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重锤夯施工技术交底(试验段)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5686184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h重锤夯施工技术交底(试验段)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h重锤夯施工技术交底(试验段)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h重锤夯施工技术交底(试验段)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h重锤夯施工技术交底(试验段)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h重锤夯施工技术交底(试验段)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h重锤夯施工技术交底(试验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重锤夯施工技术交底(试验段)(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XX技术交底记录表施工单位:XXX 记录编号:LXS8-XJ- 路基工程 工程名称及里程路基工程分项工程名称及里程重锤夯,XXX交 底人交底时间审核人/日期接受人日期本表一式两份,施工单位及接受人各一份。技术交底记录编号工程名称路基交底日期年 月 日施工单位XXX分项工程名称重锤夯交底摘要 重锤夯试验段施工XXXXX重锤夯试验段施工技术交底一、工程概况路基重夯试验段里程为XXXXXX,长1787m。土质为砂质黄土。二、施工目标为确保兰新铁路路基基底处理质量,通过分析重锤夯试验段所得的各种数据确定大面积重锤夯所采用的各项指标,指导全线重锤夯施工。三、准备工作 1、机具设备 1.1、夯锤:

2、其形状采用截头圆锥体,夯锤质量为.0t,锤底直径为1。5,夯锤落距为4.0m。 1。2、起重设备:采用W101履带式起重机,用钢丝绳直接悬吊夯锤.2、施工测量准备 2。1、在路基正式开工前,已做好全线的导线、水准点和中线的复测,纵横断面的检查,导线点、水准点的加密测量工作.所有仪器在使用前应进行检验、校正. 2.2、在开工之前进行现场恢复和固定路线,其内容包括导线、中线及高程的复测,水准点的复查与增设,横断面的测量与绘制等。 2。3、对所有的测量已进行记录并整理所有资料。以便得到复核和批复。 .4、在施工测量完成前,未进行施工;在施工时,如遇非适用材料,应予挖除。在挖除之前,对非适用的材料范围

3、应进行测量,经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施工,并在开挖完成后及回填之前重新进行测量。 .5、导线测量采用全站仪,其起讫点与设计单位测定的结果相比较,精度满足角度闭合差1n(),n为测点数,坐标相对闭合差为1000。 2。、导线复测采用坐标法恢复,在中线恢复的同时已完成边桩的恢复和横断面的检查工作. .、水准点复核,在施工使用前已对设计单位提供的水准点作仔细校核,有条件段落已与国家水准点闭合。附近的水准点闭合差不大于L(为水准点距离)在施工中需增设的临时水准点,符合精度要求,并与相邻路段水准点闭合。 2。8、进行施工放样,定出路基用地界桩、路堤坡脚线、路堑堑顶线、弃土堆、截水沟与排水沟位置等先行施工内容所

4、需要的施工范围并在距路中线一定安全距离处设间距不大于50m的施工控制边桩,标明填挖值。 .9、路基施工前已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设计图表详细的检查,核对纵断面图,并进行了复测和必要的补测。 2。10、施工期间将保护所有标志,特别是一些原始控制点,每季度至少应复测一次水准点.3、施工现场准备工作 3.1、原地面清理与挖掘:开挖前,用机械和人工清除原始地面上不符合路堤填料质量要求一切杂物(表土和树根草皮或腐殖土)运到弃土场进行规范统一堆放。本段路基清表弃土场(KXXX,KXXX),均设置在线路左侧。 .2、路基开工前,考虑排水系统的布设,防止在施工中红线外的水流入线内,并将线路内的水迅速排出路基,保

5、证施工顺利进行在有水地段施工前用地筑埂,在埂内开挖纵横排水沟,沟底设置一定坡度并接通出水沟以疏干表土。地基填筑前应进行压实,基底压实度不小于85。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小于路床的标准.基底松散层厚度大于30c时,要翻挖后再分层回填压实. 3。3对设计中拟定的纵横排水系统,随着路基的开挖,适时组织施工,保证雨季不积水,并及时安排边沟、边坡的修整和防护,确保边坡稳定。 34路槽达到设计标高后,用平地机整平,刮出路拱,并预留压实量,最后用压路机压实,检查压实度.四、施工方法半填半挖路基原地面开挖台阶宽度大于2.0m,当填平第一层台阶时才能形成工作面,故原地面第一台阶不能强夯。当路基填

