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化与河流文明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5792860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文化与河流文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水文化与河流文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水文化与河流文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水文化与河流文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水文化与河流文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文化与河流文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文化与河流文明(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文化与河流文明编者按一切生命都离不开水,但只有人类,才能将水作为一种文化的物质 基础。水文化固然以水为核心,但却是因为人类的参与而升华。文明因河 流孕育,受河流滋养,随河流流淌,与河流共存。受惠于河流的人类离不 开河流,应该与河流和谐相处。人类的起源、生存和繁衍都离不开水,在人的日常生活中,水也是 须臾不可缺乏的一种物质。在人类的早期,当人还不具备自觉的文化意识 时,水只是作为人所必需的物质而存在,而起作用的,只是为了满足人的 生物需要。但当人类产生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时,水和其他生活 必需品或非必需品一样,开始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且参与了人类文化的 构筑。一切生命都离不开水,但是对其他

2、生物而言,水只是一种必需品。 即使某些高等动物一定程度上已经可以使用水,或拿水当成娱乐的工具, 但只有人类,才能将水作为一种文化的物质基础。水文化就是以水为基础产生的文化现象,是指人以水为基础而进行 的活动,在此类活动中人与水的关系,以及在水的影响下人与人之 间的关系。水文化固然以水为核心,但却是因人类的参与而升华 了。和其他文化一样,水文化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物质、精神和制度。水的物质面作为一种物质文明,水已经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必需品,还 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在人类离不开水的同时,又必须与水保持一定的距 离,以保证自身的安全。作为一种物质文明,水已经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必需品,还 是生

3、活的一部分。摄取水分,包括喝水,是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摄取水 分是人人需要的,但摄水的形式、用具、时间、地点、数量等却有较大的 差异,并非完全决定于生理的需求。尽管其中已经包含了物质以外的因 素,但主要还是物质上的需要。在此前提下,水成为食物和饮料必不可 少的介质或载体,由此而产生酒、茶、咖啡等各种饮料和各种菜肴、食 品。人们还不自觉地认识到以水为介质的一些微量元素或其他物质的特殊 作用,品尝水味、水质,形成既具体又抽象的“水土”概念,并指出“一 方水土养一方人”的事实。当人们认识到生物同样离不开水时,就将水用 于浇灌植物和喂养动物水的稀释、负载功能也被广泛地运用于生活和生产之中。先民很早 就

4、掌握了由海水脱水制盐的技术,也知道利用流经岩盐的泉水制盐,或将 水注入岩盐层形成卤水后制盐。此外,水还被用之于洗涤和保洁,从洗自 己的身体、衣服、饰物、用具、住处,到清洁街道、市场、建筑物和环 境。在炎热地区或季节,人们发现了水与冰的降温作用,水被用于人、 生物或特殊场所的防暑降温,或在冬季将冰储存于地下,供夏季使用。早 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周天子和北方一些诸侯国就设置专职官员“凌人”,专司制冰的工作。甚至在当代,水还被广泛地运用为吸收或储存热量的介质。水在一般情况下是以液体形态存在的。但水也不是到处都有,更不 可能存在于人们随时需要的场所。首先,人们要找到合适的水源,如河 流、湖泊、沼泽

5、、湿地、泉水、地下水、冰雪等,然后再利用取水、盛 水、输水或储水的容器、工具,如在水边建台阶、坡道,打井,修渠,开 沟,垒坝,挖塘,发明制造了盛水器皿、绳索、管道、井台、支架、辘 轳、闸门、隧道等。在寒冷的地区或季节,人们还利用水的固态一冰,进 行运输和储存。冰雪具有隔热保温的特殊功能,这便可以解释为什么生活 在北极圈内的爱斯基摩人和因纽特人要在冰雪下挖洞穴居,顽强地生存和 繁衍。水被用之于各种生产方式,农耕者广泛用水自不待言,渔业则无论 捕捞还是养殖更依赖于水,游牧民族也要“逐水草而居”,手工业、冶矿 业、林业、狩猎、驯养都少不了水。即使某些生产类型本身不需要用水, 但生产者的生活用水也 是

