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变性淀粉及优质大米系列产品生产线技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5690614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90 大小:6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米变性淀粉及优质大米系列产品生产线技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玉米变性淀粉及优质大米系列产品生产线技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玉米变性淀粉及优质大米系列产品生产线技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玉米变性淀粉及优质大米系列产品生产线技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玉米变性淀粉及优质大米系列产品生产线技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玉米变性淀粉及优质大米系列产品生产线技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变性淀粉及优质大米系列产品生产线技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玉米变性淀粉及优质大米系列产品生产线技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前言中国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是小农经济结构,以户或村、组为单位分散经营,技术操作规程、生产加工流程以及市场流通等环节,主要由生产或经营者个人操控,缺乏制约和标准,随意性较大不符合国际市场生产标准化的要求。现代科学技术力量的介入提高了产品的产量,也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但农药化肥的滥施和不规范的生产加工操作,使农产品及其加工品中农残超标,质量不尽如人意。农产品和食品中的超标农残、重金属残留和亚硝酸盐及其他违禁物质残留,已成为人们健康的第一杀手,也成为中国农业的产业化和国际化进程。面对国际市场对高品质农产品日渐增长的需求,中国的九亿农民和农业

2、产业化龙头企业则表现出无奈。中国的农业和农产品正面临着提升品质、加强管理,实行标准化、工业化、品牌化的严峻挑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难在西部、关键在基层、互动在农民、促动在科技、带动在企业。如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创建农产品的核心品牌,提升中国农产品的国际地位,是当今农业专家和品牌学家正在深入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首要职责。丘北县红穗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紧紧依靠省、州农业科技部门,并积极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门“联姻”,提出玉米变性淀粉及优质大米系列产品生产线技改扩建项目,按照“农业四化”标准,即农业生产的“工业化、标准化、无公害化和

3、市场化”的原则,转化粮食单一的主食食品为多功能的食品、纺织、造纸、医药等众多现代工业的原辅料,来提高农产品深化加工的附加值,解决“三农”问题,走“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应有力量。第一章总 论第一节公司现状及技改的趋势丘北县红穗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近期组建的非公有制企业。公司创史人苏红梅是丘北县粮食系统职工,1992年因粮食系统实施改革改制工作以来,苏红梅自愿脱岗,为了维持全家生活,脱岗后的苏红梅多方筹资,继续做起了粮油营销生意,生意由小变大,经营的品种因少变多,逐步壮大起来。由于本人诚实守信,产品质量优良,服务态度良好,深受广大消

4、费者欢迎,由零售销售户逐步变成粮油批发户。苏红梅经过多年的粮油营销,掌握了一定的市场规律和产品深加工技术,2000年投资150万元购买了粮食加工机械设备,组建了丘北县红源精米加工厂,由专业营销个体户转向了生产加工经营企业。丘北县红源精米加工厂组建以来,主要生产加工丘北优质大米。苏红梅主动与州、县科技部门联系,引进优质稻种,在州、县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曰者及丘北新沟农场建起了2500亩优质稻示范基地,由工厂引进优质良种,州、县农科部门提供技术服务,产品收获后交由工厂加工生产,走上了“工厂+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子。现拥有资产总额680万元,职工12人,年生产加工优质大米1500

5、吨以上,年产值520万元,利税总额86万元。产品除满足全县市场外,还远销周边各县市场。苏红梅经过十多年的粮油营销创业,亲身体会到了农产品附加值低的苦头,决心改变丘北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的现有格局,提升农产品品质,创造农产品的自主品牌,能为顾客提供其认为值得购买的功能和益和附加值的产品。丘北是农业大县,是省商品粮基地县,是国家西部大开发专项资金安排的全州两个大灌区之一的丘北大灌区建设项目受益县,为全县农业及粮食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为实现丘北农业产业“工业化、标准化、无公害化和市场化”的四化标准,苏红梅组建的丘北县红穗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提出玉米变性淀粉与优质大米系列生产线技改扩建项目,走农产品生产基地、

