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雷锋树新风活动总结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5691298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雷锋树新风活动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雷锋树新风活动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雷锋树新风活动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雷锋树新风活动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雷锋树新风活动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雷锋树新风活动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雷锋树新风活动总结(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雷锋树新风活动总结 篇一:新场小学“学雷锋,树新风”活动总结 新场小学“学雷锋,树新风”活动总结 青少年在雷锋精神的熏陶下不断的成长进步,同时也给雷锋精神注入了时代元素。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学习雷锋好榜样”这句口号已深深地为每一个中国人所熟知。雷锋精神需要代代相传,它是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内在要求。 本次活动学校要求每名少先队员都必须在学雷锋活动中行动起来,积极学习雷锋精神,开展各种学雷锋活校园活动。学校要求少先队员要严格遵守小学生日常规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争取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力争将礼貌带进校园,将微笑带给同学,将尊重带给师长,将孝敬带给家长,将谦让

2、带给他人。并围绕“学雷锋,树新风”开展了以下活动: 1、营造学雷锋的校园氛围 在活动期间,各班级针对学雷锋的主题制作黑板报,学唱“学雷锋”的歌曲。为学雷锋活动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学校将学雷锋的宣传工作做得细致认真,更在校园广播中宣读倡议书,提倡向雷锋同志学习,还制作横幅标语贴在宣传栏,让学校充满学雷锋的学习氛围。 2、组织观看“同上一节课,雷锋告诉我”学习雷锋同志的钉子精神 雷锋做过很多感人的故事,学校各班级纷纷通过讲观看“同上一节课,雷锋告诉我”感受雷锋精神。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让同学们走进雷锋那伟大的精神世界,受到“钉子精神”的教育,真正懂得“为人民服务”的真谛。而在其他的课余时间,同学

3、们针对学雷锋 活动进行交流讨论,在讨论中,学生们彼此交流心得,教师也参与其中,进行必要的点拨,让学习活动真正深入学生的心灵。 3、开展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关注身边人的需要,走到需要帮助人的身边,是雷锋留给我们的印象。作为当代学生,也应该把向雷锋同志的学习从身边做起,于是我们开展了各种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到了热爱劳动、关心社会、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也加深了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得服务于社会,而服务精神是做好服务工作的内在要求,学生应该树立服务意识,随时准备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鼓励学生创作学

4、雷锋手抄报。 通过手抄报创作竞赛,学生更好地领会了雷锋精神,同学们积极参与学雷锋手抄报竞赛,他们的作品新颖独特,反映着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让我们看到具体生动的关于雷锋精神的理解。 5、鼓励学生自主组织学习雷锋队伍,让学生们不仅在学校,而且在家庭、其他公共场合也能自觉进行集体或个人的学雷锋活动。 这次活动的举办,不仅是在形式上收到了好的宣传效果,也使大家在思想上又一次受到教育。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作为新一代的年经人,在获得了更广泛的科技文化知识,掌握了更多的生产生活技能同时,也要牢记中华民族最传统最淳朴的美德。 0X年3月 “学雷锋,树新风”主题教育 学雷锋读书活动 篇二:学雷锋树新风活动总结 学雷锋

5、活动总结 时间:202年03月03日 地点:七年级四班教室 人员: 七、四班全体成员 目的: 1、弘扬雷锋精神。 、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动员组织同学们深入宣传、学习雷锋精神。 4、大力开展学雷锋活动深入实践。 内容: 召开班会学习雷锋精神,开展“每日一善”活动。明媚的春光,送来了崭新的开始,带来了崭新的希望,迎来了崭新的学期。在这样一个伴着灿烂的春光,闻着清脆的鸟鸣,为弘扬雷锋精神,X县区实验中学七年级四班开展了学雷锋系列主题活。 为了积极响应学校的要求,我班全力配合,组织了一系列的学习讨论活动和实践活动。 (一)“讲雷锋故事,学雷锋精神”主题团班会。 雷锋是一个普通的战士,虽然生命是那样的

6、短暂,可在这短暂的生命中却有着一个又一个故事感动着每一个人。同学们积极热烈的讲述着雷锋的故事。此次的学雷锋团会不仅是一次学习了解雷锋的机会,更是一次陶冶、洗涤心灵的机会,大家认真的听着雷锋的故事,思考着自己的人生。班会上同学们纷纷表示对于今后的学习、生活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遇到困难的时候就要想一想雷锋。” (二)做新时代的雷锋-清扫教室卫生。 3月3日下午, 七、四班的全体同学在班长的带领下,积极参加了清奉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总结:对于这次活动,总体来说是成功的 通过班会学习和实践活动我们我们得到了以下认识: 团员学习雷锋热爱集体、助人为乐、勇于奉献的精神,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每

