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语文竹影教学教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5786225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七年级语文竹影教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竹影教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竹影教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竹影教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竹影教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七年级语文竹影教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七年级语文竹影教学教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七年级语文竹影教学教案 竹影课文写“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满童趣。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初中七年级语文竹影教学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初中七年级语文竹影教学教案一 教学目的: 1、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 2、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3、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4、艺术并非高不可攀的东西,它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要注意启发学生对艺术创造的认识和体验。使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课前准备: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写在作业本上。 3、查找有关的丰子恺的资料。 教学设计: 一、竹图展示,导入课文。 同学们看过竹子吗在

2、晚上看过竹子吗在有月光的晚上看过竹子吗画过竹子吗在水泥地上画过竹子吗在有月光的晚上在水泥地上画过竹子吗没有的话,现在画一画。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用简洁的一句话概括课文的内容。 这篇文章以几个少年描描画画的游戏,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 2、课文题为“竹影”,它是写景竹之影呢还是主要写人物活动 、本文除写人物活动外,作者在本文中究竟要表现什么样的中心 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孩子们的游戏之中蕴藏着他们独特的“艺术”创造。 三、语言品味,互动释疑。 你品味到美了吗 课文写“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满童趣。你觉得哪些描写最为生动为什么 此题让学生注意课文充满儿童情趣

3、的描写,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加深认识。 再次浏览课文,勾画文中你认为最美的语句,并试着说明理由。 如:原来月亮已在东天的竹叶中间放出她的清光。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 大家蹲下去,用木炭在水门汀上参参差差地描出许多竹叶来。 四、合作探究,比较鉴赏。(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点) 梳理父亲讲述的中国画特点及有关画家的一些知识,引导学生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他们的学习愿望。 梳理:(1)中国画不注意“像不像”,不像西洋画那样画得同真物一样。 ()颜色:中国画以墨和朱砂为颜料;西洋画则以事物的本来颜色为颜色。 归纳:中国画重神似、神韵;西洋画

4、重形似、写实。 补充:中西方在画法方面的基点区别: (1)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2)中国画不注重透视法,西洋画极注重透视法()中国画人物画不讲解剖学,西洋画人物画很重解剖学。 ( 艺术解剖学)(4)中国画不注重背景,西洋画很重背景(5)中国画题材以自然为主,西洋画题材以人物为主 五、体验拓展,走进童年。 1、名人与竹:搜集有关画竹的名家或关于竹的名句,名篇。 、竹之悟:有人说,竹-每前进一步都要做一个小结;也有人说,竹外强内干。你认为呢请你联系实际,说说你的感想。 、竹之游戏:大家在童年时做过哪些跟竹有关的游戏请用简洁的语言的叙说出来。 六、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通

5、过大家的细细品味,我们可以发现本文的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同时借助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把我们带入了孩子们的童稚活动中,也让我们进入了美的世界- 2、课外延伸: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做游戏,比如用泥巴造城堡,用雪堆娃娃,用野花编花环留心一下,想一想,你是否也在进行着一种艺术上的创造,是否也有艺术上的发现呢 此题意在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感受艺术的能力,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写一段童年的往事。要求:跟竹有关,语言自然、清新,尽量表现童真、童趣。 课外资料 一、作者简介 丰子恺(1898975),我国现代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

6、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丰子恺的散文,在我国新文学也有较大的影响。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艺术趣味率真集等。这些作品除一部分艺术评论以外,大都是叙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表现浓厚的生活情趣。 二、儿童画(丰子恺) 孩子们的袋里常常私藏着炭条,黄泥块,粉笔头,这是他们的画具。当大人们不注意的时候,他们便偷偷地取出这些画具来,在雪白的墙壁上,或光洁的窗门上,发挥他们的作品。大人们看见了,大发雷霆,说这是龌龊的,不公德的,不雅观的;于整洁和道德上、美感

7、上都有害,非严禁不可。便一面设法销毁这些作品,一面喃喃咒骂它们的作者,又没收他们的画具。然而这种禁诫往往是无效的。过了几日,孩子们的袋里又有了那种画具,墙壁窗门上又有那种作品发表了。 大人们的话说得不错,任意涂抹窗门墙壁,诚然是有害于整洁、道德及美感的。但当动手销毁的时候,倘得仔细将这些作品审视一下,而稍加考虑与设法,这种家庭的罪犯一定可以不禁自止,且可由此获得教导的良机。因为你倘仔细审视这种涂抹,便可知道这是儿童的绘画本能的发现,笔笔皆从小小的美术心中流出,幅幅皆是小小的感兴所寄托,使你不忍动手毁损,却要考虑培植这美术心与涵养这感兴的方法了。 实际除了出于恶意的破坏心的乱涂之外,孩子们的壁画