6、企业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提升和产品生产销售一条龙式综合服务的“五位一体”模式农产品深加工经营路子。第二节技改扩建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一、我国变性淀粉工业发展的特点在我国,经过20多年的变性淀粉技术研究、开发和生产,特别是变性淀粉应用技术的研究,变性淀粉研究成果不断增多,产量不断增大,质量不断提高,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为提高农产品深加工的附加值、解决“三农”问题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目前,我国变性淀粉行业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变性淀粉研究仍处于活跃期,从事变性淀粉研究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科技人员越来越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研究成果不断增多、层次大幅度提高。随着变性淀粉研

7、究的不断深入和市场开发的不断拓宽,变性淀粉在工业中的应用价值越来越引起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关注,再加上变性淀粉的开发可大幅度提高淀粉质农产品的附加值,有利于解决农产品出路,增加就业渠道、提高农民收入,稳定农村经济,更多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科技人员加入了变性淀粉的研究、开发的行列。(二)部分变性淀粉生产厂家越来越重视技术开发和科技人才的培养。变性淀粉的生产和市场开发不是简单技术和生产过程的重复,而是一项学科交叉性很强的技术,它集有机化学、物理化学、若干个化工单元操作等多门学科知识和纵多应用技术于一身。因此,变性淀粉生产厂家技术开发和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其产品质量档次和市场开发的效果,也关系

8、到其能否开发出系列化变性淀粉产品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在行业内部分变性淀粉生产企业,目前十分重视技术人才的引进和自身人才的培养,充分调动技术人才的积极性,发挥其技术优势,使其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品种不断增多,在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有些企业甚至还建起了变性淀粉技术研究中心和产品应用开发的小型生产装置,使得这些企业自身的产品品种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市场占有率不断增加。(三)变性淀粉行业成为民间资本的重要投资取向之一,更是很多大型原料淀粉厂淀粉深加工的主要方向之一。由于变性淀粉是长线产品,它具有市场前景好、投资少、产品附加值高等特点,又非常符合党中央有关积极扶持“三农”的相关政策,从

9、而吸引了很多民间资本的投资。目前己有多家民营资本进入了变性淀粉行业。而对大型原料淀粉厂来说,更可利用其原料淀粉生产量大、质量稳定的特点,从而能保证变性淀粉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同时,原料淀粉厂生产变性淀粉时,可直接使用未经脱水干燥的淀粉浆投料,减少了中间的脱水、干燥、运输等环节,从而减少了中间过程的淀粉损耗和动力、蒸汽消耗,从而可降低变性淀粉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变性淀粉的市场竞争力。(四)国外变性淀粉生产企业由设立办事处和经销点转至投资办变性淀粉生产厂。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生产和应用变性淀粉以来,国外几家主要的变性淀粉生产企业纷纷看好我国巨大的变性淀粉市场,在国内建立办事处和经销点,以了

10、解我国变性淀粉市场发展动态,开拓变性淀粉应用市场,抢占商机。先后有美国的国民淀粉公司、荷兰的艾维贝公司、丹麦的KMC公司、法国的罗盖特公司(通过法国的普朗克公司运作)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开设了办事处或经销商,逐步进入了我国变性淀粉市场。而正因为我国具有巨大的变性淀粉商机,KMC最早与台湾的顶新集团合资建设了天津顶峰淀粉开发有限公司,美国国民淀粉公司在上海松江建设了年产1.5万吨食品用变性淀粉厂,荷兰的艾维贝公司在国内筹建了6万吨木薯变性淀粉厂。(五)全国变性淀粉年产量在不断增加,单个企业的生产能力在明显增大。80年代中期,全国只有几家变性淀粉生产企业,年产变性淀粉总量只在几千吨,而2003年

11、我国变性淀粉实际生产量在45万吨左右。如以1990年中国淀粉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我国变性淀粉产量2万吨计算,则我国变性淀粉年平均递增速度达27%,远远高于我国国民经济平均增长的速度。2004年全国变性淀粉产量已达到53万吨。另一方面,单个企业年产变性淀粉的能力和实际产量都明显增大。如:长春大成实业集团一条湿法变性淀粉生产线的年生产能力即达6万吨,天津顶峰淀粉开发有限公司、东莞东美食品有限公司、广西明阳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诸城玉米淀粉有限公司等企业都有单条年生产能力达3万吨甚至更大的生产线。这些企业不但可实现变性淀粉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同时,能保证变性淀粉产品质量的相对稳定。(六)变性淀粉生产企业

