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及防治教学设计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5687900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气污染及防治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空气污染及防治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空气污染及防治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空气污染及防治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气污染及防治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空气污染及其防治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生自学,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的概念,学会分析大气污染防治的措施。2、掌握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形成的成因、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3、理解酸雨形成的原因、污染过程和危害,及其防治措施。4、理解臭氧层破坏的现状、臭氧层破坏的影响及防止臭氧层破坏的措施。c通过案例分析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和酸雨形成的成因、危害,及其防治措施以及臭氧层的相关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大气环境污染的现状,树立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思想意识。2、面对当前大气污染的严峻形势,使学生能够结合社会实际,思考解决的措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社

2、会责任感。二、教学重点:1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形成的成因、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2酸雨形成的原因、污染过程和危害,及其防治措施。三、教学难点:可吸入颗粒物的概念、酸雨的危害及防治。四、教学方法:自学辅导法、分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等。五、教学手段:投影仪、幻灯片、flash动画展示。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近年来,虽然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大气环境面临的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11月14日,南京已经是连续第四个灰霾天。早上7点左右,南京气象台的新浪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微博,“近日大气层结稳定,虽天气晴好,但大气

3、浑浊,据探测昨天一天南京市能见度不超过8公里,PM2.5细微颗粒物浓度大都在75ug/m3以上,超过正常水平。”但随后不久,南京气象台意识到在微博中公布PM2.5的数据有些不妥当,随即这条微博被删除。【板书】第三节空气气污染及其防治八、【板书】一、大气污染概念【教师指导】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大气污染的概念。【学生回答】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积极回答,理解定义。【多媒体投影】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大气圈中的原有成分被改变,而且增加了某些有毒有害的物质,致使大气质量恶化,影响了原有的生态平衡,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和正常的工农业生产,并对建筑物及各种设备设施造成损害,这种现象称为大气污染。空气污染的

4、原因及空气被污染的危害。【板书】二、空气污染引起世界环境三大问题【板书】一)可吸入颗粒物概念、危害及防治措施【教师指导】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可吸入颗粒物含义,讨论可吸入颗粒物制定标准依据。可吸入颗粒物:指总悬浮颗粒物中去掉10微米以上的那些大颗粒,它是空气质量播报中一个重要参数。原因:人的的鼻毛、分泌物和黏膜可以将大多数大于10微米的粉尘过滤掉,只有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才会随气流进入气管和肺部。【学生活动】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思考讨论,积极回答问题。【多媒体显示】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结论,并展开讲解,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教师讲解】可吸入颗粒物的利弊:如果吸入颗粒物过多或颗粒物中含有毒有害成分

5、时,就可能出现免疫功能障碍,危害健康。颗粒物中如果含有较多病菌和病毒时,则可能引发传染病;长期吸入过量颗粒物,积聚在肺部,可能使人患“尘肺病”;有些颗粒物沉积在肺部,还可能引起恶性病变。说明:吸入少许颗粒物并非坏事。它们能刺激并锻炼人的免疫机能。我国北方降水量较少,植被覆盖率较低,有些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加上近年来建筑工地遍布,城市汽车数量猛增,尾气排放缺乏标准或不达标,使可吸入颗粒物成为不少城市的主要空气污染物。学生讨论后师生共同总结改善措施。【板书】二)酸雨的危害及防治酸雨防治措施【教师指导】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酸雨的概念、形成的污染物和危害。【学生回答】概念:人们一般把pH值小于5.6

6、的降水称为酸雨。 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 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学生总结A. 水生生态: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B. 土壤生态:使土壤酸化,造成养分淋失,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使土壤肥力降低,导致农作物减产;C. 植物生长:腐蚀树叶,使光合作用受阻,影响森林生长,林木成片死亡;D. 建筑物: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的损坏。【学生讨论后回答】。如何防治酸雨,有什么措施?【多媒体显示】如何防治酸雨,有什么措施?这个问题的参考答案。【教师指导】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板书:三)臭氧层破坏的现状、影响、及改善措施通过阅读达到以下认识:臭氧层

7、破坏的现状、臭氧层破坏的影响、防止臭氧层破坏的措施等知识。【过渡】我们刚才学习了大气污染现象和大气污染物,了解了大气污染产生的原因和危害,那我们应该怎么进行有效防治呢?下面我们来学习大气污染防治。【板书】三、大气污染防治【教师指导】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0页大气污染防治并且背会。【学生活动】学生认真阅读,积极思考,归纳总结。【多媒体显示】谈谈你所知道的污染事故进而引出环保定义。【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探究,积极思考回答。保护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多媒体显示结论】幻灯片展示参考答案九、板书设计:十、一、大气污染概念二、空气污染引起世界环境三大问题一)可吸入颗粒物概念、危害及防治措施二)酸雨的危害及防治酸雨防治措施三)臭氧层破坏的现状、影响、及改善措施三、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九、作业设计1、造成大气污染的物质主要有哪些?2、如何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