6、不可或缺的。水的浮力以及水面自然飘浮的物体使人产生在水上航行的愿望,从 利用现成的飘浮物,到制作独木舟、木筏、竹 筏和各种船只,从河流、 湖泊到海洋,从水面到水中、水底,水给人类提供了航运之便。在古 代,是否有水运条件是城市和地区开发的前提,水运至今还是最廉价的运 输方式。四千多年前,古埃及人就利用尼罗河运输建造金字塔的巨石。为 了改善或创造水运条件,人类在三千年前就开始整治水道。二千多年前, 中国就出现了人工开凿的运河,7世纪初建成了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运 河,北京至杭州的大运河是元、明、清三代建都北京的根本保障。水流动而产生的动力也为人类所利用,以水为动力的机械早就得到 运用,世界上不少地方至

7、今还能见到古代的水轮、水磨和水车。蒸汽机的 动力推动了工业革命,也推动了连接世界各地的轮船和火车。水力发电提 供的电力不仅节省了大量燃料,使地球变得更加清洁。在治理黄河的过程 中,明朝的万恭、潘季驯就采用了 “束水攻沙”的办法,即通过修筑堤 坝等措施缩小河道的截面,使河水集中,流速加快,冲刷沉积在河床的泥 沙。近年黄河小浪底水库放水冲沙,就是“束水攻沙”在现代技术条件下 的延续。但另一方面,很多民族的先民都留下了大洪水的传说,这说明人类 早期大多经历过可怕的洪水而幸存。所以,在人类离不开水的同时,又必 须与水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保证自身的安全。考古发现,不少早期文化遗 址,往往处于离水源不太远、

8、但地势高于水源的台地。当黄河下游两旁 尚未筑堤、尚未形成固定的河道前,在相当大的扇形区域内一直没有形 成固定的聚落。在低洼地区和经常受到洪水威胁的地方,先民还创造了干 栏式建筑,用不同材质的立柱支撑,使住处高于水面,以保证安全。黄河 下游地势较低的村落,往往筑有供村民躲避洪水的土台。湘西一带建于河 边的吊脚楼,也是为了适应防御山洪的需要。当一个群体有了足够的人 力、物 力和组织能力时,就会采取长远性的措施,在江、湖、海边 修堤 筑坝。黄河大堤、长江大堤、江南海塘的建造,都曾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 工程,有常设或专门的机构负责它们的经常性维修。但趋避仅仅使人在洪水面前暂时获得安全。为了生存和发展,人

9、们 还必须将多余的或不需要的水引走排出。大禹治水的传说就反映了中国早 期的历史事实:在经历了多年围堵洪水的失败,付出了巨大代价后,先民 终于找到了根据地形地势,因势利导,将积水排入海洋的办法。此后,泄 洪排涝与引水灌溉同样受到重视,二千多年前建成的都江堰就巧妙地设 置了可以控制流量的“鱼嘴”,既保证灌渠内有充足的水量,又能使多 余的水顺利流往下游。水流的巨大能量和洪水的破坏作用也诱发了人的恶性,“以邻为 壑”成为春秋战国时一些诸侯国消除本国水患的办法。为了共同制止这种 损人利己的行为,公元前651年,当齐桓公在葵丘与诸侯会盟时,就将“无曲防”作为盟约的内容之一。更有 甚者,“以水代兵”成了中国

10、战争史上常见的现象。公元514年(南 朝梁天监十二年,北魏延昌二年),梁、魏在淮河对峙,梁出动20万 人在钟离(今安徽凤阳县西北)筑浮山堰,准备拦蓄淮河水淹北魏的寿 阳(今寿县)。工程很不顺利,曾发生溃坝,加上当时传染病爆发, 造成死者无数。516年,堰建成,拦蓄的淮河水泛滥几百里,冲垮寿 阳城,魏军不得不放弃抵抗。但同年秋,淮水暴涨,浮山堰垮坝,沿河十 几万人被漂流入海溺毙。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冬,宋将杜充为了 阻止金兵的南下,在滑县以上的李固渡(河南滑县西南沙店集南三里 许)以西人为决河,造成黄河南流,由泗水入河,形成黄河历史上第四 次大改道。1232年,蒙古军队围攻金朝的归德(今河

11、南商丘南), 在归德凤池口 (今商丘西北22里)决开河堤,河水夺濉河而入于泅 水。1245年,宋军进入开封,蒙古军南下,在城北20余里的寸金淀 决黄河以淹宋军,河水由此南流,夺涡河入淮河。这两次人为的决口, 成为黄河第五次大改道的主要原因。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九月, 河南巡抚高名衡决黄河水灌李自成军,结果河水冲入开封城,城墙垮塌, 城中居民与难民聚集百万户,逃脱的不足2万,城内建筑大多被淤泥埋 没。1938年6月初,蒋介石企图利用洪水阻止日本侵略军西进,下令 扒开郑州附近花园口大堤,黄河向东南泛滥于贾鲁河、颖河和涡河之 间,洪水沿淮河泻入洪泽湖、高宝河,汇入长江,受灾面积达54000平