6、方宽度大于5时开始布点,布点按正方形布置,间距2.5m。夯击控制:采用夯击与下沉量双向控制指标,即每点击三次或最后两夯下沉量小于5cm结束一个点位夯击。单位夯击能为锤重乘以落距除以锤底面积。根据不同的地基类型、结构类型、荷载大小和要求处理的深度等综合考虑,施工段内原状土多为湿陷性黄土,具有级自重湿陷,夯击能过小加固效果差,夯击能过大,不仅浪费能源,相应增加费用,而且还会破坏原土体,降低强度。其施工工艺图如下:施工放样、现场调查开工报告清理地表及地下障碍请工程师现场查看试 夯报告监理工程师试夯结果重锤夯实路基夯实完毕静载试验确定路基承载力记录夯实下沉量结果认可夯实机械进场、检验转移机械进行下一夯

7、实五、重锤夯施工检验质量控制施工前调查强夯范围内地下构造物和地下管线位置,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距地表2m以内的废弃不用的构造物应彻底挖除。将地表杂草、树根、腐殖土清除干净,原地面推平后压实并测量原地面压实度,以实测压实度作为控制比较值。在整平场地上,按夯点位置应准确测放,标明位置,方便后续施工.提前测定地基含水量.对高于最佳含水量地段应做翻晒处理,低于含水量地段应做渗水处理。夯击时严格按设计确定参数及标准进行,落锤保持平稳准确,如遇锤侧向倾斜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做相应技术处理。六、工程质量保证计划、施工技术质量管理保证体系(1)、成立技术质检部,由总工程师负责,具体实施部门为质量安全部,全面控

8、制每一个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工程队配备有技术员、质检员,定期开展统计分析,掌握工程动态.工程队的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必须对技术质检部负责,而质量安全部必须对总工程师负责,层层落实。(2)、严格按照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和标准对分项工程进行验收和评定,在施工中重点部分和容易发生质量通病的地方设监测点和管理点,实行质量预控,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3)、抓紧质量意识的培训工作,增强工人的职业责任感,树立主人翁的态度。培训工作分三方面进行,分别针对干部、技术人员、工人等不同岗位,系统学习操作技术和工程管理。(4)、全面推行标准化工作,保证工程施工的优质、高速、低消耗。(5)、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由以下分体构成。

9、a、 质量责任体系,由各级行政主要领导和技术负责人构成;b、 质量目标体系,由整体质量目标和分级项目质量目标构成;c、 质量监督体系,由各级技术监督部门和质检人员构成;d、 质量的技术业务工作保证体系,由各级技术业务部门构成;e、 质量激励体系,由各动力源构成的激励机制构成。()、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方法:场地的强夯及最后的场平(余土外运)等项目施工时,定时进行实测抽查(包括资料),项目监督人员经常深入现场查看,掌握施工动态,建立质量动态记录,经常研究其中的问题。工程质量等级核定由项目经理负责,报监理工程师备案。2、技术质量措施(1)、各分项目工程质量管理严格执行“三检制”(即自检、互检和交接检、

10、专检)隐蔽工程作好隐蔽、预检记录,质检员作好复检工作并请业主现场工程师、监理代表或质检站验收。()、专业工长作好每一次的技术交底,严格按图施工,遇到疑难问题必须和业主代表、工程师、设计和监理工程师共同协商解决.()、在工程开工前,在受施工影响范围以外的地方设三个水准点,所有的测量均参考水准点,各地块开工前应进行控制测量和水准测量,作好记录,并请监理工程复核.()、施工用的机械、夯锤规格、测量仪器等工具必须满足设计要求。(5)、检测质量控制必须确保原始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测工作.(6)、强夯(试夯)质量保证措施a、强夯施工必须按设计参数和强夯工艺进行施工,夯点布置偏差不得