8、往往比学校里的美术科的图画成绩更富于艺术的价值。因为这是出于自动的,不勉强,不做作,始终伴着热烈的兴趣而描出。故其画往往情景新奇,大胆活泼,为大人们所见不到,描不出。不过这种画,不幸而触犯家庭的禁条,难得保存。稍上等的人家,琼楼玉宇一般的房栊内,壁上不许着一点污秽,这种画便绝不可见。贫家的屋子内稍稍可以见到。废寺,古庙,路亭的四壁,才是村童的美术的用武之地了。曾忆旅行中,入寺庙或路亭中坐憩片时,乘闲观赏壁上龙蛇,探寻其意趣,辨识其笔画,实有无穷的兴味。我常常想,若能专心探访研究这种绘画,一定可以真切地知道一地的儿童生活的实况,真切地理解儿童的心情。据我所见,最近乡村废寺的败壁上,已有飞机的出现

9、了。其形好似一种巨大的怪鸟,互相争斗着。最初我尚不知其为飞机。数见之后,稍稍认识。后来听了一个村婆的话:“洋鬼子在那里煎出小孩子的油来造飞机,所以他有眼睛,会飞。”方始恍然,儿童把飞机画成这般的姿态,不是无因的。听了这话,看了这种画,而回忆近来常在天际飞鸣盘旋的那种东西的印象,正如那壁上的大鸟一般的怪物。校正那村婆的愚见,而用艺术的方法把飞机“活物化”为怪鸟,而设想其在天空中争斗的光景,这是何等有兴趣的儿童画题材!这样的画,在上海许多儿童画报上尚未见过,而在穷乡僻处的废寺败壁上先已发表着了。 这点画心,倘得大人们的适当的指导与培养,使他们不必私藏炭条,黄泥块,与粉笔头,不必偷偷地在墙壁窗门上涂

10、抹,而有特备的画具与公然的画权,其发展一定更有可观。同时艺术教育的前途定将有显著的进步。 初中七年级语文竹影教学教案二 教学目标 1.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领会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的艺术和美。 2.初步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领会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的艺术和美。 难点:体会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艺术特点。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多媒体演示。)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吗 我们来猜个谜语: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头,灯前月下跟你走,就是从来不开口。 (影子) 请同学们再来听首儿歌:影子在前,影子在后:

11、影子是个小黑狗,常常跟着我;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个好朋友,常常陪着我。 每当我们唱起这样的儿歌,就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和儿时的伙伴玩影子、玩各种有趣的游戏,从中获得了对生活的美好体验。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影子的文章一竹影,希望今天的学习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二、作者介绍 : (学生交流收集的丰子恺的资料,讲述有关作者生活创作的故事。) 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投影打出相关资料) 丰子恺(18981975),浙江崇德人。自幼爱好美术,跟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1921年赴日学习音乐和美术。回国后,曾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美术教授。

12、建国后,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工绘画、书法,亦擅散文创作及文学翻译。著有音乐入门缘缘堂随笔丰子恺书法等。在绘画、散文创作方面成就颇丰,这些成就与他从小就爱在生活中去发现、思考是分不开的。下面,就让我们从阅读作者的文章开始,走近丰子恺。( 三、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1 、解决生字词: 撇 蘸 幽暗包罗 惬意 疏密 坐不牢朱砂 水门汀口头禅 参差不齐 2 、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配以轻音乐,学生轻声朗读。学生回答有因难,教师可提示,文题是“竹影”,它是以写景为主,还是以写人物活动为主) 明确:本文以几个少年描描画画的游戏,引出对中

13、国画的艺术体验。 (或:叙述几个少年描竹影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游戏。从中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从中获得了艺术美的发现。) 3、完成表格: 1 四、品味朗读,体验童趣: 思考探究: 1、课文中说:“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怎样理解这两句话 (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中西方两种绘画形式的不同。西洋画重写实,重形似。 中国画重写意,重神似而不重形似。) 2、 找找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 3、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一次平凡的游戏,却有了艺术美的发现。那么,你觉得文中哪些描写最生动地表现了童趣找出来,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找到后在小组内朗读,然后教师点名朗读得好的学生示范朗读,也可鼓励学生自告奋勇来朗读。) 五、拓展欣赏 在一位独具慧心的艺术启蒙人“爸爸”的引领下,“我”和伙伴们从一次无意的游戏,走进了艺术的殿堂,并领略了中国画与西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