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思考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5789395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我国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我国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我国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我国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思考(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思考 辽粤湘豫农村土地实行股份合作的调查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 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与任何经济体制一样,农村经营体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创新是在稳定基础上的完善、继承基础上的扬弃,必须妥善处理和解决好 “路径依赖 ”问题。 最近, 我到辽宁、 广东、 湖南、河南等地农村,就此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中,许多同志认为,土地实行股份合作既是土地制度的创新,又是经营体制的创新,符合新时期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的方向和要求。 应当认真研究并逐步加以完善。一、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的重大意义农村土地实行股份合作是近年

2、农民在实践中创造的一个新事物, 其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已经显现出来。(一) 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实现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 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 关键是如何找到一条既保持农户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 又有利于实行土地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的路子。广东、辽宁、湖南、河南等地探索的土地股份合作制已经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实行土地股份合作, 农户以承包经营权做股权,既保持了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长期稳定,又以股份的形式实现了土地在不同程度上的 “社会化利用 ” ,使农民真正拥有了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收益权。 这不仅使农民能够安心外出打工,而且有利于他们大胆增加对土地的物质技术投入。

3、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耿庄村有 1444 亩耕地, 农业人口 1886 人,劳动力 900 多人, 20XX 年以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成立耿庄村土地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locALhOst 把土地资源分为两个区:第一区 970 亩地是专业经营粮食和蔬菜,公司实行统一供种播种、统一施肥、统一浇水、统一收获,种子、农药、化肥等物质费用全部由公司承担,有 11 个人专门从事这项工作,大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 第二区 540 亩主要是开发休闲农业, 现在已经建起一个生态度假村,股金总额为 5960 万元,其中集体现金入股占51%,农民土地折价入股占10%,其他是农民和社会现金入股。公司章程规定,每亩土

4、地有600 元作为农民的保底收入,年底再视经营和盈利情况参加分红。 同时, 股民可优先参与就业,仅生态度假村就吸收本村劳动力 300 多人。 实行土地股份合作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有效选择, 它不仅有利于专业化生产、 产业化经营,也有利于标准化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有利于技术推广,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农民素质。湖南省浏阳市淳口镇鸭头村与湖南省烟草公司合股创办了浏阳市金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村以 1135 亩土地作价入股,占总股份30%,其股期为五年。公司实行专业化生产,工厂化育苗、整地、施肥、锄草、防治病虫害、 烟叶烘烤六道工序都要严格按照标准化进行。 公司按照工序和技术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农民进行培

5、训。(二) 有利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股量化, 参与分红, 无论对承包户、 集约经营者,还是外出打工者, 其收入都有较大幅度增加。 承包农户的获益包括三个层次: 一是可得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收益; 二是可得到股份分红;三是可优先在本公司就业。从理论上分析,以上获益形式既体现土地资源的真正价值, 又体现劳动的价值; 农民既可获得劳动报酬, 又可获得生产要素报酬; 农民既是生产者、 劳动者,又是经营者、 投资者。 对集约经营者来说, 由于土地产权更明晰,可以放心地对土地增加物质和技术投入, 实行规模经营, 获得规模效益。对外出打工者来说,不仅土地承包经营权长期不变

6、,而且还有股权收益。 大连市金州区向应现代农业园区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 189 户农民将 3057 亩土地入股,每亩为一股。 章程规定无论公司盈亏,都要每股保底收入200 元。 20XX 年每股分红 100 元,再加上保底收入, 每亩收入共300 元, 是过去种粮收入的 3 倍,同时,股民还可优先承包本公司大棚,其收入与公司五五分成; 在本公司工作的股民, 一般男工年工资8000 元左右,女工年工资6000 元左右。(三)有利于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近几年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 大量农村土地被征且补偿标准极低, 不平等的土地产权交易严重损害了农民的权益。 农民反映, 对农民征地采用的是 “

7、计划经济 ”,对开发商用地则实行的是 “市场经济” 。有的专家讲,如果说计划经济时代的 “剪刀差 ”让农民付出了 6000 至8000 亿元代价的话,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低价征用农民的土地,最少使农民蒙受了 2 万亿元的损失。 湖南省长沙县咸嘉新村20XX年列入长沙市城市整体规划,农民改居民,村委会改居委会。全村有 670 亩地,经测算20%用于解决农民居住,80%用于建设开发。该村将每人55 平方米生产开发面积作为村集体的一股,集体统一开发经营,经营利润按股分红。通过房产开发、物业经营等,增加了集体收入,保障了劳动力就业。 20XX 年每个村民分配收入 3000 元。通过土地入股、集体统一经营的

8、形式,确保了集体土地和经营性财产保值增值, 使失地农民在生活和增加收入方面,有了稳定的制度保障。 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土地变资产,农民变股东,建立股东代表大会,有效维护了农民的土地合法权益。 如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夏村股份合作社和北京市丰台区的农村股份合作社的董事长, 以法人身份代表股东与征地部门进行谈判,讨价还价,有效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四)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文明建设。实行股份合作制,为壮大集体经济开拓了新路,通过集体股分红或在收益分配前提取公积金和公益金,为公共福利设施建设等提供了资金支持, 改善了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

