐学院和耶鲁大学音乐学院 校友、现任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学院院长和艺术总监的胡咏 言教授担纲。三百多名中、美两国青年音乐才俊在胡咏言的 魔棒下,仅合练不到两天,便将马勒这部构思宏大、富含深 刻人生哲理、作曲技法复杂的宏篇巨著,近乎完美地呈现给 现场观众。胡咏言的指挥既充满激情又不乏理性的把握。音 乐时而甜美抒情,时而高昂激越,跌宕起伏,荡气回肠。最 后,超大编制的乐队、 上百人的合唱队和震耳欲聋的管风琴, 一起高奏(唱)“复活吧! 你将复活!瞬间我的心灵将复苏! ” 气势恢弘的音乐震撼了全体观众。音乐是抚慰心灵创伤最好 的良药

11、,也是激发昂扬斗志最好的动力。中美两国年轻音乐 家们谨以这首马勒的 复活,鼓励地震灾区人民自强不息, 重建家园。当晚给观众们的另一个惊喜,是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学 生组成的百人合唱团。他们的声音控制得相当好,纯粹而浑 厚,与乐队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多元文化交融学术气息浓郁11 所世界顶级音乐学院的师生们相聚在一起, 既是一场 学院派音乐的大聚会,也是一次学术交流互动的大舞台。从 每场演出和讲座中, 我们都能学到许多新的东西, 开阔视野, 深受启发。1. 对本民族音乐的继承与弘扬 此次,李斯特音乐学院和悉尼音乐学院都重点推介了本 国的音乐家和作品。李斯特、科达伊、巴托克、李盖蒂都是 匈牙利人民引以

12、为豪的世界著名音乐家,他们虽然属于不同 时代和乐派,但他们的音乐都或多或少地借鉴了本民族的民 间音乐。李斯特音乐学院举办的多场音乐会,演出的曲目主 要是上述几位匈牙利作曲家的作品,而该院院长 Andr ds Batta教授还特别举办了“匈牙利民间音乐对匈牙利伟大作曲家的 影响”专题讲座。 Andrds Batta 教授利用多媒体声像设备, 向观众们介绍了匈牙利民间音乐从民间走向专业音乐殿堂 的历史过程。据他介绍,李斯特音乐学院设立有“民间乐器 和民间演唱系” ,其目的是保留和传播民间传统音乐,并给 学习西方古典音乐的学生以启示,从而促进民间音乐与古典 音乐的融合。澳大利亚虽是一个年轻的移民国家

13、,但近几年来他们也 开始重视保护和发展生于斯长于斯的土著音乐。在悉尼音乐 学院的两场音乐会中,都出现了迪吉里杜管这种澳洲土著管 乐器。有着土著血统的演奏家 William Barton ,或独奏或与小 型西洋乐队合奏,既展示了该乐器的原始风貌,也让人们对 其在现代音乐中的神奇表现赞叹不已。我们看到,两所音乐学院的师生们在演奏和介绍自己本 民族的音乐时,都充满了民族的自豪感。同时,他们也很希 望自己本民族的音乐能够为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人们所 喜爱。2. 对室内乐教学的重视在此次交流活动中,除两所主办音乐学院以外,其他 9 所音乐学院均是“轻装”上阵,或独奏或重奏。这些高水平 的室内音乐会让我们

14、感受到了西方音乐学院对合奏训练的 重视。他们的学生在个人技术上也许不如我们的学生,但是 合奏意识、乐队意识较强,彼此配合默契,真正是在享受音 乐。如萨尔茨堡莫扎特音乐学院的维也纳室内乐音乐会就给 观众们留下了良好印象。该院五位师生将舒伯特和勃拉姆斯 的三首重奏作品演绎得韵味十足,非常地道。乐手间的配合 天衣无缝,水乳交融。音乐就像泉水一样自然涌出,舒畅自 如,毫无表演的痕迹。3. 将爵士乐与现代音乐引入专业教学体系 西贝柳斯音乐学院虽然是以芬兰著名作曲家西贝柳斯 命名,但他们此行并没有给中国观众带来这位大师的作品, 而是出人意料地呈献了一台“来自芬兰的原生爵士乐和即兴 音乐表演”。三位艺术家(

15、萨克斯、吉他和女高音)以爵士 风格为依托, 结合非洲俾格米人的音调、 芬兰民间音乐曲调、 俄罗斯民歌等进行即兴的发挥,令观众们大开眼界,兴奋不 已。为什么要将爵士音乐纳入传统的专业音乐教育体系,在 演出当天上午的讲座中,该院爵士音乐系主任杰立 • 波基奥马其先生、音乐教育系主任基尔其 • 谭尼先生 以及继续教育部主任桑纳 •卡依萨 •史波夫女士 做了详尽说明。从三位系主任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西贝柳 斯音乐学院的办学宗旨是“培养和促进所有形态的音乐文化 并使之焕然一新。 ”因此该院不仅注重对学生专业音乐技能 的培养,而且恢复了很多芬兰音乐的传统,并

16、提倡将音乐传 统与社会音乐文化生活相结合,努力成为芬兰音乐文化中重 要的奠基力量。他们在课程设置上尽可能多地囊括各种音乐 文化,灵活而多元,旨在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艺术才华与潜 质,在民间音乐、爵士乐以及古典音乐之间寻求平衡和富有 创造力的发展。爵士乐在中国还不是很普及,更没有进入到 音乐专业院校的主流教学中,西贝柳斯音乐学院的探索值得 我们借鉴。给观众们带来强大冲击力的还有维也纳艺术与表演大 学 Manon Liu Winter 教授的现代钢琴作品独奏音乐会和大师 班课。她通过预置钢琴、弦制钢琴、改造琴身内外部和添加 扩音装备等手段,以实现自由即兴演奏。在她的手下,钢琴 已不再是传统的键盘乐器,而是能够发出各种奇异音响的发 声体,令人耳目一新。这种极富现代感的钢琴即兴表演,在 国内还比较少见,一时也难于让普通观众所接受。但是这种 多元的艺术探索, “由传统中引发创新”的理念(该大学校 训)对于打开我们的学术视野, 还是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