11、大于5mm.b、每个夯击点的夯击数按单点夯后确定沉降量,沉降量控制应采用水准仪观测,并做好记录。、夯击时,落锤应保持平衡,夯点错位不大于c,夯坑底倾斜大于0度时宜用砂土或碎石将坑底整平,才能进行下一击夯击。、每夯击一遍完成后,应进行场地平整和测量场地标高与平均下沉量,并再进行施工放线及施放夯击点位,方可进行下一遍夯击,在施工过程中,对毁掉的施工夯击点标桩,应及时进行补放,以免丢失。e、强夯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下列监测工作。 、开夯前应检查夯锤和落距,以确保单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 、每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及时纠正。 、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数和每次

12、的夯沉量。f、在夯击中,当发现地质条件与设计提供的数据不符时应及时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处理。、施工中对方案制定的工作量或技术要求进行改变时,应报业主主管技 术部门批准后方可施工。h、强夯施工中应在现场及时对各项参数及施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i、强夯过程中夯坑周围不应有过大的隆起,如有异常及时报告监理工程师,汇同设计、业主等部门商定处理办法.j、夯坑应当日施工,当日推平,反复碾压,表面形成隔水层,以防夯坑下雨泡水。3、工序检验及现场检验、监测要求 (1)、工序检验:全面实行确认制,加强工序质量控制。工序质量控制的内容有:监督上工序,保证本工序,服务下工序。、质量文件的控制 ()、对工程的施工方案、作业

13、指导书等文件,均须管理者代表、项目总工程师审核、批准,内部制定的管理文件须由项目经理审批。 5、业主、承包商、监理等方面协作配合方式为确保本工程地基处理工程,快速、高效、顺利完成,业主、承包商、监理三方应体现友好协作精神。在工程施工中,承包商应接受业主、监理等单位的监督,在进入下道工序前应得到三方的认可、验收才可进行.承包商必须遵守施工规范、施工合同的要求,提供优质服务。七、施工安全保证及环境保护措施、安全管理保证体系()、安全是关系一人的性命的大事,也是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在本工程中,工期短,各工种交叉作业繁忙,机械化程度高,绝不能忽视安全问题,“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定为本工程的安全

14、口号。(2)、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各施工队、班组也建立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小组。由安全生产小组统抓安全管理工作,每个施工队确定专职安全员。()、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教育,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使每一个施工人员自觉遵守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操作规程,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现场施工人员安全操作的培训工作,实行上岗前安全检查教育工作,对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实行三级安全教育制度。(5)、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每周召开一次班组安全会议,提出安全措施,消除事故隐患. 2、安全生产及劳动保护措施(1)、加强现场机械设备和操作人员的管理,对机械设备经常检查保养,进入

15、现场的车辆必须服从统一指挥,操作者必须持证上岗,无工种专业操作证者,一律不予进入现场操作。(2)、机械设备必须张挂安全标志和操作规程、现场安全生产警示标语牌。(3)、上下岗和交接班时,应先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并相互交底。()、吊机必须安装超高、变幅限位器,吊钩和卷扬机安装保险装置,各种钢丝绳应定期检修调换,吊机安装完毕由设备部检验,并办理验收单。(5)、现场的操作人员及进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在现场不得穿硬底鞋、高跟鞋、拖鞋,不得穿背心上下岗.(6)、吊臂下不得站人,挂钩人员应注意钩锤起落,夯锤吊起后,地面操作人员应迅速撤离到安全距离以外,强夯时,非操作人员严禁围观。(7)、测量锤顶标高或清理夯锤气孔时,操作人员应注意吊钩甩把方向,以免发生意外,测量标高时,应待吊钩落稳后方可站上夯锤。(8)、吊机应支垫平稳,操作人员就相互配合,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