9、设。 过去集体经济名义上 “人人有份 ” , 实际上与个人利益不挂钩, 经营决策往往由个别或少数几个干部说了算,常常出现决策失误,甚至导致腐败。实行股份合作,农民直接参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从制度上改变了少数人说了算、 村干部独断专行的做法。 东莞市竹尾田村在实行股份合作制的过程中自始至终贯彻了农民自愿、民主讨论、民主决策的原则。 如对股份合作章程讨论, 先后 8 次征求农民意见,向农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将结果公示。由此,形成了人人关心集体、人人维护集体的良好氛围。(五) 有利于促进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创新和完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经营权,极大

10、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集体经营的财产和土地的产权关系十分模糊, 农民虽然是集体财产和土地的真正所有者, 却不清楚自己在集体财产中的具体份额和应当享有什么权利, 更不能直接分享集体经营的收益。 实行土地股份合作, 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 将土地作为资产折股量化到个人, 实际上是在保持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长期不变的基础上, 以股份的形式进一步确认和完善了它的财产权, 特别是收益权。 土地承包经营权不管是自己使用还是采用其他方式流转, 其收益权都是单一的,如租赁只收取租赁费,转包只收取转包费(种地不赚钱时可能还收不了转包费) ;而实行股份合作,其收益权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 “保底收入

11、 ”, 一个是 “股份分红 ”。 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化,不是将土地分给个人实行 “私有 ”,它是在保持土地实物形态不改变其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在价值上以股份的形式将集体财产和土地量化到社区每个成员,这既保证了公有制财产不可分割,也保持了土地承包经营权长期稳定。通过折股量化,每个成员都能了解自己在集体资产中的份额, 使过去笼统的、 无差别的、抽象的集体所有,转变为具体的、有差别的、活生生的个人按 “股 ”所有、共同占有。总之,股份合作制既融合了股份制的组织治理结构,按股分红特点,又体现了租赁特点,不管股份合作企业盈亏, 股民都享有 “保底收入 ”, 也吸收了合作制 “一人一票”参与民主管理的原则

12、,形成了一种新型的产权结构和运行机制。 这种组织形式是农村集体经济的一种重大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 二、实行土地股份合作的主要形式 实践中,土地股份合作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将村集体土地与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一起折股量化, 明确每个社员的股份,经营收益按股分红。它的主要特点是:在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的基础上, 将农户承包的土地也折股量化,设置土地承包经营权股, 一般是承包经营权为 1 股。 有的按当地确定的不同类型土地的标准参考价格作为依据, 有的是经评估确定土地价值,然后,折价作股。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按农业人口无偿配给,土地股份不能抵押、买卖,经董事会同意可以在本社区范围转让。 股东按其所占有的土

13、地承包经营权股和资产股的总股数,参与收益分配。实行一人一票制。广州市番禺区实行这类股份合作制的有31 个村,占已建立股份合作制村的21.5%。二是将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 它的主要特点是将原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给农户的承包地经营权作股, 组建新的股份合作组织,对入股土地实行统一规划、开发和经营。股份合作组织直接经营或者代表股东与企业签合同或进行租赁等形式。 广东省的南海、顺德、三水共有土地股份合作社2717 个,入股土地面积 146.5 万亩。南海区顺镇 “万顷洋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实行土地经营权入股,独立核算,按股分红。目前该示范区首期工程建设包括 3 个股份合作联社、 10 个股份合作社

14、,吸引 19 家农业企业参与, 引入资金 6000 多万元, 经营面积 4000 多亩。 每亩保底收入 600 元, 20XX 年每亩分红500 元,两项每亩共收入1100元,大大高于自己种植粮食的收入。同时,劳力还可以在本区从事农业经营或外出打工,有300 人直接在园区工作。三是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参股。 它的主要特点是农户以承包地折价参股。大连向应现代农业园区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 采取集体土地、 资金以及农业设施和农民承包土地的全部或部分折价入股, 作为企业的投资, 成立大连向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行农民 “入股自愿,退股自由 ”。经全体村民代表讨论,成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

15、。其股份构成是:村民一分地为一股, 61 户共 293 亩, 折价占总股本的13%; 村集体以统一经营的 1300 亩地和水利配套设施、温室大棚入股,折价占总股本的 87%。约定公司有效经营期10 年。采取保底收入、盈余分红形式。村民既可承包园区内的农业项目,又可为公司打工,股民可优先在园区就业。三、存在的主要问题现在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各地尽管创造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一)产权组织定位不清晰。实行土地股份合作,有的是建立股份制企业, 有的是建立股份合作公司, 有的是建立股份合作社。由于改革的目标定位不清,引发不少矛盾,农民的权益缺乏有力保障。(二) 法人资格确立无依据。 农村股份合作是合作经济的一种形式,不同于工商法人,也不同于行政事业单位法人,更不同于社团法人,它既承担着发展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职能,又承担着社区公共管理的职能。 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农村合作组织法,地方在进行农村股份合作改革时,往往无法可依。(三) 经营机制转换不到位。 多数股份合作组织目前还处于明晰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