12、方公里,死亡和失踪89万人,历时9年半,后果极其惨重。更有甚者,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对洪水泛滥故意不加治 理。如西汉 元光三年(前132年),黄河先后在顿丘(今河南清丰县西南)、 濮阳瓠子(濮阳以北的瓠子河堤,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决口,流入 巨野泽(在今山东巨野东北一带),又直到淮水、泗水,泛滥16个 郡。当时的丞相、外成分因为自己的封邑在黄河北,就向汉武帝提出黄河 决口是天意,“塞之未必应天”,一直不采取堵塞措施。有时则因出于 现实的考虑,以权衡利弊,两害相权取其轻。如南北大运河与黄河下游 河道相交,在黄河洪水泛滥时,运河的水量丰富,漕运得到保障。因此为 了保障南方的粮食能及时运到北京,往往暂

13、时不堵塞黄河决口,但却在客 观上延长了黄河水患。水的精神面各种形态、各种环境下的水和水体给人以精神上的印象、感觉、情趣,形成相应的概念、观念、思想以至哲学。人类在利用水的物质方面的 同时,也获得了精神方面的不同感受。水文化的精神方面内容非常丰富。各种形态、各种环境下的水和水 体给人以精神上的印象、感觉、情趣,形成相应的概念、观念、思想以至 哲学。人类在利用水的物质方面的同时,也获得了精神方面的不同感受。 以水为载体的各种饮料,如茶、咖啡、酒等,早已构成人类文化的一部 分,产生了无数文学艺术作品,对人类的精神影响难以估量。常态的水无色透明,气态的水无质无形,固态的水坚硬晶莹,这些 都被用来比喻人

14、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各类人物或事物。江河、湖泊、沼 泽、湿地、海洋、波涛、潮汐、泉水、喷泉、跌水、瀑布、地下水、暗 河、雨、冰、雪、雹、霰、雾、露、霜、气等等,形成各种地理景观。人 们也注意到了水流动的各种形态,诸如汩汩、涓涓、潺潺、淙淙、哗哗、 滚滚、浩浩、汤汤、滔滔等形容,也融入了人们主观情感,成为了物质和 精神碰撞的产物。正因为如此,以水为基础的各种比喻广泛存在于从日常生活到伦 理、经济、政治、军事,以至哲学境界。如“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 走。” “雨知时节。”“久旱逢甘雨。”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 夜。”“在水一方。”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君子之交淡如水。” “水清无鱼。”“水可载舟

15、,亦能覆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覆水难收。”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而水的负面方面作用也产生了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洪水猛兽”、“水火无情”、“水深火热”、“人情如水”、“祸水”、“掺水”、“水 货”、“浑水”,这或许能汇集世界上种种的不幸、无能或凶恶。在人类的早期,对水的恐惧和敬畏更多于依赖和喜爱。在自然环境优越、人口稀少、水资源相对丰富的条件下,要获得水一般并 不困难,受认识的局限,先民认为人能用水是理所当然的,有些人至今还 不知道珍惜水源和节约用水,而水的破坏和水的祸害却无法预见,更难

16、以 避免。过度的水量不仅会形成吞没一切的洪水,还会遗留下低洼潮湿的环 境,孳生传染病或地方病。但当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人口密度增加到一定数量时,水量 不足同样困扰着这些地区的居民。特别是大范围的持续干旱,往往造成 “赤地千里”、“颗粒无收”、“饿殍载道”,以至“人相食”的惨象, 人们对水的期盼和祈求也会达到极点。在特殊条件下,人们也会形成对周 期性洪水泛滥的依赖,像尼罗河三角洲的栽培农业就离不开每年尼罗河水 泛滥所形成的淤泥堆积带在人类的知识还不足以科学地解释这种种现象时,人们很自然地将 恐惧、敬畏、期盼、祈求变成为信仰和崇拜,各地从而产生诸多的水神、 河神、海神、雨神和与此相对的妖魔鬼怪,如水怪、旱魃、落水鬼,并衍 生出降魔治水、保佑一方平安或丰收的神灵。在中国,黄河、长江、淮河、济水被尊为“四渎”都有相应的神灵,受到高规格的定期祭享。在发生重大灾害和特殊事件时,人们还会举 行特别的典礼和祭祀。直到清朝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