7、一件小事做起,将奉献热情从校园推向社会,让每一份爱心都能给予他人莫大的温暖与帮助。 2使每个同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自觉地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中去。 三月,“学雷锋月”中,同学们参加学习雷锋活动的热情是积极的,雷锋精神依然在我班的每个角落绽放光芒。通过活动,大家体会到,“学雷锋”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赞赏与表扬,学习雷锋精神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心社会,关心国家,虽我们应该在日常的生活当中继续发扬雷锋精神,使其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使其精神成为我们的一份良好的品格。奉献精神永随,雷锋精神必将再我们身上延续。 4.我们的的思想觉悟、理

8、论水平和个人能力都有了相应的提高.通过学习讨论,增强了自身修养,改进了工作方法,树立了服务意识。班级凝聚力增强,为同学们的发展搭建了平台,增强了同学们互助、合作意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新时期学习雷锋精神,我们要不忘先辈的优秀品德;我们要沿着雷锋的足迹继续前进,在新的历史时期赋予雷锋精神新的内涵,将雷锋精神继续发扬光大。 5.学习雷锋精神,就是学习他的公而忘私、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精神,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钉子精神,学习他爱心奉献社会的奉献精神。“向雷锋同志学习”已成为全社会发扬互助友爱精神的生动实践,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和良好社会道德 风尚的形成。进一步弘扬了雷锋精神,弘

9、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促进了我校园文化建设和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使全班同学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使雷锋精神再次深入人心,在校内外产生强烈反响。 篇三:“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工作总结 “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工作总结 为了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五十周年,更好弘扬雷锋精神,营造“人人学雷锋、天天学雷锋、时时学雷锋”的良好氛围,共青团李端镇委员会积极动员和组织广大青少年开展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向雷锋学习志愿服务活动。 主要从几个方面抓好活动的落实: 一、召开团干会议,部署。“学雷锋、树新风活动”会议要求今年的学雷锋活

10、动以“弘扬雷锋精神、我与宜宾共荣辱”为主题。要做到学雷锋活动与精神文明相结合。一是要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二是要精心设计活动,丰富活动内容。在学校团队组织开展“学雷锋、树新风”主题活动。组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开展服务活动。活动日期间,各团支部要结合实际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各团支部要以学雷锋活动为开端,活化载体、丰富内容,扎实的开展各项活动,充分发挥团员青年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各基层团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以青年志愿者为纽带,联系各基层团支部。深入敬老院贫困户及乡村街道开展助老助残、抚贫帮困、便民利民等志愿服务活动,使得爱心服务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2、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动

11、员青少年积极参与“城 镇清洁”活动。开展城镇清洁大扫除活动,组织团员青年打扫卫生,清理楼前楼后生活垃圾,捡拾白色垃圾,清理卫生死角,净化、美化家园。 3、中学团委利用共青团宣传栏出一期“学雷锋、树新风”板报专栏。 4、广泛开展向雷锋主题团队活动。 通过“学雷锋、树新风”活动,使我镇团员青年大力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雷锋精神,为建设和谐李端做出了新的贡献。 三、加强了学雷锋活动宣传报道工作。镇团委、组宣办要精心谋划学雷锋活动宣传工作,制定宣传方案,形成常态化的学雷锋活动宣传报道机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开设道德建设专栏,通过新闻报道、言论评论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雷锋事迹,大力弘扬雷锋精神,

12、充分报道学雷锋重要活动,大力推出学雷锋先进典型。 四、总结提炼,形成长效机制。“学雷锋”活动要常抓不懈,不要活动结束,就无人“学雷锋”;要立足本职,立足社会,使学雷锋深入到每个地方;要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像雷锋那样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不要流于形式。各单位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每周开展一次集中“学雷锋”活动,每月向镇团委报送一次活动小结,每年年终召开一次总结表彰大会。 二0一二年八月二日 内容总结(1)学雷锋树新风活动总结 篇一:新场小学“学雷锋,树新风”活动总结 新场小学“学雷锋,树新风”活动总结 青少年在雷锋精神的熏陶下不断的成长进步,同时也给雷锋精神注入了时代元素(2)通过手抄报创作竞赛,学生更好地领会了雷锋精神,同学们积极参与学雷锋手抄报竞赛,他们的作品新颖独特,反映着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让我们看到具体生动的关于雷锋精神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