12、的装备和自动化控制水平得到逐步提高。由于变性淀粉是集化学、化工、物理化学和多种应用技术于一身的综合技术,特别是因其市场开发难度大,使得很多投资者不敢一次性投入过大,而采用试探性、作坊式投资的运作模式。应该说前几年,我国变性淀粉生产企业的装置水平普遍不高,自动化控制水平不到位,影响了产出的变性淀粉质量的稳定性。而随着变性淀粉市场的逐渐成熟和市场竞争中质量意识的加强,多个变性淀粉企业开始注重自身的硬件建设和自动化控制水平的提高。如老企业纷纷进行技术改造,采用仪表检测和控制工艺参数;新建企业大多采用自动化控制工艺,从而提高了变性淀粉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个别企业的一只反应釜就达300立方米,更能保证产品

13、质量的均匀和稳定性。(七)特种原料变性淀粉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复合变性淀粉占的比例逐渐增大。不同原料来源的淀粉性能大不相同,不同应用领域对变性淀粉的性能要求也不一样,为适应市场的需求,近几年来,广大科技工作者注重了特种淀粉原料的开发。如用木薯淀粉替代马铃薯淀粉生产预糊化淀粉,开发特种玉米(蜡质玉米和高直链玉米)及其变性淀粉生产,满足了市场的需求。科技部还设“十五”重大专项开发特种玉米变性淀粉的生产技术进行攻关,经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开发的几种蜡质玉米变性淀粉品种均已投入了生产。与此同时,两种或两种以上变性方法生产的复合变性淀粉占的比例越来越多。由于一种应用变性淀粉的产品对变性淀粉性能要求的多

14、样性,往往一种变性方法生产的变性淀粉不能完全满足其需求,而需对淀粉进行多种变性处理,同时,为了淀粉性能更能适应应用领域的需求,对淀粉进行复合变性己成为行之有效的手段。(八)随着变性淀粉应用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变性淀粉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我国变性淀粉的应用主要是从纺织浆料开始的,即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事变性淀粉研究的科技工作者与从事纺织浆料研究的专家从纺织用变性淀粉开发入手,同纺织厂合作,开发出了纺织浆料用的酸解淀粉、氧化淀粉等品种,并得以推广。随之,鳗鱼用的预糊化淀粉、造纸用的阳离子淀粉和磷酸醋淀粉等品种进入了实用阶段,前者一度成为变性淀粉行业投资的热点,后者在90年代后期得到了快速发展。

15、而美国国民淀粉公司和丹麦KMC公司的进入,又带动了我国食品用变性淀粉的开发。近五年不但在食品用变性淀粉量上有大幅增长,在应用变性淀粉的食品品种上也有很大突破。如开始开发的食品用变性淀粉还只是肉制品用的磷酸酷淀粉、方便面用的醋酸醋淀粉,而目前已延伸到饺子粉、奶制品、酱油、蚝油、米果等多种产品。(九)制定变性淀粉产品质量标准的进程加快。我国加入WTO后,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和商业运行规则的要求推动了变性淀粉标准化进程的加快,近二十年的发展又为制定变性淀粉产品质量标准奠定了基础。为与国际接轨,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达了多项有关变性淀粉检测方法标准的制定工作,地方政府也不甘示弱,纷纷制定各种变性淀粉的相

16、关标准。(十)变性淀粉产品已出口多个国家,变性淀粉生产技术及装备己走出国门。随着我国变性淀粉生产技术不断完善,装备不断改进,工艺参数控制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变性淀粉产品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部分产品质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已出口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同时,经过20多年的努力和积累,利用全国产化设备装备的全套湿法变性淀粉生产线已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出口印尼、越南等国,深得用户的好评。二、我国变性淀粉工业发展趋势变性淀粉是食品、纺织、造纸、医药等众多现代工业的原辅料。它不但有助于改进这些工业加工过程的性能,提高这些工业产品的质量,降低环境污染;还能解决农产品出路,提供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就业人口。目前世界上变性淀粉年产量近600万吨,主要集中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亚洲的日本、泰国和我国也是变性淀粉的主要生产国;按人均计算,世界年人均消费量在0.95千克左右,美国年人均消费量在10千克左右。而我国年产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